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試卷及答案_第1頁
部編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試卷及答案_第2頁
部編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試卷及答案_第3頁
部編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試卷及答案_第4頁
部編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部編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試卷分值 120 分)一、積累與運用。( 25 分)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A.箭然開朗(hu 0 尬然(y i )B.俶爾(shu) 翕忽(x i )C卷端 (ju m) 壬戌(ren) ( 3 分)邑人(y i ) 繽紛(b in) 參差(c i ) 彳臺然(y i ) 若嘯(xi B) 稼之(s)D冊寐(w近) 訓洞(sU ) 為鑒(ch i ) 行菜(x ing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3 分)A.掌握自然規律以前,人們往往認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 但是掌握了科學 知識以后,人們便可以把這種光怪陸離 的現象解釋清楚。B.抗日

2、戰爭時期,中國涌現了許多為救國而不顧個人生死的英雄,他們的行為可歌可泣 ,令人欽佩!C.連云港地理區位非常重要是毋佳卓鈍.的。她是我國溝通東西、連接南北的一個重要戰略樞紐,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將發揮巨大作用。D.由于山體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災的隊員往往突然會走他無峪.,但他們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及時趕到目的地,開展救援工作。3.下列句子的停頓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 3 分)A.武陵人/捕魚為業B.問/今是何世C.似與/游者/相樂D.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4 .下列對課文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3 分)A.桃花源是一個與當時生活現實相對立的真實存在的社會,這里的生活使作 者很是向

3、往。B.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后被貶,心中憤懣不平,寄情山水是為了擺脫這種心 情,但歡樂仍然是感情的主調。C.核舟記是按照空間順序介紹的,先整體后局部。D.關雎是詩經的第二首,選自詩經周南5 .古詩文默寫。( 8 分)( 1) 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定平和的語句是:,2) 小石潭記中寫出小石潭源頭悠遠、兩岸彎曲的語句是:,3) 小石潭記中表現地理環境使作者內心憂傷凄涼的句子是:,( 4) 核舟記中說明核舟大小的句子是:, 。( 5) 蒹葭中使用了比興手法的詩句是“, “ , 。 ”“ , 。 ”6 .根據下面語言材料,運用對偶知識對出下聯。( 2 分)春天時,湖水漲滿,湖天一色,船行湖中,

4、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斕,山景如畫,人游山中,如行畫中。上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聯: 7 .根據語境,仿照畫線句子,在橫線上填寫內容。要求運用修辭手法,語言生動形象。( 3 分)生活是一面鏡子。你沖它哭,它便沖著你哭;你沖它笑,它便沖著你笑。這恰如:悲觀的人,把挫折視為爛泥潭,一點點陷入人生的困境;二、閱讀與鑒賞。( 44 分)(一)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選段,完成后面各題。( 9 分)【甲】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

5、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節選桃花源記【乙】 燕地寒,花朝節后,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磺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

6、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 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節選滿井游記8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及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3 分)A.忘路,遠近聶政之刺韓傀也B.屋舍儼吳廣以為C.于是冰皮始解于是囑得腐鼠D.山巒為晴雪所洗此為何若人9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一致的是() ( 3 分)A.欲窮其林泉而茗者B.漁人甚巨之作則飛沙走礫C.復西行紅裝而霍者D.理客垂髯,并怡然自樂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10 .下列對兩則選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3 分)A.選文 【甲】通過漁人的所見的房舍、良田、美池以及男女耕作、老幼歡 樂的情形,展示了

7、桃花源生活的風貌,勾勒出了這個理想社會的雛形。B.選文【乙】通過對山光水色、柳條麥田的描寫,以及對游人的歡欣、魚鳥的悠然自得等情態,勾勒出了一幅滿井春色圖。C.選文【乙】的作者寫初春景象,抓住了萬物復蘇的特點,如“柳條將舒未舒, 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 寫出了春回大地時柳枝初展、麥苗抽芽的神韻。D.【甲】【乙】兩文都屬于游記,均采用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 描繪了美麗和諧的景象,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追求淡泊生活的志趣。(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題。( 11 分)【甲】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渠之廣,或咫尺,或倍尺,其長可十許步。其流抵大石,

8、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蘚環周。又折西行,旁陷巖石下,北墮小潭。潭幅員減百尺, 清深多倏魚。又北曲行紆余,睨若無窮,然卒入于渴,其側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麻焉。風搖其巔,韻動崖谷,視之既靜,其聽始遠。(節選自柳宗元石渠記)【乙】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珊環,心樂之。伐竹取道, 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 卷石底以出,為坻, 為嶼, 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節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注釋】渴(he):地名,指袁家渴。箭:小竹。麻(xiu)樹蔭。11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 2 分)( 1)民橋 其上()( 2)逾 石而

9、往有石泓()( 3)北墮 小譚()( 4)卷 石底以出()1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3 分)然 胡不已乎安陵君其 許寡人興復漢室,還于 舊都自 以為大有所益A.有泉幽幽B.側皆詭石怪杰C.然卒入干渴D.口渴西南行不能百步13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2 分)風搖其巔,韻動崖谷。14 .甲乙兩段文字所描寫的水,各有什么特點?請簡要概括。( 4 分)醉翁亭記 (節選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9 分)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

10、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大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15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2 分)( 1)環 滁皆山也 ( 2)醉翁之意 不在酒 16 .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2 分)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17 .選文第一段在總寫滁州山景后,由遠及近依次寫了哪些景物?(2 分)18 .下面這段文字說明了什么?

11、( 3 分)歐陽公記成,遠近爭傳凡商賈來,亦多求其本,所遇關征,以贈 官,可以免稅。注:記:指醉翁亨記。商賈:商人。關征:查稅征稅。(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8 分)觀月張孝祥月極明于中秋,觀中秋之月,臨水勝;臨水之觀,宜 獨往;獨往之地,去人 遠者又勝也。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與?蓋余以八月之望過洞庭,天無纖云,月白如晝。沙當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環之水,近者猶數百里。余系船其下,盡卻童隸而登焉。沙之色正黃 ,與月相奪;水如玉盤,沙如金積;光采激射,體寒目眩。圓風、瑤臺、廣寒之宮, 雖未嘗身至其地,當亦如是而止耳。蓋中秋之月,臨水之觀,獨往而遠人,于是為備。書以為金沙堆

12、觀月記。(有刪改)【注釋】金沙堆:在洞庭湖與青草湖之間,是由湖沙堆積而成的小島。 盡卻:全部退去。童隸:書僮仆役。正黃:純黃。19 .寫出“天無纖云,月白如晝”的大意。 ( 2 分)20 .解釋文中加點的“宜”和“是”的意思。 ( 2 分)21 .第一段中,作者所說的“四美”具體指什么?請用第二段中的原話回答。2 分)22 .文中有一個四字詞與“中秋”的意思相同,請寫出這個詞。( 2 分)(五)閱讀下列兩文,回答問題。( 7 分)【甲】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 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 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

13、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贊曰: 黔婁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貧賤。 不汲汲于富貴。” 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選自陶淵明集)【乙】劉酒, 汴人, 無名字, 自呼曰 “酒”, 人稱曰劉酒云。畫人物, 有清勁之致,酒后運筆,尤覺神來。人以為張平山后一人,酒不屑也。凡作畫,皆書一“酒”字款, 其似行書者次,似篆籀者,其得意筆也。嘗為上洛郡王作畫,王善之, 曰:“張平山后一人! ”酒意嗔,急索畫曰: “尚未款。 ”乃卷入旁室,縱筆書百十

14、大“酒”字于上下左右。王怒甚裂其幅驅之出酒固怡然。酒于醉睡之外,唯解畫,他一無所知。酒與予交最久,無妻子, 每謂予曰: “死以累君。 ” 一日方持杯大飲,忽然脫去,開口而笑,杯猶在手。余感其宿昔之言,為買棺殮之。(選自虞初新志劉酒傳,有刪節)【注釋】張平山:名畫家,擅畫人物。款:鐘鼎等器物上鑄刻的文字,引中為書畫上的題名。篆籀(zheu):即篆書。上洛:古地名,即今商縣。23 .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三處)( 2 分)王 怒 甚 裂 其 幅 驅 之 出 酒 固 怡 然。24 .下列關于【甲】【乙】兩文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3 分)A.五柳先生鐘愛宅邊的五棵柳樹,故取“五柳”為號

15、。B.五柳先生身居陋室,衣食不足,但忙于著文,無暇顧及。C.劉酒作畫,用行書落款,是為了顯示其書法的精湛。D.劉灑愛“灑”,以“酒”為名,與“酒”生死相隨。25 .兩位傳主,一位“銜觴賦詩”,一位“飲酒作畫”,他們的人生追求有何相同之處?(2 分)三、寫作與表達。( 50 分)26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樹,高的、矮的、直的、彎的、立的、倒的無論是被凜冽寒風刮得一葉不剩的禿枝,還是依然掛著綠葉的繁枝,又都悄悄地吐出了新芽,嫩嫩的,翠翠的,或淺黃,或淺綠,或微微露出點粉色請以“又見枝頭吐新芽”為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文體;不少于60

16、0字;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 地名。第三單元測試卷1.B【解析】B項中的“俶”應讀"chCT。2 .D【解析】A,光怪陸離: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B. 可歌可泣:值得歌頌、贊美,使人感動流淚。形容英勇 悲壯的感人事跡。C.毋庸置疑:事實明顯或理由充足, 沒有什么可以懷疑的。D.走投無路:比喻處境極困難, 找不到出路。“走投無路”中的“路”不是指現實中的 “道路”,而是“辦法”。3 .C【解析】正確的停頓是:似/與游者/相樂。4 .C【解析】A項中桃花源是一個作者虛構的、和當時生活現實相對立的理想社會,這里的生活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中的社會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社會理想

17、;B項中凄苦是感情主調;D項關雎是詩經的第一首。5.(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可知其源(3)凄神寒骨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2)其岸勢犬牙差互不 悄愴幽邃(4)舟首尾長 (5)兼葭蒼蒼白露為霜兼葭萋萋 白露未晞 兼葭采采 白露未已6 .秋色人似畫中游7 示例:樂觀的人,將失敗當作墊腳石,一步步登臨理想 的高峰。8 .C【解析】A.的;無意義。然:B.的樣子;這樣。 C.于都“在”。D.被;是。9 .D【解析】A窮:形作動,走到的盡頭;茗:名詞作 動詞,煮茶喝。B異:形意動用法,以,.為異;飛:動詞 使動用法,使飛;C前:名作狀語,向前蹇:這里指驢, 名詞作動詞,騎驢再.都是借代。10 .D【解析】桃花源記不是游記。1L(1)搭橋,架橋(2)越過,經過(3)落入(4)彎曲12.C13 .山風吹動樹梢,悅耳的聲音響動山谷。14.甲文:清澈幽深,鳴聲多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