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皮膚瘙癢中醫診療方案_第1頁
艾滋病皮膚瘙癢中醫診療方案_第2頁
艾滋病皮膚瘙癢中醫診療方案_第3頁
艾滋病皮膚瘙癢中醫診療方案_第4頁
艾滋病皮膚瘙癢中醫診療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艾滋病皮膚瘙癢中醫診療方案一、診斷(一)疾病診斷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藥治療艾滋病項目臨床技術方案(2012版)。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外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7月第2版),艾滋病診療指南(2011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1)發于被診斷為HIV/AIDS患者。(2)表現為皮膚陣發性瘙癢,可因劇烈搔抓而引起的抓痕和血痂,亦可有其他原發性或繼發性皮膚損害。(3)患者常因瘙癢劇烈而影響睡眠,伴有頭暈、精神不振等癥狀。(二)證候診斷1、血虛風燥證:全身皮膚粗糙,散在抓痕,鱗屑,血痂,劇烈瘙癢,舌質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2、風熱襲表證:皮膚見丘疹,風團,自覺瘙癢,搔抓后皮疹

2、增多,遇熱加重,伴心煩口渴,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3、氣虛衛外不固證:皮疹瘙癢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勞累后癢甚。或伴神疲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浮虛。4、濕熱內蘊證:皮膚紅色丘疹、水皰,滲液,可糜爛成片,劇烈瘙癢,夜間癢甚,伴口干苦,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二、治療艾滋病皮膚瘙癢與常規皮膚疾患相比,具有嚴重、不典型、難治的特點。(一)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和中成藥1、血虛風燥證治法:養血潤燥,祛風止癢。推薦方藥:當歸飲子加減。制首烏 生地黃 黃芪 當歸 雞血藤 防風 荊芥 白芍 白蒺藜 甘草推薦中成藥:潤燥止癢膠囊、潤膚丸、當歸飲子丸、復方當歸注射液、丹參注射液等。2、風熱襲表證治法

3、:疏風解表,清熱止癢。推薦方藥:消風散加減。石膏 知母 生地黃 牡丹皮 荊芥 防風 牛蒡子 金銀花 苦參 蟬蛻 白鮮皮 甘草推薦中成藥:銀黃解毒顆粒、疏風清熱膠囊、柴胡注射液等。3.氣虛衛外不固證治法:益氣固表,調和營衛。推薦方藥:玉屏風散和桂枝湯加減。黃芪 白術 防風 當歸 制首烏 苦參 桂枝 赤芍 白芍 白蒺藜 白鮮皮 生龍骨 生牡蠣推薦中成藥:玉屏風顆粒、芪黃顆粒、貞芪顆粒劑、補中益氣丸、參芪注射液、參麥注射液等。4.濕熱內蘊證治法:清熱利濕止癢。推薦方藥:(1)熱重于濕者,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 黃芩 大青葉 板藍根 茯苓 薏苡仁 苦參 車前草 澤瀉 白鮮皮 防風 滑石 甘草(2)濕重

4、于熱者,萆薢滲濕湯加減。薏苡仁 萆薢 白術 蒼術 黃柏 茯苓 苦參6g 山藥 桑枝 車前草 滑石 澤瀉推薦中成藥:龍膽瀉肝膠囊、金銀花軟膠囊、苦參膠囊、苦參注射液等。(二)藥物外治法1.根據病情選擇藥物洗浴、藥物濕敷、膏劑外涂等方法,用于緩解皮膚瘙癢癥狀。 方法推薦方藥適應癥及注意事項中藥洗浴法苦參、蛇床子、地膚子、白鮮皮、百部、川椒、艾葉等一味至數味煎水做全身薰洗,每日一劑。也可選用成品藥劑如三味清熱止癢洗劑、清熱止癢洗劑等。適用于瘙癢劇烈,難以忍受,但正氣尚足者。洗浴完畢應注意保濕,及時涂抹安撫保護劑。藥物濕敷法可選用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等進行藥物濕敷,每日一到兩次可用于急性、亞急性皮損,

5、注意預防感冒,氣溫較低時應在空調室內進行治療。洗劑外擦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參柏洗液、礬冰液等,或含有樟腦、冰片等止癢類藥物的水劑,每日兩到三次可用于急性、亞急性皮損膏劑外擦青鵬軟膏、膚舒止癢膏、樟腦乳膏、除濕止癢軟膏、蜈黛軟膏等含有殺蟲止癢類藥物成分的膏劑。若皮損嚴重者可使用羌月乳膏、丹皮酚軟膏等中藥膏劑,每日兩次嚴禁用于皮損有糜爛滲出者。應根據不同皮損選用膏劑,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應用。2.藥物敷臍法不同證型的艾滋病皮膚瘙癢選擇不同的藥物敷臍。參考方法:證型常用藥物方法血虛風燥證菟絲子、當歸、知母、胡麻仁、茯苓、生地黃、玄參、何首烏、川芎、甘草、麥冬、玉竹、蟬蛻、桃仁將藥物混勻碾碎呈粉末狀,

6、加凡士林或者羊毛脂調成糊狀,附著在棉墊上,然后用敷料敷貼于肚臍神闕穴處,時間持續到第2日清晨。每晚睡前敷,5天為1個療程風熱襲表證烏梢蛇、羌活、防風、白芷、黃芩、連翹、黃連、赤芍、蟬蛻、蜈蚣、地榆氣虛衛外不固證黃芪、芍藥、桂枝、生姜、大棗濕熱內蘊證金銀花、牡丹皮、生地黃、車前草、滑石、黃芩、知母、苦參、蟬蛻(三)護理調攝1.避免過度搔抓,瘙癢劇烈應及時用藥或尋求醫生幫助。2.避免使用堿性和脂溶性洗滌劑,因其可抑制皮脂分泌,使皮膚更干燥,從而加重瘙癢。3.忌熱水燙洗,燙洗雖解一時之癢,但過后會導致病情加重。4.忌濫用藥物,首先應明確診斷,根據皮疹的形態選擇合適藥物。5.飲食宜清淡而富有營養,適當

7、食水果,適當補充鈣及維生素,以緩解瘙癢。少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膩之品。6.加強心理疏導及安撫,緩解患者情緒,保證其睡眠,囑咐患者不可長時間熬夜等。(四)療程以上治療以兩周為一個療程,根據患者瘙癢情況、皮損改善情況以及中醫次證改善情況評定患者療效。三、療效評價(一)評價標準臨床痊愈:皮損完全消退,EASI積分值減少95%;顯效:皮損大部分消退,95%EASI積分值減少70;有效:皮損部分消退,70EASI積分值減少30;無效:皮損消退不明顯,EASI積分值減少不足30%。計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為:(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二)評價方法根據EASI評分(皮損面積及嚴

8、重程度指數評分)法和VAS評分(瘙癢程度直觀模擬尺評分)法對患者不同部位皮損癥狀嚴重程度、所占面積的大小、瘙癢程度進行評分,具體方法如下:1EASI評分法(1)臨床癥狀的評分:臨床表現分為四項,即:紅斑(erythema,E)、硬腫(水腫)丘疹(induration(edema)papulation,I)、表皮剝脫(excoriation,Ex)、苔蘚化(1ichenification,L)。每一臨床表現的嚴重度以0-3分計分,0=無,1=輕,2=中,3=重。各種癥狀分值之間可記半級分,即0.5。(2)臨床表現面積大小評分:將全身分為4個部位,即:頭頸(H)、上肢(UL)、軀干(T)、下肢(L

9、L)。上肢包括腋外側和手。軀干包括腋中部和腹股溝部。下肢包括臀和足部。皮損面積大小計算用患者手掌為1估算,易于掌握。但在記分時需按中國新九分法換算成所占該部位的比例計分。皮損面積占各部位面積的比例分值為0-6,即:0為無皮疹,1為10,2為10-19,3為20-49,4為50-69,5為70-89,6為90-100。(3)由于兒童與成人各部位占全身的比例不完全相同,8歲以上頭頸為10,上肢20,軀干30,下肢40,而0-7歲則頭頸20,上肢20軀干30,下肢30。(4)根據上述各項,如8歲以上患者,頭頸部為(E+I+Ex+L)×面積×0.1,上肢為(E+I+Ex+L)×面積×0.2,軀干為(E+I+Ex+L)×面積×0.3,下肢為(E+I+Ex+L)×面積×0.4。如0-7歲患兒,則表中頭頸部為(E+I+Ex+L)×面積×0.2,下肢為(E+I+Ex+L)×面積×0.3,其它不變。各部位分值相加即為EASI皮損癥狀嚴重程度的總分。注:E為紅斑,I為硬腫(水腫)或丘疹,Ex為表皮剝脫,L為苔蘚化2. VAS評分法自述瘙癢程度用一個直觀模擬標度尺測量,尺子的左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