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優秀征文2000字精編版_第1頁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優秀征文2000字精編版_第2頁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優秀征文2000字精編版_第3頁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優秀征文2000字精編版_第4頁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優秀征文2000字精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優秀征文2000字什么是家風?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素質和教養,有什么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么樣的價值觀、財富觀。它是一個家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好的家風,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的保證,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我的家風是什么?我開始追憶、思索。“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人類最樸素最基本的情感,孝敬父母是創建和睦家庭,進而創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和母親背奶奶上墳的情形總會不時浮現。那時我剛上小學,我們一家去給爺爺上墳,山有些陡,奶奶是小腳,加上她年近70,沒法再爬山下坡,父親和母親就輪換著背奶奶,媽媽常年

2、在家干農活,體力好,背奶奶的次數又多些。我上五年級時,奶奶還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等你媽媽老了走不動時,你可要背你媽媽呀!”奶奶生育9個孩子,子女成家后,她獨自生活,幾個兒子共同贍養。在6個兒媳婦中,我母親最孝奶奶,她穿的繡花鞋和系的圍腰全是母親做的。縫年過節或平時家里有好吃的菜,一定叫上奶奶一同吃。如今父親和母親也年過70,我隔三差五回去看看,給他們洗洗衣被,收拾收拾屋子。如有病痛,我和丈夫就送他們去醫院。我常想,父母年輕時不但要撫養我們成長,而且還搞家庭建設,吃了不少苦,現在我們應該孝敬他們、讓他們安度好晚年。我的兒子現在安徽讀大學,每個星期都給外公、外婆打電話,放假回家,第一時間就是看望他

3、們,樂得倆位老人心里甜蜜蜜的,夸孩子懂事、省心。“知恩圖報、善莫大焉”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感恩使我們在困難時得到慰藉、獲得溫暖,激發我們挑戰困難的勇氣,進而獲取前進的動力。我上小學在農村,那時家里窮,父親的工資低,母親一人在生產隊“苦公分”,上有奶奶和外婆要贍養,下有我和弟弟在撫養,加之還蓋房子,真是苦夠吃不夠。蓋房那會兒要請人,村民們很樸實,也體諒我們不收工錢,母親過意不去,晚上幫人做針線活,比如繡花、做鞋、補衣服,有時幫人家寫信來給予回報。我和弟弟參加工作后,家里的日子有了好轉,母親時常提起困難時幫助、支持和關心過我們的那些人,她常念叨:“蓋房時三叔和大哥幫抬石頭,李大爺、阿國

4、叔幫砌石腳,二姑爹趕著騾子幫馱瓦并且還資助我家大米”這些年來,父母住在縣城,雖然他們年紀大了,但仍然進行著能力范圍內的感恩,李大爺病了癱瘓在床,回村里看過幾次;二姑爹的大兒子生病住院,又找醫生又送飯;六哥的小兒子考上大學,回去祝賀知道村里有人來看病住院就主動去探望,村里誰家進城辦事,需要幫忙,他們盡力而為。農歷正月十五的龍燈盛會“鬧花燈”,是我們密祉的傳統佳節,父母每年都回村里支持這項公益活動,與當“燈頭”的家庭一起籌備十五要出的龍燈和表演的節目。母親參加各式彩燈的扎裱,父親創作花燈節目,老倆個從早忙到晚,不亦樂乎。母親說:“一村人就是一家人,雖然人家不望著我們感恩回報,但常懷一顆感恩之心,自

5、己就活得輕松,愉快、踏實。”是啊,其實感恩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要感恩的不僅是父母、親朋好友、老師、同事,還有更多的曾經幫助過的那些人。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會更加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于我們的一切;常懷感恩之心,便會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最大的快樂,便能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而不求回報。“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一種公認的好習慣,更是一種美德。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和弟弟,只有勤勞、節儉日子才能過得好,安逸享樂將一事無成。父親在單位上班,母親在農村,家里的所有農活都得母親一人扛著。記得在生產隊勞動時,母親為了多增加公分,包挖過一畝多豆田。因豆田很硬,難挖,所以大多由壯年男子或耕牛來犁公分就高,

6、可由于公分高,母親一個女人家,天還沒亮就去挖,直到天黑才回家。家里第一次蓋房子時,部分石頭是母親利用生產隊勞動之余的早晚到村后的石場背的,她能背的就背,背不了的請人抬。農村土地承包到戶后,母親特別高興,因自家的承包田,自己作主,不受制約,該種的種上,管理跟上,她種的莊稼年年豐收,從此家里就有了吃不完的糧食。“浪費無底洞,坐吃要山空”、“粗茶淡飯、細水長流”是母親時常講的一些。父母穿的衣服基本是我和弟弟買,因多年來他們形成節儉習慣,認為不破不漏就行,不必有多好,干凈就行,有時我們不穿的還拿去穿,說是扔了可惜。用破了的床單、被套,母親“改造”后繼續用。一天吃不完的飯菜,第二天接著吃我對父母說:如今

7、家里生活條件好了,該是享受的時候,不要過多節約,該穿該吃的都不缺。但他們仍然很節儉。回想父母從30歲起到60歲,在農村老家蓋過兩次房子,縣城買了一套住房,不靠勤勞、節儉,拿什么蓋?父母勤儉的好習慣不僅影響我們姐弟,也讓我們的下一代受益。我的孩子從小學到高中畢業只用過兩個書包,高中三年學校統一定制的校服就買過一套,畢業時我數數上衣的補丁共有三個,左右肩各一個,恰好是背書包的位置,袖子上一個,都是我用同色面料從里面添補上的。每月生活費約400元,錢不亂花,他的理由是:自己是到學校求學的,不是去比吃穿,再說,那用的可是父母的錢。“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謙虛就是不自滿,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待人處事的態度,

8、也是品行和修養的重要體現。父母常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些話都說明了謙虛對于成長的重要性。因為只有謙虛才能不斷地接受新思想新知識而能不斷進步,驕傲自滿只能停步不前。父親是彌渡縣花燈團退而不休的老職工,好學、敬業、能吃苦,一輩子酷愛他的音樂事業。至今,只要團里有大型節目參演,仍請他寫音樂、作指揮,大型花燈表演劇正月十五鬧花燈等劇目的音樂榮獲省州文藝匯演音樂創作獎。目前,71歲的父親,還忙于收集整理彌渡縣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工作。母親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只讀過兩年書。但她從小喜愛刺繡,且一直努力自學,她繡的裹背、枕頭、繡花鞋是我們家困難那個年頭的生活來源之一。后來家里經濟條件好了,不需要

9、她再做繡品幫補了,但她仍堅持刺繡,她繡的老壽仙、八仙、古式裹背等先后獲得了“大理州民間藝術大師”稱號、“云南省民族民間美術藝人”。父母的言傳身教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也滲透在我和弟弟的生活和工作中。“和為貴、諧為美”父母用“遠親不如近鄰”來教育我們和鄰居要和睦相處,鄰居與我們抬頭不見低頭見,如果能做到相互關心,相互諒解,那就給自己和他人都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記得小時候到縣城找父親,那時他住的是一幢瓦樓房,父親住樓上,上下是木樓梯,如不小心走得重或者水弄在樓板上,父親一定要批評,因會影響鄰居。成家多年來,我謹記父親的教導,如今我與鄒家、趙家做鄰居,幾年來,我們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只要有機會在

10、一塊都有講不完的話,說不完的家事,十分開心。鄒家在房頂上種了蔬菜,不同季節有不同的菜,總是熱情的送上門或讓我去采摘。有時我從兩家之間約1米高的隔墻上爬過去,把需要的菜采過來,綠色環保的菜味道就是不一般,吃著放心,然而更多的是暖心。在我們幾家的大門前是一條6米寬的通道,用于停放車輛,沒有清潔工來清掃,于是我們三家都“爭”著打掃,數趙家最勤快,經常一大早就掃完,我家成了落后分子。我深深體會到能結為鄰居是種緣份,鄰里之間的友好關系是社會和諧環境中的一朵鮮花,這朵鮮花需要大家澆水呵護,才能枝繁葉茂,連成大片花圃,整個社會才能更加美麗和諧、溫馨。點點滴滴的回憶,讓我對父母充滿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恩,我愛我家

11、。然而,沒有國哪有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構成社會的細胞,千萬個家庭有好的家風,國家就和諧穩定、蓬勃向上、國富民強。讓我們重視家風、端正家風、涵養家風,共同創建社會文明新風。篇二: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優秀征文2000字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這些建構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特色。我們稍加梳理,解讀一下歷史,不難發現,許多長盛不衰、地位顯赫的家庭家族,度會有各自興旺發達的秘訣家訓,又可稱為家風,它貫穿于整個家庭或家族輝煌的始終。一個家族的振興與發達,離不開引領家庭家族走向

12、成功者所創立的家風和家教。家風與家教的形成都會經歷一代甚至幾代人的積淀和努力,它總結了前世中無數家庭的得與失以及經驗,結晶成為獨一無二、適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實際的法寶,引領家庭或家族走向輝煌。站在歷史長河之上,回顧總結無數曾經輝煌一時的家庭,還有那傳承已久的國粹國學,他們的家風各有千秋,其中不乏許多可稱為經典的精華:齊家、治國、平天下;岳母為兒刺字“精忠報國”,“忠”為岳家之家風;林則徐勤儉持家,生活簡樸,他認為“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增其過。”崇尚“儉”為林家之家風;曾國藩以為“勤”為人生第一要義,崇尚“勤”為曾家之家風;優良的家風形成,往往是通過創立者的建立,和幾代甚至數代人的不懈

13、努力,踐行而形成的,通過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圍,在生活的點滴之中不斷地踐行,形成一種無言、無聲的教誨,最為直觀、最為直接、最為基本、最為經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踐行過程中,鑄就了家庭言傳身教的典范,鑄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最為重要的、無以替代的精神財富;它彌漫于整個家庭或家族之中,影響到每一個家庭成員,惠澤于家庭的成員;家風也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撐著家庭的進步與發展。傳統中國,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蘊厚重、有著濃厚文化氛圍的家風;這也是眾多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標之一。對于有著敦厚家風的家庭和家族,眾多人都是頂禮膜拜,心儀向往的,甚至渴望進入那

14、樣的家族,成為其中的一員。這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顯赫和長盛不衰、興旺發達的根本。良好的家風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舉止,成為人人向往的道德典范,一枝獨秀、鶴立于整個社會“圈子”,為眾多人,眾多家庭所效仿。有著良好家風的家庭或家族,他們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陰,趁早好好地讀書;懂得創業難守業更難,知難不難在這樣的家庭熏陶下成長的人,懂得成功在于積淀,在于勤奮努力,明白勤能補拙的道理;明白勤為人生的第一要義,勤于學習、勤于思考、勤于努力成長在擁有良好的家風的家庭中是人生中最大的榮幸,能領先于他人及早地認知生活。這種家庭的人熱愛生活,熱愛生

15、命,思想豐富而多彩,有著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標,每天過得都會很有意義,日子里寫滿的是充實;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身體之中時時處處散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味道溫文爾雅,一點也不顯低俗;舉止規范,處世豁達,通曉事理,光明磊落,總能順勢而為,有著大家之風范,絕不小肚雞腸;生活杜以儉樸著稱,不貪求奢華;誠信為人,表里如一,講究耕耘,注重過程,順其自然,不急功近利;從善如流,厚德載物。生活中,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征、道德素養、為人處事等,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家風雖是一家之風范,卻是鑄造子女成才的熔爐。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蔭蔽之下。勤奮問學、艱苦卓絕、言必行行必果、尊老愛幼、問鼎事業、友善、和睦、民主、敬業、書香都可成為家庭或家族應該傳承的必須的家風。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講究“家風”的傳承,在泱泱數千年的華夏文明之中,隨時可現,處處可尋。歷史上曾經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為后世學習的典范。國語、論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許多典籍和家教典范之中無不彰顯出家風、家教和家訓的精神家風對于以家庭的發展和延續是至關重要的,是家庭文化建設發展的結晶和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