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會計信息產權的俱樂部模式行政論文范文大全_第1頁
論會計信息產權的俱樂部模式行政論文范文大全_第2頁
論會計信息產權的俱樂部模式行政論文范文大全_第3頁
論會計信息產權的俱樂部模式行政論文范文大全_第4頁
論會計信息產權的俱樂部模式行政論文范文大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論會計信息產權的俱樂部模式行政論文范文大全論會計信息產權的俱樂部模式 摘要現有產權制度安排下會計信息的公共物品特性是會計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但公共物品性質并非會計信息的天然和本質屬性,可以通過以俱樂部形式實現的會計回歸與會計外部化這種制度安排改變會計信息的物品屬性,從而重建會計域秩序。 關鍵詞產權;外部性;俱樂部;制度 本文對產權基礎會計及其俱樂部形式的探討,是為了解決會計國際化及會計信息披露過程中的具體問題。由于產權與會計關系密切甚至可以說是會計的理論基石,因此解決具體產權基礎下的會計問題在理論上存在兩種途徑:一是在現有產權的框架內局部調整解決會計問題;二是通過改變產權制度安排來解決現有會

2、計問題。本文采用了后一種思路:在現有產權制度安排下會計信息是一種公共物品,而我們認為會計信息的公共物品特性正是會計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因此有必要通過會計回歸與會計外部化構想下的俱樂部制度安排來改變會計信息的公共物品性質,從而使會計目前面臨的諸多問題迎刃而解。 一、產權與會計 產權(property rights)是指針對特定財產的一組(a bundle)權利束,具體包括財產的歸屬權、占有權、支配權和使用權等。迄今為止,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出現過多種產權模式,包括原始社會初期的非排他性公有產權、農業社會的排他性的公有產權即集體產權(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工業社會的個

3、人私有產權和排他性國有產權等。由于不同的資源要求不同的產權形式,各種產權形式會同時存在于某一社會,但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區占主導地位的產權形式卻有所不同。 產權會計研究在我國的興起與發展并非毫無理由,而源自產權與會計的淵源。現代會計理論和實務的發展與現代企業產權制度的變遷密不可分,現代企業產權制度的變遷直接決定著現代會計理論和實務的發展及其趨勢。任何時期的會計都建立在一定產權關系上,任何一種會計都要維護特定的產權制度(田儒昆,2000)。譚勁松(2000)還進一步分析了四種不同的產權制度對會計的促進作用:(1)企業主制產權下,會計只有簡單的核算和反映功能,其目標是向業主提供所需的信息,能夠反映資

4、金來龍去脈的復式記賬法也在這一時期產生;(2)合伙制產權結構下,保護和協調各產權主體利益的需要促使會計將企業視為獨立于合伙人的經濟實體從而產生了會計主體概念,為避免短期行為形成了持續經營概念,另外還確立了旨在保護業主產權利益的業主權益會計理論;(3)股權轉讓受限制的有限責任公司制產權結構下,形成了資本保全觀及企業實體會計理論;(4)股權可自由轉讓的股份有限公司制這種典型的集體產權結構下,會計目標從向管理當局提供信息轉而向投資者提供決策有用信息。 產權理論可用于解釋會計理論并解決具體的會計問題,從而極大推動了會計理論和實務的發展。隨著產權交易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現代會計發展中的產權會計思想必將日

5、趨成熟。研究產權會計的重要意義在于(郭道揚,1999):(1)產權會計思想統一了對企業財務責任與會計責任的認識,統一了對企業財務工作與會計工作的處理;(2)產權會計思想支配著企業管理組織制度的改革;(3)影響著會計準則的制定與修訂工作;(4)影響到財務與會計理論研究工作并將其推動到深層次研究階段;(5)產權會計思想深刻地影響到財務會計報表的披露及其審計;(6)產權會計思想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形象、競爭能力及其發展前途等等。產權與會計的這種緊密聯系正是本文得以成文的基礎。 二、對會計信息公共物品性質的再認識 會計信息是公共物品嗎?對會計管制及強制性信息披露的支持者來說,這根本不成問題,在他們看來正是

6、由于會計信息的公共物品特性才產生了管制會計的需求。在當前會計域秩序混亂的情況下,會計信息是公共物品的論斷更得到了會計人士的認可,且被視為會計域秩序混亂的一個當然借口。公共物品最主要的特點是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即一個人消費不會影響其它人消費的數量和質量或者說增加消費者不會增加成本。在現有產權條件下,會計信息一經披露,所有現在和潛在的投資者都能無成本的共享,由此看來會計信息顯然是公共物品,而會計信息產權也顯然是公共產權。會計信息的公共產權極容易導致公地災難(tragedy of the commons),根本性的破壞會計域秩序,我國和美國出現的會計危機正是這一災難的有力證據。要化解會計目前的困境,

7、就必須重新審視會計信息的公共物品性質。我們之所以對會計信息的公共物品性質產生疑問是基于一些很矛盾的會計現象:為什么上市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是公共物品而據此建立的數據庫卻是私人物品?為什么投資者從會計信息中受益而由上市公司承擔成本?對這些問題的思索使我們對會計信息是公共物品的論斷產生懷疑,進而對引起會計信息產權扭曲的制度安排也有所疑慮。那么會計信息是公共物品嗎?我們的結論是,會計信息并不是天然的公共物品,改變制度安排就可以改變會計信息的物品屬性。 首先,在現有制度安排下,會計信息最多只是混合物品或準公共物品而不是純公共物品。在公共選擇理論中,物品依共享程度可分為三類:完全不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純公

8、共物品、具有完全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物品、具有不完全競爭性和排他性的混合物品或準公共物品。因性質不同提供這三類物品的方式和途徑也不相同,私人物品屬私人產權由市場提供,純公共物品屬公共產權只能由政府提供,而混合物品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雙重性質既可由政府提供也可由市場提供。如果將會計信息視為公共物品,那么會計信息的提供就只有依賴政府,而事實上會計信息由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和政府強制披露提供,在該意義上現有制度安排下的會計信息是準公共物品。 其次,從產權制度的發展歷程來看,公共物品性質并不是會計信息的天然和本質屬性。企業主制和合伙制產權下,由于經營權和所有權尚未分立,會計信息產權屬于所有者自己,此時

9、會計信息是私人物品;股權轉讓受限制的有限責任公司制產權結構下,由于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分立,會計信息的私人性質也有所變化,但由于此時的產權還只是簡單的、小范圍的個人產權集合形式,會計信息還只是俱樂部產品;股權可自由轉讓的股份有限公司制這種典型的集體產權結構下,經營權和所有權在更廣泛更復雜的層面上分離,也使會計信息最終成為我們所指的準公共物品。 最后,不同的制度安排可改變會計信息的公共物品性質。公共物品性質并不是會計信息的天然和本質屬性,為我們通過不同的制度安排改變會計信息的公共物品性質提供了理論依據。在產權制度尚未建立健全的時候,土地顯然也是公共物品。就拿經濟學里公共物品的經典例子“燈塔”來說,科

10、斯也發現英國當時的燈塔在私人收費上并不存在任何問題(coase,1974)。由此可見,公共物品特性并非產品的內在屬性而與社會的制度選擇有關(varain,1998),改變制度安排完全可以改變會計信息的產權關系。 三、新的制度安排:會計回歸與會計外部化 上述分析表明,會計信息的公共物品性質是會計域秩序混亂的主要原因,要確立會計域秩序就必須重新安排會計信息的產權歸屬。同時公共物品性質并非會計信息的天然和本質的屬性,可以改變制度安排從而改變會計信息的物品屬性并最終解決會計難題,而這種制度安排就是我們關于會計回歸與會計外部化的設想。 外部性(externality)是新制度經濟學中極為重要的概念,是指

11、那些無需支付費用的收益或未獲賠償的損失。外部性實際上是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不一致所造成的私人凈收益不等于社會凈收益的情況,包括外部不經濟和外部經濟。當私人凈收益明顯少于社會凈收益時就產生了外部經濟,這會使行為人產生弱激勵甚至負激勵從而不斷降低自己的努力水平以減輕自己的損失,另一方面又會使受益人形成不付成本而能享受他人勞動成果的偷懶(shirking)習慣。相反,當私人凈收益大于社會凈收益的時候就產生了外部不經濟,這會促使行為人產生損人利己的激勵進而造成更大的經濟福利損失,同時又會讓受害者更加不滿而降低工作效率。如果私人凈收益與社會凈收益相等,外部性就不存在了,此時行為人因享有

12、所有收益而得到了最大的激勵,同時因承擔所有成本而得到了最有力的約束,并最終引導行為人和相對人的博弈趨于均衡。然而任何制度安排或多或少的存在外部性,產權的界定就是外部性的內在化過程。產權為人們提供了將外部性內在化的激勵,并幫助人們形成在與他人交易時的合理預期(謝德仁,2001)。 用外部性來解釋現行會計信息產權的制度安排,我們能清楚的看到它的外部經濟。現有制度安排下,企業是行為人即會計信息的供給者而投資者是受益者即會計信息的需求方,由于會計信息的準公共物品性質使企業承擔了所有成本而投資者享有了絕大部分收益,從而形成了顯著的外部經濟。試想,你種的莊稼別人來收割你還會努力嗎?而有免費的午餐你還會花錢

13、買嗎?答案是不會。因此,企業為了最小化自己的損失就會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選擇披露或虛假披露會計信息,而投資者為了最大化自己的收益就會貪得無厭的偷懶,并最終使會計淪為會計信息需求的奴隸(王雄元,2002)。更勝之,現有制度安排中政府的強制性披露及會計信息的審計制度更加劇了這種外部經濟,它使企業承擔了審計成本和披露更多信息的強制義務的同時又使投資者的貪婪需求更加合理化、合法化。更何況強制性信息披露本身就存在度的約束,因為它是會計信息供給與需求相符合、兼顧效率與公平及制度性邊界規定的結果(王雄元,2003)。 為盡可能減弱這種外部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就必須根本改變會計信息產權的制度安排。我們設計的制度

14、安排是會計回歸與會計外部化,其要點是:(1)企業有償或無償地將原始會計信息提供給俱樂部;(2)由政府或者權威民間機構組成的類似于會計中介的俱樂部負責核心會計軟件的開發與維護;(3)投資者自發的加入俱樂部并以繳納會費的方式獲取終極會計信息;(4)外部審計對原始會計信息及核心會計軟件進行鑒證。 會計回歸與會計外部化實際上是部分會計程序外部化的過程,也是逐步減少原有會計產權制度安排下外部經濟性的過程。企業和市場的界限在于交易的效率,企業經營傾向于擴張直到企業內部組織一筆額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過在公開市場上完成同一筆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個企業中組織同樣交易的成本為止,當企業更有效率時交易將內部化而當市場更

15、有效率時交易將外部化。會計也類似,當會計信息的供給在企業外部更有效時會計也可以外部化。一方面,投資者可以向投資公司、基金轉讓投資程序或者向財務分析師轉讓部分乃至全部信息收集和處理過程(威廉。h.比弗,1999),從而使投資者有將會計信息收集過程外部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企業也有將部分會計程序外部化的需要,現實生活中的代理記賬及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的咨詢業務都是最好的外部化體現。綜合兩方面的因素,我們認為,俱樂部形式既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也具有實務上的可操作性。 這種制度安排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會計信息使用者可以按需“量體裁衣”地加工與處理信息,滿足了未來會計報告對信息及時性、多樣性及相關性等的一切

16、要求;會計信息的有償使用使會計信息的產權更加明晰;企業通過有償向俱樂部提供原始會計信息以彌補會計成本,且由于外部經濟的減弱促使會計產生了天然地對企業的有效激勵和約束,從而降低了企業因會計作假帶來的社會成本及預防會計作假帶來的審計監督成本;投資者需要向俱樂部繳納會費才能獲得有益的會計信息,因要承擔成本就會自然理性的消費會計信息。這樣,上文所提到的所有問題都可加以解決。 四、會計信息產權的組織形式:俱樂部模式 會計回歸與會計外部化這種制度安排可通過俱樂部形式得以實施,并最終影響到會計信息的產權界定,這類似于具有公益性質的休閑書吧。和休閑書吧的性質相同,會計信息產權的俱樂部組織模式是由第三方的政府或

17、職業權威機構負責的會計中介機構,它一方面向企業支付價款獲得原始會計信息,另一方面向投資者收取會費并提供所需的終極會計信息。下面我們從企業、投資者、俱樂部與外部審計四個方面詳細介紹俱樂部的具體運作: (1)企業是原始會計信息的供給方,以有償提供和無償提供兩種方式向俱樂部提供原始會計信息。無償提供即企業的自愿披露,自愿披露的成本由企業在自愿披露動機中所享受到的滿足自動彌補。有償提供是指企業轉讓原始會計信息產權所收取的價款,可用于彌補會計信息成本及因信息披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能給企業足夠的激勵使之在激勵的引導下自覺的披露信息。在新的制度安排中,無償提供方式沒有變化,但有償提供卻取代了強制性信息披

18、露成為會計信息供給的有力補充,區別在于有償提供是內在的經濟指引而強制性信息披露是外在的行政指令。 (2)投資者是終極會計信息的需求方也是俱樂部的客戶,向俱樂部繳納會費享有終極會計信息的產權。向會員投資者收費和我們付錢買東西一樣理所當然,但收費的前提條件是投資者能自發地加入俱樂部。而投資者能否自發地加入俱樂部的關鍵在于收費的高低,它不僅要遠小于投資者從會計信息消費中可獲取的收益而且要小于或者等于投資者在原有制度安排下免費享有會計信息的成本,另一方面它又必須大到足以有效約束投資者對會計信息消費的非理性與無節制,在兩者所限定的領域內再依據俱樂部會員數量、原始會計信息的購置成本、俱樂部運行成本及政府撥

19、款的多少確定合理的收費標準。 (3)俱樂部是非盈利的第三方機構。收益來自會員投資者的會費及政府撥款,其中政府撥款主要來自投資者的稅負,一般在俱樂部初期開發核心會計軟件與會員投資者數量不夠時支付。其成本主要來自三方面:俱樂部運行成本、會計軟件的開發和維護成本、原始會計信息的購買成本。俱樂部必須保持收支平衡。 (4)外部審計只對原始會計信息和會計軟件的有效性及合理性進行簽證,節約了大量的監督成本。由于產權的界定、維護、轉讓與變更需花費成本并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對那些交易成本過高或技術上不可操作的產權就只能留在公共領域(謝德仁,2001),簡言之,產權界定同樣受成本效益原則的制約,產權并非越清晰越好

20、。受交易費用的制約會計信息產權并不旨在消除會計信息的剩余部分(杜興強,2002),對于那些界定成本過高的會計信息也只能放在公共領域,所以在我們構想的制度安排中,完全明晰了原始會計信息的產權,只部分劃定了終極會計信息的產權。首頁12尾頁 管理信息化在模具制造業的應用和實踐 摘要本文討論分析了模具企業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了信息化在提高模具企業生產率、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品質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并結合案例分析,進一步提出基于專業化管理系統iM3的模具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引言一般說來,模具企業都是中小企業,大都是從作坊式的企業成長起來,甚至目前仍有 閱讀全文 >> 市委辦公室信息科科

21、長競職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今天,我參加競爭的職位是信息網絡科科長。真誠的感謝大家給予我這次競爭的機會!我將十分珍惜和把握好這次機會,鍛煉自己,發展自己,提高自己,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名優秀的信息工作者。經過長期的工作實踐和學習鍛煉,在各位領導無微不至的關心下,在各位同事真誠無私的 閱讀全文 >> 縣信息工作總結 近年來,我縣信息工作緊緊圍繞縣委的中心工作,突出全縣改革、發展、穩定的主旋律,堅持“為領導服務,為機關服務,為基層服務”的服務宗旨,按照“及時、準確、全面、真實”的原則,抓住重點、關注熱點、突出亮點、剖析難點,及時捕捉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收集和上報信息,及時、

22、準確、全面地為領導和 閱讀全文 >> 加強新形勢下人大新聞信息宣傳工作 人大的新聞信息宣傳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在宣傳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方面起著其他宣傳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還為人大常委會領導了解情況、民主決策和推動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不斷加強,依法治國進程的不斷推進,對我們人大宣 閱讀全文 >> 信息 信息:信息是把搜集的、數據、動態通過傳播媒介進行溝通、交流和合作而公布于眾的文稿。格式:標題:經營單位和產品。正文:作具體介紹。聯系線索。范例建筑信息深圳將興建座永久性肉菜市場最近,深圳市人民政府根據

23、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請示意見,決定在市區內興建座大中型永久性肉菜市場 閱讀全文 >>(佚名2016年)論會計信息產權的俱樂部模式 五、總結及進一步的研究:會計產權定價與會計域秩序 現有產權制度安排下,會計信息的公共物品特性是會計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但公共物品性質并非會計信息的天然和本質屬性,可以通過以俱樂部形式實現的會計回歸與會計外部化這種制度安排改變會計信息的物品屬性,從而重建會計域秩序。我們對新的制度安排和這種制度安排下的會計信息產權界定雖作了詳盡地闡述,但對這種制度安排較敏感問題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如,關于會計信息產權的定價問題,我們只是給了基本的定價原則,即向企業支付的價款能產

24、生足夠的披露動機又不至于使其產生利用會計信息盈利的依賴、向投資者收取的會費要能適度約束其貪婪的信息欲望又不能超出其對成本的預期、俱樂部收支平衡,但俱樂部究竟要向會員投資者收取多少費用、購買原始會計信息時要向企業支付多少,還缺乏經驗支持和數據模型推理。又如,關于這種制度安排如何重建會計域秩序的問題,本文也未加研究。沿著這兩條思路更深入地探討產權基礎會計,是我們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雄元、嚴艷。2002.會計回歸與會計外部化。會計研究,5. 2.王雄元、嚴艷。2003.論強制性信息披露的適度理性。會計研究,2. 3.郭道揚。1999.20世紀會計大事評說(十):二十世紀會計思想演進

25、概說。財會通訊,10. 4.田昆儒。1999.論現代產權理論對會計的影響與挑戰。現代財經,8. 5.譚勁松、邱步暉。2000.試論現代企業產權制度變遷與會計發展財務與會計,6. 6. coase.1974.the lighthouse in economics.jou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7:357-376. 7. varian.1998.markets for information good.university of the california workingpaper. 8.威廉。h.比弗。1999.財務呈報會計革命。第三版。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55-169. 9.謝德仁。2001.企業剩余索取權:分享安排與剩余計量。北京:上海三聯書店,27. 10.杜興強。2002.會計信息產權的邏輯及其博弈。會計研究,2. 11.柯武鋼、史漫飛。2002.制度經濟學社會秩序與公共政策。第三版。北京:商務印書館,142-159. 首頁12尾頁 管理信息化在模具制造業的應用和實踐 摘要本文討論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