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例分析】保本分析與成本合計成本合計ABOUTCASE關于實例保本分析與成本合計成本合計保本分析的前提是區分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诳刂疲ㄆ钆c差異)的目的,各控制期只應確認本期發生的固定成本,不應將其他期間實際發生的固定成本(比如租金和保險費)分攤到各期。折舊等日?;A上不可控的成本,也不要計入單位成本(即納入控制范圍)。保險和租金雖然屬于可控成本,但因為本期并不發生現金流出,所以不應納入控制范圍。基本規則是:財務規劃和預算編制都不應分攤固定成本或無關成本。變動成本計入成本對象即銷量、產量、工時或其他對象上。只有如此,才能得到標準單位成本b并與實際單位成本相比較。這里涉及一個基本問題:如何
2、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包括生產準備費用)甚至研發費用確定適當的分配基礎?這是變動成本控制必須解決的問題。首先要匯總和分解生產成本。生產成本按四個項目分解:(1)直接人工,(2)間接人工,(3)折舊和其他制造費用,(4)物料消耗。其中,直接和間接人工費用按照人工(組裝和加工)工時或產品重量計算分配率:單位工時或重量分配多少人工成本,之后再分配到產品上。物料消耗直接追溯到特定產品上,不作間接分配。折舊和其他制造費用項目應單獨列示。研發費用和生產準備費較高的企業,也應將兩者分別分配到產品上。研發費用按產品成本分配較合理。如果需要分配的研發費用總額為500萬元,總的產品成本為2000萬元,分
3、配率即為500/2000=25%。如果某產品的單位產品成本為100元,那么應分配100*25%=25元的研發費用。生產準備費用按每個生產批次分配。如果總的生產準備費用為100萬元,某個批次的生產量為1000件,那么,每件分配的生產準備費用=100萬元/1000件。在多品種、小批量的企業中,生產準備費用很可能相當可觀。這與少品種大規模生產時代很不相。高昂的生產準備費用也可能是虧損的重要原因。制造費用的分配基礎相差很大:人工組裝為主的企業,以人工工時分配率分配最為合理;以機械加工為主的企業,以設備加工工時分配率為主最為合理;食品制作企業則宜采用食品重量計算分配率;高研發費用企業可采用產品成本作為分
4、配標準。在此基礎讓合計得到產品成本:總成本和單位成本。在合計產品成本的基礎上,應合計銷售價格:會計上的普遍做法是將實際單位成本加上目標利潤,得到銷售價格。這會有問題,因為實際成本并非一定就是市場或客戶可以接受的水平。但這樣處理在利潤預算的第一階段利潤計劃預算階段是合理的,可以幫助迅速識別虧損。在第二階段利潤控制預算-階段時,再考慮采用扭虧為盈的行動,包括成本改善、銷售整理和研發新品等。其中,成本改善可能要求拋棄“實際成本加目標利潤的定價法”,改為目標成本法:以目標售價和目標利潤確定目標成本。有能力這樣做的企業,在制定利潤預算,一開始就應以目標售價作為銷售預算的售價。接單生產(相對于預測)型企業
5、則應以合理報價,作為銷售預算的售價。合理報價應遵循五個步驟:實際成本、實力成本(考慮成本削減潛力)、保本售價、目標售價和最終提交的報價。正確報價接單型企業消滅虧損的關鍵,正如好的生產計劃是預測型生產企業、商務模式和倉儲模式是商貿企業消滅虧損的關鍵一樣。確定預算售價時,有必要區分個人客戶和公司客戶。相同的產品,其售價很可能因客戶而異和因渠道而異,成本也會因此產生差異。利潤預算對成本管理非常重要,生產企業尤其如此。生產企業分為兩類:預測型和接單型。前者先生產后接單,后者先接單再生產按訂單生產。無論預測型還是接單型生產企業,都分兩類:組裝生產型和機械加工型。不同的企業的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有所差異:接
6、單型企業成本報價尤其重要,預測型企業的成本企劃更為重要:機械加工型企業的成本企劃應從產品和設備研發兩個層次著手,組裝型企業從產品研發著手即可。識別虧損、按批次(預測型企業也可按月)核算單位成本以及適當的責任分配,對于所有生產企業的成本管理都非常重要。按月或按批次核算成本意味著放棄期末工廠總生產成本法,這種方法易招致虧損接單和虧損生產。另外,機械加工型企業無論接單型還是預測型,均應將投資回收期管理作為成本管理的重要標準。對于接單型企業而言,準確報價尤其重要;對于預測型企業,準確預測售價更為重要。利潤預算對所有這些目都可作出貢獻,為此需要準確成本。期末工廠總生產成本法也稱為期末總計。按月或按批次核
7、算成本的實質是以合時合計取代期末總計,后者允許不達標亦生產,并且不做差異分析。期末總計的運作過程如下:企劃-研發-生產-采購-接單-發貨-期末總計-盈虧。這樣的流程不能實時、只能事后識別盈虧,無法對虧損進行事前控制。即使盈利,也是碰巧,因為事前(生產啟動時)并不了解是否盈利。表13.8顯示如何按批次(同樣的產品不同的批次有不同的成本)或按月核算成本將匯總的生產成本和研發成本分門別類地追溯到特定產品中。需要注意的是:各車間采用統一的人工小時率(=人工成本/小時)可大大簡化成本核算。人工小時率和設備小時率在各工廠間最好統一,這樣可以簡化核算工作量。如果總的產品成本為1000萬元,研發費用為200萬
8、元,研發費率=200/1000=20%。如果A產品的單位成本(不含研發費用)為50元/件,分配的研發費用即為50元/件*20%=10元/件。其他費用類別的合計方法與此相同。在編制利潤預算時,成本核算的這些方法需要確定下來。特別重要的有兩點:(1)各工廠使用統一的分配率(包括人工工時分配率和設備工時分配率),(2)采用的合理的分配基礎。機械加工企業宜采用設備工時作為分配標準,將制造費用(包括直接人工、間接人工和折舊)分配到產品中,人工組裝型企業則宜以人工工時作為分配標準加以分配。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費用不應分配,應追溯追溯到產品上。組裝費占產品成本比小(家電小于10%)的企業,可在年初設定標準組裝時
9、間,據此分配組裝費用,無須(按月)測定實際組裝時間。這樣做可以簡化核算,誤差也較小。組裝費占產品成本比大的企業,則應以“工作日報”合計組裝時間,收集實際組裝時間。舉例來說,如果某周或某個批次的實際組裝時間為40個工時,總共組裝了1000件產品,則每件產品的組裝時間為40小時*60分鐘*60秒鐘/1000件=144秒/件。折舊費占比很高的機械加工型企業,也應收集相關信息,計算單位產品的加工時間,作為分配制造費用(含人工和折舊)的基礎。以人工工時作為分配基礎的組裝型企業,產品成本核算依次包括五個步驟:(1)制造成本分配率=制造成本/直接人工工時,假設為360元/小時;(2)確定單位產品組裝時間,假設為0.1小時;(3)單位產品組裝費=360元/小時*0.1小時=36元/件;(4)加總單位產品零件價格,假設為400元/件;(5)單位產品成本=組裝費+零件費=36元/件+400元/件=436元/件。家電組裝企業中,外購零件成本大多占產品成本90%以上,采用這種方法很合適。以設備工時為基礎分配制造費用(含人工和折舊但不含物料消耗)的企業,合計產品成本的方法完全相同。對于多品種、小批量的企業,確定標準加工時間時,還要加上生產準備時間,并按批次確定。舉例來說,如果某批次的產品共計100件,生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租用游艇合同范文
- 2025煤炭采購銷售合同
- 銷售提成英文協議書
- 茶樓股權轉讓協議書
- 配方授權使用協議書
- 簡單老人贍養協議書
- 銷售個人擔保協議書
- 勞動合同到期終止協議書
- 完整投資協議書范本
- 債權轉讓協議書封面
- 福建省廈門市第一中學2022-2023學年八下期中考試數學試卷(解析版)
- SGT756變壓器技術說明書
- 中國痔病診療指南(2020版)
- 神經病學(第8版)第六章-周圍神經疾病
- 國際標準《風險管理指南》(ISO31000)的中文版
- 學習興稅-稅收基礎知識考試參考題庫及答案
- 印刷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4年愛國知識競賽考試題庫400題(供參考)
- (高清版)DZT 0004-2015 重力調查技術規范(150 000)
- 永磁同步電機直接轉矩控制
- 第6課《求助電話》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