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16化學平衡圖像(新)_第1頁
考點16化學平衡圖像(新)_第2頁
考點16化學平衡圖像(新)_第3頁
考點16化學平衡圖像(新)_第4頁
考點16化學平衡圖像(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所謂的光輝歲月,并不是以后,閃耀的日子,而是無人問津時,你對夢想的偏執。升溫!始終增大(盡管平衡左移)v正突然增大,但又逐漸減小,同理 C答案也不合題意, 正確答案為Ao專題五化學平衡圖像考點1化學平衡圖象常見類型此類圖象定性地揭示了 v正、v逆隨時間(含條件改變對速率的影響)而變化的規律,體現了平衡的“動、等、定、變”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動的方向.6 .對達到平衡狀態的可逆反應 X+Y-Z+VV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 大壓強,反應速率變化圖象如圖1所示,則圖象中關于 X、Y、Z、W四種物質的聚集狀態為()A. Z、W均為氣體,X、Y中有一種是氣體B. Z、W中有一種是氣體,X、Y皆非氣

2、體C. X、Y、Z、W皆非氣體D. X、丫均為氣體,Z、W中有一種為氣體專練1: A(g)+3B(g) =2C(g)+Q ( Q>0達到平衡,改變下列條件,正反應速率始終增大,直達到新平衡的是()A.升溫 B ,加壓 C .增大c(A) D ,降低c(C) E .降低c(A)【分析解答】注意“正反應速率始終增大”這一關鍵詞,D、E就不必考慮,因為降低濃度,不管平衡如何移動,v正均要降低。其次最好畫出 vt圖,就能清楚看出正確答案。同是寒窗苦讀,怎愿甘拜下風!6定條件下食圉物質的量一T1T2【視野拓展】全面深入理解平衡移動原理是解決有關化學平衡問題的基礎.學習中可以先從平衡移動 原理的字面

3、理解入手,再進行深層剖析。2、濃度一時間圖此類圖象能說明各平衡體系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應過程中的變化情況.解題時要注意各物質曲線 的折點(達平衡時刻),各物質濃度變化的內在聯系及比例符合化學方程式 中化學計量數關系等情況.7 .圖2表示800c時A、B C三種氣體物質的濃度隨時間 的變化情況,t1是到達平衡狀態的時間.試回答:(1)該反應的反應物是 ;(2)反應物的轉化率是 ;(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含量一時間一溫度(壓強)圖這類圖象反映了反應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溫度(壓強)下對時間的關系,解題時要注意 物質含量不再改變時,應是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的特征.8 .同壓、不同溫度下的反應:

4、 A (g) + B (g) =C (g) ; HA的含量和溫度的關系如圖3所示,下列結論正確的是()圉3 時間A. TOT2, H>0 B . T1VT2, AH>0 C . T1>T2, H<0 D . T1VT2, H<09 .現有可逆反應 A (g) + 2B (g)=UnC (g) ; H<0,在相同溫度、不同壓 強時,A的轉化率跟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圖4,其中結論正確的是()A. pi>p2, n>3 B . pip2, n>3C . pip2, n< 3 D . pi > p2, n=34、恒壓(溫)線該類圖象的

5、縱坐標為物質的平衡濃度或反應物的轉化率,橫坐標為溫度或壓強.人的轉化率圖410.對于反應2A (g) + B (g)2C (g) ; H<0,下列圖象正確的是 (1 OlXltFFa品C匚的物質的量分數人的轉化率L.OlXIOpPi、1 01X1 舟a溫度5.速率一溫度(壓強)圖11 .反應2X(氣)+ Y(氣)=2Z(氣)(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在不同溫度(T1和T2)及壓強(P1和B)下,產物Z的物質的量n(z)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列判斷正確的是(A. T1<T2, Pi<F2C. T1>R P1>P2B. T1<T2, Pi>F2D . T1

6、>T2, P1<F2提升訓練12. 對于可逆反應: A2 (g) + 3B2 (g) |=2AR (g) H<0,下列圖象中正確的是()13 .將a g塊狀碳酸鈣跟足量鹽酸反應,反應物損失的質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的實線所示,在相同的條件下,將b g(a>b)粉末狀碳酸鈣與同濃度鹽酸反應,則相應的曲線(圖中虛線所示)正確的是()14 .在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A(g) +3B(g) =2C(g) ; H<0。某研究小組研究了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上述反應的影響,并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下列關系圖:下列判斷一定錯誤的是()A.圖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劑對反

7、應的影響,且乙使用的催化劑效率較高B.圖n研究的是壓強對反應的影響,且甲的壓強較高C.圖n研究的是溫度對反應的影響,且甲的溫度較高D.圖出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且甲使用的催化劑效率較高15 .反應:L (固)+ aG (氣)F bR (氣)達到平衡時,溫度和壓強對該反應的 影響圖所示:圖中:壓弓H pi>p2, x軸表示溫度,y軸表示平衡混合氣中 G的體積分數。 據此可判斷A.上述反應是放熱反應B.上述反應是吸熱反應C.a>bD.avb16 .在一定溫度不同壓強(P1VP2)下,可逆反應 2X(g) =2Y(g) + Z(g) 中,生成物 Z在反應 混合物中的體積分數(小

8、)與反應時間( t)的關系有以下圖示,正確的是()17 .已知氯水中有如下平衡:Cl 2+ H2O= HCl + HClOo常溫下在一個容積為 50mL的針筒(如圖所示,活塞可自由滑動,針筒上有刻度)里吸人40mLC2和10mL H2Q(1)針筒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2)若將此針筒長時間放置在有日光的地方,最終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3)用化學平衡的觀點解釋(2)的現象:18 .氯酸鉀和亞硫酸氫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l(-1價)和S(+6價)的速率如圖所示,已知這個反七1 。i/nin應速率隨著溶液中 c(H+)增大而加快。(1)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t 1t 2時刻內反應速率增大的原因

9、為 。(3)t 213時刻內反應速率又減小的主要原因為 參考答案:6. A 7. (1)A;( 2)40%;一(3)2A= B+3C.8. C 9、B 10、AD 11、C 12、A 13、C14、ABD 15、BD 16、B17. (1)氣體體積縮小,溶液呈淺黃綠色;(2)氣體和溶液均變無色,氣體體積略小于20mL。(3)氯水中有平衡 Cl2+HkO=HCl+HC1Q因HClO見光分解,平衡不斷右移,最終C12耗盡而全部轉化為Q,且v(O2)= -v(Cl 2) = 20mL,但由于 O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故 v(O2)略小于20ml。18、(1)ClO 3-+3HSO = Cl-+3SO2

10、- + 3H+(2)開始時,c(H+)增大,反應速率加快。(3)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的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考點2化學平衡綜合知識圖象解平衡圖象要注意識圖方法,總的來說有以下12345點:一看面(即橫坐標和縱坐標);二看線(即看線的走向、變化的趨勢);三看點(看線是否通過原點,兩條線的交點及線的拐點)(重點理解);四看輔(要不要作輔助線,如等溫線、等壓線);五看數 (定量圖像中有關數值的多少大小)。【例1】(08全國I卷)已知:4NH(g)+5O2(g)=4NO(g)+6H 2(g). H=-1025kJ/mol該反應是一個可逆反應。若反應物起始物質的量相同,下列關于該反應的示意圖不正確的

11、是()*H箕5ZlOWt l2O0tix r*,T出0XIOMX:P 化區10004無內化劑解析根據“先拐先平數值大”的原則,選項A、B正確;根據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即逆反應方向移動),可確定A、B正確;根據使用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縮短達到平衡的時間,但對化學平衡的移動無影響,所以選項D正確。【答案】C方法技巧化學平衡經常會以圖像來考查,不僅要掌握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及勒沙特列原理,同時還要掌握識圖的方法和一些規律,如“先拐先平數值大”和“定一議二”等原則。多個條件變化轉化為單個條件變化5專練1.下圖中符合 2A (g) +B (g) =2C (g) +Q達到平衡狀態的有(

12、1P=1.01 x 10 Pa).各圖中都有壓強、溫度兩個條件變化,分析時可通過橫坐標上的某一點,作一平行于縱坐標的直線,交叉所謂的光輝歲月,并不是以后,閃耀的日子,而是無人問津時,你對夢想的偏執。500 10K TP、二3fxy500 r點即為同溫度(或同壓強)不同壓強(或溫度)下的變化.多個條件變化轉成了單個條件變化的問題.如 圖B中Ai, A2, A3三點就是500c時1P, 10P, 100P壓強下應的 A%,符合壓強增大平衡向正方向移動的 變化趨勢.50 100 P勒沙特列原理適應于各種平衡體系,有著深刻的內涵,學習時要從原理入手,剖析潛在的規律,總結 出操作性較強的判斷標準.專練2

13、:可逆反應aA(g)+bB(g) =pC(g),反應時間與C%產物C的體積分數)函數關系如圖所示。A圖表示壓強不同的曲線,B圖表示的是溫度不同的曲線,試比較下列大小關系:Pi P2, Ti T2,AH7提升訓練1.現有下列四個圖像O生成物濃度O(溫度固定)壓強下列反應中全部符合上述圖像的反應是()A . N2(g)+3H 2(g)4 2NH3(g); H = Q1kJ/mol(Q1 > 0)B. 2SO3(g)=2SO2(g)+O2(g); H = + Q2 kJ/mol(Q2>0)C. 4NH3(g)+5O2(g)=4NO+6H 2O(g); H= Q3kJ/mol( Q3>

14、;0)D. H2(g)+ CO(g) =C(s)+H2O(g); H= + Q4 kJ/mol(Q4>0)提升訓練1. B解釋第一個圖,固定溫度的情況下增大壓強,生成物濃度變小,說明平衡向左移動,左 邊氣體系數和小于右邊;再固定壓強,溫度升高,生成物濃度變大,說明平衡向右移動,反應吸熱;第二 個圖的是第一個圖的固定壓強的變形;第三個圖,固定壓強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同時平均相 對分子質量變小;第四個圖,固定溫度,增大壓強,逆反應速率增大得比正反應大,平衡向逆反應進行。鞏固專題同是寒窗苦讀,怎愿甘拜下風!所謂的光輝歲月,并不是以后,閃耀的日子,而是無人問津時,你對夢想的偏執。反應速

15、率1.下圖是可逆反應 A+2B三=2C+3D的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隨外界條件改變(先降溫后加壓)而變化 的情況,由此可推斷(A.正反應是放熱反應B.若A、B是氣體,則D是液體或固體C.逆反應是放熱反應.D. A、B、C、D均為氣體 解析:AB通過觀察圖可知,降溫時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正反應為放B正確。熱反應,A選項正確;加壓時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Ha(g)+2 .(四川理綜8)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I2(g) =2HI(g),在溫度Ti和T2時,產物的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卜圖所示.符合圖示的正確判斷是A. Ti> 口 A H> 0B. Ti>T2, A Hk 0

16、C. TkT2, A H> 0D. T1VT2, A Hk 03 .(高考全國理綜卷I 13)如圖是恒溫下某化學反應的反應速率隨反應時間變化的示意圖,下列敘述與示意圖不相符合的是.wks.5.u.c.o.m同是寒窗苦讀,怎愿甘拜下風!9A.反應達平衡時,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B.該反應達到平衡態I后,增大反應物濃度,平衡發生移動,達到平衡態IIC.該反應達到平衡態I后,減小反應物濃度,平衡發生移動,達到平衡態 IID.同一種反應物在平衡態 I和平衡態II時濃度不相等4 .(高考江蘇卷 13) 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A(s) + 2B(g) u 2c(g) + D(g) ; Hk 0。現

17、將1 mol A和2 molB加入甲容器中,將 4 mol 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時控制活塞巳 使乙的容積為甲的 2倍,ti時兩容器內均達到平衡狀態K活塞P(如圖1所示,隔板K不能移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D1234圖1.速率v甲容器F v (正尸 V (逆)jV (正)=v (逆)0 t1t2時間t?v (正)=v(逆):乙谷器v (正)5v "(正)=v '(逆);v '()t1t2時間tA.保持溫度和活塞位置不變,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 ,達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濃度是乙中C的濃度的2倍B.保持活塞位置不變,升高溫度,達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體積分數均增大C.保持溫度不變,移動活塞 P,使乙的容積和甲相等,達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體積分數是甲中 C的體積分數的2倍D.保持溫度和乙中的壓強不變,t2時分別向甲、乙中加入等質量的氨氣后,甲、乙中反應速率變化情況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ti前的反應速率變化已省略)5 .(四川卷)一定溫度下,在 2 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反應開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158 mol/(LB.反應開始到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