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工業產業園區一期控制性詳細規劃_第1頁
江北工業產業園區一期控制性詳細規劃_第2頁
江北工業產業園區一期控制性詳細規劃_第3頁
江北工業產業園區一期控制性詳細規劃_第4頁
江北工業產業園區一期控制性詳細規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本規劃區位于三江片西北部。為綜合協調區域內外環境,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控制和引導區內各項建設,特編制本控制性詳細規劃。第二條 本規劃的主要依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及實施細則、城市用地分類標準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寧波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2001-2020)、寧波市工業園區布局規劃、江北城鄉一體化規劃(2001-2020)等。第三條 規劃原則及指導思想3.1 整體性原則,一期用地的開發要考慮與江北工業產業園區整個片區的關系,在市政、道路、結構等方面銜接好。3.2 彈性的原則,在道路設置、地塊劃分、土地兼容性等方面保留一定的彈

2、性,使園區發展能適應不同外部環境變化的要求。3.3 注重生態設計原則,創造優美的園區環境,運用可持續發展理念,協調好規劃用地與周邊條件關系,創造出全新的工業園區環境景觀。3.4 利用優越的區位條件和區域內便利的交通網絡,建立和發展獨具特色的工業園區,引導城市社會、經濟以及產業的整體發展。3.5 強化產業型工業園區的特點,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實現吸引外資,引進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進一步提升區域競爭力的目標。3.6 合理安排功能布局、開發強度、道路結構,充分發揮土地效益,最大限度地滿足生產功能需要,使整個工業園區的建設盡可能集中緊湊,以期經濟地建設市政設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資效益。3.7 創造城市

3、的標志和窗口,形成獨特的城市空間。第四條 規劃要點4.1 為引導工業企業集聚發展,結合當地工業開發對建設用地的實際需要,合理確定地塊規模,既有利于開發地塊的完整性,又適應于地塊拆并的可能性。4.2 妥善處理高壓線走廊、水網與道路、用地規劃的關系,保證開發地塊的完整性。4.3 加強環境規劃,創造和諧、優美的生產環境。4.4 加強豎向規劃,在保證道路交通設計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工程土方量。4.5 從城市設計的角度考慮園區的景觀效果。4.6 確定農居點拆遷和改造對策。第五條 規劃范圍東至杭州灣大通道綠帶,西至慈城余姚行政界線,北臨自北侖電廠至甬西變的500KV高壓線,南以甬余鐵路為界,總用地面積4

4、.76平方公里。第六條 本規劃經批準后,應作為城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實施規劃管理,指導城市建設的依據,規劃區范圍內所有工程建設項目均應符合本規劃的要求。對本規劃進行的重大修改,應經城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批準認可。 文本中下劃線部分為強制性內容。第七條 本規劃成果包括文本、說明書、圖紙、圖則四部分。其中,圖則覆蓋范圍為園區的江北片。第八條 本文本的解釋權歸寧波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第二章 功能定位第九條 功能定位以一類無污染和二類少污染工業為主,融工業及各類服務設施于一體,環境優美、配套齊全的生態型工業園區。產業特色上以發展機械、電子、五金材料、信息產業、物流等一、二類工業為主,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完

5、成產業升級,構建園區產業群,最終形成寧波市高檔次、成規模的特色型的產業園區。第三章 發展規模第十條 發展規模10.1 用地規模:園區總用地4.7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約4.60平方公里;純工業用地2.20平方公里,約占50%;公共設施用地0.12平方公里,約占3%;居住用地0.09平方公里,約占2%。10.2 人口規模:本區全部就業人員約 3.0萬人,現有村民2965人。村民采用異地安置形式,統一遷至妙山安置小區(需用地6.4公頃)。本區僅考慮安排40%左右的職工住宅,其余職工依托園區周邊鄉鎮及中心城解決。第四章 規劃結構第十一條 規劃結構本次規劃根據建設實際和開發要求,提出了“一軸、一

6、廊、兩心、四片”的布局結構。一軸:依托園區中部南北向干道設置一條貫通園區南北的功能及景觀復合軸。一廊:結合園區周邊生態防護林帶,形成寬厚的“曰”字型綠色生態回廊。兩心:規劃結合工業組團的組織形式,形成一主一次兩個園區綜合服務中心,北部公共服務中心為主。四片:以方格路網為骨架,以河道為分隔,形成三個工業片區和一個物流片區。第五章 用地布局規劃第十二條 工業用地12.1 本區工業用地以一、二類工業用地為主,其中二類工業用地選擇少污染產業,嚴禁布置重污染和費水工業。規劃工業用地220.67公頃,其中一類工業用地99.94公頃,二類工業用地104.32公頃,物流用地16.42公頃。12.2 原則上對為

7、工業配套的附屬用房(包括辦公樓和食堂)建筑面積比例按下列標準控制:總建筑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下的,生產附屬用房比例不超過20%;總建筑面積在1-2萬平方米之間的,生產附屬用房比例不超過15%;總建筑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生產附屬用房比例再酌情降低。12.3 具體地塊工業用地的建設指標應符合相應圖則的要求。第十三條 公共設施用地13.1 規劃公共設施以為工業區配套服務的商業服務為主,兼容一些現代化的信息服務、文化娛樂、醫療衛生及公共停車場等設施。其中,信息服務主要包括園區科技服務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物流服務平臺以及中介服務機構等一系列為提高園區服務檔次的配套服務設施。13.2 公共設施布局采用集

8、中布局形式。13.3 規劃公共設施用地12.08公頃。主要集中于園區中心及南片組團中心。其中行政辦公用地2.84公頃,商業用地4.74公頃,貿易咨詢用地4.5公頃。13.4 具體地塊公共設施用地的建設控制指標應符合相應圖則的要求。第十四條 居住用地14.1 規劃二類居住用地8.98公頃,主要解決園區職工住宿。14.2 具體地塊居住用地的建設控制指標應符合相應圖則的要求。第十五條 綠地15.1 綠地系統以園區中心公園、人工湖及杭州灣大通道綠帶為依托,結合自然河流進行布局,與步行系統、道路景觀系統和公共空間系統相結合,為整個園區的環境和景觀質量提供保證,突出本區的山水文化特征。15.2 規劃綠地系

9、統由公園綠地和防護綠地組成。規劃綠地110.22公頃,其中公園綠地16.3公頃,防護綠地93.92公頃。15.3 在園區北入口處設中心公園,結合人工湖水景,形成園區最具特色的生態景觀。園區南片沿黃吉浦河兩側布置不少于20米的濱河綠帶。15.4 沿杭州灣大通道西側、輕軌6號線、鐵路分別布置300米、130-200米、120米寬的防護綠帶。15.5 沿園區西側規劃高壓油管線兩側各設15米防護綠帶。第十六條 景觀16.1 規劃形成“一條人文景觀軸、兩個景觀節點”的景觀格局。16.2 人文景觀軸以連接園區南北兩片區的中央干道為軸線,形成一條人文景觀軸,在其沿線突出建筑與綠化的景觀控制。16.3 景觀節

10、點在園區主入口、行政管理中心、工業組團中心等公共空間設置景觀節點,構成園區的景觀標志.16.4 節點景觀包括主要道路交叉口、城市廣場、重要公共綠地及重要建筑環境,對節點空間要進行包括建筑、綠化、各類環境設施等內容的統一設計。第十七條 水域17.1 規劃對現狀水系進行適當整理,在保證園區范圍內水域面積率不減少的前提下,取消部分灌溉溝渠,保留黃吉浦河與郭塘河。規劃將黃吉浦河與郭塘河均拓至20米寬。17.2 結合中心公園開挖人工湖,面積約4.77公頃。17.3 規劃區域內水域功能主要為觀賞、排放雨水功能。第六章 地塊容量控制第十八條 土地使用相容性 土地使用兼容表用地類型建設項目行政辦公C1商業服務

11、C2一類工業用地M1二類工業用地M2公園綠地G1防護綠地G3市政U交通S辦公建筑、商辦綜合樓 ××××商業服務設施 ××××××醫療衛生設施×××××××文化設施××××××對環境基本無干擾、污染的工廠××××××對環境輕度干擾、污染的工廠××××××

12、;對環境嚴重干擾、污染的工廠××××××××普通儲運倉庫××××××危險品倉庫××××××××社會停車場×××××××加油站××××××其他市政公用設施××注: 兼容,×不兼容,允許或不允許設置,由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具

13、體條件和規劃要求確定。 高新產業用地指以研發、高科技企業為主,對環境要求較高的工業用地。18.1 為適應城市發展需要,規定合理的土地使用兼容范圍,便于實際操作。18.2 道路用地、綠地不得兼容其它性質的建設項目。18.3 一類工業用地可兼容高新產業用地。18.4 工業用地可兼容普通倉儲用地。18.5 園區北部工業片區的工業用地可兼容物流用地。第十九條 建筑容量控制19.1 新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建筑密度、容積率等應根據批準的詳細規劃確定,尚未編制的按下表確定。建筑容量控制表控制指標用地類型容積率建筑密度公共設施用地低層35-50%多層35-50%工業用地低層40-50%多層35-50%居住用地低

14、層20-25%多層25-30%第二十條 建筑高度控制20.1 本規劃區建筑物高度首先應符合日照、建筑間距、消防、抗震及生產工藝等方面的要求。20.2 本規劃區內工業、倉儲建筑多層一般不宜超過24米,辦公及商業綜合樓建筑高度不宜超過45米。20.3 面臨城市道路及道路交叉口的建筑高度應同時符合下列規定:道路沿線建筑高度(H)一般控制在0.41.2(W+S)W道路紅線寬度。S建筑后退距度。道路交叉口的建筑高度,按寬路計算,但沿窄路部分的建筑長度超過30米時,其超過部分按窄路確定。第二十一條 建筑間距控制21.1 建筑間距(正面垂直凈距),應首先符合消防、衛生、環保、防災、工程管線、建筑保護和施工操

15、作安全等要求。21.2 沿基地邊界線布置的各類建筑,應與邊界線保持適當間距,至少滿足消防通道要求,一般消防通道4米,工業消防通道5-7米。第二十二條 建筑退讓22.1 沿城市道路新建、改建的建筑物必須按下表規定退讓道路紅線。建筑后退道路紅線表道路紅線寬度(米)建筑物后退道路紅線的最小距離(米)高層建筑多層建筑或裙層交叉口161041030、36146144416816注:交叉口后退距離已包括視距三角形要求后退距離和建筑后退道路紅線距離。不規則交叉口按視距三角形要求計算確定。22.2 沿規劃電力線新建、改建的建筑物,其凸出部分與電力線邊線的最小水平距離按下表控制。電壓等級(千伏)一般地區(米)1

16、10122201550020第七章 城市設計第二十三條 城市設計引導23.1 城市設計原則23.1.1 “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對人在城市空間中的主體地位、價值和所能起到的支配作用深刻認識,關注人在其中的生理、心理感受。23.1.2 塑造和增強街道的場所精神。將街道、街角、廣場、公園組成網絡,形成變化豐富的城市空間序列。23.2 城市設計引導23.2.1 空間布局本次設計從拓展空間入手,打破沿街兩面“墻”的空間形態(特別是主要景觀大道),強化景觀節點,形成開敞半封閉開敞的空間。23.2.2 建筑風格規劃區內江北大道分別設置南、北兩個主入口,作為園區入口形象,其建筑風格應為精致典雅的現代

17、建筑風格。沿園區中間南北向干道所形成的建筑空間將作為園區主要的人文景觀軸,其建筑風格也應為現代建筑風格,既互有變化,又相互協調。23.2.3 建筑色彩建筑色彩根據建筑性質不同作不同安排:辦公建筑莊重大方,可采用象牙黃、白色等;商業建筑可稍富麗堂皇,色彩可采用金茶色、白色、淺蛋黃青等;工業建筑由于體量較大,宜采用較明快的色彩,避免壓抑沉悶的視覺效果,色彩可用乳白色、天藍色、淡青色等。單體建筑色彩不宜超過三種。第八章 道路交通規劃第二十四條對外交通規劃江北大道和經一路兩條干道分別連通杭州灣大通道及杭甬高速公路。第二十五條 本園區路網為方格網狀。道路等級規劃分為高速公路(杭州灣大通道)、快速路、主干

18、路、次干路、支路。主干路:規劃三橫三縱六條主干道,主干道間距500-1200米,紅線寬度為44米和36米次干路:次干路寬度為30米,支路寬度為16米,道路間距為180-425米。第二十六條交通設施規劃26.1規劃停車場庫2個,分別位于-8和-15地塊,面積分別為0.32公頃和0.43公頃。26.2規劃加油站3個,分別位于-2、-9和-9地塊,面積分別為0.23公頃、0.23公頃、0.38公頃。26.3 規劃廣場1個,位于-15地塊,面積為1.47公頃。26.4 規劃公交首末站兩個,面積分別為0.23公頃和0.2公頃,南片區的站點作為近期使用,遠期將其北移。分別位于-9和-6地塊。第二十七條交叉

19、口規劃規劃分離式立交6座,互通式立交1處。第二十八條道路橫斷面規劃余北快速路:68米,4-8-4-12-12-12-4-8-4主干路:44米,5-11.5-11-11.5-5主干路:36米,4.5-10.5-6-10.5-4.5次干路:30米,3.5-10.5-2-10.5-3.5支 路:16米, 3-10-3第二十九條規劃道路交通用地96.87公頃,占用地面積21.1%。第三十條 交叉口控制點坐標及標高交叉口編號坐標標高XY1120853.317589643.4232.902120926.678589685.7652.953121025.280589745.2272.904121151.07

20、1590022.7903.005121174.185590237.7013.506121178.567590492.5652.957121182.805590739.0953.008121186.552590957.1222.959121190.845591206.8503.0010121194.989591447.8952.9511121198.195591660.5463.5012121011.802590012.7692.9513120981.092590227.9233.4514120982.971590482.6603.0015120984.787590729.0672.951612

21、0986.391590946.6002.9017120988.218591194.3282.9518120990.001591436.1423.0019120991.521591642.2542.9520120882.114589970.3303.0021120784.525590217.9683.5022120786.261590472.6982.9523120787.940590319.0983.0024120789.419590936.2452.9525120791.095591182.1463.0026120792.748591424.8332.9527120794.120591626

22、.2053.2028120743.527589895.2282.9029120563.187590206.7593.4530120565.025590461.4942.9031120566.803590707.8992.9532120568.368590524.6253.0033120572.628591168.6442.9534120614.288591414.6023.0035120649.578591614.4547.3036120364.812590196.7123.8037120292.641590682.1933.0038120273.543590903.6643.40391200

23、21.943590594.0402.8540119928.931591557.3342.9041120060.813590137.6293.4042119982.619590330.2593.0043119925.936590469.8952.9544119856.363590641.2872.9045119791.168590858.9763.3546119747.640591064.1983.0047119727.028591303.0322.9548119708.404591561.0063.0049119689.172590004.1223.0050119602.643590205.1

24、093.0051119550.637590401.3243.3052119495.992590607.4993.4553119453.447590821.1532.9554119411.585591031.3242.9855119382.247591283.4882.9756119349.264591566.9162.9557119478.612589914.6812.9558119384.725590133.3353.0059119293.636590345.4702.9060119195.941590572.9913.4061119129.998590784.9303.0062119066

25、.057590990.4332.9563119003.617591262.0253.0064118941.778591573.6212.9565119299.953589846.7663.0066119194.966590070.8352.9067119088.085590298.9442.9568118972.414590545.8163.3569118897.842590758.9302.9570118824.313590969.0653.0071118750.114591247.6552.9572118670.837591583.6863.1073119146.615589789.435

26、2.4574119028.470590015.9972.9575118902.792590257.0032.9076118765.315590520.6382.2077118655.222590731.7593.0078118564.158590948.4262.9579118474.877591232.0533.0080118419.912591603.1627.90第九章 市政工程規劃第三十一條 給水工程規劃31.1 至規劃期末本區最高日用水量為5.86萬噸/日。31.2 規劃本區采用多水源閉合環網供水系統,區內主要道路敷設供水主干管,供水干管管徑不小于DN300。第三十二條 排水工程規劃

27、32.1 規劃本區采用雨污分流制。32.2 規劃雨水就近排入河道,設計暴雨重現期為一年一遇,初始匯流時間采用15-20分鐘,綜合徑流系數取0.6,暴雨強度公式采用寧波市暴雨強度公式:i=(20.239+15.539lgP)/(t+13.132)0.808(毫米/分鐘)。32.3 至規劃期末本區平均日污水量為3.61萬噸/日。32.4 規劃本區污水由北向南排入本規劃區內小型污水處理廠進行三級處理,達到一級排放標準后排入慈江。32.5 規劃要求區內工業污水特別是對于含有重金屬離子的污水或特殊類型的污水必須自行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方可排入城市市政污水管道。第三十三條 電力工程規劃33.1 至規劃期末本

28、規劃區用電負荷為6.08萬千瓦。33.2 規劃本區城網等級為220KV/110KV/10KV。33.3 規劃近期新建110KV彭山變一座,主變容量為2×5萬KVA,占地面積為0.5公頃,上級電源為220KV洪塘變。33.4 為減少線路走廊寬度,規劃高壓架寬電力線宜采用占地較少的窄基桿塔和多回路同桿架設的緊湊型線路形式。33.5 為提高本區用電可靠性,本規劃區宜應設置10KV環網開關站。第三十四條 郵政電信工程規劃34.1 規劃本區郵政網點結合工業區公建(服務中心、職工之家)等設置,共設置二處郵政所。34.2 至規劃期末本規劃區電話容量1.0萬門。34.3 規劃本區依托慈城電信母局,共

29、設電信模塊二處,每處電話容量為5000門,建筑面積為1000平方米。34.4 規劃電信管道采用管道敷設形式,并與市政道路建設同步。34.5 規劃要求中國電信、移動、網通、浙江通信、有線電視等同性質弱電管道在道路內占用同一管位,以節約地下空間資源。第三十五條 供氣工程規劃35.1 本規劃區氣源為天然氣。35.2 規劃本區主要道路均敷設天然氣中壓管道,形成環狀中壓管網。第三十六條 供熱工程規劃規劃本工業區采用集中供熱方式。第三十七條 管線綜合管線布置原則上采用以下方式:道路東北側布置雨水管、給水管、電力管、熱力管(溝);道路西南側布置污水管、弱電管、燃氣管。第三十八條 環衛設施規劃37.1 規劃要

30、求對有毒有害工業廢棄物應納入中心城統一處理。37.2 規劃本區設垃圾中轉站一座,占地為0.28公頃,位于-38地塊。37.3 規劃本區公廁設置7座,主要結合區內公建設置,一般道路公廁設置間距為800-1000米。37.4 規劃公廁按二類水沖式公廁標準進行建設,每處建筑面積為60-100平方米。第三十九條 防災工程規劃38.1 消防本區內設置標準型普通消防站一個,占地面積為0.39公頃,位于-8地塊。規劃本區消防用水由市政給水管網系統供給,并積極利用河道等天然水源。38.2 防洪為滿足本區排澇要求,規劃對區內起主要防洪排澇作用的南北向主干河道進行疏浚拓寬。38.3 人防按照“長期準備、重點建設、

31、平戰結合”的總體方針,本著服從國家經濟建設大局,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和高科技人民防空需要的原則,把人防建設與城市建設緊密結合起來。38.3 抗震本區地震動參數為0.05g,新建或擴建工程按照國家質量監督局發布的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規定的地震動參數值進行抗震設防。規劃本區甬余公路為通往二六市等疏散區域的避難疏散通道,規劃要求保證此避難疏散通道暢通。第四十條 環境保護規劃大氣環境:規劃本區域應達到環境空氣質量級標準(GB3095-1996),至規劃期末,工業廢氣處理率要求達到100%,煙控區覆蓋率達100%,汽車尾氣達標率達100%。水環境:區域內河道水質達到國家地面水標準類(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