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北師大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校外培訓專項題_第1頁
六年級北師大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校外培訓專項題_第2頁
六年級北師大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校外培訓專項題_第3頁
六年級北師大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校外培訓專項題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六年級北師大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校外培訓專項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課內閱讀,回答問題。 兩小兒辯日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給下面的字注音。 盂_   孰_   汝_   知_2解釋下列劃

2、橫線字詞。 兩小兒辨斗    _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_  _及其日中如探湯   _  _3翻譯下面的句子。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_4從文中哪一句可見兩小兒辯論內容的復雜性?_2.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不過,盡管花草自己會奮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滅,它們多數還是會死了的。我得天天照管他們,像好朋友似的關心它們。一來二去我摸著一些門道有的喜陰就別放在太陽地里有的喜干就別多澆水這是個樂趣,摸著(門道),

3、花草養活了,而且三年五載老活著、開花,多有意思啊!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啊!多得些知識,一定不是壞事。1本段文字出自課文_,作者_,被稱為“_藝術家”。2請在文中的“”里填上適當的標點符號。3讀了短文,我明白了下列詞語的意思。門道:_。置之不理:_。4這段話表達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3.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1解釋下列加點字詞。(1)伯牙鼓琴:_(2)伯牙破琴絕弦:_(3)志在太山:_(4)

4、湯湯乎若流水:_2用自己的話說說文中畫“”句子的意思。_3伯牙為什么“終身不復鼓琴”?( )A.因為他已經把琴摔了,無琴可彈。B.因為他覺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C.因為他覺得世界上已經沒有配得上聽他彈琴的人了。D.因為他太悲傷了,每次彈琴都控制不住自己。4“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是一幅怎樣的畫面?請你發揮想象寫一寫,體會伯牙琴藝的高超。_4.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1)其劍自舟中墜于

5、水(_)(2)是吾劍之所從墜(_)2翻譯句子。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_3文中刻畫楚人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突出了他的什么特點?_4這則寓言叫什么?說明了什么道理?_5. 語段閱讀。道旁李苦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  , 諸兒競走取之  , 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釋:嘗:曾經。諸:眾,各。游:游玩,玩耍。子:果實,指李子。折枝:折,彎曲。把樹枝壓彎了。競:爭著。走:跑。之:它,這里指李子。唯:只有,僅。信然:確實這樣。1“道旁李苦”的意思是_。2王戎如何判斷出李子是苦的?_3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

6、什么道理?_6. 閱讀伯牙鼓琴,回答問題。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 湯湯乎若流水(_)巍巍乎若太山(_)  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_)2伯牙是傳說中的善彈琴的人,鐘子期是善聽音的人。與此典故相關的成語_。這個成語的意思是_。3翻譯下列句子。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_4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朋友之間的故事或者名言嗎?可以

7、簡要地寫一寫。_7. 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題后問題。鄰人賣犬艾子晨飯畢,逍遙于門,見其鄰肩兩犬而西。艾子呼而問之曰:“子擔犬安之?”鄰人曰:“鬻諸屠。”艾子曰:“是吠犬也,烏屠?”鄰人指犬而斥曰:“此畜生,昨夜盜賊橫行,懼而噤不敢出一聲。今日啟門,不能擇人而吠,妄嚙而傷及佳客,是以欲殺之。” 艾子曰:“善!”注釋:安之:即“之安”,到哪去。之,到。諸:相當于“之于”。烏:為什么。1解釋  西_斥_啟_  嚙_是以_善_2翻譯下列句子。  子擔犬安之?_  鬻諸屠。_3“鬻諸屠”與“烏屠”中的“屠”詞性及含

8、義均不同。前者的詞性是:_,解釋為_;后者的詞性是_,解釋為_。4主人要把犬賣掉,其原因是(用原句回答)_8. 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題后問題。孟母三遷孟子幼時,其舍近墓,常嬉為墓間祭拜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處子也。”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xuan)賣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處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孟子乃嬉為設俎(z)豆揖讓進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處子矣。”遂居焉。譯文孟子年少時,家住在墳墓的附近,孟子經常喜歡在墳墓之間嬉游玩耍,孟母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于是,就帶著孟子搬遷到市場附近居住,孟子又玩鬧著學商人買賣的事情,孟母說:“這個地方也不適合孩子居住。”于是,又搬遷

9、到書院旁邊住下來,此時,孟子便模仿儒生學做禮儀之事,孟母說:“這個地方適合孩子住了。”于是就定居下來了。1“舍”有下列意思:房屋,住處。謙詞,用于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的或同輩年紀小的親屬。量詞,古代行軍三十里為一舍。在“舍弟”、“舍侄”一詞中意為 ;“校舍”、“宿舍”一詞中意為 ;“退避三舍”一詞中意為 。“舍”在短文中的意思是 。(只填序號)2根據句子的意思,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1)遂遷居市旁   市:_(2)復徙居學宮之旁   徙:_3對“此非吾所以處子也”這句話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10、160; )。A.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B.這個并不是我的孩子。C.這并不是我教導孩子的方法。4孟母共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住在   ;第二次住在 ;第三次住在 。5你從“孟母三遷”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啟示?_9.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問題。蜀鄙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教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釋:蜀:四川

11、。鄙:邊遠的地方。恃:憑借。買舟:租船。越:到了。顧:難道。1解釋加點字的含義。(1)吾欲之南海(_)A相當手“的”   B往,到去。 C代指他(2)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_)A欲望,欲念。   B喜歡,愛好。   C想要,希望2請把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_3作者分別舉“富者”和“貧者”的例子,采用的是_的表現手法,這樣寫是為了說明人之為學,關鍵在于_。10. 文言文閱讀。鑿壁偷光(西京雜記)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而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

12、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注釋逮:到,及。穿壁:在墻上鑿洞。文不識:姓文名不識。資:借。大學:大學問家。1解釋文中“償”的意思。償:_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和其他的不一樣的是A.匡衡勤學而無燭。B.鄰舍有燭而不逮。C.與其傭作而不求償。D.學而時習之。3寫出下列句子的大意。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_4讀了這篇文言文,你有什么啟發?_11. 課外類文閱讀。迪斯尼迪斯尼1901年出生在芝加哥的特里普街。他從小就喜歡繪畫。雖然迪斯尼的繪畫天分極高,功底也很不錯,卻沒有贏得老師的好感。原因在于他所畫的畫都不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的,他總是依著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畫出一些在當時被

13、老師看成是調皮搗蛋之類的畫。一天,他動手畫了一只老鼠速寫這便是“米老鼠”這一舉世聞名形象的誕生過程。誰能想到,那只早已死掉了的堪薩斯城的老鼠,竟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卡通演員的祖先。米老鼠從銀幕上游歷過的國家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演員都要多。迪斯尼每個星期都要到動物園去研究各種動物和他們所發出的聲音,因為他本人在他那部米老鼠影片中擔任老鼠的配音。迪斯尼公司的人們都認為沃爾特·迪斯尼是“最快樂的人”,迪斯尼公司的一則常用廣告就是:“我們的任務就是將歡樂帶給大家。”1寫出近義詞。著名(_)按照(_)2為什么迪斯尼的作品老師不喜歡?_3你最喜歡的迪斯尼出品的卡通形象是什么?說說你喜歡它的原因。_4根

14、據你對迪斯尼的認識,說一說他是否做到了“我們的任務就是將歡樂帶給大家”。_12. 文言文閱讀。掩耳盜鈴呂不韋 撰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鐘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也!譯文:范氏逃亡的時候,有老百姓得到一口鐘,想把它背走。但是,這口鐘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后再背。誰知,剛砸了一下,那口鐘就“咣”地發出了很大的響聲。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鐘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只耳朵緊緊捂住繼續敲。害怕別人聽到鐘的響聲,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1寫出這些字的意思:亡:

15、_  鐘:_則:_  負:_錘(chuí):_  況(huàng)然:_遽(jù):_ 悖(bèi):_2寫出句子的意思:范氏之亡也,_惡人聞之,可也;:_悖也!_13. 古文閱讀。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湯湯乎_   鍾子期_2解釋加點字詞和句子的意思。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16、0;_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 _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_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_3由于這個傳說,人們常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_),用(_)來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14.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螳螂捕蟬(原文)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jiàn)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游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嗚,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旁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譯文)吳王決定去攻打楚國,他對左右的人說:“誰敢勸阻就處死誰!”吳王的侍從官中有個年輕人想要勸說吳王放棄攻楚的打算,但又不敢直說,就拿著彈弓,帶著彈丸,一連三天早晨,在王宮后面的花園里走來走去,露水打濕了衣服,也全不在意。吳王問他:“你這是為什么呢?衣服都被露水打濕了。”少年說:“園中有棵樹,樹上有一只蟬,它停在高高的樹上不停地歌唱,飲著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身后想吃掉它;螳螂屈著身子靠近蟬,想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