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鐵鈷鎳的性質_第1頁
整理 鐵鈷鎳的性質_第2頁
整理 鐵鈷鎳的性質_第3頁
整理 鐵鈷鎳的性質_第4頁
整理 鐵鈷鎳的性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實驗六 鐵、鈷、鎳的性質一、實驗目的1、 試驗并掌握鐵、鈷、鎳氫氧化物的生成和氧化還原性質;2、 試驗并掌握鐵、鈷、鎳配合物的生成及在離子鑒定中的作用。二、實驗原理鐵、鈷、鎳常見氧化值:2和3 另外 Fe還有+61、Fe2+、Co2+、Ni2+的還原性(1)酸性介質Cl2 + 2Fe2+(淺綠)2Fe3+(淺黃)+2Cl-(2)堿性介質鐵(II)、鈷(II)、鎳(II)的鹽溶液中加入堿,均能得到相應的氫氧化物。Fe(OH)2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往往得不到白色的氫氧化亞鐵,而是變成灰綠色,最后成為紅棕色的氫氧化鐵。Co(OH)2也能被空氣中的氧氣慢慢氧化。2、Fe3+、Co3+、Ni3+的氧

2、化性由于Co3+和Ni3+都具有強氧化性,Co(OH)3,NiO(OH)與濃鹽酸反應分別生成Co(II)和Ni(II),并放出氯氣。CoO(OH)和NiO(OH)通常由Co(II)和Ni(II)的鹽在堿性條件下用強氧化劑(Cl2、Br2)氧化得到。Fe3+易發生水解反應。Fe3+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與強還原劑反應生成Fe2+。3、配合物的生成和Fe2+、Fe3+、Co2+、Ni2+的鑒定方法(1)氨配合物Fe2+和Fe3+難以形成穩定的氨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加入氨時形成Fe(OH)2和Fe(OH)3沉淀。將過量的氨水加入Co2+或Ni2+離子的水溶液中,即生成可溶性的氨合配離子Co(NH3)62

3、+或Ni(NH3)62+。不過Co(NH3)62+ 不穩定,易氧化成Co(NH3)63+。(2)氰配合物Fe3+,Co3+,Fe2+,Co2+,Ni2+都能與CN-形成配合物。使亞鐵鹽與KCN溶液作用得Fe(CN)2沉淀,KCN過量時沉淀溶解。 FeSO4+2KCNFe(CN)2+K2SO4 Fe(CN)2+4KCNK4Fe(CN)6從溶液中析出來的黃色晶體是K4Fe(CN)6·3H2O,叫六氰合鐵(II)酸鉀或亞鐵氰化鉀,俗稱黃血鹽。在黃血鹽溶液中通入氯氣(或用其它氧化劑),把Fe(II)氧化成Fe(III),就得到六氰合鐵(III)酸鉀(或鐵氰化鉀) K3Fe(CN)6。 2 K

4、4Fe(CN)6+C122 K3Fe(CN)6+2KCl它的晶體為深紅色,俗稱赤血鹽。赤血鹽在堿性溶液中有氧化作用。Fe3+與Fe(CN)64-離子反應可以得到普魯士藍沉淀,而Fe(CN)63-離子與Fe2+離子反應得到滕氏藍沉淀。實驗證明兩者是相同的物質,都是六氰合亞鐵酸鐵(III)。鈷和鎳也可以形成氰配合物,用氰化鉀處理鈷(II)鹽溶液,有紅色的氰化鈷析出,將它溶于過量的KCN溶液后,可析出紫色的六氰合鈷(II)酸鉀晶體。該配合物很不穩定,將溶液稍加熱,就會發生下列反應: 2Co(CN)64-+H2O2Co(CN)63-+2OH-+H2所以Co(CN)64-是一個相當強的還原劑。 而Co(

5、CN)63-穩定的多。(3)離子鑒定 Fe3+的鑒定K+ + Fe3+ + Fe(CN)64- = KFeFe(CN)6 (藍色沉淀)(普魯士藍)Fe3+ + n SCN- = Fe(NCS)n3-n(血紅色) Co2+的鑒定Co2+ SCN Co(NCS)42-(戊醇中顯藍色) Ni2+的鑒定 鮮紅色(4)CoCl2×6H2O粉紅色,無水CoCl2藍色,硅膠干燥劑中作指示劑。粉紅CoCl26H2O325K紫紅CoCl22H2O3l3K藍紫CoCl2H2O393K藍CoCl24、Fe的防腐鐵釘發藍 3Fe NaNO2 5NaOH3Na2FeO2 + NH3 + H2O 6 Na2Fe

6、O2 + NaNO2 5H2O= 3Na2Fe2O4 + NH3 + 7 NaOHNa2FeO2 + Na2Fe2O4 2H2O= Fe2O3 + 4NaOH三、儀器與試劑試管 量筒 燒杯 試管夾 電爐 酒精燈 石棉網 離心機 點滴板 表面皿 坩堝 鑷子 滴管HCl(2mol/L 6mol/L 濃),HNO3(6mol/L),H2SO4(3mol/L 6mol/L),HAc(6mol/L),NaOH(2mol/L 6mol/L),NH3·H2O(2mol/L 6mol/L),NH4Cl(1mol/L),NH4Fe(SO4)2(0,1mol/L),Na2S(0,1mol/L),KSCN

7、(0,1mol/L),K3Fe(CN)6(0,1mol/L),K4Fe(CN)6(0,1mol/L),KNO2(飽和),FeCl3(0,1mol/L),CoCl2(0,1mol/L 1mol/L s),NiSO4(0,1mol/L),H2O2,二乙酰二肟混合液(1L溶液中含有600gNaOH+60gNaNO2),氯水,溴水,NH4F(s),Zn粒,乙醚,戊醇,酚酞,淀粉-KI試紙,砂紙,鐵釘,回形針,毛筆,細鐵絲。四、實驗步驟1、二價鐵、鈷、鎳氫氧化物的生成和還原性(1) Fe2的還原性 酸性介質 在盛有1ml氯水的試管中加3滴6mol/L H2SO4溶液后滴加NH4Fe(SO4)2溶液,觀察

8、現象(若現象不明顯,設法檢驗Fe3+),寫出反應方程式。 Cl2 + 2Fe2+(淺綠)2Fe3+(淺黃)+2Cl-堿性介質 取4支試管,在一試管中加6.0ml蒸餾水和1ml 3mol/L H2SO4煮沸后加入少量的NH4Fe(SO4)2晶體是之溶解,然后將溶解液均分為3等份(A、B、C.)。在另一支試管中加4.0ml 6mol/L NaOH溶液,煮沸。冷卻后立即長滴管吸取NaOH溶液并伸入A試管溶液底部,慢慢放出溶液(注意避免搖動帶入空氣),觀察開始生產近乎白色的Fe(OH)2沉淀,防止一段時間后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反應液留作下面實驗用。按上述同樣方法產生Fe(OH)2沉淀后迅速在B、C試管

9、中加入2mol/L HCl和2mol/LNaOH溶液,立即觀察現象,寫出反應方程式。Fe2+ 2OH- Fe(OH)2(白色沉淀) Fe(OH)2 O2 2H2O 4Fe(OH)3(棕紅色) 反應迅速(2)Co2、Ni2的還原性 向盛有少量0,1mol/L CoCl2溶液中滴2mol/LNaOH溶液至生成粉紅色沉淀。將沉淀分成3份:一份加6mol/L HCl,另一份加H2O2溶液,剩余一份放至實驗結束,觀察沉淀有何變化?解釋現象并寫出反應方程式。 Co2+ 2OH- Co(OH)2 (粉紅色沉淀)Co(OH)2 2H+ Co2+ 2H2O2Co(OH)2 H2O2 2CoO(OH)(棕色沉淀)

10、 2H2OCo(OH)3在HNO3中溶解不顯著,在酸性溶液中用 H2O2還原可提高溶解性,反應如下: 2Co(OH)3 + H2O2 +4H+ 2Co2+ + 6H2O + O2 4Co(OH)2 O2 4CoO(OH) + 2H2O(棕褐色沉淀) 緩慢需加熱 向盛有少量0.1mol/L NiSO4溶液中滴加2mol/LNaOH溶液至沉淀,將沉淀分3份:一份加6mol/L HCl,另一份加H2O2溶液,剩余一份放至實驗結束,觀察沉淀有何變化?此時再向放置的溶液中滴加溴水,有有何現象?寫出反應方程式。Ni2 2OH Ni(OH)2 (綠色沉淀)Ni(OH)2 2H+ Ni2+ 2H2O2Ni(O

11、H)2 H2O2 2NiO(OH) (黑色沉淀)2H2O 2Ni2+ 6OH- Br2 2Ni(OH)3(黑色沉淀) 2Br-2、三價鐵、鈷、鎳氫氧化物的生成和氧化性(1) 在一試管中混合少量0.1mol/L FeCl3和2mol/LNaOH至生成沉淀,觀察產物的顏色和狀態。離心分離,向沉淀中加入少量濃HCl,攪拌并觀察沉淀是否溶解?設法檢驗產物。Fe3+ 3OH- Fe(OH)3 (棕色沉淀)Fe(OH)3 3HCl FeCl3 3H2O(2) 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CoCl2和NiSO4溶液,然后分別加數滴溴水,有無變化?之后滴入6mol/LNaOH溶液,觀察沉淀的生成及顏色,分別離心后

12、加入少量濃HCl,檢驗反應產物(如何檢驗?)寫出對應的反應方程式。2Co2+ 6OH- Br2 2Co(OH)3 2Br 2Co(OH)3 6HCl 2CoCl2 6H2O Cl2(遇淀粉KI試紙變藍色)2Ni2+ 6OH- Br2 2Ni(OH)3 2Br- 2Ni(OH)3 6HCl 2NiCl2 6H2O Cl2 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列表比較二價和三價Fe、Co、Ni氫氧化物的顏色、氧化還原穩定性及生成條件。3、配合物的生成與性質及離子鑒定(1)Fe3+、Co2+、Ni2+與氨水反應 向少量0,1mol/L FeCl3溶液中加入適量6mol/L NH3·H2O,有何現象?之后再加

13、入過量氨水,有無變化?Fe3難以形成穩定的氨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加入氨時形成Fe(OH)3沉淀。將過量的氨水加入Co2+或Ni2離子的水溶液中,即生成可溶性的氨合配離子Co(NH3)62+或Ni(NH3)62+。不過Co(NH3)62+ 不穩定、易被空中的氧氣氧化成Co(NH3)63+。 取少量濃NH3·H2O于試管中,加入1ml 0,1mol/L CoCl2溶液,迅速搖勻后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為什么液面顏色變化較快?Co2+6 NH3·H2O =Co(NH3)62+6H2O4Co(NH3)62+ O2 2H2O 4Co(NH3)63 4OH 在1ml 0,1mol/L Co

14、Cl2溶液中,加入幾滴1mol/L NH4Cl和過量的6mol/L NH3·H2O,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靜置片刻,再觀察溶液的顏色。Co2+2NH3·H2O= Co(OH)2+2NH4+2H2O加氯化銨的目的是使Co(OH)2沉淀在濃氨水中完全溶解。 取2.0ml 0,1mol/L NiSO4滴加濃NH3·H2O,觀察溶液的顏色,再加入過量的濃NH3·H2O,觀察產物的顏色。然后將溶液分成4份,分別加1ml 3mol/L H2SO4、2mol/LNaOH 、H2O稀釋、加熱煮沸,觀察它們有何變化,綜合實驗結果,說明鎳氨配合物的穩定性。寫出上述反應的反應方

15、程式。Ni2+6 NH3·H2O =Ni(NH3)62+6H2ONi(NH3)62+穩定性較高。(2)Fe2+、Fe3+、Co2+與K4Fe(CN)6、K3Fe(CN)6的反應在6支試管中分別加NH4Fe(SO4)2、FeCl3、CoCl2溶液,再分別加0.1mol/LK4Fe(CN)6、K3Fe(CN)6溶液,觀察現象并將結果填入表4.8-1中表4.8-1 Fe2、Fe3+、Co2與K4Fe(CN)6、K3Fe(CN)6的反應試劑NH4Fe(SO4)2FeCl3CoCl2K4Fe(CN)6KFeFe(CN)6(藍色沉淀)(普魯士藍)Co2Fe(CN)6 (綠色沉淀)K3Fe(CN)

16、6KFeFe(CN)6 (藍色沉淀)( 滕氏藍)Co3Fe(CN)62 (淡棕色沉淀)Fe2+、Fe3+、Co2+與K4Fe(CN)6、K3Fe(CN)6的反應K+ + Fe3 + Fe(CN)64- = KFeFe(CN)6 (藍色沉淀)(普魯士藍)K+ + Fe2+ + Fe(CN)63- = KFeFe(CN)6 (藍色沉淀)( 滕氏藍)Co2+ + Fe(CN)64- = Co2Fe(CN)6 (綠色沉淀)Co2+ + Fe(CN)63- = Co3Fe(CN)62 (淡棕色沉淀)(3)Fe3+、Co2+、Ni2+的鑒定反應 分別實驗0.1mol/L FeCl3溶液與0,1mol/L

17、K4Fe(CN)6溶液和0.1mol/L KSCN溶液的作用,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在后一溶液中加入少量NH4F固體,有何現象?解釋所觀察到得現象。這是鑒定Fe3+的靈敏反應。K+ Fe3+ + Fe(CN)64- = KFeFe(CN)6 (藍色沉淀)(普魯士藍)Fe3+ + n SCN- = Fe(NCS)n3-n有血紅色Fe(NCS)n3-n 6F FeF63- + nSCN- (血紅色變無色) 在2.0ml0.1mol/L CoCl2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固體,仔細觀察固體周圍的顏色,再滴入1ml戊醇和1ml乙醚,搖蕩后觀察水相和有機相的顏色。該反應可用于鑒定Co2+。Co2+ SCN-

18、 Co(NCS)42-(有機相顯藍色) 向一試管中加入1滴0.1 mol/L CoCl2溶液,用1mL6mol/LHAc酸化后加入6滴飽和NaNO2溶液,微熱并觀察現象。Co2+ 3K+ 7NO2- 2H+ K3Co(NO2)6 (黃色晶體) NO H2O 微熱,HAc介質 在點滴板凹隙中加1滴 0.1mol/LNiSO4溶液,1滴2mol/LNH3·H2O,再加1滴1%鎳試劑,觀察現象。紅色4、CoCl2水合物的顏色(1) 取一粒紅色的CoCl2于坩堝中加熱,有何現象?然后在空氣中放置12h,觀察其顏色有何變化?加熱變藍 放置后又變為紅色(2)加數滴1mol/LCoCl2溶液于表面

19、皿中,用毛筆蘸取溶液在紙上寫字,之后用鑷子夾住紙,隔著石棉網用小火烘烤,觀察字跡有何變化?再向字跡上滴水,字跡的顏色又有何變化?解釋上述實驗現象。 CoC12·6H2O 325K CoC12·2H2O 363K CoC12·H2O 393K CoC12 (粉紅) (紫紅) (紫藍) (藍色)5、鐵、鈷、鎳的硫化物(1) 分別在含有Fe2+、Fe3+、Co3+、Ni3+試液的4支試管中,各加入數滴0.1mol·L-1Na2S水溶液,微熱之。分別試驗各硫化物沉淀在稀HCl和稀HNO3中的溶解情況,必要時可加熱。將結果填入表4.8-2中。 表4.8-2 Fe2

20、+、Fe3+、Co3+、Ni3+和0.1mol·L-1Na2S反應試液0.1mol·L-1Na2S稀HCl稀HNO3Fe2+FeS (黑色沉淀)溶解(臭雞蛋氣味氣體)溶解(臭雞蛋氣味氣體)Fe3+FeS (黑色沉淀)溶解(有乳白色S及臭雞蛋氣味氣體)溶解(有乳白色S臭雞蛋氣味和紅棕色氣體)Co3+CoS (黑色沉淀)不溶溶解(臭雞蛋氣味氣體)Ni3+NiS (黑色沉淀)不溶溶解(臭雞蛋氣味氣體)2FeCl3 H2S 2FeCl2 S 2HCl如果加過量的Na2S,則現象和解釋:Fe2+ S2- FeS (黑色沉淀)Ni2+ S2- NiS (黑色沉淀)Co2+ S2- Co

21、S (黑色沉淀) MS 2HCl MCl2 H2S (MFe,Co,Ni)(事實上,因為晶形問題,CoS、NiS都不溶解)FeS不溶于氨水而NiS和CoS溶于氨水形成配合物MS HNO3 發生氧化還原反應7、鐵的腐蝕和防腐(不做)鐵的腐蝕鍍鋅鐵(俗稱白鐵)和鍍錫鐵(俗稱馬口鐵),當它們的表面鍍層有破損時,鐵被腐蝕速度為白鐵低于馬口鐵.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為Zn>Fe>Sn.一旦鍍層破損形成ZnFe原電池,Zn為負極被腐蝕,鐵為正極得到保護,因此白鐵更耐用. 而FeSn原電池,Fe為負極,加速了鐵的腐蝕.(1) 鐵的防腐3Fe NaNO2 5NaOH3Na2FeO2 + NH3 + H2

22、O 6 Na2FeO2 + NaNO2 5H2O= 3Na2Fe2O4 + NH3 + 7 NaOHNa2FeO2 + Na2Fe2O4 2H2O= Fe2O3 + 4NaOH五、注意事項1、制備Fe(OH)2時,要細心操作,注意不能引入空氣。2、欲使 Co(OH)2 Ni(OH)2沉淀在濃氨水中完全溶解,最好加入少量的固體NH4Cl。3、Zn粒和Sn粒均需用砂紙擦凈表面的氧化物,使用完后必須回收。六、思考題1、 已知溶液中含有Cr3+、Mn2+、Fe2+、Fe3+、Co2+、Ni2+,用流程圖將它們分離并鑒別出來。2、 在堿性介質中氯水能將Ni(OH)2氧化為NiO(OH),而在酸性介質中NiO(OH)又能將Cl-氧化為Cl2,兩者是否矛盾,為什么?要求查不同介質中的標準電極電勢值回答。3、 有時氯水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