葉夢得《水調歌頭》閱讀答案及賞析_第1頁
葉夢得《水調歌頭》閱讀答案及賞析_第2頁
葉夢得《水調歌頭》閱讀答案及賞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葉夢得水調歌頭閱讀答案及賞析水調歌頭葉夢得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小窗低戶深映,微路繞鬢斜。為問山翁何事,坐 看流年輕度,拚卻鬢雙華。徙倚望滄海,天凈水明霞。念平昔,空飄蕩,遍天涯。歸來三徑重掃,松竹本吾家。卻恨悲風時起,冉 冉云問新雁,邊馬怨胡笳。誰似東山老,談笑靜胡沙!【注】葉夢得(10771148),南宋詞人。靖康之難前,葉夢得幾次因得罪 宦官而落職閑居。晚年隱居湖州太湖。拚(pan):舍棄。東山:東晉名相謝 安曾從隱居的東山進入仕途并取得泗水之戰的勝利。14.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上片起首兩句點明時令。黃花盛開報來了霜降的消息,正是秋高氣爽的 時候。寫秋景,一般

2、多寫得蕭瑟、衰颯,這里卻把秋景寫得艷美,映襯出詞人開 朗的胸懷。B.三、四兩旬,點明住地幽靜偏僻:簡樸的房子掩映在黃花叢中,外邊環 繞著蜿蜒的小道。很適合過隱居生活。為后文“為問”委婉曲折、沉重感喟的抒 發作鋪墊。C.上片末兩句寫詞人來到了太湖邊上,凝視著浩茫無際的滄海一般的湖波, 天宇澄凈,綺麗的彩霞在波光里閃動。望“海” “天” “霞”展現了詞人的閑適、 沖淡之意。D.下片前三句詞人從空間上再一次感嘆一事無成。“歸來”兩句化用陶淵 明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本”字更加表現出詞人歸隱的 決心。E.詞作上片和下片的表達方式有些不同,上片寫景敘事,下片于敘事寫景 之中,抒情較為集中,用典

3、老道。全詞景物切換自然,詞氣清淡而情意真切。15.葉夢得開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氣”入詞的詞壇新路,主要表現為“英雄 氣” “狂放氣” “隱逸氣”。請結合這首詞,任選兩種試作賞析。(6分)賞析這首詞是作者晚年退居卞山所作。它是一首自敘平生、抒寫情懷的詞。表達了作者心中的悲憤之情和對國事擔憂。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以寫景為主,兼寓流年虛度的慨嘆。“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詞的第一個字“秋”,點明時序,是泛指。然后再具體寫秋色。 “晚”字是形象的說法, 它既不是“來得晚”的意思, 也不是確指“晚上”, 而是由“老”引伸出來的含意。 意思是說,暮秋的景物漸漸地呈現出蒼老深暗的顏色了。伴隨深秋而來的,自然是

4、凜冽的冰霜,以及那“顏色只從霜后好,不知人世有春風”性本高潔的菊花,即詞里所說的黃花。黃花開,霜降至。“小窗低戶深映,微路繞被斜。” “小窗低戶”形容房屋簡陋,皺斜即傾斜的意思。 這兩句是說,簡陋的小屋掩映于秋色黃花之中,屋前是曲折傾斜的小路。這里既寫出了環境的幽清孤寂,也由門前的曲折小路折射出作者的九曲愁腸。“為間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輕度,拚卻鬢雙華。”“為”在這里作助詞用,沒有實在意義。山翁指晉代山簡,”這里作者以山簡自比。拚卻是甘愿的意思。這里有反潔意,是說“難道甘愿”。雙鬢華 : 指年事已高,兩鬢生霜。它與上邊的“霜信報黃花”有著巧妙的內在聯系。 前者寫秋色將晚,后者寫人近晚年。作者以山

5、翁自比。前加“問”字,說明他不甘寂寞,時時在反躬自省。言外之意是我每天干些什么呢?白白地看著年華輕易逝去,這是何等痛心的事情! 國難當頭,我能甘心服老嗎?“徙倚望滄海, 天凈水明霞”。 這一句真實地記錄了他經過反復的思考后此刻的開闊心境。徙倚是留連徘徊的意思。滄海即大海,作者以謝安自比,明顯地表達了他對謝安不甘示蕪的小路,觀賞觀賞自家的青松翠竹,看似悠弱、泛海東還的退隱之志的仰慕與追求。 “天凈水明霞”則是眼前美景的寫照, 以此襯托出他一旦有了明確的人生追求之后的開闊心胸: 如秋天長空那樣純凈,如霞映水中那樣明麗。這短短的幾個字,看似平平淡淡,內容卻實實在在。既寫了體現詩詞形象的人,又寫了水天

6、明凈的景;既寫了流連徘徊的貌,又寫了泛濫于內心深處的情。情中見景,景中含情,可謂渾然一體了。下片直抒胸懷。寫雖然在家閑居,卻對國事深懷忡忡憂心,自恨不能為國建功立業。“念平昔,空飄蕩,遍天涯。”三字一句,短促有力,如響板敲來,鏗然有聲, 抒發了作者回想往事,空在四方飄游而無所成就的自責自罪、自怨自艾的悵惘心情。 “空飄蕩, 遍天涯”既顯示了他的謙謹胸懷, 又委婉地傳達出他企望重操舊業、再立新功的心聲。“歸來三徑重掃, 松竹本吾家。 ”寫的是閑居生活的無聊小事。 作者寫自己: 每天在庭院中掃掃荒蕪的小路,觀賞觀賞自家的青松翠竹,看似悠閑自在,實則 這絕不是他心甘情愿的。“卻恨悲風時起,冉冉云問新

7、雁,邊馬怨胡茄。”悲風指凄厲的寒風。卻恨 是更恨的意思。“悲風”之前加上“卻恨”,強化了詞人的情感波瀾,即由悵惘 不安進而憤憤不平了。為什么?因為冉冉飛翔于白云之間的新雁帶來了敵人侵擾 的消息,邊境很不安寧啊!胡茄是漢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帶的管樂器,其音悲 涼。作者用眼前悲風、新雁、戰地邊馬、胡茄組接的凄清圖景,烘托邊地悲涼的 戰爭景象。而作者身在深山、心存國事,為敵人的入侵騷擾而憂心忡忡的心緒便 于這“眼前景、身外事”的看似平淡的記敘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展示。“誰似東山老,談笑凈胡沙。”這一句大筆淋漓,一語見雄杰。東山在浙江 上虞縣西南,謝安早年隱居在這里。又臨安、金陵均有東山,也是謝安游憩之地。 所以后人稱謝安為東山老。胡沙即胡人。因胡人多居風沙時起的塞外。靜胡沙是 使邊塞安寧的意思,這里指的是消滅敵人。這里借用李白永王東巡歌里“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詩意抒寫自己的 報國情懷。“誰似東山老”兩句,既是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