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患者院內真菌定植相關因素分析_第1頁
老年住院患者院內真菌定植相關因素分析_第2頁
老年住院患者院內真菌定植相關因素分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老年住院患者院內真菌定植相關因素分析         【關鍵詞】  老年 患者院 真菌定植近年來,醫(yī)院內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以老年患者發(fā)病率最高,已成為引起這類疾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解本地區(qū)老年住院患者院內真菌感染情況,現(xiàn)對臺州市某醫(yī)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老年患者發(fā)生醫(yī)院內真菌感染112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本組112例,男66例,女46例,年齡6091歲(平均73.6歲)。從血、痰、尿、糞、各種體液及

2、穿刺液中進行真菌培養(yǎng)陽性、臨床應用抗真菌藥物有效者。診斷標準嚴格以國家衛(wèi)生部2001年制定的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2。1.2  真菌培養(yǎng)與鑒定  標本先接種于沙保弱瓊脂培養(yǎng)基,35培養(yǎng)2448h后得到單個菌落或再進行分純后得到的單個菌落進行真菌鑒定。鑒定采用VITEKAMS的YBC卡或API20CAUX(BioMerieux,法國)或RapID Yeastplus(Remel,美國)鑒定到種。1.3  藥敏試驗  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ATB  FuNGus試劑盒,按說明書操作并判斷結果。抗真菌藥物:5-氟胞嘧啶(5-FC)、兩性霉素B(AMB)、制霉

3、菌素(NYS)、咪康唑(MIZ)、酮康唑(KET);氟康唑(FCZ)為瑞士AB Biodisc公司產品,采用含酪蛋白胨的培養(yǎng)基(英國Oxoid公司提供)。2  結果2.1  老年患者醫(yī)院真菌感染情況  3年間發(fā)生醫(yī)院感染共637例,其中繼發(fā)真菌感染136例(21.35%)。繼發(fā)真菌感染136例中老年患者112例(82.35%)。老年患者112例住院天數(shù)13327d(平均69.2d)。基礎疾病:惡性腫瘤30例(26.79%),呼吸系統(tǒng)疾病25例(22.32%),泌尿系統(tǒng)疾病15例(13.39%),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13例(11.61%),消化系統(tǒng)疾病12例(10.71%

4、),血液系統(tǒng)和其它系統(tǒng)疾病17例(15.18%)。診療中各種插管56例次,各種穿刺47例次,腫瘤化療31例,介入性診療21例次,靜脈高營養(yǎng)13例,支氣管擴張術7例。真菌感染部位:呼吸道57例(50.89%),泌尿道24例(21.43%),消化道18例(16.07%),其他部位(口腔黏膜、生殖道、血液等)13例(11.61%)。2.2  抗生素與細胞毒藥物使用情況  112例老年患者發(fā)生真菌感染前92.86%(104/112)使用過抗生素,主要為第三代頭孢菌素、喹諾酮類等,一聯(lián)應用占12.5%(14/112),二聯(lián)應用占58.04%(65/112),三聯(lián)應用占18.75%(2

5、1/112),四聯(lián)及以上應用占10.26%(12/117)。抗生素連續(xù)使用時間最長232d,更換次數(shù)最多29例。惡性腫瘤患者30例均使用過細胞毒藥物。2.3  常見致病性真菌檢出情況  見表1。表1  3年間老年患者醫(yī)院真菌感染檢出菌株分布情況(略)2.4  藥敏試驗結果  112株病原性真菌對7種抗真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見表2。表2  112株病原性真菌藥敏試驗結果(略)         3  討論3.1  醫(yī)院真菌感染的主要高危因素&

6、#160; (1)年齡因素:本資料老年患者醫(yī)院真菌感染率82.53%,與文獻報道,3,4相似。老年人一方面因各種組織器官發(fā)生退行性變化,功能衰退,細胞因子(如IL-2等)合成減少,致使免疫功能下降,抵抗自身體內與醫(yī)院環(huán)境中的病原菌感染能力減弱,另方面,老年患者有嚴重基礎疾病,接受各種侵入性操作機會增多,易合并真菌感染,同時,老年人在患有多種基礎疾病時,抗真菌治療很難持久,加之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更增加了院內真菌感染的機會。(2)各種高新技術的應用:各種插管、器官移植、血透、導管介入治療等侵入性操作,破壞了人體天然防御機能,極易造成醫(yī)院真菌感染;靜脈高營養(yǎng)療法多用高滲透性的溶液,是真菌生長的適宜

7、條件,有利于真菌生長,本組由各種插管、介入療法、靜脈高營養(yǎng)等造成醫(yī)院真菌感染分別占42.86%、16.96%和15.18%。(3)抗生素的應用:隨著臨床上三代頭孢菌素的廣泛使用,特別是高起點、長療程、不合理的應用是引起醫(yī)院真菌感染的一個重要誘發(fā)因素,另外,腫瘤患者化療、放療、細胞毒藥物的應用,導致炎癥反應抑制,吞噬細胞功能減弱,并影響淋巴細胞功能,使宿主天然防御機能和獲得性免疫功能下降,極易誘發(fā)醫(yī)院真菌感染。3.2  醫(yī)院感染真菌的主要菌種及感染部位  本資料,老年患者醫(yī)院真菌主要以假絲酵母菌感染為最多,其中白色假絲酵母菌和熱帶假絲酵母菌分別占67.86%和22.32%,與

8、文獻報道5一致,這可能與假絲酵母菌為體內正常菌群,分布廣、帶菌高、致病力強有關。本組真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為最高,占50.42%,這可能與老年患者機體功能全面減退、慢性疾病多,尤其是慢性肺部疾患,使咳嗽反射較弱,呼吸道黏液-纖毛系統(tǒng)功能差有關,同時,對一些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必須通過機械呼吸來改善通氣功能,機械通氣可損傷呼吸道屏障功能,口咽部的細菌經(jīng)氣管插管的管壁直接向下蔓延至支氣管、肺部,并影響細菌性生物被膜,故真菌成為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3.3  醫(yī)院感染真菌對藥物的敏感性  本資料中分離到的真菌大多數(shù)對5-FC、AMB、NYS、FCZ的敏感性均較高,是有效的抗真菌藥物

9、,MIZ、KET、ECO稍差一些,但是,由于念珠菌種類較多,藥物敏感性也不一,臨床上如果忽略對病原菌的關注,就會影響療效,因此,治療需要個性化,同時應積極消除高危因素。【參考文獻】  1 林平. 院內呼吸道念珠菌定植131例相關因素分析及防治對策. 中國真菌學雜志,2006,2(2):9496.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 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 長沙:全國醫(yī)院感染監(jiān)控管理培訓資料,2001.135.3 Lourdes Garcis - Garcis M, Jimenez - corona A, Jimenea - Corona ME.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in Mexico. Im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01,22(6):386.4 Croce MA,F(xiàn)abian TC,Wadbl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