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澆箱梁支架預壓方案_第1頁
現澆箱梁支架預壓方案_第2頁
現澆箱梁支架預壓方案_第3頁
現澆箱梁支架預壓方案_第4頁
現澆箱梁支架預壓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河運高速公路K0+000K2+500段路基橋涵工程現澆箱梁施工支架預壓方案山西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河運高速公路路基橋涵工程第LJZ合同段項目部第一分部二一一年三月現澆箱梁施工支架預壓方案一、工程概況:我合同段共有現澆箱梁973m/4座,其中賀家計樞紐互通主線橋1座,長346m,匝道橋3座,長627m。4座現澆箱梁橋均跨越候禹高速公路,各橋現澆箱梁高度、寬度、跨徑均不相等,所有現澆箱梁的支架預壓采用相同預壓方案,根據圖紙中各橋情況可知賀家莊樞紐B匝道橋在這四座橋中最具典型性,只要預壓方案夠滿足此橋的施工要求那么就完全滿足其它橋梁工程的施工。現以賀家莊樞紐B匝道橋為例,編制現澆箱梁的支架預壓方案。

2、二、編制依據1、山西省河津至運城高速公路二階段施工圖設計。2、橋梁工程施工技術規范。3、鋼管滿堂支架預壓技術規程。4、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三、支架體系預壓目的根據設計要求和施工需要,支架體系搭設完成后,應進行支架體系的堆載預壓。支架預壓已越來越被證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計算支架沉降量的計算公式均是近似的、精度有限,通過預壓后可以消除非彈性變形,得出彈性變形的較準確的數值。為所施工的結構更接近于設計提供了有利條件,并保證了施工期間的結構安全。預壓期間測量人員按測設的觀測點進行測量復核,待荷載卸下后,再對原測設的觀測點進行復核,并將歷次所測結果進行分析比較,計算出支架受壓后的壓縮變

3、形,包括兩部分的變形:永久變形和彈性變形。對于永久變形經過預壓試驗后可消除,不致使箱梁澆筑后造成箱梁裂縫。而對于彈性變形可根據測量結果在支設模板時適當抬高底模標高即可,保證在箱梁澆筑混凝土后,箱梁的線形能達到設計要求。四、選擇箱梁預壓試驗段根據兩階段施工圖B匝道橋第一聯第一施工階段,跨徑30m,凈空高,本聯共5跨,綜合考慮荷載及支架體系的不利因素選擇最不利的支架作為實驗預壓段,我部選擇B匝道橋第一聯跨第四跨跨中8.5米寬作為預壓試驗段。排水溝8.5m五、支架體系預壓監測點的布置根據我標段現澆箱梁特點及施工順序的要求,對箱梁預壓區每跨取跨中、1/4跨、跨端橫橋向5個截面,編號為S1、S2、S3、

4、S4、S5,橫橋向每個截面測箱梁中線、左右側腹板底3點,編為S左、S中、S右,從而形成一個沉降觀測網。監測點使用鐵釘制作,設在底模上,采用水準儀分別在支架預壓前后、鋼筋安裝后、混凝土澆筑等施工階段對各監測點位進行觀測。監測點布置示意圖 S1左 S1中 S1右大樁號側小樁號側 S1 S2 箱 S3 梁 S4 S5六、支架預壓方案1、預壓方式支架體系預壓采用砂袋堆載預壓。按照設計荷載要求及實際施工需要對支架在使用前做堆載預壓試驗,堆載預壓分三次進行,第1、2次均載預壓,第3次按箱梁設計重量分布情況進行局部加載預壓。重量按現澆箱梁自重的120%計算,預壓時間不小于7天。2、預壓相關數據B匝道第4跨:

5、跨徑30,箱梁長30m,箱梁頂寬8.5m,箱梁底寬4.5m,箱梁高1.7m,翼板左、右側各2m寬,箱梁左、右側腹板寬0.45m,箱梁底板厚0.20m,箱梁頂板厚0.25m,箱梁縱向端部非連續端實心段長1.5m,箱梁縱向端部連續端實心段長1.0m。(1)預壓面積:30×8.5=255m2(2)預壓重量:鋼筋砼容重:26KN/m3,鋼筋混凝土:156.92m3(見設計圖)混凝土重量:q1=156.92×26=4082KN=408.2T預壓堆積荷載總重量:1.2×408.2=490T(3)砂袋每袋重:0.9T(實際秤量)每袋堆放占用面積:1×1=1m23、預壓

6、方法預壓分三次進行,第1、2次均載預壓,第3次按箱梁設計重量分布情況進行局部加載預壓。加載時要盡量符合澆筑混凝土的狀態,每級加載進行監測,并做詳細記錄。加載量要根據實際荷載加載,腹板、橫梁處由于荷載較大,可選擇局部加載。3級加載分為45%、95%、120%,以模擬鋼筋布設、頭次澆筑砼、最后澆筑砼3次加載后支架的變形。每級加載后,應先停止下一級加載,并應隔12個小時,每2個小時觀測一次,連續兩次觀測沉降量不超過3mm,方可進行下一級加載。按此步驟,直至第三次加載完畢。第三次加載完畢后持荷7天,等沉降穩定后,確定預壓時間以連續兩天支架沉降量的觀測值不大于3mm,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可進行卸載。縱向加

7、載時,宜從跨中向支點處加載;橫向加載時,應從中間向兩側加載,縱橫向間隔1m均勻布置,加載或卸載均由人工配合吊車進行。具體方法為:(1)第一次加載布設240袋,即橫向8袋,縱向30袋,每袋重0.9T,計216T。(2)第二次加載布設210袋,即橫向7袋,縱向30袋,每袋重0.9T,計189T,共重405T。(3)第三次加載布設96袋,即橫向端頭位置每端橫向6袋,縱向3袋,縱向腹板位置橫向左、右側腹板處各1袋,縱向30袋,每袋重0.9T,計86T,共重491T。(4)卸載過程與加載過程相反,按加載反向程序依次卸載,以防出現偏壓失穩等不安全因素。七、預壓監測布設好觀測桿后,按加載及卸載步驟分別測量各

8、級荷載下的監測點沉降量,并在卸載后全面測量各監測點的回彈量。沉降觀測過程中,每一次觀測均找測量監理工程師抽檢,并將觀測結果報監理工程師認可同意。(1)支架安裝完成,荷載加載前對各觀測點進行觀測,測點標高為H0。(2)第一次加載完成,對各觀測點進行觀測,記錄標高為H1,觀測必須全過程進行,若發現變形量異常立即停止加載進行應急處理,查找原因處理后才能繼續進行。(3)第二次加載完成,對各觀測點進行觀測,記錄標高為H2,觀測必須全過程進行,若發現變形量異常立即停止加載進行應急處理,查找原因處理后才能繼續進行。(4)第三次加載完成,對各觀測點進行觀測,記錄標高為H3,觀測必須全過程進行,若發現變形量異常

9、立即停止加載進行應急處理,查找原因處理后才能繼續進行。(5)持荷觀測持荷觀測是支架“加載預壓”的最重要一環,加載完成后應持荷觀測24h,并做好記錄,測點標高H4,通過持荷測量可推算出支架模板荷載作用下的總變形量。在觀測過程中,若發現異常應及時上報,進行緊急疏散處理。(6)卸載完成觀測卸載完成后,對各觀測點進行測量、記錄各測點標高H5,通過卸載測量可推算出支架模板荷載作用下的彈性變形量與殘余變形量。八、數據分析整理測量人員用專用表格對每次測量數據進行詳細記錄,根據現場采集的數據進行計算、分析、整理、修正,得出系統變形量。根據測量出各測量點標高值,計算出各觀測點的變形如下:(1)永久變形(即非彈性變形)1=H0-H5。通過試壓后,可認為支架、模板、方木等的非彈性變形已經消除。(2)彈性變形2=H5-H4。根據該彈性變形值,在底模上設置預拱度2,以使支架變形后梁體線型滿足設計要求。(3)根據H1、H2、H3的差值,可以大體看出持續荷載對支架變形的影響程度。觀測必須全過程進行,若發現變形量異常立即停止下一步工作并作應急處理,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