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及征管問題_第1頁
論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及征管問題_第2頁
論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及征管問題_第3頁
論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及征管問題_第4頁
論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及征管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海 南 大 學畢 業 論 文題 目: 論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及征管問題研究 學 號: 56 姓 名: 曾一 年 級: 2009級 學 院: 應用科技學院 系 別: 會計系 專 業: 會計學(注冊會計師方向) 指導教師: 萬新煥 完成日期: 2013年 4 月 20 日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以及加入世貿組織的客觀影響,現行的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越來越不符合公平稅負的治稅思想,其調節個人收入分配的功能也未能得到充分發揮。為了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機制,客觀上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征收管理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個人所得稅發揮作用的關鍵。因此,在穩定的稅收制度下,對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

2、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政治意義,這是本文對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進行研究的首要原因。通過個人所得稅稅制和征管制度進行理論探討,有利于從征管的角度發現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存在的薄弱環節,為個人所得稅征管實踐提供理論指導,同時也為其他稅種征管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鑒,進而提升我國整體稅收征管理論水平。關鍵字:個人所得稅的重要作用;稅收制度;征管制度;改革和完善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our country, 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

3、ion and national economy continue to grow, 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 law system does not accord with more and more of the fair tax govern by thought, the control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function also failed to get full play. In order to form a reasonable incom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which req

4、uires further reform and improve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and is the income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key role. Therefore, in the stability of the tax system, personal income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research has important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ense, this is the personal

5、income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leading cause of problems. Through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tax system and theoretical discussion, benefi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ollection of individual income tax system in China found there the weak link, indiv

6、idual income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practice, and to the rest of the bill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to improve our overall tax collection theoretical level.Key Words: The important role of indi

7、vidual income tax;Tax system;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ance and improvement目 錄一、前言個人所得稅制度及征管的現狀分析(1)(一)我國個人所得稅制概況(1)(二)個人所得稅征管制度概況(1)二、個人所得稅制及征管制度中存在的問題(2)(一)個人所得稅制存在的問題(2)1.分類稅制模式弱化收入公平調節能力(2)2.稅收實體法律制度方面的缺陷(2)3.稅收程序法律制度方面的缺陷(3) (二)個人所得稅稅收征管的主要問題(3)1.稅務機關方面(3)2.征管手段落后(4)3.納稅人的納稅意識欠缺(

8、4)三、對個人所得稅制度及征管問題的改革建議(5)(一)對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的建議(5)1.將分類制的個人所得稅制模式改為交叉型分類綜合所得稅制模式(5)2.拓寬征收范圍,從源頭上防止稅款流失(7)3.合理設計費用扣除項目及標準(7)(二)建立一套現代化的征收管理制度(7)1.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自行申報和代扣代繳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申報制度(7)2.加強執法剛性,嚴厲懲處偷逃稅行為(8)3.大力推進稅收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協稅網絡(8)4.加大個人所得稅法宣傳的力度(8)四、結語(8)參考文獻(10) 致謝(11) 一、前言個人所得稅制度及征管的現狀分析 (一)我國個人所得稅制概況 1980年我國

9、首次實施個人所得稅法,其中規定免征額為800元,該法案主要針對外籍人員來源于我國境內的所得征收的一種稅。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1987年我國對境內居民不再征收個人所得稅,開始開征個人收入調節稅,扣除額是400元。當時是按綜合收入征稅,即把納稅人的工資,承包、轉包收入,勞務報酬收入,財產租賃收入加總。伴隨著我國市場化改革,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1993年10月,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修訂并公布了個人所得稅法,我國將原個人所得稅、個人收入調節稅和城鄉個體工商戶所得稅三個稅種合并,對中國公民的工資薪金所得規定每月費用扣除額800元。成為典型的分類所得課稅模式。200

10、5年10月,我國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全體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此次修改將工薪收入的納稅起征點由800元提高至1600元。2007年8月15日,將個人所得稅中儲蓄存款利息所得進行調整,利率下調至5%征收利息稅,自2008年3月1日起,將工資薪金所得費用扣除標準由每月1600元提至每月2000元。2011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在充分考慮民意的基礎上,將工資薪金所得應繳個稅的免征額從2000元上調至3500元。 應該說,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法自產生以來對我國的經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

11、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以及加入世貿組織對稅務的客觀影響,現行的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越來越不符合公平稅負的治稅思想,其調節個人收入分配的功能也未能得到充分發揮。 (二)個人所得稅征管制度概況 個人所得稅的收入總量、收入結構和收入增長情況、征納成本、稅收負擔和征管的社會滿意度等反映了我國當前個人所得稅征管的總體狀況。研究表明:從1980年以來,個人所得稅收入總量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工資薪金所得、利息股利紅利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是個人所得稅的主要來源,占到個人所得稅總收入的90%以上,而代扣代繳是個人所得稅主要征收方式,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稅收成本總額和成本率表現出增長的變化趨勢和稅收征管存在最

12、佳征管點的觀點,同時,我國個人所得稅征收成本高于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個人所得稅的宏觀稅負既低于發達國家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也大大低于名義稅率。 二、個人所得稅制及征管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一)個人所得稅制存在的問題 1.分類稅制模式弱化收入公平調節能力 個人所得稅制的問題很多,但主要體現在稅收負擔不公平上面。單一分類稅制扣除額不科學,沒有年度連續性,沒有實行指數化,納稅人沒有享受相同數量所得的能力差別過高的邊際稅率產生稅負不公;過多的稅率級距是個人所得稅計算煩瑣,增加了稅收成本。 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制度采用分類課征的方式,按照稅法列舉的各項收入分別規定稅率進行課征,目前征稅項目一共有11個

13、,對于11個不同類別的所得,采取不同的計征辦法、適用不同的稅率表格。盡管分類所得稅簡化了征收程序,但是這種稅制不利于調節高收入、緩解個人收入差距懸殊矛盾。此外,這種稅制在公平性上也存在缺陷,容易造成不同項目、不同納稅人之間的稅負不公平。同時,由于分類征稅實行分項征收分項扣除費用,分項越多扣除費用的次數越多,容易造成納稅人人為分解收入,逃避納稅。 2.稅收實體法律制度方面的缺陷 (1)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征稅范圍不寬,從而縮小了稅基。我國稅收體制為分類稅制模式,而分類稅制模式存在很多問題,如不利于稅收公平調節收入等。 (2)稅率和費用扣除標準和納稅單位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夠科學。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法適

14、用于兩種超額累進稅率,工資薪金所得適用于九級超額累進稅率,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適應五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級別劃分過多,稅率計算繁瑣,程序復雜,而且在一定程度造成了稅負不公,與國際上減少稅率檔次的趨勢不相吻合的,不利于征收與管理。另外45的最高累進稅率,制造了逃稅的動機。現行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導致稅負不公。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差異較大,不同地區的人均收入水平有一定差距。2008年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北京市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為3875 元,上海市為4109元, 而中部的河南省只有1744元。居民收入差距導致消費支出水平也不一樣,低收入地區的居民用于衣食住行醫教

15、等生活必需消費方面的支出要大大低于高收入地區的居民。因此全國使用統一的費用扣除標準,不能有效調節收入差距。 (3)費用扣除不合理,造成稅負不公平的后果。現實生活中,由于每個納稅人取得相同的收入所支付的成本、費用所占收入的比重不同,并且每個家庭的總收入,撫養親屬的人數,用于住房、教育、醫療、保險等方面的支出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規定所有納稅人均從所得中扣除相同數額或相同比率的費用顯然是不合理的。這樣很容易在實質上造成稅負不公的后果。 3.稅收程序法律制度方面的缺陷 我國稅收的征管模式存在很多問題。征管權歸地方所有,容易造成稅負不公平;代扣代繳制度不夠完善,在公民自行申報納稅這一方面,公民缺乏納稅意

16、識,監管機構監管力度不夠,征收制度和相關配套制度不完善。 (二)個人所得稅稅收征管的主要問題 1.稅務機關方面 稅務機關缺乏納稅服務做得不到位,對個人所得稅法的宣傳力度不夠;同時,稅務機關對個人所得稅的稅源的源泉缺乏完善系統合理的管理。殘缺的信用體系和相關部門支持配合不力給個人所得稅征管帶來的不可逾越的困難。個人所得稅是所有稅種中納稅人數量最多的一個稅種,征管工作量相當大,必須有一套嚴密的征管制度來保證。而我國目前實行的代扣代繳和自行申報兩種征收方法,其申報、審核、扣繳制度等都不健全,征管手段落后,難以實現預期效果。自行申報制度不健全,代扣代繳制度又難以落到實處;稅務機關執法水平也不高,在一定

17、程度上也影響到了稅款的征收。稅務部門征管信息不暢、征管效率低下。由于受目前征管體制的局限,征管信息傳遞并不準確,而且時效性很差。不但納稅人的信息資料不能跨征管區域順利傳遞,甚至同一級稅務部門內部征管與征管之間、征管與稽查之間、征管與稅政之間的信息傳遞也會受阻;同時,由于稅務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缺乏實質性的配合措施(比如稅銀聯網、國地稅聯網等),信息不能實現共享,形成了外部信息來源不暢,稅務部門無法準確判斷稅源組織征管,出現了大量的漏洞;同一納稅人在不同地區,不同時間內取得的各項收入,在納稅人不主動申報的情況下,稅務部門根本無法統計匯總,讓其納稅,在征管手段比較落后的地區甚至出現了失控的狀態。 2

18、.征管手段落后首先,實際工作中缺乏記錄個人取得收入的制度、納稅人編碼制度、財富實名制等相關配套制度,對稅務機關收集匯總信息不利;其次,稅源控制不力,代扣代繳不到位。大多數單位只對固定發放的貨幣工資部分進行代扣稅款,對不固定發放的其他形式的獎金、實物等不扣繳稅款,導致代扣代繳難以全面落實到位?;A性配套制度不健全,影響了稅收檢查工作的開展;最后,違反稅法的行為懲罰力度不夠。我國現行稅收征管法規定,對偷稅等稅收違法行為給予不繳或者少繳稅款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也要移交有關司法部門處理,也就是說稅務部門只有追繳稅款、補稅罰款的權力,從而刺激了納稅人偷稅的動機。 完善和發展個人所得稅征收手段是提

19、高個人所得稅征收效果的必要條件,目前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征管手段的主要欠缺在于稅收征管的信息化,還未形成全國統一系統的征收信息系統。在此方面,我國征稅信息技術和支付結算手段落后。 3.納稅人的納稅意識欠缺 與經濟發展水平相比,我國公民納稅責任意識與納稅人權利意識的整體水平普遍滯后。也由于稅務機關在納稅宣傳方面做得不到位以及公信力的缺乏,導致公民納稅意識薄弱。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后,人們的收入水平逐漸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個人收入的多元化、隱蔽化,稅務機關難以監控。公民納稅意識相對比較淡薄,富人逃稅、明星偷稅似乎是已經是習以為常、無所謂的。 在報紙上新聞報道上經常會看到一些明星有錢人偷逃稅款的

20、事情。比如毛阿敏偷稅事件和劉曉慶偷稅漏稅案件等等。據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會同中央電視臺中國財經報道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七百余位居民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2%的受訪居民宣稱自己完全繳納了個人所得稅,與此同時,有將近24%的受訪居民承認只繳納了部分或完全未繳納個人所得稅,是完全繳納者的兩倍。個人所得稅可以說在我國是征收管理難度最大,偷逃稅面最寬的稅種。 三、對個人所得稅制度及征管問題的改革建議 (一)對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的建議 1.把我國現行的分類制的個人所得稅制模式改為交叉型分類綜合所得稅制模式由于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實行分類制,由此引發了以稅負不公平為關鍵的一系列問題,因此,為完善我國的

21、個人所得稅,首先就是要將我國現行的分類制的個人所得稅制模式改變為交叉型分類綜合所得稅制模式;實行分類綜合所得稅制,并圍繞這一稅制模式適當擴大征稅范圍、優化稅率、增加費用扣除、改進稅收征管和配套措施、建立使低收入者的納稅負擔適當減輕,使對高收入者的征稅合理有度,調控功能充分,征管高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體系。 (1)建立以“家庭”為征稅單位的稅收征管模式。以每一個家庭為一個納稅單位,在綜合考慮家庭整體收入水平和費用支出的基礎上,實現相同收入的家庭繳納相同的個人所得稅額,不同負擔的家庭繳納不同的個人所得稅額,從而為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奠定物質基礎。在制定相關政策時,首先應綜合考慮納稅人家庭贍養人口,健康狀

22、況、人口年齡、正在接受教育情況、家庭住房等因素,如贍養父母的,每一個老人,應該允許扣除500-700元,如果老人有殘疾,應該扣除1000-1500。另外,贍養、撫養其他殘 疾親屬的,應該允許扣除一定的數額。從事社會公益捐款,捐款數額應當允許扣除。同時與相關政策相結合,制定合理的費用扣除政策,綜合考慮家庭納稅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體現考慮各個家庭狀況不同的原則,實現稅收公平。 (2)優化稅率。各國實踐表明,高稅率不一定有高收入,反而可能誘使納稅人逃避稅收,甚至阻礙經濟增長。因此應減少稅率級次,適當降低邊際稅率,減少稅制的復雜性與稅收征管成本。將工資薪金九級超額累進稅率降為五級,降低最高累進稅率至40

23、%。將勞務報酬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統一適用工資薪金所得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實行統一稅率、統一扣除、統一按月預征,年終結算方式。同時采取簡化稅收計算的措施,不僅利于征管、降低稅負,還可以削弱納稅人逃稅動機。20世紀80年代以來其他國家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為中國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啟示。美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改革、單一稅的興起和實踐、綜合所得稅模式向二元所得稅模式的轉變、商品稅又重新得到重視等,都為中國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提供了經驗。中國應在整體稅制結構調整的進程中,根據本國國情,設計個人所得稅

24、制度,發揮具體稅收制度與合理的稅制結構的良性互動,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目標。簡稅制與混合征收復雜化趨勢的矛盾、所占比重低與賦予較強調節收入分配的矛盾、社會公眾對個人所得稅關注又相對比較陌生的矛盾決定了中國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的取向:著眼于調節收入分配、調整稅負結構、增強稅制透明度。綜合與分類的混合型課稅模式是中國個人所得稅改革的目標模式,綜合與分類的混合型課稅模式正是中國尋求最適課稅模式的積極探索。中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已經不能僅僅局限于具體稅制要素簡單的修改,而是要在綜合與分類混合型課稅模式下根本性變革:明確界定課稅模式的本質和運行,是對具體的稅制要素進行設計的前提;綜合與分類模式的個人

25、所得稅雖是對原有分類課稅模式的變革,但在具體設計過程中也應考慮與原有稅制的有效銜接,更重要的是考慮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現實。個人所得稅稅制模式轉換的關鍵是對綜合征收部分如何進行制度設計,不同的綜合制度設計產生的效果不同,所需要的征管條件有別。正是有綜合征收部分,所以產生了改革的難點。考慮納稅人的稅收遵從度及稅制模式相對簡化,避免納稅人的非理性行為,中國的個人所得稅模式轉變應與舊稅制有效銜接,也就是分類制基礎上綜合與分類制。 2.拓寬征收范圍,從源頭上防止稅款流失 在整體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的調整之下,我們還需要在綜合分類制的基礎上適當擴大征稅所得的范圍,從源頭上放置稅款流失。具體措施如將股票轉讓所得

26、納入征稅范圍擴大綜合所得。 3.合理設計費用扣除項目及標準 在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制的過程中,應合理設置稅率和費用扣除標準,選擇科學的納稅單位,拓寬征稅范圍,逐步加強對征管制度的改革和相關配套制度的完善,使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成為推動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平穩發展的有力工具之一。在設計費用扣除項目及標準時應考慮納稅人、征稅對象、扣除項目和扣除標準、稅率等主要稅制要素的設計要有利于降低中低收入群體的稅收負擔,強化對高收入群體的調節功能,有效調節收入分配,發揮個人所得稅的“削高”功能,縮小收入差距,盡量實現稅收公平。具體措施:如對累進稅率制度減少級距,擴大低級距低稅率所得數量,降低邊際稅率;擴大、細化費用

27、扣除制度,增加對納稅人贍養人和撫養人費用扣除;將扣除項目分為生計扣除、業務扣除和專項扣除;預扣或預繳稅款時,準予扣除生計扣除,其他兩項扣除在辦理年度綜合申報時,才允許按照規定予以扣除等。 (二)建立一套現代化的征收管理制度 1.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自行申報和代扣代繳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申報制度 健全和完善個人所得稅申報方法,首先,要完善自行納稅申報制度中相關收入的確定方法;然后,做好為納稅人服務的各項工作,奠定良好的納稅申報基礎;再者,需要進一步強化對自行申報管理的力度,構建有利于促進納稅人依法納稅申報的社會環境,如大力推廣個人賬戶制度,強化非現金結算強化;最后,相關部門和單位在涉稅事務中的法律義務

28、和責任建立誠信納稅的激勵約束機制。當然,在條件成熟時,我國應建立起納稅失信處罰機制,使不依法履行公民納稅義務的個人在諸多方面受到限制或不享有相應的權利。這樣,可以從激勵和處罰兩個方面,促使納稅人依法履行納稅申報義務機制的盡快形成。 2.加強執法剛性,嚴厲懲處偷逃稅行為 有關部門應抓好各項具體征管制度的落實,構建以稅務部門為征管主體,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配合的強有力的個人所得稅征管體系,提高我國個人所得稅征管水平,發揮個人所得稅的職能作用。 具體來說,需要改革支付結算手段,建立個人收入信息交叉稽核系統,加強對個人收入信息的采集、管理和利用;通過提高個人所得稅檢查覆蓋面,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懲罰,提高納

29、稅人的遵從程度。 3.大力推進稅收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協稅網絡 建立個人收入控制體系,強化稅收征管力度。首先,建立個人收入實名制制度。即無論是個人銀行儲蓄存款、個人證券投資、還是個人保險資金、個人房屋產權、個人車輛產權等辦理,完全實行實名制。努力實現稅務部門、金融部門及支付單位的聯網。其次,建立個人申報和代扣代繳的綜合管理制度,加強稅源管理,避免稅收流失。最后,強化執法力度,通過立法,賦予稅務機關一些特殊的權力。一旦有偷漏稅行為,加大對納稅人罰款的數額,嚴管重罰,以此來約束納稅人的行為,預防和杜絕偷稅漏稅行為。 稅務機關需要加強網絡資源利用能力,提高個人所得稅的管理水平。與公安機關聯網,將納稅

30、人的身份證號碼作為個人所得稅納稅人的識別標志,建立以個人身份證件號碼為基礎的個人身份信息、社會保障信息、收支信息和納稅信息四合一的個人經濟身份代碼,從而加強稅收控制。 4.加大個人所得稅法宣傳的力度 稅務機關需要加強全國范圍的納稅宣傳工作,加強對扣繳義務人和辦稅人員的納稅輔導向扣繳義務人發放扣繳義務人須知等等,進一步優化納稅服務。 四、結語 本文從對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概念出發,指出我國現行制度的不足之處,借鑒國外的相關經驗,探討如何優化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和征管制度。 個人所得稅是重要的稅種之一,在我國稅收收入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高。個人所得稅具有調節貧富差距的二次分配功能,并且涉及眾多納稅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如何加強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發揮個人所得稅組織收入和調節收入分配的功能,是當前我國稅制改革和征管改革必須面對的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