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拍賣第49批》中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_第1頁
論《拍賣第49批》中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_第2頁
論《拍賣第49批》中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_第3頁
論《拍賣第49批》中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_第4頁
論《拍賣第49批》中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拍賣第批中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關鍵詞:托馬斯·品欽 確定性 不確定性摘 要:托馬斯·品欽的拍賣第49批是一部典型的后現代主義作品,小說在情節與語言上設置了一個接一個的謎團,留給讀者很多懸念,充滿了后現代小說的許多不確定性特點。但是本文認為,在分析品欽小說不確定性的過程中,如果不聯系小說中的某些確定真實的意象,就無法真正理解小說。在小說這種不確定的語言及情節上,我們仍然可以把握到一些確定的關鍵詞。在不確定中傳達出諸多確定的信息。后現代文學常以夢幻、戲仿、游戲、雙關、碎片化、寓言、自返性以及媚俗化等元素構成,因此一般評論家認為不確

2、定性是理解后現代小說的一把鑰匙。作為一部典型的后現代作品,托馬斯·品欽的拍賣第49批更是被大多數批評者貼上意義不確定的標簽。這部小說開始于主人公令人費解與無序的經歷,結尾同樣在一片迷茫與等待之中告終。主人公俄狄帕·瑪斯在調查前情人皮爾斯的遺產的過程中,遭遇神秘的特里斯特羅 (Tristero)組織,進而陷入歷史與現在、真實與幻想的困境。品欽將模棱兩可的信息與碎片化的情節交織在文本之中,直到最后,讀者仍然無法確定特里斯特羅的真正面目。另外,熱力學中熵概念的引入更增加了讀者對文本的理解的難度。最后,讀者與小說的主人公俄狄帕一樣陷入了混亂的包圍圈。然而,就像我們從“無”之中同樣能

3、得出“有”來一樣,不確定性并非絕對地否定確定性。相反,在這部小說中,確定性猶如藏在不確定性后面的真正面目。在一部后現代作品中尋找“真實”并非是一個自相矛盾的悖論,因為“當真實完全消失時,也就有什么可以諷刺與戲仿的了事實上,當今的那些暢銷書,根本就不是虛構的小說,而是某種意義上的真實的生活”。同樣,哈桑曾經也指出:“我們的敘述確實似是而非。每一個都是部分的,非決定性的,然而,放在一起來看,它們就能夠對我們時代的認知困境產生作用。它能對理解我們的敘事碎片及文化碎片提供一種綜合性的方法。”3因此,通過一種綜合的方法,我們就能在拍賣第49批中發現一個對現代社會的確定描述。這種描述通過孤獨、沉默與病態等

4、關鍵詞勾勒出美國現代社會的一幅生動畫面。一、不確定性1. 信息之熵熵(entropy)在品欽作品中是一個常見而重要的概念。作者在小說中既從字面的又從隱喻的層面來運用這一術語。熵這一術語,詞典給出的定義是:(1)在封閉體系中對無序和隨機的計量單位;(2)在轉送信息中的信息缺損值;(3)退降宇宙中物質和能量降值惰性均勻狀態的一種假設性趨勢;(4)惡化,敗壞系統或社會不可避免的無法逆轉的惡化或敗壞(金山詞霸2003)。詞典的定義也許并不能對我們完全理解“熵”的概念有太多的幫助,但是要理解小說中的熵,我們必須理解熱力學意義上的熵。在熱力學第二定律中,世界是內在活動著的,在任何時候一種能量分配失去平衡的

5、話,功即熱力中的“力”就存在著,而且自發地傾向于最小化。現實世界中的一切變化或者整個熱力學都基于這一定律。因此,隨著時間的流逝,在一個系統中的能量總是不可避免地趨向于一種可能,那就是所有單個的分子都會最終處于一種無序、混亂的運動之中。熱力學意義上的熵是衡量宇宙混亂程度的單位。在小說中,品欽借用熱力學理論來解釋信息溝通理論。他借小說中人物之口說道:“熵只是一種比喻,一個隱喻。它將熱力學世界與信息流世界聯系了起來。”應該說,這部小說的情節并不復雜,但是要真正理解它卻并非易事。讀者進入故事,猶如在充滿濃霧的森林中行走,在眾多的線索與信息面前,你無法確定哪些是真正有用的,哪些是迷惑性的。更讓人感到荒唐

6、的是,俄狄帕了解得越多,她知道的反而越少。她不能分辨圍繞在她周圍的信息,她被困在信息之熵中。在這里,我們真正理會到了信息交流中的熵之現象:信息越多,意義就越少。實際上,品欽就像一位藝術家,先畫好一個規范的對象,然后再在其上面胡亂涂抹上一些顏色與線條,讓你無法辨別他到底畫的是什么。這一手法其實與俄國形式主義理論家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藝術的技巧就是使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的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目的,必須設法延長。”42. 語言的模糊性在拍賣第49批中,其文本的不確定性,不僅反映在信息的熵化之中,而且還反映在語言的模糊性中。品欽在這部作品中似乎

7、樂于玩弄文字游戲,作品中大多數人物的名字都具有某種多義性與象征色彩。例如“Pierce Inverarity”,“pierce”有“洞悉,穿透用目光或洞察力看穿(某事)”的意思,而“Inverarity”在拼寫上近似于 “inveracity”,意為“不誠實,不真實”(金山詞霸2003)。女主人公的名字“Oedipa”與希臘英雄“Oedipus”(俄狄浦斯)相近。這些單詞既是人物的名字,又能揣摩出豐富的意義。從主人公的名字我們就可以找到,俄狄帕的追尋之旅與俄狄浦斯尋找自我命運的真相的過程間有某種無法排除的關聯。俄狄帕所見的是自己的幻想,還是真正的社會現實?她真的洞察了她自身的生活了嗎?這些問題

8、作者都提而不答,然而它們都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除了使用這些詞形的變化外,品欽還在小說中布滿了詞語的謎團。“WASTE”標志從小說一開始就始終吸引俄狄帕去破譯。最后,她發現它是“We Await Silent Tristeros Empire.”(我們等待沉默的特里斯特羅)單詞第一個字母的縮寫。真正的“特里斯特羅”又是什么呢?另一個謎團又出現在讀者面前。最后,雖然俄狄帕弄清楚了特里斯特羅是一個地下郵政組織的代號,但事情并非這么簡單。“Tristero”含有“tryst”(約會)、“trust”(信任) 、“triste”(悲哀)與“tero”(恐怖)等詞根,如果讀者與女主人公一樣具有足夠的好奇心

9、的話,我們就可以發現關于“Tristero”更多的秘密。正是由于熵與語言的模糊性這兩種元素,小說的文本便呈現出一種完全的開放性。讀者想要得出任何唯一的答案似乎都是徒勞的。即使我們讀上幾遍小說,我們仍然會發現作者在故意回避明確的答案,這就是品欽的風格。信息的熵化不僅導致了語言的模糊性而且使情節走向多元化。在故事的結尾,當她聽到第49批拍賣的叫喊聲時,如果所有的神秘與問題都能找到答案的話,那么這個“封閉系統”將會走向沉寂與一致。然而,在故事的結尾,俄狄帕卻并沒有聽到拍賣的叫喊聲。讀者被留在了疑問之中:這是真的還是假的?是荒唐還是深刻?故事結構的流動性使主人公的痛苦也變成了讀者的痛苦,第49批拍賣被

10、放進了一個黑匣子,但作者拒絕揭開蓋子為我們釋疑。“拍賣人清了清嗓子。俄狄帕往后一靠,等待著叫喊第49批。” 對于她來說,等待成了唯一的選擇,但是她等待的戈多會不會出現呢?二、確定性1. 孤獨由于被信息的熵化所困,俄狄帕一直生活在孤獨之中。對她而言,表面上遺產的調查進行順利,真相卻永遠難以企及。她一直生活在一種自我的身份危機之中。首先,婚姻與家庭對她來說陌生而冷淡。她的丈夫馬科很少在小說中露面,就好像他根本不存在一樣。即使是他們偶爾在一起的時候,他們之間的交談也是冷冰冰的,沒有一絲溫情。對于俄狄帕來說,婚姻與家庭似乎成了她生活中的圍城。“她到底渴望逃避什么呢?這樣一個被囚禁的少女,她有很多時間來

11、思考。但不久她便意識到了她的圍城,以及城墻的高度與建筑的樣子都像她的自我一樣偶然:真正讓她站在這里的只是由于一種魔法,不知名的,惡意的,莫名其妙地從外界來侵犯她。她只有依賴于迷信,或培養一種有用的如刺繡之類的愛好,要么就是發瘋,或是嫁給電臺的DJ。如果牢籠無處不在,而拯救的騎士又無法克制妖術,那還能怎么辦呢?”俄狄帕通過觀看墨西哥掛毯觸景生情,正表明了她內心的孤獨與壓抑,嫁給電臺的DJ馬科正是她極力逃避的命運。其次,在俄狄帕的追尋之旅中,她同樣有一種孤獨感。“有一種障礙與隔離橫在她面前,她注意到了缺乏一種鮮明度,就像在看一部電影時,感到沒調好焦,然而放映者又拒絕調準焦距。她也曾把自己說服成一個

12、好奇的拉龐澤爾那樣的角色,一個憂郁的姑娘,不知怎的被魔法圍困在加里利海的松林與咸霧之中,希望有人對她說,嗨,把頭發松開。”同時,小說中的主人公看的戲劇信使的悲劇也為我們理解俄狄帕的世界提供了另一種聯想。俄狄帕孤獨的境遇不是與劇中信使的悲劇驚人地相似嗎?正如尼法塔斯蒂斯對她說的:“交流是關鍵問題。”這不僅是提醒俄狄帕,而且也是在提醒讀者只有通過交流我們才能尋找到意義。信使,在現代社會是多么的重要與珍貴。因此,在小說中,品欽在情節中設置的“麥克斯維爾精靈”(Maxwells Demon)也許是解決熵的問題的一種嘗試。然而,熱力學第二定律已經告訴我們,“麥克斯維爾精靈”只不過是一個不現實的神話而已。

13、俄狄帕雖然是一個反熵英雄,但是她的一切努力仍然付之東流。“那天晚上,她坐了好幾個小時,對什么都麻木了,甚至酒都不想沾了,鍛煉自己在真空中呼吸。因為,天啊,這就是空虛。沒有人能幫助她,世界上沒有人能幫助她。他們都在忙些什么,他們都瘋了,可能是敵人,死人。”2. 沉默法國著名解構主義哲學家米歇爾·福柯認為,沉默是“不說,或被禁止說,且這種謹慎普遍地存在”,“與被說的事情相伴而生”5。言說與沉默共同構成了話語。沉默與言語一樣是有意義的,沉默被認為是壓制的典型表現。在拍賣第49批中,沉默的隱喻在文本中隨處可見。在眾多的神秘符號中,沉默的喇叭是最具代表意義的一個意象。表面看來,它是地下郵政組織

14、特恩與塔克西斯(Thurn and Taxis)的郵政喇叭,然而,俄狄帕在廁所與角落里發現的符號卻有不同的意義。在現代社會里,還存在著一個古老的溝通工具難道不是很奇怪的事情么?隨著進一步的揭示,俄狄帕接觸到了這一問題的核心:“天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故意不用美國的郵件系統。這不是一種背叛,甚至也不是一種違抗,但是它是一種算計過的退縮,從共和國的生活中,從它的國家機器中的退縮。不管他們的摒棄是出于憎恨,還是對他們投票權的漠視,還是由于法律漏洞,還是出于簡單的無知,他們這種退縮是自愿的、不公開的、私人的。他們既然不能退縮到真空中去(能嗎?),那么就得存在于隔離的、沉默的、不受懷疑的世界中。”在這里,象征

15、地下郵政組織的沉默的喇叭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沉默的真相”:美國社會的另一面,被壓制與邊緣化人群。正是由于普遍存在的隔離與孤獨感才迫使他們主動選擇屬于他們自己的秘密語言系統。“WASTE”符號是俄狄帕想解開的主要謎團之一。小說最后揭示它代表的意義是“我們等待沉默的特里斯特羅帝國”(We Await Silent Tristeros Empire)。但它同樣是地下郵政組織特里斯特羅的標志。那么這種地下的郵件系統難道真的不是一種與現實的對抗嗎?它的存在,毫無疑問是對壓制與牢籠的一種反抗。小說最后一句話:“俄狄帕往后一靠,等待著第49批的叫喊。”雖然沒有給我們一個肯定的答案,然而正是在這種不確定中我們可

16、以確定,在俄狄帕的世界之中,她不會再接受沉默的現狀,她會等待自己的新生的真正到來。“叫喊”(crying)已不僅僅是拍賣人的叫喊,同時也是俄狄帕渴望自由的心靈之呼喊。3. 病癥小說中體現出來的另外一個確定的意象便是社會的病癥。故事的主要線索應該是俄狄帕調查皮爾斯的遺產,但故事似乎并不熱衷于遺產之上,反而揭示了社會真正病態的一面。“于是她一會兒后站了起來離開了希臘式酒吧間,又進入了市區,進入這個被感染了城市。”這里,“被感染了城市”(the infected city)只是美國社會的一個縮影,小說中表現出的社會病癥多種多樣,但出現最多的還是屬于精神方面的疾病。這些病態有偏執狂、癲癇癥、譫語癥、精

17、神錯亂、緊張癥、精神失常以及歇斯底里癥等等。一部小說中出現如此多的疾病名稱是應該引人注意的,特別是這些精神性疾病。其中偏執狂(paranoia)一詞反復出現,女主人公俄狄帕也一度懷疑自己是一個妄想狂,甚至讀者也有點擔心自己了。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精神病性的起因于壓抑。“壓抑是在本能的沖動得不到滿足達到一定的程度時產生的。”6同樣,榮格在弗氏精神分析學術的基礎上發展出集體無意識理論認為,整個社會的組織系統類似于個體的神經系統,個體心理匯聚成集體心理,社會神經出現了問題,源于社會個體壓抑的集體反映。上面這些精神疾病的集中爆發,正是社會意識出現了病態的表征。小說中寫道:“要么俄狄帕處于真正的偏執狂的

18、極樂漩渦之中,要么有一個真實的特里斯特羅存在。因為或者在美國這份遺產的外表下有個特里斯特羅,或者只有美國,假如只有美國,那么她能夠繼續設法同它保持關系的唯一途徑是,繞了足足一個陌生的、沒有留下痕跡的、假設性的圈子,成為某種偏執狂。”除精神疾病外,作者還列舉了其他一些病態的癥狀:“她告別了他,下樓往前行,按照他告訴她的方向走去。她穿行于那陰暗的、混凝土支撐起來的高速路下面,看見一些醉鬼、流浪者、行人、雞奸者、妓、行走著的精神病人等等,但是沒有看見秘密郵箱。”到底是俄狄帕出現了妄想癥,還是社會已經染病了呢?作者故意設置了一個障眼法,讓讀者自己去猜想。要么是俄狄帕有問題,要么是社會有問題。也許整個故事就是一個妄想的產物,也許故事真的如俄狄帕所見的。然而,不管是個人的妄想癥,還是社會已經染病,其實妄想也并非無中生有,妄想同樣源于現實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