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造林技術規程_第1頁
國家造林技術規程_第2頁
國家造林技術規程_第3頁
國家造林技術規程_第4頁
國家造林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國家造林技術規程3總則31為規范造林技術,提高造林成效,加快森林資源的培育,充分發揮其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細則,制定本規程。3.2建立和健全技術責任制度,積極推廣應用先進的造林技術和新的科技成果,不斷提高造林成效。33造林要同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保護相結合,提倡多林種、多樹種造林。4林種確定41防護林要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營造防護林。411水源涵養林在江河源頭、山地丘陵、湖泊和水庫周圍應營造水源涵養林。412水土保持林在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地帶,為減緩地表徑流,減少土壤侵蝕、防治滑坡和泥石流,保持和恢復土壤肥力,營造水土保持林。413防風固沙林

2、在流動、半固定沙地,受風沙危害的城鎮、村莊、農田、牧場、工礦區、公路、鐵路、水利設施等周圍,應營造防風固沙林。414農田牧場防護林受風沙(含干熱風)危害的農田、經濟林園、苗圃、草牧場應營造防護林,保障農牧業穩產高產。41,5護路林和護岸林在鐵路公路兩旁、河流渠道兩側、湖泊水庫周圍、海岸,應營造護路林和護岸林,亦可與農田牧場防護林、防風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相結合設置。42用材林421選擇立地條件較好的宜林地營造用材林。422按經營水平營造一般用材林和集約經營用材林(即速生豐產用材林)。423用材林實行定向培育,以提供建筑、紙漿、礦柱、人造板、家具等用材。43經濟林在交通及經營管理較方便

3、,土壤和水源條件較好的宜林地營造經濟林,以生產干果、水果、食用油料、飲料、調料、香料、木本蔬菜、藥材和工業原料等。44薪炭林在農村、牧區燃料短缺,薪材不足的地方,選擇距居民點較近的宜林地營造薪炭林,亦可通過封山(沙)育林和殘次林改造發展薪炭林。45特種用途林為保護和美化環境、教學、科學試驗、繁育良種和服務國防,營造風景林、試驗林、種子園、母樹林和國防林等。5樹種選擇51基本原則51 .1堅持造林地立地條件與樹種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的一致性,做到適地適樹適種源。512根據造林目的選擇樹種(含品種,下同)。51. 3因地制宜地確定針葉樹種和闊葉樹種、喬木和灌木的合理比例,選擇多樹種造林,防止樹種單

4、一化。514充分利用優良鄉土樹種,積極推廣引進取得成效的優良樹種。515選擇具有較好的穩定性、抗病蟲害能力強的樹種。5. 2樹種選擇要點521防護林5211應根據防護對象選擇適宜樹種,一般應具有生長快、防護性能好、抗逆性強、生長穩定等優良性狀。521. 2營造農田、經濟林園、苗圃和草牧場防護林的主要樹種還應具有樹體高大、樹冠適宜、深根性等特點。水濕地區的樹種還應具有耐水濕的特性。經濟林園防護林樹種不能與林園樹種有共同病蟲害或其間寄主。5.213嚴重風蝕、干旱地區,要注意選擇根系發達、耐風蝕、干旱、沙壓的樹種。522用材林522.1樹種應具有生長快、干形通直、材質好等特性。5222對珍貴用材和具

5、有特殊用途的樹種亦應有計劃發展。523經濟林5231應具有優質、高產的性狀。5232根據市場需求,重點發展名、特、優、新品種。5.24薪炭林524.1樹種應具有生長快、生物量高、萌芽力強、熱值高、燃燒性能好等特性。5242適應性強,在較差的宜林地條件下能正常生長。5.25特種用途林樹種應具備特種用途所要求的性狀。53造林分區及主要造林樹種見附錄B(參考件)。54主要造林樹種適生條件見附錄C(參考件)。6混交造林和樹種更換61混交造林611為提高人工林的抗逆性能和綜合效益,維護和提高林地生產力,應因地制宜地營造混交林。612提倡利用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相結合的方式形成混交林。61. 3混交方式,根

6、據樹種生物學特性和立地條件選擇適宜的混交方式。614提倡針葉樹種與闊葉樹種混交、喬木與灌木混交,在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嚴重的地區,應加大灌木樹種的比重。6. 15更新造林時,盡量保留、誘導能與更新樹種共生的幼樹,使之形成混交林。616對現有幼齡、中齡純林,必要時可改造為混交林。62樹種更換為保持林地生產力,對引起地力衰退的純林,種植一、二代后,應更換適宜造林樹種。7造林密度71根據培育目標、立地條件、樹種確定造林密度。主要樹種造林密度見附錄A(補充件)。72以下情況,造林密度可適當大些:a. 防護林、薪炭林、以培育中小徑材為目標的用材林、矮化密植的經濟林;b進行間伐或平茬利用的林種;c. 濕潤、

7、半濕潤水土流失地區和風沙危害嚴重的造林。73以下情況,造林密度可適當小些:a. 沒有灌溉條件的干旱、半干旱地區;b培育大徑材,不進行間伐的用材林;c. 某些經濟林;d. 長期進行林農間種或機械作業的造林。74有巖石裸露的造林地,按實際情況確定造林密度。75跡地上有目的樹種幼樹的,可適當降低更新造林密度。8種子和苗木81禁止使用帶有森林病蟲害檢疫對象的種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82種子821積極推廣種源適宜的良種,優先選用優良種源和良種基地生產的種子。8.2.2播種造林種子的質量應達到GB 7908規定的合格種子的標準。823檢驗林木種子質量的方法,執行GB 2772的規定。824為提高播種造林

8、成效,在播種前根據需要可對林木種子進行浸種、催芽、拌藥等處理,有條件的可進行電子技術處理。83苗木831裸根苗8311必須使用GB 6000規定的1、2級苗木。83.12營造速生豐產用材林,必須選用種子園、優良種源的種子培育的GB 6000規定的1級苗木以及優良無性系苗木。8313經濟林,選用品種優良、GB 6000規定的合格苗木。8314未制定國家標準的樹種,各地可選用品種優良、植株健壯、根系發達的苗木。83.15農田防護林、護岸林、護路林、四旁植樹和城市綠化,選用良種健壯大苗造林。832容器苗執行LY 1000的規定。833苗木管理8331苗木質量的檢驗和起苗、包裝、運輸、貯藏等技術,執行

9、GB6000和LY 1000的規定。8. 332根據造林任務,就近育苗,避免長途運輸造成損失。9造林整地91整地方法911穴狀整地9111穴狀整地是山地、丘陵、平原廣泛采用的整地方法。山地陡坡、水蝕和風蝕嚴重地帶更應采用。9112整地規格,穴的口徑5060cm,速生豐產用材林、經濟林及多草地帶,整地規格應適當大些。912魚鱗坑整地912. 1魚鱗坑整地是干旱、半干旱地區 方法。91.22魚鱗坑為半圓形,外高內低,半徑不小于60cm。913帶狀整地9131帶狀整地是山地、丘陵和北方草原地區重要的整地方法。9132山地丘陵帶狀整地要沿等高線進行,其形式有水平階、水平槽、反坡梯田等。913.3帶狀整

10、地寬度60cm以上,帶長根據地形確定,不能過長,每隔一定距離應保留0510m自然植被。914全面整地91.41下列情況可采用全面整地:a.地勢較平坦的;b便于實行機械作業的;c.實行林農間作的;d坡度在25度以下、灌草茂密、不全面整地不便于營林生產的。9142全面整地連片面積不能過大。山地、丘陵要適當保留山頂和山脊天然植被,坡長每30m,沿等高線保留3m寬天然植被。92整地深度921針葉樹造林整地深度應達到30cm,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應達到40cm。922闊葉樹造林整地深度應大于40cm。923速生豐產用材林整地深度執行相應專業標準。經濟林和四旁植樹整地深度,根據造林樹種和苗木大小確定。93

11、整地時間931一般應在造林一個月前整好地。在有凍拔害的地區,可以不預先整地,造林時挖穴栽植。932干旱、半干旱地區造林整地,應在雨季前或雨季進行。933固定沙地和沙質土造林整地,應在大風季過后進行。9.3.4流動沙地、半固定沙地造林整地必要時先設置沙障。10造林方法10.11植苗造林方式10111挖穴栽植穴的大小和深度應略大于苗木根系。苗干要豎直,根系要舒展,深淺要適當,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實,再填土踩實,最后覆上虛土。10.11.2開縫栽植松柏類小苗造林,在整好的造林地上用鋤或鍬開縫,放入苗木,深淺適當,不窩根,拔出工具,踏實土壤。1011.3開溝栽植地勢較平坦的造林地,用機械或人工開溝,苗木植

12、于溝內,填土踏實。1012栽植深度根據立地條件、土壤墑情和樹種確定栽植深度,一般應略超過苗木根頸。干旱地區、沙質土壤和能產生不定根的樹種可適當深栽。1013苗木處理造林前根據樹種、苗木特點和土壤墑情,對苗木進行剪梢、截干、修根、修枝、剪葉、摘芽、苗根浸水、蘸泥漿等處理;也可采用促根劑、蒸騰抑制劑和菌根制劑等新技術處理苗木。1014苗木都要分級造林。容器苗造林必須拆除根系不易穿透的容器。102播種造林10.2.1 種子來源較充足,易于發芽生根并有一定抗旱性能的樹種,在鳥獸危害較輕的地區,可采用播種造林。1022播種造林方式10221人工播種造林。一般要先整地,墑情較好時采用穴播或條播,在操作困難

13、的地段,可在雨季采用撒播。10.2.2.2 飛機播種造林。在交通不便、宜林荒山、荒地、荒沙面積較大的地方進行,其具體要求按照GBT 15162規定執行。1023播種量根據種子質量、立地條件和造林密度確定。102.4人工播種造林覆土厚度穴播、條播覆土厚度,一般為種子直徑的35倍,土壤粘重的可適當薄些,沙性土壤可適當厚些。103分殖造林1031插條造林穗條應采用12年生優良萌條,插穗長度3050cm,直徑1520cm。干旱地區應深埋少露。1032插干造林插干材料應采用截根苗干、萌生枝,長335m,干徑3Cm以上。栽植深度在50cm以上。干旱地區,地下水位2m左右的宜林地,楊柳類樹種可以鉆孔插干深栽

14、。1033分蔸造林竹類的主要造林方法。1041封山(沙)育林可因地制宜實行全封、半封和輪封。1042封山(沙)育林要注意處理好與農村燃料和放牧的關系。1043結合封山(沙)育林成果調查,科學劃分林種,確定培育目的。1044其他具體要求按照GBT15163規定執行。10.5引洪灌區育林在洪灌區有種源的宜林地,夏季洪水期可進行引洪灌溉育林。如地勢不平,要修筑壩、渠等引洪工程。11造林季節111春季造林1111應根據樹種的物候期和土壤解凍情況適時安排造林,一般在樹木發芽前完成。1112南方造林,土壤墑情好時應盡早進行。111. 3北方造林,土壤解凍到適宜深度即可進行。112雨季造林適宜飛機播種造林、

15、小粒種子播種造林和容器苗造林。要注意雨情動態,適時造林。113秋季造林1131冬季無凍拔危害的地區,可在秋末冬初造林。113. 2秋季適宜闊葉樹植苗造林和大粒、硬殼、休眠期長、不耐貯藏種子的播種造林。114容器苗和帶土坨苗木可不受季節限制,適時造林。造林季節天氣干旱、土壤含水率過低、又無灌溉條件的,可延期造林。12撫育管護12.1松土除草121. 1造林后應及時進行松土除草,與扶苗、除蔓等結合進行,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對穴外影響幼樹生長的高密雜草,要及時割除。連續進行35年,每年13次。有凍拔害的地區,第一年以除草為主,可減少松土次數。1212松土除草應做到里淺外深,不傷害苗木根系,深度一般

16、為510cm,干旱地區應深些,丘陵山區可結合撫育進行擴穴,增加營養面積。1213化學除草,根據不同樹種和灌草種類,可選用適宜的化學除草劑除草。122補植、補播造林成活率不合格的造林地,應及時進行補植補播或重新造林。植苗造林的補植應用同齡大苗。飛播造林和封山(沙)育林地要根據成苗和成效情況適時進行必要的補植補播。123幼樹管理123. 1間苗。播種造林,在幼樹生長穩定后,應進行12次間苗定株,使單位面積株數達到造林密度要求;薪炭林不需間苗。1232根據林種和樹種需要,應適時進行除蘗、修枝、整形等撫育工作。風沙危害嚴重地區的防風固沙林、農田防護林的樹木要控制修枝。1233平茬復壯。對具有萌芽能力的

17、樹種,因干旱、凍害、機械損傷以及病蟲獸危害造成生長不良的,應及時平茬復壯。1234混交林可采用修枝、平茬、間伐等措施調節各樹種之間的關系,保證其正常生長。124對新造林地要進行封禁保護,不準進入林地放牧和打柴,可以有計劃地割草;易受凍、旱害的針葉樹造林,當年冬季應采取覆土、蓋草等防寒(旱)措施。125要做好林木的病蟲獸害防治工作。126速生豐產用材林和經濟林要集約經營,有條件的要適時灌溉、施肥和合理修枝。127林農間作1271林農間作方式1271. 1以林為主方式造林初期間種農作物,一般25年,以耕代撫,確保林木生長,要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林木郁閉后,停止間作。12712以農為主方式田間以

18、行狀、窄帶狀植樹,長期實行間作。1272間種作物和樹種的選擇林地間種農作物,以矮桿豆類為宜,不應種植高桿和攀緣作物;田間種樹,應選擇深根性、枝葉較稀疏和經濟價值高的樹種。13造林施工設計131國有林場造林、集體造林、合作造林、重點工程造林和具有一定規模的其他形式的造林,應按國家基本建設程序進行造林規劃設計和施工設計。132按照國家計劃和造林規劃設計(國有林場按造林總體設計),造林施工單位在造林前一年編制施工設計書,報上一級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后實施。133造林施工設計是以小班或施工地塊為單位,通過現地調查實測,復核立地條件類型,將造林規劃設計的各項技術措施進一步具體化。134造林施工設計的主要內容

19、林種、樹種、整地、造林方法、密度、苗木、撫育管理、機械工具、施工順序、時間、勞力安排、經費預算、病蟲獸害防治等以及有關圖表。面積較大的,還應做出林道、封禁保護、防火設施的設計。135 造林施工設計應由調查設計單位或由縣、鄉林業工作站在施工單位配合下進行。國有林場造林可自行施工設計。136沒有施工設計或雖有設計但未經批準的,不得施工。施工設計一經批準,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如因特殊情況需要局部變更時,須經原審批部門批準。14檢查驗收單位先行全面自查,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組織復查和核查。142造林施工單位在施工期間,對各項作業隨時檢查驗收,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造林結束后、進行全面檢查驗收;造林一年后對造林

20、成活率要進行檢查,合格的由檢查驗收組負責人簽發檢查驗收合格證,不合格的,施工單位要及時補植,合格后再發檢查驗收合格證。檢查驗收合格證一式三份,驗收單位、施工單位、上級林業主管部門各一份。造林后35年進行造林保存率檢查。143造林面積檢查,用儀器實測,或按施工設計圖逐塊核實。1431造林面積按水平面積計算。1432凡造林面積連續成片在0.067hm2以上的,按片林統計。1433喬木林帶和灌木林帶兩行以上(包括兩行)、林帶寬度在4m(灌木3m)以上,連續面積0067hm2以上,可按面積統計。144造林成活率檢查1441采用佯地或樣行方法檢查造林成活率。成片造林面積在10hm2以下、1030hm2、

21、30hm2以上的,樣地的面積應分別占造林面積的3、2、1;防護林帶應抽取總長度的20林帶;每100mm檢查10m。樣地和樣行的選擇實行隨機抽樣。山地的幼林調查,應包括不同部位和坡度。1442植苗造林和播種造林,每穴中有一株或多株幼苗成活均作為成活一,株(穴)計數。144.3造林平均成活率按以下公式計算:平均成活率()=(小班面積×小班成活率)/小班面積小班成活率()樣地(行)成活率/樣地塊數樣地(行)成活率()樣地(行)成活株(穴)數/樣地(行)栽植總株(穴)數×100平均成活率保留一位小數。14.5 人工造林評定標準14.5.1 合格1451合格年均降水量在400 mm以上地區及灌溉造林,成活率在85以上(含85);年均降水量在400 mm以下地區,成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