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劇-南戲_第1頁
中國戲劇-南戲_第2頁
中國戲劇-南戲_第3頁
中國戲劇-南戲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摘要:南戲是中國戲劇成熟較早的一種,它為中國戲劇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本文旨在介紹南戲的形成過程,全方位的給人們展示何為南戲。并且介紹了南戲的特點,以及它的發展,讓人們了解南戲并關注南戲。關鍵詞:南戲;發展;特點1 定義中國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紀200年間在中國南方最早興起的戲曲劇種,中國戲劇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戲有多種異名,南方稱之為戲文,又有溫州雜劇永嘉雜劇鶻伶聲嗽南曲戲文等名稱,明清間亦稱為傳奇,就其音樂南曲來說,則是一種重要的戲曲聲腔系統。為其后的許多聲腔劇種,如海鹽腔馀姚腔昆山腔弋陽腔的興起和發展的基礎,為明清以來多種地方戲的繁榮,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在中國戲曲藝術發展史

2、上,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古代戲劇成熟較早的一支,是從宋雜劇、金院本到元雜劇,另有一個成熟稍遲的分支,是在東南沿海地區流行的南戲,因其最早產生于浙江溫州(舊名永嘉),故又稱“溫州雜劇”、“永嘉雜劇”或“永嘉戲曲”。它經過長期發展,到元末趨向成熟,后來演化為明清戲劇的主要形式傳奇。2 興起南戲產生的年代,祝允明猥談說是北宋“宣和之后,南渡之際”,舊題徐渭作的南詞敘錄則說始于南宋光宗朝,兩者相差六、七十年。又據劉塤水云村稿所述,南宋咸淳年間,所謂“永嘉戲曲”在江西南豐一帶也已經很流行。在猥談和南詞敘錄中著錄的最早的南戲劇目是趙貞女蔡二郎和王魁,都是寫男子負心的故事。可以確定為宋人所作的劇目另外還有幾種

3、。宋代南戲也絕少有劇本傳世,只有在永樂大典殘卷中發現的張協狀元一種,多數研究者認為是宋代的舊作。 南戲最初是在溫州一帶民間歌舞的基礎上形成的,南詞敘錄說它“即村坊小曲而為之”。此外,它也吸收了宋詞的曲調,以及唐宋大曲、諸宮調、唱賺等樂曲成分,并在表演形式上受到宋代官本雜劇的影響。以張協狀元的情況來看,它的開頭是用諸宮調的說唱來敘述故事,然后進入角色的表演,劇中并穿插了不少滑稽取笑的成分。宋代城市繁榮,經濟發展,市民階層興起,勾欄瓦舍遍布,為眾多民間伎藝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宋室自南渡之后,定都臨安,宗室勛戚、文武百官紛紛南遷。溫州是南宋除杭州以外最繁華富庶的商業都市,宋高宗在南渡之初,為避金兵

4、,曾浮海逃至溫州,以“州治為行宮”(溫州府志),甚至把太廟也遷來溫州(宋史)。北方士紳平民,紛紛隨之來到溫州,溫州人口在短期內驟增一半。城市消費人口與日俱增,進一步推動了溫州商業經濟的發展。同是,諸色藝人也紛至沓來,各種民間伎藝云集于此,相互影響,也相互促進。一種新的藝術樣式南曲戲文,就在這樣的土壤中孕育、萌發。 南戲是在宋雜劇腳色體系完備之后,在敘事性說唱文學高度成熟的基礎上出現的。它是民間藝人“以宋人詞而益以里巷歌謠”(南詞敘錄)構成曲牌連綴體制,用代言體的形式搬演長篇故事,從而創造出一種新興藝術樣式。就形式而言,它綜合了宋代眾多的伎藝,如宋雜劇、影戲、傀儡戲、歌舞大曲,以及唱賺、纏令等在

5、表演上的優點,與諸宮調的關系則更為密切。所有宋代存在的民間伎藝都是南戲綜合吸收的對象,說唱文學則是其敘事方式的主要來源。由于它是在其他伎藝成熟發展的基礎上出現的,又能兼采眾長,所以能后來居上;另外,由于其他伎藝在表演上有許多地方可以與南戲溝通,使得伎藝演員也能熟練地掌握新興的南戲,當南戲受到觀眾的歡迎時,他們便改弦易轍成為南戲演員。而演出隊伍迅速擴大,也促進了南戲在東南各地的繁衍。3 南戲的特點 與雜劇、傳奇相比,南戲有如下一些特點:南戲熔歌唱、舞蹈、念白、科范于一爐,表演一個完整的故事。由于故事情節比較曲折,劇本一般都是長篇,數倍于雜劇。一本南戲長的可達五十多出,短的則為二三十出。如永樂大典

6、戲文三種中,張協狀元長達五十三出,宦門子弟錯立身最短,只有十四出。一般在第一出前有四句“題目”,概括介紹劇情大意。很多時候,南戲根據劇情的需要可長可短,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南戲運用南方曲調,韻律、宮調均無嚴格規定,不受宮調限制,且可隨時換韻。樂器以鼓板為主。南曲細膩委婉的特點使南戲更適于演唱情意纏綿、脂粉氣較重的故事。一般采用五聲音階。溫州南戲形成后,在東南沿海各地傳播,由于各地方俗唱的不同,又逐漸形成了不同的南曲聲腔,如海鹽腔、余姚腔、弋陽腔、昆山腔。南戲的腳色主要有生、旦、凈、末、丑、外、貼等七種,演唱的方式比較自由,富于變化,沒有一人主唱的規定,根據各種上場的角色需要均可演唱唱,且創造了獨

7、唱、對唱、輪唱、合唱等演唱形式。這種演唱方式比雜劇一人主唱的形式要合理得多,更有利于表達復雜的故事內容和人物性格。在使用曲牌方面,南戲已經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連綴習慣。南戲不僅使用南曲,而且也吸收了北曲的曲牌,創造了“南北合套”的形式。南北合套的運用,豐富了南戲的音樂,對其南北合流具有重大的影響。 4 南戲的發展南戲元代南曲戲文的簡稱。北宋末、南宋初產生于浙江溫州。據祝允明猥談、徐渭南詞敘錄載,宋時,南戲又稱“溫州雜劇”、“永嘉雜劇”等。溫州南戲形成之后,在東南沿海各地傳播。由于各地方音俗唱的不同,又逐漸形成了不同的南曲聲腔,如海鹽腔、余姚腔、弋陽腔等。由于民間戲文備受歧視,元代南戲作品多已失傳,

8、也缺乏文字記載。溫州是古老的文化之都,又是對外貿易的通商口岸,商業發達,經濟繁榮。南戲在這種良好的環境中得以成長,并逐漸擴展到東南沿海一帶,進入南宋都城臨安。但在宋代,南戲一直不為士大夫所重視,有時還遭到禁止。如祝允明猥談提到“趙閎夫榜禁”事,理學家朱熹知漳州時,也曾禁止當地戲曲演出(見漳州府志)。當北方關漢卿等大作家進入到雜劇創作領域時,南戲仍因“名家未肯留心”而未能得到顯著提高(見南詞敘錄)。宋代南戲劇目留存極少,也和上述背景有關。 元滅南宋以后,北方劇作家大批南下,雜劇占領了南方舞臺,南戲較之已經高度成熟的雜劇顯然相形遜色。但是,它在南方民眾中的基礎是相當牢固的,所以仍舊在民間流行。而且

9、,正是由于北雜劇的南下,造成了南北劇交流的機會,一些北方作家參與了南戲聲腔的改造和劇本的編寫,一些北方演員參與了南戲的演出。在這過程中,南戲發生了一些重要變化。如改編雜劇的劇目,在一定程度上吸收雜劇曲牌聯套的方法,采用雜劇的一些曲調而形成“南北合套”的形式等等,南戲的藝術因而得到進一步提高。現存宋元南戲劇目共二百多種,除大約六種出于宋代,其余均出于元代,可見元代南戲還是頗為興盛的。到元末,琵琶記等劇本出現,標志著南戲達到了成熟的階段,并且為明清傳奇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宋元南戲由于長期流行于民間,不受文人士大夫重視,有劇本流傳的僅十九種,不足存目的十分之一,有殘文佚曲流傳的為一百三十種左右。現存

10、的南戲劇本,除張協狀元、小孫屠、宦門子弟錯立身等少數幾種,大都經過明人不同程度的修改。 但南戲大部分劇目的劇情,能夠從筆記、話本、雜劇、明清傳奇中考知其大概。南戲的題材與雜劇既有相同之處,亦有明顯區別。總的來說,它的民間色彩更濃,而文人化的氣息較淡。有關婚姻、愛情的劇作和揭露社會黑暗的公案劇,在雜劇和南戲中都是重要的題材,這是相同之處。不同之處主要有兩點:一是像雜劇中梧桐雨、漢宮秋一類借歷史故事表現作者自身的人生感慨、歷史意識而抒情性很強的作品,在南戲中幾乎沒有;一是要求維護穩定的家庭關系的倫理劇雖為雜劇、南戲所共有,但在南戲中更為集中和強烈。從趙貞女、王魁及張協狀元開始,嚴厲指斥男子富貴變心

11、就成為南戲最重要的內容。這種劇作有其具體的社會背景:宋代以來,政權通過科舉制度向平民開放,許多“寒士”有了一舉成名、步入仕途的機會,這容易造成原有婚姻的不穩定。但讀書求官,并不只是個人的行為,它常常需要一個家庭乃至家族付出努力。相應地,這些讀書人對家庭和家族利益負有一定義務。在中國舊時代的社會觀念中,能夠接受以納妾作為婚姻的補充(當然是對男性而言),而婚變則不能為社會的普遍道德意識所贊同,因為它破壞了家庭的穩定和家族的利益(這里需要注意到:道德絕不是抽象的“善”、“惡”評判,它總是同維護某種具體利益相聯系的)。南戲的民間氣息較濃,所以這一類反映家庭倫理問題的劇作數量較多。5 總結南戲是中國戲劇

12、的主要貢獻者之一,本文詳細介紹了南戲的定義和它的發展過程,南戲的發展也代表了中國戲劇的逐步前行,是中國戲劇中值得大家喜歡、學習、觀賞的戲劇。把握南戲的發展歷史才能更加透徹的了解南戲,促進南戲的不斷延續和發揚。參考文獻1 范麗敏. 元雜劇之“正末”、“正旦”與南戲之“生”、“旦”辨J. 許昌師專學報 , 2001,(03)2 梁勇. 讀奚海元雜劇論J. 河北學刊 , 2002,(01)3 娃娃丫丫. 相同與不同J. 啟蒙(0-3歲) , 2005,(01)4 金寧芬. 柳暗花明又一村讀劉念茲南戲新證有感J. 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1988, (01)5 陳澄. 古代戲曲音樂南戲及其特點J.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