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923鋼絲繩更換安全操作規程_第1頁
014923鋼絲繩更換安全操作規程_第2頁
014923鋼絲繩更換安全操作規程_第3頁
014923鋼絲繩更換安全操作規程_第4頁
014923鋼絲繩更換安全操作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裝卸橋小車前牽引鋼絲繩更換安全操作規定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規定規定了裝卸橋小車前牽引鋼絲繩更換過程的安全操作要求。本規程適用于裝卸橋小車前牽引鋼絲繩(鋼絲繩為一根,兩頭均在卷筒的形式,如本公司QC12、13、19)更換全過程。2、 參照標準 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裝卸橋制造、使用說明書。3、 基本要求 裝卸橋小車前牽引鋼絲繩更換過程安全、高效。4、 主要內容 4.1 準備工作4.1.1 明確人員分工。 指定一名總負責人并確定各作業位置分工負責人。4.1.2 明確信息渠道。 確定對講機專用頻道,總負責人負責與協作司機聯系協調。4.1.3 備齊工具材料。 各分工負責人對所需安全保護用

2、品、維修工具材料等提前予以準備、檢查, 確保齊全有效。4.1.4 落實各項安全防護措施。 總負責人對各部位安全防護措施進行逐項檢查、確認。4.2 方法步驟4.2.1 將大車停至錨定位置,放平大梁。小車停在機房底部方便生根的位置,記住此時卷筒上所剩鋼絲繩圈數。4.2.2 將新鋼絲繩用天車吊到機房牽引卷筒前方左側(司機方向)。4.2.3 將控制電斷掉,將小車張緊油缸泄荷,小車輪子前方加楔子,并將平衡滑輪中間的壓板拆掉。4.2.4 將卷筒兩側出繩處生根以防止卸掉鋼絲繩壓板時鋼絲繩抽掉。4.3.5 卷筒左側壓板拆掉并將鋼絲繩騰松,將靠近空槽的一圈割斷,舊鋼絲繩頭經卷筒改向后與新鋼絲繩頭焊接起來,其余的

3、鋼絲繩放至地面。4.3.6 卷筒右邊壓板拆掉并騰松,留2、5圈后,將繩頭于合適位置向地面放出(如果太長可割掉一段)。4.3.7 將生根鏈條解掉。4.3.8 讓司機送控制電,小車主令向前跑。此時小車架不動,右邊繩頭向地面方向運動,左邊新鋼絲繩以同樣速度往外放出,此時后牽引鋼絲繩下垂。4.3.9 當小車編碼器到達前終點時,停止。將卷筒右側向地面下垂的鋼絲繩生根,卷筒反轉(小車向后倒)。此時卷筒上的2、5圈鋼絲繩將打滑而不斷向右側壓板處靠近。待后牽引鋼絲基本被抻緊時停止。4.3.10 重復4.3.8-4.3.9兩個步驟,直至新舊鋼絲繩接頭到達卷筒時,生根、割斷,將新鋼絲繩壓在卷筒上,繼續卷繞(小車主

4、令向前)。當新鋼絲繩在卷筒上纏繞達到4.2.1步驟時查得的圈數時停止。注意:在進行此步驟時,要注意觀察已經放出的鋼絲繩,使得外面的鋼絲繩余量基本等同于剛剛松掉張緊時的松弛狀態,為后面的調鋼絲繩做準備。4.3.11 將兩側的鋼絲繩都生根,以防止卷筒以及鋼絲繩滾子上的鋼絲繩往外滑。4.3.12 拆掉卷筒右側壓板,小車向后倒,其目的是將后牽引抻緊。此步驟進行時,已經卷繞到卷筒上的鋼絲在卷筒上打滑。4.3.13 重新固定卷筒右側壓板,同時將鋼絲繩滾子上新鋼絲繩的另一端放出,盤在卷筒左側,圈數與右側相同,壓上左側壓板,多余的割掉。4.3.14 拆掉兩處生根的鏈條,關上張緊的卸荷閥,送上控制電,根據張緊的

5、行程調整牽引鋼絲繩(注意兩側鋼絲繩的均衡)。4.3.15 調整完后,收拾小車架及機房的工具。4.3.16 試車。5、安全提示 5.1 劃定安全防范區域,放置醒目的安全標識。5.2 登高作業,佩戴合適的安全帶。5.3 避免垂直交叉作業,嚴禁高空落物。5.4 統一指揮口徑,明確責任分工,人機配合默契。 作業過程中,協作司機得到停電、停車指令必須立即執行,但送電、動車指令必須得到總負責人的確認后方可執行。5.5 作業現場嚴禁吸煙,動用電氣焊要落實消防措施。5.6 作業現場油污及時清理,必要時采取防滑措施。5.7 新舊鋼絲繩連接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破斷拉力的75%,對接端應平滑過渡。5.8 固定鏈條在鋼

6、絲繩上應捆扎4扣以上,每扣長不少于20cm。 5.9 應指定專人看護各部位導向滑輪,防止出槽或卡住。處理鋼絲繩過滑輪出槽及繞卷筒亂槽時,應防止手指擠傷。5.10 固定鏈條應根據受力方向,確定固定方法和預受力。6、附加說明 6.1 本規程在不同類型的裝卸橋使用過程中,于一些細節問題上可能有所差別。二、更換裝卸橋俯仰鋼絲繩安全操作規定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裝卸橋俯仰鋼絲繩更換過程的安全操作要求。 本規程適用于裝卸橋俯仰鋼絲繩更換全過程。2、 參照標準 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裝卸橋制造、使用說明書。3、 基本要求 裝卸橋俯仰鋼絲繩更換過程安全、高效。4、 主要內容 4.1 準備工作

7、:召開工前會4.1.1 明確人員分工。 指定一名總負責人并確定各作業位置分工負責人。4.1.2 明確信息渠道。 確定對講機專用頻道,總負責人負責與協作司機聯系協調。4.1.3 備齊工具材料。 各分工負責人對所需安全保護用品、維修工具材料等提前予以準備、檢查, 確保齊全有效。4.1.4 落實各項安全防護措施??傌撠熑藢Ω鞑课话踩雷o措施進行逐項檢查、確認。4.2 方法步驟 4.2.1 將大車停至錨定位置,小車停至通道位置,放平大梁。4.2.2 短接主令限位,繼續放大梁,使俯仰卷筒只余4圈鋼絲繩。 4.2.3 將新鋼絲繩的一端在地面與尼龍繩叉好繩扣(用直徑20mm的尼龍繩,叉扣長度為1.5m,每隔

8、30cm叉一繩扣),留足相應的尼龍繩長度,以備與舊鋼絲繩對接,并以此繩作為機房天車的起吊掛鉤繩,用天車將新鋼絲繩的這一端吊至機房(地面新鋼絲繩的包裝滾筒用支架固定,由俯仰卷筒帶動新鋼絲繩從包裝滾筒上依次放出)。4.2.4 將梯形架(或前大梁)平臺處的鋼絲繩固定夾全部拆除。(QC03、12、13、14、15、19鋼絲繩固定夾位于梯形架平臺;QC07、10鋼絲繩固定夾位于前大梁平臺)425 在梯形架處用鐵鏈將右邊的舊鋼絲繩固定住,然后將卷筒右端壓板全部拆下,將所存的4圈舊鋼絲繩全部從卷筒上脫開,以卷筒為導向,將其端部與起吊到機房的新鋼絲繩端部叉接起來(在機房內適當位置按裝一導向卡環或滑輪,以解決卷

9、筒與天車出口的位置偏差)。426 在梯形架處用鐵鏈將左邊舊鋼絲繩固定住,卷筒左端壓板拆除,卷筒上留1、5圈鋼絲繩,將其端部從機房適當的出口往地面放出(該端部用尼龍繩接至地面,由地面人員將其拉住,以防初始轉動時鋼絲繩在卷筒上打滑)。427 將梯形架處的固定鏈條拆除,使俯仰卷筒沿收起大梁的方向轉動,卷筒左端往上卷繞鋼絲繩(此時,左邊的舊鋼絲繩頭往地面方向運動,右邊新舊鋼絲繩對接端往上運動)。428 當卷筒左端鋼絲繩卷動至繩槽邊緣時,停止轉動,用鐵鏈將左邊的舊鋼絲繩在梯形架處固定住,使卷筒沿放大梁的方向轉動,將鋼絲繩移回卷筒的初始端。 4.2.9 重復4.2.7-4.2.8步驟,直至新舊鋼絲繩對接端

10、穿過所有導向滑輪,最終繞過卷筒且位于方便切割的位置為止。 4.2.10 用鏈條將新鋼絲繩固定住,切斷舊鋼絲繩,使其全部落至地面。 4.2.11 將新鋼絲繩在卷筒上用壓板壓住,拆除固定鏈條。4.2.12 繼續卷繞鋼絲繩,當卷筒左端卷滿10圈后停止。 4.2.13 將卷筒右端的新鋼絲繩用鏈條固定住,留足1.5圈鋼絲繩長度后切斷(剩余的新鋼絲繩用天車放至地面)。 4.2.14 使卷筒沿放大梁的方向轉動,將左端的鋼絲繩放出,至僅余1.5圈時停止。 4.2.15 將右端的1.5圈鋼絲繩纏繞到卷筒上用壓板壓好。拆除固定鏈條。5、調整調試5.1 使卷筒沿收大梁的方向轉動,卷筒兩端同時卷繞鋼絲繩。待鋼絲繩垂度

11、滿足要求后,恢復主令限位。 5.2 將大梁完全收起,使左右兩邊的鋼絲繩受力均衡,觀察卷筒上存繩量是否合適。5.3 將梯形架(或前大梁)處的繩夾固定到位。5.4 清理作業現場,各位置確認無遺留問題后,方可收工并通知有關管理人員。6、安全提示 6.1 劃定安全防范區域,放置醒目的安全標識。6.2 登高作業,佩戴合適的安全帶。6.3 避免垂直交叉作業,嚴禁高空落物。6.4 統一指揮口徑,明確責任分工,人機配合默契。 作業過程中,協作司機得到停電、停車指令必須立即執行,但送電、動車指令必須得到總負責人的確認后方可執行。6.5 作業現場嚴禁吸煙,動用電氣焊要落實消防措施。6.6 作業現場油污及時清理,必

12、要時采取防滑措施。6.7 新舊鋼絲繩連接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破斷拉力的75%,對接端應平滑過渡。6.8 固定鏈條在鋼絲繩上應捆扎4扣以上,每扣長不少于20cm。 6.9 應指定專人看護各部位導向滑輪,防止出槽或卡住。處理鋼絲繩過滑輪出槽及繞卷筒亂槽時,應防止手指擠傷。6.10 固定鏈條應根據受力方向,確定固定方法和預受力。6.11 最后到達卷筒右邊的新鋼絲繩端部若不連接足夠多余量的新鋼絲繩,則需加接牽引繩至地面,由地面人員控制其上行速度,防止在自重作用下,鋼絲繩在上行的最后過程中失控。7、附加說明 7.1 本規程在不同類型的裝卸橋使用過程中,于一些細節問題上可能有所差別。7.2 本規程為試行,在

13、運用過程中將不斷完善和改進。7.3 俯仰電機動作持續率不影響鋼絲繩更換過程。7.3.1 俯仰電機動作持續率對鋼絲繩更換過程影響程度的計算7.3.1.1 計算參數: (以QC03為例,計算參數由機械圖紙查得) 卷筒直徑:= 1.23米; 卷筒左右兩單邊繩槽數均為:N = 57圈; 俯仰鋼絲繩長度:L = 560米; 俯仰動作每一單程所需時間:H1 = 5分鐘 俯仰電機在額定載荷下允許連續運轉時間:H2 = 30分鐘計算過程:卷筒左右兩單邊的容繩量為:L1 = 1.23*3.14*57 = 228米鋼絲繩對接端自卷筒右端到達左端且在卷筒左端卷繞10圈后,俯仰卷筒需卷繞的鋼絲繩總長度為:L2 = 5

14、60+1.23*3.14*10 = 600米新鋼絲繩完全卷繞到位,需俯仰卷筒動作的單程次數為:N = L2/L1 = 600/228 3次新鋼絲繩完全卷繞到位,俯仰卷筒動作的凈時間總和為:H = 5*3 = 15分鐘計算結論:因為:H< H2 且在更換過程中,卷筒為空載不連續運轉。所以:俯仰電機30分鐘的持續率對更換過程無任何影響。 換言之,本操作方案對俯仰電機無任何不良影響。三、裝卸橋托架鋼絲繩更換安全操作規定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規定規定了裝卸橋托架鋼絲繩更換過程的安全操作要求。 本規程適用于(托架鋼絲繩共五根,前后各兩根,中間隨動繩一根,如QC14、 15)裝卸橋托架鋼絲繩更

15、換全過程。2、 參照標準 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裝卸橋制造、使用說明書。3、 基本要求 裝卸橋托架鋼絲繩更換過程安全、高效。4、 主要內容 4.1 準備工作:4.1.1 明確人員分工。 指定一名總負責人并確定各作業位置分工負責人。4.1.2 明確信息渠道。 確定對講機專用頻道,總負責人負責與協作司機聯系協調。4.1.3 備齊工具材料。 各分工負責人對所需安全保護用品、維修工具材料等提前予以準備、檢查,確保齊全有效。4.1.4 落實各項安全防護措施??傌撠熑藢Ω鞑课话踩雷o措施進行逐項檢查、確認。4、2 方法步驟(以后托架為例)4.2.1 將大車停至合適位置,吊具升至最高位置,放平大梁。4.2

16、.2 將待更換的新鋼絲繩吊至大機房內。4.2.3 將小車開至后極限位置,松開張緊裝置。4.2.4 將托架鋼絲繩固定楔套拆下, 取出舊鋼絲繩,從導向滑輪抽出,繩頭往地面放下。425將新鋼絲繩的一端由機房后出繩口放出,穿過所有導向滑輪后,用鋼絲繩楔套固定。 (新鋼絲繩的包裝滾筒用天車或支架固定,從包裝滾筒上依次放出)426指揮司機緩慢將小車往前開,在此過程中,機房內人員根據小車架上觀察人員的指令隨時往外放出鋼絲繩,使鋼絲繩始終保持足夠的垂度。并指定專人密切注意前后托架小車的運行情況,防止出槽、偏斜等問題的出現。427 在小車前行的過程中,如果往地面放出的鋼絲繩太長,應隨時將其切斷。 428 當小車

17、接近前極限位置且鋼絲繩卷筒壓板位于方便拆卸的位置時,停止小車運行。429 將卷筒上的舊鋼絲繩完全脫開放至地面。新鋼絲繩的另一自由端依次纏繞在卷筒上壓好。(具體纏繞圈數為留出與前托架鋼絲繩之間一圈的間隔后,纏滿卷筒為止)5、 調整調試51在托架鋼絲繩固定平臺位置,用手拉葫蘆將鋼絲繩收緊,使左右兩根鋼絲繩基本張緊且垂度一致,將卷筒上多余的鋼絲繩割掉。52將小車由前極限位置緩慢退至后極限位置,在此過程中,指定專人跟蹤觀察前后托架小車運行情況,發現出槽、偏斜等異常時立即停車。 53小車接近后極限位置時,若張緊裝置限位動作,則需再次收緊鋼絲繩。(將小車開至前極限位置且卷筒壓板易于拆卸,用手拉葫蘆固定住鋼絲繩后,手動松開張緊裝置,在卷筒上將多余的鋼絲繩收起)54再次將小車退至后極限位置,觀察托架小車動作情況以及張緊裝置限位觸板與限位之間的距離。 55重復5.3-5.4步驟,直至左右兩根托架鋼絲繩張緊度完全一致且張緊裝置限位觸板與限位之間的距離符合要求為止。 56反復試車,完全正常后,整理工具材料,清理各作業位置后收工并通知有關部門。6、 安全提示 6.1 劃定安全防范區域,放置醒目的安全標識。6.2 登高作業,佩戴合適的安全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