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象學說-中醫基礎理論_第1頁
臟象學說-中醫基礎理論_第2頁
臟象學說-中醫基礎理論_第3頁
臟象學說-中醫基礎理論_第4頁
臟象學說-中醫基礎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 醫 基 礎 理 論中 醫 基 礎 理 論第三章第三章 藏象學說藏象學說.主要內容主要內容第一節第一節 概說概說第二節第二節 五臟五臟第三節第三節 六腑六腑第四節第四節 奇恒之府奇恒之府第五節第五節 臟腑之間的關系臟腑之間的關系.第一節第一節 概說概說學習要求學習要求1 1、掌握藏象的概念、藏象學說的特點及其在、掌握藏象的概念、藏象學說的特點及其在 中醫學中的地位;中醫學中的地位;2 2、掌握臟腑的概念、分類及其生理特點;、掌握臟腑的概念、分類及其生理特點;3 3、了解藏象的來源。、了解藏象的來源。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一、藏象的基本概念(一)(一)臟器與臟腑臟器與臟腑 1、器、器l哲學哲

2、學與與“道道” ” 對,指有形的具體物質。對,指有形的具體物質。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l醫學醫學指軀體或器官指軀體或器官 2 2、臟器:與內臟通稱,指呼吸、消化,泌尿,生殖、臟器:與內臟通稱,指呼吸、消化,泌尿,生殖 等幾個系統的器官的總稱,屬實體器官,等幾個系統的器官的總稱,屬實體器官, 為解剖學概念。為解剖學概念。 3 3、臟腑:人體內臟的總稱,包括五臟六腑,奇恒之、臟腑:人體內臟的總稱,包括五臟六腑,奇恒之 腑,屬中醫學的概念,基于解剖,又非為腑,屬中醫學的概念,基于解剖,又非為 解剖。解剖。 .(二)藏象(臟象)(二)藏象(臟象)“藏藏”:是

3、指藏于體內的臟腑組織器官;:是指藏于體內的臟腑組織器官; “象象”:是指表現于外的生理、病理現象。:是指表現于外的生理、病理現象。 “藏象藏象”:是指藏于體內的臟器及其表現于外:是指藏于體內的臟器及其表現于外的的 生理、病理現象。生理、病理現象。“象,形象也。臟居于內,形見象,形象也。臟居于內,形見于外,故曰藏象。于外,故曰藏象。”.二、藏象學說形成的基礎二、藏象學說形成的基礎1 1、早期的解剖實踐、早期的解剖實踐2 2、長期對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觀察和總結、長期對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觀察和總結3 3、反復醫療實踐的驗證、反復醫療實踐的驗證.三、藏象學說的特點三、藏象學說的特點1 1、以五臟為

4、中心的整體觀、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2 2、五臟與形體諸竅聯結成一個整體、五臟與形體諸竅聯結成一個整體3 3、五臟的生理活動與精神情志密切相關、五臟的生理活動與精神情志密切相關4 4、五臟生理功能的平衡協調,是維持機體內在、五臟生理功能的平衡協調,是維持機體內在 環境相對恒定的重要環節。環境相對恒定的重要環節。 .四、臟腑的分類與區別四、臟腑的分類與區別名稱功能形態特點是否藏神五臟五臟化生貯藏化生貯藏精氣精氣 實質密閉實質密閉器官器官 藏而不瀉藏而不瀉滿而不實滿而不實 藏神藏神 六腑六腑受盛傳化受盛傳化水谷水谷 中空有腔中空有腔器官器官 瀉而不藏瀉而不藏實而不滿實而不滿 除膽不藏除膽不藏 奇恒之

5、腑奇恒之腑 貯藏精氣貯藏精氣 中空有腔中空有腔器官器官 同五臟同五臟(除膽)(除膽) 除膽腦外,除膽腦外,不藏不藏 .五、臟象的方法五、臟象的方法 科學事實科學事實感性感性認識認識內 外內 外相 襲相 襲司外揣內司外揣內 切而驗之切而驗之 活體、動態活體、動態司內揣外司內揣外 見而得之見而得之 解剖、靜態解剖、靜態臟腑概念臟腑概念科學概念科學概念理 性理 性認 識認 識合 而合 而察 之察 之生物學基礎生物學基礎系統思維系統思維系統整體系統整體結構關系結構關系功能狀態功能狀態.第二節第二節 五臟五臟學習要求學習要求1 1、掌握五臟的生理功能、掌握五臟的生理功能2 2、熟悉五臟的生理聯系、熟悉五

6、臟的生理聯系3 3、了解五臟的生理特性、了解五臟的生理特性.一一 、心、心 (附心包絡)(附心包絡)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問素問靈蘭秘典論靈蘭秘典論.(一)心的生理功能(一)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脈:、心主血脈:(1)心主血脈的含義:)心主血脈的含義:包括主血和主脈,具有包括主血和主脈,具有 推動血液在脈管中運行推動血液在脈管中運行 的作用。的作用。 心心血血脈脈 主血主血血液血液 推動血液在脈管中運行推動血液在脈管中運行 主脈主脈脈道脈道.(2)心主血脈的條件:)心主血脈的條件: 心的陽氣充沛心的陽氣充沛 血液充盈血液充盈 脈道通利脈道通利(3)心主血脈

7、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脈的生理功能: 行血行血 生血生血;.2、心主神志:、心主神志:又稱心藏神、心主神明又稱心藏神、心主神明心主神志的含義心主神志的含義神神自然界物質運動變化的功能和規律自然界物質運動變化的功能和規律人體生命活動的表現人體生命活動的表現人的精神活動人的精神活動意識、思維、情志活動意識、思維、情志活動(狹義)(狹義)(2)神的物質基礎)神的物質基礎精氣精氣 精氣精氣形形 神神.(3)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任物作用任物作用 接受、處理、反映信息接受、處理、反映信息 意識、思維、情志意識、思維、情志主宰作用主宰作用五臟六腑之大主五臟六腑之大主 .(二)中醫學的神志學說

8、(二)中醫學的神志學說1 1、心主神志說、心主神志說 l生之本生之本l神之舍神之舍心主神志之心主神志之“心心”心臟心臟中國古代的思維器官中國古代的思維器官.2 2、腦為元神之府說、腦為元神之府說 l精神之府精神之府精細明察,審視判斷精細明察,審視判斷l生命主宰生命主宰腦不可傷腦不可傷l思維器官思維器官視萬物,別黑白,審短長視萬物,別黑白,審短長l腦為元神之府腦為元神之府.3 3、五臟藏神說、五臟藏神說 五神為神、魂、魄、意、志的統稱,分五神為神、魂、魄、意、志的統稱,分別為五臟所藏,故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與別為五臟所藏,故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與五臟有密切關系五臟有密切關系。心藏神心藏神肺藏魄肺

9、藏魄肝藏魂肝藏魂脾藏意脾藏意 腎藏志腎藏志.4 4、心主神志與腦為元神之府的關系、心主神志與腦為元神之府的關系 心肺脾肝腎心肺脾肝腎 神魄意魂志神魄意魂志腦腦心(心為主導)心(心為主導)五臟六腑之精五臟六腑之精髓髓五臟藏神五臟藏神腦為髓海腦為髓海主主宰宰.(三)心臟的生理特性(三)心臟的生理特性1 1、心為陽臟而主陽氣:、心為陽臟而主陽氣: 心主君火,君火居上,主宰全身。心主君火,君火居上,主宰全身。 “ “心為火臟,燭照萬物。心為火臟,燭照萬物。”2 2、心與夏氣相通應:、心與夏氣相通應: 心與夏同屬五行中的火系統,兩者氣心與夏同屬五行中的火系統,兩者氣化相通。化相通。.(四)心的生理聯系(

10、四)心的生理聯系 1 1、在志為喜、在志為喜 2 2、在液為汗、在液為汗 3 3、在竅為舌、在竅為舌 4 4、在體合脈、在體合脈 5 5、其華在面、其華在面.附:附: 心包絡心包絡 定義:是心臟外面的包膜。定義:是心臟外面的包膜。功能:功能:保護心臟保護心臟 代心受邪代心受邪.心的生理功能簡表心的生理功能簡表主要功能生理意義病理意義心心主主血血脈脈1、行血、行血:心氣推動血液在脈道內運行,以輸送營養物質。2、生血、生血:水谷精微,經心火化赤為血,使血液不斷得到補充心氣不足,血液虧虛:面白無華,脈細弱無力,氣血瘀滯,血脈受阻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胸疼痛,脈結、代、促、澀等。心心主主神神志志1、任

11、物、任物:接受反映外界事物,主持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神志清晰,思維敏捷,反應靈敏。2、主宰、主宰:主宰臟腑的功能活動,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明則下安,全身各臟腑功能協調神志異常,思維紊亂,反應遲鈍,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全身個臟腑功能失去協調.二、肺二、肺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素問素問靈蘭秘典論靈蘭秘典論敵人敵人來了來了馬上派精兵部隊馬上派精兵部隊 衛衛氣作為先鋒到邊防氣作為先鋒到邊防先抵御敵人先抵御敵人 .(一)肺的生理功能(一)肺的生理功能1 1、肺主氣、肺主氣:(1)肺主呼吸之氣)肺主呼吸之氣 呼吸的含義和調節呼吸的含義和調節l呼吸的含義:機體同外界環境進行氣體的

12、交換過程。呼吸的含義:機體同外界環境進行氣體的交換過程。l呼吸的調節:肺呼吸的調節:肺肺主呼,肺為氣之主肺主呼,肺為氣之主 腎腎腎主納,腎為氣之根腎主納,腎為氣之根 肺主呼吸的作用肺主呼吸的作用 氣體交換的場所氣體交換的場所 吸清呼濁吸清呼濁.(2)肺主一身之氣)肺主一身之氣一身之氣一身之氣先天之氣先天之氣后天之氣后天之氣元氣元氣腎腎呼吸之氣呼吸之氣水谷之氣水谷之氣宗氣宗氣肺肺脾脾營氣營氣衛氣衛氣肺主一身之肺主一身之氣的作用氣的作用 參與宗氣的生成參與宗氣的生成調節全身之氣調節全身之氣 .(3)肺主呼吸與肺主一身之氣的關系)肺主呼吸與肺主一身之氣的關系肺主肺主呼吸呼吸 吸清呼濁吸清呼濁 升降出

13、入升降出入 宗氣生成宗氣生成 氣機調節氣機調節 肺主一身之氣肺主一身之氣呼呼吸吸.2 2、肺朝百脈、肺朝百脈(1)含義:)含義:全身血液匯聚于肺,經肺之呼吸使富全身血液匯聚于肺,經肺之呼吸使富 含清氣的血液輸送全身含清氣的血液輸送全身 。(2)肺朝百脈的生理作用:)肺朝百脈的生理作用:助心行血助心行血 結構基礎結構基礎肺朝百脈肺朝百脈功能基礎功能基礎肺主氣肺主氣肺助心行血肺助心行血血非氣不運血非氣不運.3 3、肺主宣肅:肺主宣發和肅降的合稱、肺主宣肅:肺主宣發和肅降的合稱 (1)肺主宣發)肺主宣發向上宣發向上宣發向外布散向外布散排出濁氣排出濁氣輸布精微和津液輸布精微和津液宣發衛氣宣發衛氣(2)

14、肺主肅降)肺主肅降 肺氣清肅肺氣清肅向下通降向下通降 吸入清氣吸入清氣輸布精微和津液輸布精微和津液清肅異物清肅異物氣、氣、血、血、水水.4 4、肺主行水、肺主行水含義含義:疏通水道,調節水液代謝。肺為水之上源。:疏通水道,調節水液代謝。肺為水之上源。肺氣宣發肺氣宣發肺主肅降肺主肅降向上向外向上向外布散全身布散全身向下向內向下向內 皮毛皮毛汗汗腎腎膀胱膀胱尿尿精微津液精微津液脾脾水谷水谷精微精微肺肺.5 5、肺主治節:、肺主治節:含義含義:輔助心臟治理和調節全身氣血津液及個臟輔助心臟治理和調節全身氣血津液及個臟 腑經絡生理功能的作用。腑經絡生理功能的作用。 肺主治節肺司呼吸肺司呼吸調節氣機調節氣

15、機助心行血助心行血調節水液代謝調節水液代謝.(二)肺的生理特性(二)肺的生理特性1 1、肺為華蓋:、肺為華蓋: 肺位最高,保護臟腑,抵御外邪,統領一肺位最高,保護臟腑,抵御外邪,統領一身之氣。身之氣。2 2、肺為嬌臟:、肺為嬌臟: 肺為華蓋,清肅之體,外合皮毛與大氣肺為華蓋,清肅之體,外合皮毛與大氣直接相同,不耐寒熱,易受邪侵。直接相同,不耐寒熱,易受邪侵。3 3、肺與秋氣相應、肺與秋氣相應.(三)肺的生理聯系(三)肺的生理聯系1 1、肺在志為悲、肺在志為悲2 2、肺在竅為鼻、肺在竅為鼻3 3、肺在液為涕、肺在液為涕4 4、肺在體合皮、肺在體合皮5 5、其華在毛、其華在毛.主要主要功能功能生理

16、意義生理意義病理意義病理意義肺肺主主氣氣1、肺主呼吸之氣:、肺主呼吸之氣:吸入清氣吸入清氣,呼出濁氣,呼出濁氣2、肺主一身之氣:、肺主一身之氣:呼吸之氣呼吸之氣與水谷之氣積于腑中為宗氣與水谷之氣積于腑中為宗氣,上出喉嚨而司呼吸,貫通,上出喉嚨而司呼吸,貫通心脈而行氣血心脈而行氣血呼吸異常:胸悶,呼吸異常:胸悶,咳嗽,喘促等咳嗽,喘促等氣虛不足:少氣懶氣虛不足:少氣懶言,聲低氣怯,呼吸言,聲低氣怯,呼吸無力,肢倦乏力無力,肢倦乏力肺主肺主行水行水肺為水之上源,能通調水道,參肺為水之上源,能通調水道,參與水液代謝與水液代謝水液代謝和排泄障礙:水液代謝和排泄障礙:痰飲水腫等痰飲水腫等肺朝肺朝百脈百脈

17、助心行血:助心行血:協助心臟主持血液循協助心臟主持血液循 行行血行障礙:心與肺之間的血行障礙:心與肺之間的 氣血關系失調氣血關系失調肺主肺主宣發宣發肅降肅降肺主宣發肺主宣發:輸布水谷精微和:輸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吸入清氣,排出濁氣津液,吸入清氣,排出濁氣,調節腠理開闔,調節腠理開闔肺主肅降:肺主肅降:呼吸運動,布散呼吸運動,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肅清異物水谷精微和津液,肅清異物,保持呼吸道的清潔,保持呼吸道的清潔呼吸功能失調呼吸功能失調影響水液代謝影響水液代謝影響氣血的運行影響氣血的運行.三三 脾脾“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素問素問靈蘭秘典論靈蘭秘典論倉廩倉廩之官之官

18、.(一)脾的生理功能(一)脾的生理功能1、脾主運化:、脾主運化:含義:含義:將水谷化為精微,并將精微物質吸收,轉將水谷化為精微,并將精微物質吸收,轉 輸至全身各臟腑組織的作用。輸至全身各臟腑組織的作用。(1)運化水谷:)運化水谷: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2)脾主運化水液:)脾主運化水液:調節水液代謝調節水液代謝 升清升清轉輸轉輸溫煦溫煦受納受納水谷胃胃脾脾腐熟腐熟水谷化為精微化化運運小腸小腸吸收轉輸精微心心 肺肺氣氣 血血輸輸布布全全身身肺主行水肺主行水膀胱膀胱尿尿腎腎肺肺水飲水飲胃胃脾脾轉輸轉輸轉輸轉輸.2、脾主生血、統血、脾主生血、統血水谷精微水谷精微脾脾上輸上輸

19、心、肺心、肺血血化而為化而為氣的固攝氣的固攝血行脈中血行脈中.3、脾主升清、脾主升清升:上升,升舉。升:上升,升舉。清:清輕的精微物質。清:清輕的精微物質。脾主升清的作用脾主升清的作用 : 將水谷之精上輸心肺將水谷之精上輸心肺化生氣化生氣 化生血化生血維持人體內臟位置的相對恒定維持人體內臟位置的相對恒定脾脾氣氣主主升升營養全身營養全身.(二)脾的生理特性(二)脾的生理特性1、脾宜升則健、脾宜升則健 脾氣宜升,胃氣宜降,為氣機升降的樞紐。脾氣宜升,胃氣宜降,為氣機升降的樞紐。脾的氣機以上升為主。脾的氣機以上升為主。2、脾喜燥惡濕、脾喜燥惡濕 脾為濕土,胃為燥土,燥能勝濕,使濕無脾為濕土,胃為燥土

20、,燥能勝濕,使濕無過無不及。濕太過,則為害,故惡之。過無不及。濕太過,則為害,故惡之。3、脾氣與長夏之氣相應、脾氣與長夏之氣相應 .主要主要功能功能生理意義生理意義病理意義病理意義脾主脾主運化運化1 1、運化水谷:、運化水谷:消化水谷,消化水谷,輸布津液。輸布津液。2 2、運化水濕:、運化水濕:吸收,轉輸吸收,轉輸、排泄水液,維持體內水、排泄水液,維持體內水液代謝的平衡。液代謝的平衡。1 1、消化吸收障礙:、消化吸收障礙:食少、腹脹、面黃食少、腹脹、面黃,便湯、消瘦,便湯、消瘦2 2、水液代謝障礙:、水液代謝障礙:痰飲、水腫、泄瀉痰飲、水腫、泄瀉脾主脾主生血生血統血統血1 1、生血:、生血:血

21、液充盛,化源血液充盛,化源充足,充足,2 2、統血:、統血:血液循經而行血液循經而行1 1、生血不足:、生血不足:血虛血虛2 2、統血失職:、統血失職:出血出血脾主脾主升清升清1 1、轉輸津液、轉輸津液2 2、維持內臟位置恒定、維持內臟位置恒定1 1、水谷不能運化、水谷不能運化:氣血生化無源氣血生化無源2 2、脾氣下陷:、脾氣下陷:內臟內臟下垂,久瀉不止。下垂,久瀉不止。.(三)脾的生理聯系(三)脾的生理聯系1 1、脾在志為思、脾在志為思2 2、在竅為口、在竅為口3 3、在液為涎、在液為涎4 4、在體合肉、在體合肉5 5、其華在唇、其華在唇.四四 肝肝“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者,將軍之官,

22、謀慮出焉”素問素問靈蘭秘典論靈蘭秘典論通往心臟的靜脈肝臟右葉肝臟右葉肝臟左葉膽囊膽囊通往小腸的膽管通往小腸的膽管來自小腸的靜脈來自小腸的靜脈來自心臟的動脈來自心臟的動脈肝臟組織肝臟組織.(一)肝的生理功能(一)肝的生理功能 1 1、肝主疏泄、肝主疏泄(1 1)含義)含義l疏:疏通。泄:發泄,生發。疏:疏通。泄:發泄,生發。l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維持全身氣機疏通暢達,通而不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維持全身氣機疏通暢達,通而不 滯,散而不郁的作用。滯,散而不郁的作用。(2 2)肝主疏泄的生理作用)肝主疏泄的生理作用 調節精神情志調節精神情志:“肝主謀慮肝主謀慮”肝主疏泄肝主疏泄 氣機調暢氣機調暢 正常情志

23、活動正常情志活動 促進消化吸收促進消化吸收:協調脾胃氣機;分泌排泄膽汁:協調脾胃氣機;分泌排泄膽汁.維持氣血運行維持氣血運行氣機調暢氣機調暢氣血調和氣血調和氣行血行氣行血行“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調節水液代謝調節水液代謝氣機調暢氣機調暢三焦氣機三焦氣機水道通利水道通利氣行水行氣行水行 “氣行則水行,氣滯則水停氣行則水行,氣滯則水停”調節生殖機能調節生殖機能 調節沖任調節沖任 :調節精室調節精室: 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為血海,任主胞胎 司精關之開合司精關之開合 .2 2、肝主藏血、肝主藏血(1 1)含義)含義:貯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調節血量的作用。:貯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調節

24、血量的作用。(2 2)生理作用:)生理作用:貯藏血液貯藏血液 肝主血海,血藏于肝肝主血海,血藏于肝 濡養肝臟,制約肝陽(氣)濡養肝臟,制約肝陽(氣) 防止出血防止出血 血行正常。血行正常。“夫肝攝血者也夫肝攝血者也“。(。(衛生寶鑒衛生寶鑒)調節血量調節血量 人動則血運于諸經,人靜則血歸于肝臟人動則血運于諸經,人靜則血歸于肝臟 .(二)肝的生理特性(二)肝的生理特性1 1、肝喜調達而惡抑郁、肝喜調達而惡抑郁條達條達條暢、通達、舒展條暢、通達、舒展木之本性氣機調暢氣機調暢肝抑郁抑郁抑制、遏制、郁滯抑制、遏制、郁滯氣機郁結氣機郁結肝肝木性條達、舒暢木性條達、舒暢肝屬木肝屬木肝之性條達舒暢肝之性條達

25、舒暢氣機條暢氣機條暢.2 2、肝為剛臟:、肝為剛臟: 剛強急暴剛強急暴肝肝 剛強之性剛強之性其氣主升主動,易亢易逆其氣主升主動,易亢易逆為五臟之賊為五臟之賊將軍之官將軍之官.3 3、體陰而用陽、體陰而用陽肝肝 體陰體陰用陽用陽肝居膈下,其位屬陰肝居膈下,其位屬陰肝主藏血,血屬陰肝主藏血,血屬陰血、靜、陰血、靜、陰肝主疏泄,其性屬陽肝主疏泄,其性屬陽肝氣易亢易逆,其性屬陽肝氣易亢易逆,其性屬陽氣、動、陽氣、動、陽4 4、肝氣與春氣相應、肝氣與春氣相應 .(三)生理聯系(三)生理聯系1 1、在志為怒、在志為怒2 2、在竅為目、在竅為目3 3、在液為淚、在液為淚4 4、在體為筋、在體為筋5 5、其華

26、在爪、其華在爪.五五 腎腎“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素問素問靈蘭秘典論靈蘭秘典論.(一)生理功能(一)生理功能1 1、腎藏精:、腎藏精:封藏和貯存人體精氣封藏和貯存人體精氣(1 1)精的含義:)精的含義:廣義之精:泛指構成體和維持人體生長,發育、生廣義之精:泛指構成體和維持人體生長,發育、生 殖和臟腑功能活動的精微物質的統稱。殖和臟腑功能活動的精微物質的統稱。狹義之精:秉承于父母而貯藏于腎的具有生殖作用狹義之精:秉承于父母而貯藏于腎的具有生殖作用 的精微物質,又稱生殖之精。的精微物質,又稱生殖之精。.(2 2)精的來源與分類)精的來源與分類腎腎稟受于父母稟受于父母的生

27、殖之精的生殖之精 源于水谷等源于水谷等的精微物質的精微物質先天之精先天之精(生殖之精)(生殖之精)后天之精后天之精(五臟六腑之精)(五臟六腑之精) 生生養養藏于藏于.(3 3)腎藏精的生理功能)腎藏精的生理功能腎主生長發育:腎主生長發育: 人的整個生長、發育過程,均和腎中精氣人的整個生長、發育過程,均和腎中精氣的盛衰存在著極為密切的內在聯系。的盛衰存在著極為密切的內在聯系。腎主生殖:腎主生殖:腎藏精腎藏精精精人體胚胎發育的人體胚胎發育的基本物質基本物質腎藏精腎藏精精精促進生殖器官發育;促進生殖器官發育;使生殖機能成熟;使生殖機能成熟;維持生殖機能旺盛不衰維持生殖機能旺盛不衰.2 2、腎主水和氣

28、化、腎主水和氣化(1 1)含義:)含義: 腎主水,主要是指腎中精氣的腎主水,主要是指腎中精氣的氣化功能氣化功能,對于,對于體內津液的輸布和排泄,維持體內津液代謝的平衡體內津液的輸布和排泄,維持體內津液代謝的平衡起著極為重要的調節作用。起著極為重要的調節作用。(2 2)腎主水液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腎主水液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升清降濁升清降濁 ;司膀胱開合司膀胱開合 ;對肺、脾、肝、三焦等臟腑的功能活動有促進作用對肺、脾、肝、三焦等臟腑的功能活動有促進作用 .3 3、主納氣、主納氣(1 1)含義)含義: 納:即收納、攝納之意。納:即收納、攝納之意。 腎主納氣:是指腎有攝納肺所

29、吸入的清氣,防腎主納氣:是指腎有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防 止呼吸表淺的生理功能。止呼吸表淺的生理功能。“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 .(二)生理特性(二)生理特性1 1、腎為封藏之本、腎為封藏之本2 2、腎為水火之宅、腎為水火之宅3 3腎惡燥腎惡燥4 4、腎與冬氣相應、腎與冬氣相應.(三)生理聯系(三)生理聯系1 1、在志為恐、在志為恐2 2、在竅為耳和二陰、在竅為耳和二陰 3 3、在液為唾、在液為唾4 4、在體為骨、在體為骨5 5、其華在發、其華在發.第三節第三節 六腑六腑學習要求學習要求1

30、 1、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2 2、了解六腑的生理特性、了解六腑的生理特性3 3、熟悉六腑的生理聯系、熟悉六腑的生理聯系.膀胱膀胱胃胃小腸小腸大腸大腸三焦三焦六腑六腑膽膽.人體消化系統解剖結構圖人體消化系統解剖結構圖.一、膽一、膽“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素問素問靈蘭秘典論靈蘭秘典論.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貯藏,排泄膽汁,以助消化、貯藏,排泄膽汁,以助消化2、主決斷,調節神志;、主決斷,調節神志; .二、胃二、胃“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素問素問靈蘭秘典論靈蘭秘典論.(一)生理功能(一)生理功能1 1、主受納腐熟水谷、主

31、受納腐熟水谷 胃具有接受、容納飲食并對其進行初步消化胃具有接受、容納飲食并對其進行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功能。形成食糜的功能。 胃氣的受納水谷功能,既是其主腐熟功能的胃氣的受納水谷功能,既是其主腐熟功能的基礎,也是飲食物消化吸收的基礎。基礎,也是飲食物消化吸收的基礎。2 2、主通降、主通降 胃主通降,以降為和,是指胃有通利下降的生胃主通降,以降為和,是指胃有通利下降的生理功能及特性。理功能及特性。.(二)主要特點(二)主要特點 胃氣以和降為順胃氣以和降為順 胃的受納、腐熟與脾的運化功能綜合,稱為胃的受納、腐熟與脾的運化功能綜合,稱為“胃氣胃氣”。“人以胃氣為本人以胃氣為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

32、死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焉。”素問素問靈蘭秘典論靈蘭秘典論三、小腸三、小腸.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 1、主受盛與化物、主受盛與化物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即消化、轉化飲食物。化物,即消化、轉化飲食物。.2 2、分別清濁、分別清濁 所謂清濁,是指飲食物中的精微物質(清)所謂清濁,是指飲食物中的精微物質(清)及糟粕(濁),而糟粕包括食物殘渣及廢水。及糟粕(濁),而糟粕包括食物殘渣及廢水。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1 1)由胃下降到小腸的飲食物,在小腸)由胃下降到小腸的飲食物,在小腸“化物化物”功功 能的作用下,分為水谷精微和食物殘渣兩部分。能的作用下,分為水谷精微和食物殘渣兩部分。(2 2)吸收水谷精微和津液,通過脾的運化功能,轉)吸收水谷精微和津液,通過脾的運化功能,轉 輸于心肺,并布散于周身。輸于心肺,并布散于周身。.(3 3)類經類經說:說:“小腸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小腸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濁,水液由此滲于前,糟粕由此谷而分清濁,水液由此滲于前,糟粕由此而歸于后,脾氣化而上升,小腸化而下降,而歸于后,脾氣化而上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