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地勘報告_第1頁
道路地勘報告_第2頁
道路地勘報告_第3頁
道路地勘報告_第4頁
道路地勘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表( 1)附表1:勘探點數據一覽表(1 張)( 2)附表2:地層統計表(1 張)( 3)附表 3:標貫試驗統計表(1 張)( 4) 附表 4: 土層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表(1 張)附圖( 1 )附圖1:勘探點平面位置圖(1 張)( 2 )附圖2:工程地質剖面圖(1 張)( 3)附圖3:鉆孔柱狀圖(8 張)( 4)附圖4:綜合圖例(1 張)附件:( 1 )附件 1:土工試驗成果報告(1 張)(2)附件2:水質分析報告(2張)(3)附件3:土中易溶鹽分析報告(1張)(5)附件4:巖芯照片(1張)華盛路二期道路及排水箱涵鉆探工程工程地質勘察報告1 前言工程概況華盛路二期道路及排水箱涵鉆探工程位于佛

2、山市三水區樂平鎮蚺蛇村口,樂平大道東側,路線起止里程K0+00" K0+。其中K0+00O- K0+300已處于道路施工階段。本次勘察僅 針對K0+300- K0鍛進行,為新建道路,品&線長約,路基寬度15ml路面設計標高約,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K0- K0鍛右幅做排水箱涵,為單孔涵,全長88ml規格為X。終 點左側建一小型電塔。本項目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二級,場地復雜程度等級為二級,巖土條件復雜程度等級為中等復雜地基。按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56-2012)表3.0.1-4分類判斷,該市政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辈炷康谋敬慰辈鞂僭敿毧辈祀A段工程地質勘察。本階段工程地質勘察的

3、目的是根據已批準的設計文件中確定的修建原則、設計方案、技術要求等資料進行勘探,為施工圖設計文件提供必需的工程地質依據1 .對擬建場地的穩定性和適宜性作出分析評價;2 .詳細查明擬建場地的地形、地貌、巖土分布規律、組成結構及其工程特性,并提供 地基巖土層物理力學性質參數;3 .詳細查明擬建場地不良地質條件的分布規律及規模,并提出治理建議;4 .根據抗震設計要求,擬建場地的抗震設防烈度、地震效應,判定場地類別及場地和 地基的地震效應;5 .詳細查明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包括地下水埋藏條件、分布特征,并判定地下水、土 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6 .詳細查明橋梁構筑物地基的地層結構,準確提供工程和設計、施工

4、所需的巖土工 程參數,提供橋梁基礎選擇及基礎持力層的選擇建議。勘察工作執行的依據及主要標準1.3.1 執行依據中標通知書、擬建工程的平面布置圖、地形圖。1.3.2 主要技術標準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國家標準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 18306-2001);國家標準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 50123-1999);國家標準工程巖體試驗方法標準(GB/T 50266-99);國家標準工程巖體分級標準(GB 50218-94);國家

5、標準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2007);行業標準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 56-2012);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DBJ 15-38-2005);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 15-31-2003);交通部標準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交通部標準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交通部標準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 E40-2007);住建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0年版)勘察方案布置工作量布置原則A勘察孔平面布置本次詳勘在擬建場地內共布置勘

6、探點8 個,其中路基孔2 個,箱涵鉆孔5 個。電塔鉆孔 1 個。全為控制性鉆孔。8、 勘 察孔孔深確定按照設計要求,各鉆孔均鉆入地面以下20m以內,進入強風化巖13m如發現地層異常,須及時與設計單位聯系??辈旃ぷ鞣椒?)鉆探與取樣采用XY 100 型鉆機,鉆探方法采用回旋鉆進、錘擊鉆探和干鉆相結合的施工方法,泥漿護壁和套管護壁,泥漿作循環液,全巖段取芯。在預定深度進行取樣或原位試驗,針對不同土層采用相應的取樣器取樣。在軟土層,采用薄壁取土器用靜壓方式采取土樣;對可塑堅硬狀粘性土層,采用厚壁取土器以重錘少擊的方式采取原狀土樣。在砂性土層中,取擾動樣。土樣質量等級為III級。取樣后及時封存、運輸、

7、送試驗室。取樣的數量滿 足有關現行規程、規范的要求。2)標準貫入試驗標準貫入試驗采用自由落錘式。主要目的:計算地基土的力學指標,判定淺層砂土或粉土地震液化效應,以及判定砂土密實度等。當用于場地地震液化計算時,在地面下20.0m深度范圍內粉土、砂土層中需進行標準貫入試驗。3)室內試驗土樣、水樣室內試驗依照國家標準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 1999)執行,巖石試驗執行工程巖體試驗方法標準(GB/T50266-99) 。A) 土樣:控制性勘探點依工程特性在各土層取土樣,粘性土做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比重、液限、塑限、壓縮系數、壓縮指數、抗剪強度;砂土做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比重、顆粒分析

8、、滲透系數等。B)水土分析試樣:取環境水進行水質簡分析,取地下水以上土進行土的易溶鹽分析。高程系統和坐標系統本次勘察勘探點孔口高程采用1985 國家高程基準,勘探點坐標采用佛山統一坐標系,勘探孔位置及孔口標高以T1 基準點(X=, Y=, H=) ,由測量工程師現場采用全站儀測放。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外業于2014年05月01日進場,至2014年05月05日完成。室內試驗于2014 年05月15日結束??辈焱瓿晒ぷ髁恳姳?。表勘察工作量一覽表序號工作項目單位工作量備注1孔位測量個82鉆探孔數個8進尺米3原位測試次48標準貫入試驗4樣品采取 及試驗土樣件26巖樣件0水樣組21組地表水、1組地水易溶鹽

9、樣件25簡易水文觀測次86巖(土)芯彩色照片孔82沿線自然地理慨況地形、地貌及環境條件場區位于佛山市三水區,屬珠江三角洲北緣,受季風環流所控制,冬季處于極地大陸 高壓的東南緣,常吹偏北風,且恰在冷暖氣團交替地帶,氣象要素變化大。夏季受副熱帶 高壓及南海低壓槽的影響,常吹偏南風,由于暖濕氣流的盛行,氣候高溫多雨,表現出季 風氣候的特色,夏季不像中國內陸長江流域一些盆地那樣酷熱。佛山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顯 著,日照充足,熱量豐富,長夏無冬,雨量充沛,干濕季明顯,四季樹木常綠。但熱帶氣 旋、暴雨、洪澇、干旱、寒潮和低溫陰雨也常出現。對場區建設影響最大的災害天氣主要 有臺風和暴雨。區域地質區域構造根據廣東

10、地震研究所出版的廣東省地震構造概論,擬建場地位于西江大斷裂、廣三斷裂及珠江口斷裂構建的珠江三角洲斷陷區內,場區西鄰西江大斷裂,北靠廣三斷裂, 離珠江口斷裂較遠,其穩定性主要受西江大斷裂、廣三斷裂的控制(見下圖2:場區地質構造圖)。西江大斷裂:該斷裂為控制珠江三角洲斷陷盆地西緣的區域性斷裂。 它基本上沿西江 河谷延伸,大部分被水系或第四系覆蓋,全長約 150km,走向北西310330° ,總體傾向 北東,傾角大于45。,它是由多條平行斷裂組成的斷裂束,呈斜列式排列,斷裂主要由硅化、 片理化、 糜棱巖化壓碎巖、角礫巖和構造透鏡體等組成。這是一條晚第四紀活動斷裂。沿西江斷裂,地震成帶狀分布

11、,最大震級級,于1445 年在四會附近發生一次級地震,西江斷裂為一條中度的活動斷裂。廣三斷裂:該斷裂為三水- 羅浮山深斷裂的西段,在區域上是一條規模規大、活動性強的近東西向斷裂帶,整體延伸長達200km, 由強烈硅化的糜棱巖和角礫巖等構造巖組成,寬度不一。該帶地震活動水平中等,成帶狀分布,最高震級級,高要-佛山地區5 級地震達 7 次之多 , 其中1997 年在三水發生了、級地震。從區域構造圖上看:該斷裂位于場區北側,距場區較近,其對場區略有影響。從歷史和現今的地震活動性來看,近場區的地震活動,無論從頻度及強度上均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大多震級低,破壞性不大。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

12、-2001)附錄A:場區地屬佛山市三水區,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區域地層據據 1:10 萬廣東三水盆地石油地質圖資料和1:5 萬佛山市幅區域地質調查資料,本項目周邊地層為下第三系莘莊組、怖心組、寶月組、華涌組及第四系海陸交互相沖淤積層。上述地層從老到新簡述如下:1)莘莊組(Eix):紫紅色、灰色泥巖、粗砂巖和礫巖,厚度230400m與下伏地層呈平行不整合接觸。2)怖心組(E1-2b) :上段為灰色中砂巖、細砂巖、粉砂巖與深灰色鈣質泥巖、泥灰巖不等厚互層,厚度200250m中段為深灰色鈣質泥巖、泥灰巖夾薄層粉砂巖,含薄層石膏,厚度100300m下段為棕紅

13、色、紫灰色、灰色泥巖、粉砂質泥巖夾泥灰巖,含薄層狀石膏,厚度100350m3)寶月組(E2by):分布于石灣街邊路段。由紫紅色泥巖、泥質粉砂巖、細砂巖與灰黃色長石砂巖互層,偶夾玄武巖。厚度 7401015m4)華涌組(E3h) :分布于羅村以西以北,上段為褐紅色、棕紅色礫巖、砂礫巖與粉砂巖、細砂巖互層,夾泥巖,厚度 145210m中段為灰白色、灰紫色礫砂巖、含礫砂巖、中粗砂巖與粉砂巖、細砂巖互層,夾泥巖、粗面巖、玄武巖和火山碎屑巖,夾膨潤土或膨脹土層,厚度300500m下段為棕紅色礫巖、砂礫巖、砂巖夾粉砂巖、泥巖,厚度 200 700m。5)第四紀第一級沖淤積階地(Q4mc) :由河口灣三角洲

14、相沉積之礫砂、中粗砂、粉細砂 和黏土、淤泥組成,厚度因地而異,540ml局部可達50m從龍江崗石灣一帶是北西向河口灣發育地段,也是北東向和北西向斷裂構造交匯地段。第四系之沉積基底深淺變化比較復雜,與地基的穩定性關系密切。在本項目場地范圍內,地層主要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層、沖積層、下第三系地層。地震背景在地震活動方面,歷史上發生多次中強地震與有感地震。1976年 11 月 20日樂從小布、騰沖發生級地震,極震區烈度為6度,有地聲、掉瓦、缸水外潑及煙囪拉松現象,墻裂寬 0.3cm,長1.0m。佛山、順德、南海有強烈震感。另據史料記載,1616 年 2 月 15 日該地發生過4 級地震。1937年 2月

15、 24日石灣發生級地震。1644年4月9日石灣西南8.5KM (吉利龍津)發生級地震。1748年 12月 12日順德龍江(坦東)發生級地震。1964年 6月佛山附近東約、桂城發生級地震。1997 年 9 月 23 日三水南邊村發生級地震,9 月 26 日又發生級地震,震裂房屋、墻壁,出現100mms縫。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監i錄A,佛山市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地基土的分布、構成與特征根據鉆孔揭露,本場地巖土層按成因可劃分為:1、人工填土層(Qml) , 2、第四系海陸交互沖積層(QD, 3、第三系(E)風化基巖3個成因層。各

16、巖土層工程地質特征自上而下綜合描述如下:人工填土層(Q ml)1層素填土:場地內ZK1、ZK2、ZK8有分布,層厚,地面標高。褐紅色、灰黃色,稍濕-很濕,松散,未壓實,主要成分為砂性土,夾粘性土及碎石塊等表層含植物根系。經6次標貫試驗,實測擊數 N' =69擊,平均8擊,標準差=,變異系數6 =,擊 數標準值為擊,詳見附表3。第四系海陸交互沖積層(Q4mc)2層粉質粘土、粘土:場地內沿線均有分布,層厚,層頂高程,層頂埋深。灰 白色、灰黃色,濕、可塑,不均勻含砂,韌性中等高,無搖振反應,切面光澤,干強度 中等高。經10次標貫試驗,實測擊數 N' =612擊,平均擊,標準差=,變異

17、系數6 =,擊數標準值為擊,詳見附表3。本層取土工測試樣10 件,定名為粉質粘土、粘土,其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詳見附表 4 及土工測試結果表。3層淤泥:場地內沿線均有分布,層厚,層頂高程,層頂埋深。灰黑色,飽和,流塑,含腐植質,有臭味,韌性低,搖振反應輕微,切面較光滑,干強度低。經14次標貫試驗,實測擊數N' =12擊,平均擊,標準差=,變異系數6 =,擊數標準值為擊,詳見附表3。本層取土工測試樣10 件,均定名為淤泥,其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詳見附表4 及土工測試結果表。4層粉質粘土、粘土:分布于場地內 ZK1、ZK2、ZK6-ZK8孔,層厚,層頂高程, 層頂埋深?;野住⒒尹S夾淺紅色,

18、可塑,韌性中等高,無搖振反應,切面光澤,干強 度中等高。局部含少量砂粒。經6次標貫試驗,實測擊數 N' =1015擊,平均擊,標準差=,變異系數6 =,擊 數標準值為擊,詳見附表3。本層取土工測試樣6 件,定名為粉質粘土、粘土,其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詳見附表4 及土工測試結果表。第三系(E)風化基巖5層全風化砂巖:除ZK8外,其他鉆孔均有揭露,揭露層厚,層頂高程,層頂埋 深?;野?、灰色,巖質極軟,巖石已風化成密實砂土狀,仍可見殘余結構,局部夾強風 化巖,巖芯多呈砂土狀。巖石堅硬程度為極軟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V類。經9次標貫試驗,實測擊數 N' =3038擊,平均擊,標準差=,

19、變異系數6 =,擊 數標準值為擊,詳見附表3。6層強風化砂巖:除ZK3 ZK5外,其他鉆孔均有揭露,揭露層厚,層頂高程,層 頂埋深1800m灰色,淺紫色,巖質極軟,巖石破碎,裂隙發育,巖石風化強烈,巖芯 呈碎塊狀,易擊碎。巖石堅硬程度為極軟巖,巖體完整程度為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V 級。經9次標貫試驗,實測擊數 N' =5157擊,平均擊,標準差=,變異系數6 =,擊 數標準值為擊,詳見附表3。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各地層的物理力學性指標均進行了分層統計,詳見附表“巖土層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 計表”。表中提供了各項指標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及變異系數等統計參數,力學指 標提供了標準值,設

20、計時可根據工程性質、安全等級情況,結合地區經驗選用。水文地質條件2.7.1 地表水本項目地表水主要為河涌水。河涌水面寬 1015ml水深,其流量、水位受大氣降 水及海潮影響較大??辈炱陂g地表水位普遍比路面低。2.7.2 地下水勘察期間,ZK1、ZK2、ZK8鉆孔均遇見地下水,素填土為弱中等透水層,富水性一 股,淤泥、粉質粘土、全及強風化砂巖為微透水層,富水性差。場地地下水主要有兩層,第1為賦存于素填土中的上層滯水,水量較少,受大氣降水 及地表水相互補給,水位變化因氣候、季節而異;豐水季節,地下水位上升。第 2層為基 巖裂隙水,主要賦存于下部全風化及強風化基巖裂隙中,其補給主要來源于上部覆蓋層孔

21、 隙水向下滲透及地下徑流補給,排泄方式以側向徑流為主,在野外鉆探施工過程中,未發 現鉆孔出現漏漿現象,水量較小??辈炱陂g,鉆孔中均遇見地下水,24小時后觀測其穩定(混合)水位埋深為,水位標高為。地下水位受季節性影響,據區域水文地質資料, 上部地下水位變幅為左右。2.7.3 地表水的腐蝕性根據勘察期間于涌溝中(ZK5附近)所取河水水質分析結果,地表水的化學類型為HC。 Ca-Na型。地表水環境類型為R類,有干濕交替作用情況,地層滲透性分類為A類。根據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附錄K,對道路沿線地表水的腐蝕性進行判定, 詳見表,表。表地表水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表對比SO2

22、-2+Mg總礦化度pH值侵蝕性CO(mg/L)mg/Lmg/Lmg/LAA評 價 標 準微<300<2000v 20000>v 15弱30015002000 3000200005000015 30中1500300030004000500006000030 60強>3000>4000>60000<>60地表水(ZK5附近)腐蝕性評價微微微微中等表 地表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性評價表項目水中Cl-含量(mg/L)對比長期浸水干濕交替評微V10000V 100價弱1000020000100500標中-5005000準強->5000地表水(

23、ZK5附近)腐蝕性評價微微綜合判定:場地內地表水對混凝土結構具中等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2.7.4 地下水的腐蝕性據勘察期間于ZK1孔內所取地下水水質分析結果,地下水的化學類型為HCQ SOCa2+型。地下水環境類型為R類,有干濕交替作用情況,地層滲透性分類為B類。根據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附錄K,對道路沿線地下水的腐蝕性進行判定,詳 見表,表。表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表目對比SO2-2+Mg總礦化度pH值侵蝕性CO(mg/L)mg/Lmg/Lmg/LBB評 價 標 準微<300v 2000v 20000><30弱3001

24、50020003000200005000030 60中1500300030004000500006000060 100強>3000>4000>60000<-ZK1腐蝕性評價微微微微中等表 地下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性評價表對比項目水中Cl-含量(mg/L)長期浸水干濕交替評 價微< 10000V 100弱1000020000100500標 準中-5005000強->5000項目對比水中Cl一含量(mg/L)長期浸水干濕交替ZK1腐蝕性評價微微綜合判定:場地內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中等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 腐蝕性。2.7.5 土的腐蝕性據勘

25、察期間于ZK1、ZK8孔內所取地下水位以上土的易溶鹽分析結果,根據公路工 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附錄K,對橋位土的腐蝕性進行判定,詳見表 2.7.4-1 , 表。環境類型為R類,有干濕交替作用情況,土的分類為B類。表2.7.4-1土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表項目對比SO2-Mg2+pH值mg/kgmg/kgB評 價 標 準微<4503000>弱450225030004500中2250450045006000強>4500>6000<ZK1 ()ZK8 ()腐蝕性評價微微微表土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及鋼結構腐蝕性評價表項目對比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

26、對鋼結構土中的Cl一的含量(mg/kg)pH值評 價 標 準微<250>弱250500中5005000強>5000<ZK1 ()ZK8 ()腐蝕性評價微微綜合判定:場地地下水以上土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對鋼結構具微腐蝕性。場地與地基地震效應2.8.1 場地類別場地內第四系主要為人工填土層及海陸交互相沖積層。由素填土、粉質粘土、淤泥及粉質粘土等組成。根據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第7.10.11條,參考當地剪切波測試經驗,鉆孔等效剪切波速計算詳見表。表2.8.1-1等效剪切波速估算表孔號計算深度范圍內土層分層厚度d

27、i (m)計算 深度等效剪切 波速度分層剪 切波速 (m/s)1層2層3層4層5層6層d0(m/s)(m/s)12018090260330/ZK1/18157ZK2/149ZK300/178ZK400/134ZK500/164ZK60/134ZK701/172ZK80/139經估算,場地效剪切波速在134178m/s之間,場地土類型為軟弱土中軟土,以軟 弱土為主,建議按軟弱土類型考慮。場地覆蓋層厚度在1580m之間,判定擬建場地類別為田類,設計特征周期為。2.8.2 場地地震動參數根據國標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O中監J錄A及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 布的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

28、18306-2001的界定,佛山市三水區屬抗震設防烈度 6 度區,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因場地存在軟土,場地屬抗震不利地段,本工程路基、箱涵及電塔建議應按標準設防 類(丙類)進行抗震設防。2.8.3 場地液化判別場地內20m深度范圍內未發育飽和砂土及粉土。場地處于 6度地震設防區,按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 50011-2010)規定,可不進行砂土液化的判定。軟土震陷沿線3層淤泥,呈飽和、流塑狀態,fa。 <80kPa, VS<95m/s,為軟土,在6度地震作 用下將會發生軟土地基震陷,影響結構物的穩定。不良地質及特殊性巖土2.9.1 不良地質本場地地貌屬珠江三角洲沖積平

29、原,附近不存在泥石流、水庫坍塌等不良地質條件,未發現采空區、地面塌陷、巖溶、砂土液化等不良地質條件,區域地質構造資料及歷史地震活動記錄表明本區為地震活動相對較弱,活動頻度較低地。勘察范圍內不良地質作用主要為地震效應。場區處于地震設防烈度6 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場地內分布淤泥,呈飽和、流塑狀態。在震動作用下,土的結構受到擾動后,強度將顯著降低,從而使地基產生附加沉降,影響路基和結構物的穩定,在6 度地震作用下將會發生軟土地基震陷。2.9.2 特殊性巖土1)素填土:沿線地表均分布有人工填土,厚度。松散,未壓實,主要成分為砂性 土,夾粘性土及碎石塊等。物理力學性質不均一,具弱中等透水性,屬特

30、殊性巖土,對 建筑物基礎沉降和地基的穩定性有一定的影響。當采用樁基礎時,填土將對樁基產生負摩阻力的不利影響,建議負摩阻力系數取。2)軟土:本次勘察查明,3層淤泥全場地分布,層厚,層頂高程,層頂埋深,埋藏較淺,厚度變化較大,淤泥具含水量高、壓縮性高、力學強度低、靈敏高等特點,易產生側向滑移、不均勻沉降、蠕變及軟土震陷等地質災害。當采用樁基礎時,軟土將對樁基產生負摩阻力的不利影響,建議負摩阻力系數取。3)場地風化基巖裂隙發育,巖石破碎,風化不均,鉆(沖)孔灌注樁施工易引起漏漿,造成承載力降低或樁基礎不均勻沉降。3 地基土與基礎的分析與評價擬建場地的適宜性與穩定性據區域資料及本次勘察,工程場地位于珠

31、三角平原腹地,第四系沉積層厚度較大,盆地內的構造形跡以脆性斷裂為主,基巖由第三系(E)砂巖等組成?;鶐r風化強烈,節理裂隙發育,但鉆孔控制范圍內未見構造斷裂破碎等痕跡,基巖穩定性良好。推測本場地處于穩定的地質構造背景。因此,本場地屬穩定場地,適宜于本工程建設。地基土的分析與評價根據工程性質和現場地質條件,場地地基土分析如下:1 層素填土:沿線均有分布,主要由粉質粘土組成,局部夾少量砂粒及碎石塊,未壓實,工程力學性質較差,該層不宜直接作為路基等構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層,須剝離其中雜質,經適當碾壓,密實度達到要求后方可作為道路路基持力層。2層粉質粘土、粘土:沿線均有分布,可塑,層厚,平均厚度,工程性質

32、一般??勺鳛榈缆仿坊至?。3層淤泥:層位穩定,沿線均有分布,層厚,平均厚度,飽和,流塑,為場地內軟土層,具有承載力低、高壓縮性、高靈敏度、抗剪能力差等特點,工程力學性質差。4層粉質粘土、粘土:層位較穩定,沿線均有分布,可塑狀,層厚,平均厚度,工程性質較好。5層全風化砂巖(W4:沿線均有揭露,揭露層厚,平均厚度,起伏較平緩,工程力學性質較好,有較高的強度。6層強風化砂巖(W3:沿線均有揭露,揭露層厚,平均厚度,起伏較平緩,工程力學性質較好,有較高的強度。4 基礎方案路基處理方案建議經勘察,路基土層主要為素填土,素填土下為具有一定厚度和承載力的粉質粘土層。路基處理方案建議采用堆載預壓法、夯實或換

33、填法進行處理。處理前應將表土雜物清除,經適當碾壓,密實度達到要求后方可作為道路路基持力層。箱涵基礎方案建議經勘察,箱涵基底土層主要為粉質粘土,粉質粘土具有一定的厚度與承載力。層頂起伏不大,在滿足要求設計要求及荷載條件下,可采用天然基礎,基礎類型為擴展基礎。以粉質粘土作為基礎持力層。若無法滿足設計及荷載要求,則應采用樁基礎,以第6 層強風化砂巖作為基礎持力層。按端承樁進行設計,樁端全斷面進入持力層深度不應小于,單樁承載力應通過靜載試驗確定。電塔基礎方案建議經勘察, 電塔所處上部土層主要為素填土及粉質粘土,素填土承載力低,工程性質差。粉質粘土具有一定與承載力,但厚度較薄,且下臥有軟弱土層。因此不宜

34、采用天然基礎, 建議采用樁基礎,以第6層強風化砂巖作為基礎持力層。按端承樁進行設計,樁端全斷面 進入持力層深度不應小于,單樁承載力應通過靜載試驗確定。地基巖土參數建議值綜合分析野外原位測試及室內試驗參數,根據交通部標準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 規范JTG D63-2007及當地勘察經驗,各巖土層地基承載力基本容許值f/、土層的壓 縮模量Es、凝聚力C、內摩擦角、滲透系數K見表。表地基承載力建議值表層 序土層名稱狀態標員擊 數平均 值(修正)孔隙 比液性 指數壓縮 模量直快/固快滲透 系數地基承載 力基本 容許值凝聚 力內摩 擦角NeI L(mpaC(kPa)(度)Kv(cm/s)fa。(kPa)

35、1素填土未壓實*/*1002粉質粘土、 粘土可塑12101503淤泥流塑96604粉質粘土、 粘土可塑20151805全風化砂巖密實砂土狀*/25*3006強風化砂巖極軟巖/25*/500注:*為經驗值樁基設計參數(1)根據交通部標準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 15-31-2003 )等相關規定,結合當地的同類工程經驗及工程地質條件,經綜合分析確定各地基土層的樁基設計參數,詳見表。表樁基設計參數號類別狀態鉆(沖) 孔樁樁側 土的摩阻 力標準值 qsik (kPa)土的比 例系數 m與n0 (KN/m4)巖石地基 抗力系數C0(

36、KN/nf)巖石單軸 抗壓強度 標準值 frk(MPa)基底 摩擦 系數u鉆孔樁樁 周土側阻 力特征值 的經驗值 qsa(kPa)鉆孔樁的 端阻力特 征值的經 驗值qpa(kPa)層 號類別狀態鉆(沖) 孔樁樁側 土的摩阻 力標準值 q§k (kPa)土的比 例系數 m與na4(KN/m )巖石地基抗力系數C0,4、(KN/m)巖石單軸 抗壓強度 標準值 frk(MPa)基底 摩擦 系數u鉆孔樁樁 周土側阻 力特征值 的經驗值 qsa(kPa)鉆孔樁的 端阻力特 征值的經 驗值 qpa(kPa)1素填土未壓實30/8/2粉質粘土、粘土可塑505500/25/3淤泥流塑153000/8

37、/4粉質粘土、粘土可塑608000/304005全風化砂巖密實砂土狀10030000/506006強風化砂巖極軟巖160/300000/80800 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 (JGJ94-2008) 5.4.2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樁基,當樁周土層產生的沉降超過基樁的沉降時,在計算基樁承載力時應計入樁側負摩阻力:樁穿越較厚松填土、欠固結土、液化土層進入相對較硬土層時,樁周存在軟弱土層,鄰近樁側地面承受局部較大的長期荷載,或地面大面積堆載(包括填土)時,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使樁周土有效應力增大,并產生顯著壓縮沉降時。(3)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 (JGJ94-2008) 5.4.3條,樁周土沉降可能此起樁 側負摩阻力時,應根據工程具體情況考慮負摩阻力對樁基承載力和沉降的影響,當缺乏可 參照的工程經驗時,可按下列規定驗算。對于摩擦型基樁可取樁身計算中性點以上側阻力為零,并可下式驗算基樁承載力:Nk<Ra對于端承型基樁除應滿足上式要求外,尚應考慮負摩阻力引起基樁的下拉荷載Qgn,并可按下工驗算基樁承載力:Nk+gRa當土層不均勻或建筑物對不均勻沉降較敏感時,尚應將負摩阻力引起的下拉荷載計 入附加荷載驗算樁基沉降。擬建場地成樁的可能性及樁基礎施工對環境的影響(1)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