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學序言_第1頁
森林培育學序言_第2頁
森林培育學序言_第3頁
森林培育學序言_第4頁
森林培育學序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森林培育學主講:趙主講:趙 忠忠 教授教授學習林學專業學習林學專業將來能干什么?將來能干什么?森林培育學?這是一門什么樣的課程?造林又是怎么一回事?森林培育學的概念和范疇森林培育學的發展歷史造林的基礎理論和技術體系森林培育與林業可持續發展一、森林培育學的概念和范疇一、森林培育學的概念和范疇森林培育的內涵森林培育的內涵 森林培育是森林經營活動的基森林培育是森林經營活動的基礎和主要組成部分。它涉及林木種礎和主要組成部分。它涉及林木種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個培育過程。的整個培育過程。森林培育學的概念森林培育學的概念 森林培育學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論和實踐的學科

2、,是林學的主要二級學科。 森林培育學原來稱為造林學。造森林培育學原來稱為造林學。造林學這個詞是從日文借用過來的,而林學這個詞是從日文借用過來的,而日文的造林學又是從德文日文的造林學又是從德文“Waldbau”直譯過來的直譯過來的(德文德文Wald為森林,為森林,Bau為為建造的意思建造的意思)。 由于由于“造林學造林學”一詞不能準確地一詞不能準確地反映其學科內含,也容易使人產生反映其學科內含,也容易使人產生歧義。近年來普遍用森林培育學歧義。近年來普遍用森林培育學( (簡稱育林學簡稱育林學) )去代造林學這個名稱,去代造林學這個名稱,以便使名稱更符合其內容,也便于以便使名稱更符合其內容,也便于與

3、英文與英文“silviculture”相對應。相對應。 森林培育學的范疇森林培育學的范疇 森林培育學的內容包括森林培育學的內容包括2 2個方面:個方面: 涉及培育全過程的理論問題,如森涉及培育全過程的理論問題,如森林立地和樹種選擇、森林結構及其培育、林立地和樹種選擇、森林結構及其培育、森林生長發育及其調控等基本理論問題;森林生長發育及其調控等基本理論問題; 全培育過程各個工序的技術問題,全培育過程各個工序的技術問題,如林木種子生產和經營、苗木培育、森如林木種子生產和經營、苗木培育、森林營造、森林撫育及改造、森林主伐更林營造、森林撫育及改造、森林主伐更新等。由于不同林種的培育目標不同,新等。由于

4、不同林種的培育目標不同,技術體系也應與培育目標相適應。技術體系也應與培育目標相適應。 一些特定林種的培育科技問題,一些特定林種的培育科技問題,由于事業發展需要和培育特點明顯,由于事業發展需要和培育特點明顯,已陸續獨立為單獨的課程,如經濟已陸續獨立為單獨的課程,如經濟林學、防護林學等,它們統屬于森林學、防護林學等,它們統屬于森林培育學科群,成為其三級學科林培育學科群,成為其三級學科。 以林木培育為代表的中國古代林業科學技術有著光輝的歷史,在相當長一個時期走在世界的前列。秦漢時期:南方的古越人創造了“萌條杉”、插條杉等繁殖技術。西漢的汜勝之書和東漢的四民月令,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植樹技術。北魏的齊民要

5、術,首次提出了農林間作和林木輪伐法。 春秋戰國, 管仲:在土堤 上“樹以荊棘, 以固其地,雜 之于柏楊,以 備決水”。 漢書貢禹傳:“斬 伐林木,亡有 時禁,水旱之 災,未必不由 此也”。 我國古代有關林木培育的知識和經驗盡管對推動林業生產的進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處于零散無系統的狀態,沒能形成一門學科。 近代西方林業科技乘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之勢,后來居上,加速了世界森林經營思想的變革和與近代林業的發展。 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使人們對森林的種類、分布、生長發育和環境影響有了越來越深入的了解,為森林培育學的形成提供了科學支撐,而恢復和培育森林的需求則直接促進了森林培育學的誕生。 近代森林經營思想

6、和理論,一直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其發源地始終在德國。1764年R.Hager(德)森林培育學教程1865年H.Cotta(德)森林培育學導論1898蓋耶(德)接近自然的林業1921年R.C. HawleyThe Practiceof Silviculture 1931年Toumey & KorstianSeeding and Plantingin the Practice ofSilviculture 美國由于新大陸殖民發展的特殊條件,20世紀以后才在林業科技方面嶄露頭角,由此推動了森林培育實踐的豐富和提高,也使得森林培育的理論有了長足進步。 在20世紀上半葉,世界上其它國家的森林培育

7、學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出版了一些名著,如日本本多靜六的造林學要論(1928),英國Dengeler A.的 “Silviculture on an Ecological Basis” (1935) 等。這些教科書,反映了各自的地區特點和森林特點,對我國森林培育學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在引進國外先進知識的基礎上,許多先輩努力探索與國內實際結合,逐步形成了我國的森林培育理論和技術體系。1933年陳嶸造林學概要造林學各論1944年郝景盛造林學1961年沈國舫主編造林學三、造林的理論基礎和技術系統三、造林的理論基礎和技術系統造林既是一個以林木和林地為主要對造林既是一個以林木和林地為主要對象,以培育具有一定

8、結構和功能的森象,以培育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森林為主要目標的生產技術系統,又是林為主要目標的生產技術系統,又是一項涉及政策、人員、經費和物資的一項涉及政策、人員、經費和物資的人為經營活動。人為經營活動。作為一個生產技術系統,造林工作作為一個生產技術系統,造林工作必須建立在對林木的生物學、生態必須建立在對林木的生物學、生態學特性和林地的生態環境本質深刻學特性和林地的生態環境本質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理解的基礎上。作為一項經營活動,造林工作必然要受作為一項經營活動,造林工作必然要受到森林經理到森林經理( (調查規劃調查規劃) )工作的調控,而工作的調控,而且還要以林政學、林業經濟學及管理學且還要以林政

9、學、林業經濟學及管理學的知識作指導。經營管理的許多方面對的知識作指導。經營管理的許多方面對造林工作常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不懂得造林工作常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不懂得經營管理的造林工作者不是一個完全勝經營管理的造林工作者不是一個完全勝任的造林工作者。任的造林工作者。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造林必須以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造林必須以工程管理的觀念和方法來加以分析和管工程管理的觀念和方法來加以分析和管理。從程序上看,造林工作主要可分為理。從程序上看,造林工作主要可分為三個循序推進的階段,即規劃設計階段、三個循序推進的階段,即規劃設計階段、造林施工階段和檢查驗收階段造林施工階段和檢查驗收階段: :造林技術

10、的確定、實施和改進都貫穿在造林技術的確定、實施和改進都貫穿在上述三個階段中。上述三個階段中。造林技術的內容有許多項,各項相互關造林技術的內容有許多項,各項相互關連也形成一個系統,要使得造林獲得成連也形成一個系統,要使得造林獲得成功,即達到培育的目標要求,要從多方功,即達到培育的目標要求,要從多方面綜合采取措施。面綜合采取措施。 樹種選擇 適地適樹 良種壯苗 苗木保護 造林密度 種植點配置 樹種組成 異齡培育 改善林地環境 幼林撫育四、森林培育與森林可持續經營 SFM包含4個原則:/發展原則持續收獲所需產品/協調原則發揮整體功能/質量原則無負面影響/公平原則有限度利用, 即代際、代 內和國際利益

11、均衡可持續性的三個條件:生態上良好生態上良好經濟上可行經濟上可行社會可接受社會可接受 從土地利用管理的角度看,只有當資源的利用做到了保護環境、經濟上可行、社會能接受時,森林的可持續經營才是可能的。 SFM的特點:強調森林生態系統整體功能, 不能只注重單一的木材生產;森林的主要產品和服務森林的主要產品和服務森林產品和服務森林產品和服務受益類型受益類型生產功能生產功能1. 木材木材2. 薪材薪材3. 非木質林產品非木質林產品AAA4. 涵養水源涵養水源5. 保育土壤保育土壤6. 防風和降解污染防風和降解污染7. 調節微氣候調節微氣候8. 娛樂娛樂ABABABABAB生態功能生態功能9. 生物多樣性

12、生物多樣性10. 穩定大氣候穩定大氣候ABCABC11. 文化及精神價值文化及精神價值ABC社會功能社會功能12. 景觀及美學價值景觀及美學價值ABC A 地方地方 /個人受益,個人受益,B 國家受益,國家受益,C 全球受益全球受益 SFM的特點:強調參與式森林經營, 注重林區居民權益;森林問題的國際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支撐體系,如機構、政策法規、意識等。 堅持森林的可持續發展是實現國土安全和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保障 我國森林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十分突出。人均森林面積只有0.128公頃,僅為世界水平的21.3%。森林覆蓋率森林覆蓋率 16.55%,僅占世界森林面積的僅占世界森林面積的

13、4%。 (一)全球層面上 聯合國環發大會后的10年間,重大國際共約相繼簽署,重大國際林業進程相繼啟動,在全球森林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與行動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大大加快了國際林業可持續發展由概念轉向行動的步伐。 (二)國家層面上 中國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為新世紀的中國林業勾繪了發展藍圖。 研究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以建設現代林業、實現山川秀美為目標,以跨越式發展為途徑,提出中國可持續發展林業重大戰略及實施對策。生態建設 生態安全生態文明 生態生態生態 “生態安全”,是新時期中國林業發展必須面對的重大命題。 林業必須承擔起構筑以森林為主體的國土生態安全體系的歷史重任。 生態安全是國

14、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森林的衰亡也曾把人類推向黑暗 森林的繁茂曾為人類文明帶來了光明森林資源直接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 “美索布達米亞、希臘、小亞西亞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但他們卻夢想不到,這些地方竟因此而成為不毛之地。因為他們使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積聚和存儲水分的中心。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 不可過分地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古巴比倫文明 公元前4世紀末,古巴比倫文明衰落古埃及文明 “由于森林的消失,埃及600年的文明,卻換了近3000年的荒涼和貧窮。”古印度文明 印度已成為世界上水旱等災害多

15、發的國家。古黃河文明 隨著歷史上戰爭、墾荒對森林的破壞,唐以后西安不再為一國之都,黃河文明也因失去森林而痛失昔日光采。 (三)實踐層面上 目前我國正在實施的森林生態網絡工程體系建設和六大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是新時期我國森林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實踐。森林生態網絡工程體系 :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和空間,建立以林木為主體,喬灌草立體開發,集約式動態發展的網絡體系 :點、線、面建設相結合 新世紀國家六大林業重點工程新世紀國家六大林業重點工程 比較完整的比較完整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森林生態網絡體系森林生態網絡體系 天然林保護工程“三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等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 退耕還林工程京津風沙源治

16、理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重點地區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 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 全面禁止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和大力調減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的木材產量。天然林保護工程 主要解決這些區域天然林資源的修養生息和恢復發展問題。退耕還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 主要解決重點地區的水土流失問題主要解決重點地區的水土流失問題 工程覆蓋中西部所有省區市及部分東部省區工程覆蓋中西部所有省區市及部分東部省區 q 規劃在20012010年間,完成退耕還林2.2億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6億畝q 工程建成后,工程區增加林草覆蓋率5個百分點主要解決首都周圍地區的風沙危害問題主要解決首

17、都周圍地區的風沙危害問題計劃在計劃在2001200120102010年間年間完成退耕還林3944萬畝 營林造林7416萬畝 生態移民18萬人 治理草地面積1.59億畝修建水利配套設施11.38萬處小流域綜合治理2.3萬平方公里三北和長江中下游區等重點防護林建設工程三北和長江中下游區等重點防護林建設工程 主要解決“三北”地區的防沙治沙問題和其他地區各不相同的生態問題 三北防護林第四期工程三北防護林第四期工程 工程范圍包括 “三北”地區13個省區市的590個縣 在20012010年完成造林1.42億畝,治理沙化土地1950萬畝 工程建成后,森林覆蓋率凈增1.84個百分點長江中下游地區等重點防護林建設工程 范圍涉及我國31個省區市的有關地區20012010年 完成造林2.7億畝 改造低效防護林1.1 億畝 管護好現有森林5.6 億畝 主要是通過搶救瀕危珍稀物種、恢復典型生態系統等措施,解決野生動植物資源、生物多樣性和濕地資源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