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電流互感器的單相交流電流測量系統設計_第1頁
基于電流互感器的單相交流電流測量系統設計_第2頁
基于電流互感器的單相交流電流測量系統設計_第3頁
基于電流互感器的單相交流電流測量系統設計_第4頁
基于電流互感器的單相交流電流測量系統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京工程學院課程設計任務書 課 程 名 稱 檢測技術與系統課程設計 院(系、部、中心) 專 業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班 級 學 號 姓 名 起 止 日 期 指 導 教 師 許大宇 目錄1、 設計要求.12、 功能要求.13、 原理及方案論證.1 1、電流互感器的選型及工作原理.1 1.1選型及外形.1 1.2工作原理.1 1.3原理接線圖.2 2、AT89C52單片機.3 3、通用A/D轉換器.44、 硬件系統的設計及總體框圖.6 1、系統仿真接線簡圖.6 2、總體框圖.7五、小結.8六、參考文獻.8附錄、單片機程序.8南京工程學院課程設計任務書 課 程 名 稱 檢測技術與系統課程設計 院(系

2、、部、中心) 電力工程學院 專 業 班 級 姓 名 起 止 日 指 導 教 師 許大宇 1課程設計應達到的目的通過對本課程的設計,使學生掌握常見被測量的檢測原理、方法和技術,了解國內外對這些工程量進行測控的系統組建原理,通過對檢測系統的設計與分析,增強學生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逐步掌握根據具體測控要求、性能指標設計出先進測控系統的方法和技術。2課程設計題目及要求題目:基于電流互感器的單相交流電流測量系統設計要求:(1)電壓測量范圍:05A .AC,檢測精度: 0.1A;(2)根據題意,明確被控對象的功能及性能指標;(3)根據系統要求,選擇合適的電流傳感器(盡量選擇實驗室中已有

3、的傳感器);(4)設計傳感器測量電路;(5)選擇單片機的品種、型號,設計單片機的外圍測量電路;(6)計算有關的電路參數,有條件的情況下,根據實驗室現有設備進行實驗數據的測取,明確測量電路輸出與被測非電量的關系;(7)畫出系統原理框圖(此部分放在說明書的開始);(8)畫出系統電路圖;(9)在說明書中詳細說明本系統工作原理及調試結果。3課程設計任務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課程設計計算說明書、圖紙、實物樣品等要求(1) 給出設計說明書一份;(2) 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給出必要的實驗數據;(3) 在說明書中附上完整的系統電路原理圖(手畫或用PROTEL畫)。4主要參考文獻1、 李現明,吳皓編著.自動檢測技術.

4、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2、 徐仁貴.單片微型計算機應用技術.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3、 陳愛弟.Protel99實用培訓教程.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05課程設計進度安排起 止 日 期工 作 內 容第一周一 布置設計任務,熟悉課題,查找資料;第一周二結合測控對象,選擇合適的傳感器,理解傳感器性能;第一周三設計傳感器測量電路,選擇合適的單片機,設計其外圍電路;第一周四設計電路參數,有條件情況下,在實驗室進行實驗,進一步理解測量電路輸入輸出關系;第一周五繼續設計論證電路參數,完善系統設計方案;第二周一查找資料,理解系統各部分工作原理;第二周二理清系統說明要點,著手設計說明書的書

5、寫;第二周三書寫設計說明書,充分理解系統每一部分作用;第二周四完善設計說明書,準備設計答辯。第二周五設計答辯。6成績考核辦法平時表現30%,設計成果40%,答辯表現30%.教研室審查意見:教研室主任簽字: 年 月 日院(系、部、中心)意見:主管領導簽字: 年 月 日一、設計目的 基于電流互感器的單相交流電流測量系統的設計(通過單片機對電流的測量)二、功能要求1、數字電流表在平常工作環境中能良好工作;2、能測05A電流,檢測精度0.1A;3、A/D轉換器的使用和數據采集系統的設計4、電流表能數字顯示,且由單片機處理采集數據并驅動LED顯示三、原理及方案論證1、電流互感器的選型及工作原理1.1選型

6、及外形 電流的測量選用TVA1421型立式穿芯小型精密交流電壓,電流互感器,這種通用型互感器是由兩個相同副線圈構成的電流互感器,測量精度高,采用范圍寬,也較靈活。1.2工作原理其工作原理與變壓器相同,基本結構也是鐵心和原、副繞組。特點是容量很小且比較恒定,正常運行時接近于空載狀態。電壓互感器本身的阻抗很小,一旦副邊發生短路,電流將急劇增長而燒毀線圈。為此,電壓互感器的原邊接有熔斷器,副邊可靠接地,以免原、副邊絕緣損毀時,副邊出現對地高電位而造成人身和設備事故。 測量用電壓互感器一般都做成單相雙線圈結構,其原邊電壓為被測電壓(如電力系統的線電壓),可以單相使用,也可以用兩臺接成V-V形作三相使用

7、。實驗室用的電壓互感器往往是原邊多抽頭的,以適應測量不同電壓的需要。供保護接地用電壓互感器還帶有一個第三線圈,稱三線圈電壓互感器電壓互感器。三相的第三線圈接成開口三角形,開口三角形的兩引出端與接地保護繼電器的電壓線圈聯接。 、正常運行時,電力系統的三相電壓對稱,第三線圈上的三相感應電動勢之和為零。一旦發生單相接地時,中性點出現位移,開口三角的端子間就會出現零序電壓使繼電器動作,從而對電力系統起保護作用。 線圈出現零序電壓則相應的鐵心中就會出現零序磁通。為此,這種三相電壓互感器采用旁軛式鐵心(10KV及以下時)或采用三臺單相電壓互感器。對于這種互感器,第三線圈的準確度要求不高,但要求有一定的過勵

8、磁特性(即當原邊電壓增加時,鐵心中的磁通密度也增加相應倍數而不會損壞)1.3原理接線圖2. AT89C52單片機 AT89C52 是美國ATME 公司生產的低電壓,高性能CMOS 8 位單片機,片內含8k bytes 的可反復擦寫的只讀程序存 儲器(PEROM)和256 bytes 的隨機存取數據存儲器(RAM ),器件采用ATMEL 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儲技術生產, 與標準MCS-51 指令系統及8052 產品引腳兼容,片內置通用8 位 央處理器(CPU)和Flash 存儲單元,功能強大AT89C52 單片機適合于許多較為復雜控制應用場合。2.1 主要性能參數 ·與MCS-51

9、 產品指令和引腳完全兼容 ·8k 字節可 擦寫Flash 閃速存儲器 ·1000 次擦寫周期 ·全靜態操作:0Hz24MHz ·三級加密程序存儲器 ·256 ×8 字節內部RAM ·32 個可編程I O 口線 ·3 個16 位定時計數器 ·8 個 斷源 ·可編程串行UART 通道 ·低功耗空閑和掉電模式 2.2功能特性概述 AT89C52 提供以下標準功能:8k 字節Flash 閃速存儲器,256 字節內部RAM,32 個I O 口線,3 個16位定時計數器,一個6 向量兩級 斷結構,

10、一個全雙工串行通信口,片內振蕩器及時鐘電路。同時,AT89C52 可降至0Hz 的靜態邏輯操作,并支持兩種軟件可選的節電工作模式。空閑方式停止CPU 的工作,但允許RAM,定時計數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斷系統繼續工作。掉電方式保存RAM 中的內容,但振蕩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它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個硬件復位。3、通用A/D轉換器 ADC0832 是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生產的一種 8 位分辨率、雙道 A/D 轉換芯片。由于它體積小,兼容性強,性價比高而深受單片機愛好者及企業歡迎,其目前已經有很高的普及率。3.1 ADC0832 具有以下特點: 8 位分辨率; 雙通道 A/D轉換; 輸入輸出電平與 TTL/

11、CMOS 相兼容; 5V 電源供電時輸入電壓在 05V 之間; 工作頻率為 250KHZ,轉換時間為 32S; 一般功耗僅為 15mW; 8P、14PDIP(雙列直插)、PICC 多種封裝; 商用級芯片溫寬為0°C to +70°C,工業級芯片溫寬為- 40°C to +85°C;3.2芯片接口說明: CS 片選使能,低電平芯片使能。 CH0 模擬輸入通道 0,或作為 IN+/-使用。 CH1 模擬輸入通道 1,或作為 IN+/-使用。 GND 芯片參考 0 電位(地)。 DI 數據信號輸入,選擇通道控制。 DO 數據信號輸出,轉換數據輸出。 CLK 芯

12、片時鐘輸入。 Vcc/REF 電源輸入及參考電壓輸入(復用)。 4、 硬件系統的設計及總體框圖1、 系統仿真接線簡圖 系統仿真接線圖 本設計中用到AT89C52單片機、八位ADC AD0832、六位八段顯示數碼管LED,通用運放 UA741 、必要的電阻、電容元件等。系統原理方框圖電路仿真見上圖所示。2、 設計的總體框圖交流電源電流互感器AD轉換采樣 電路AT89C51LED顯示 開始寫AD0832設置狀態設置狀態讀AD0832讀數×5除256讀數×5除25610mA量程0.1A量程C程1A量程10A量程顯示譯碼讀數×105、 小結 兩周的課程設計結束了,在這次的

13、課程設計中不僅檢驗了我所學習的知識,也培養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設計過程中,和同學一起相互探討,相互學習。體現出自己單獨設計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體會了學以致用,突出自己勞動成果的喜悅心情,從中發現自己平時學習的不足和薄弱環節,從而加以彌補。在此感謝我們的許大宇老師,老師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的作風一直是我們學習工作中的榜樣,您開朗的個性和寬容的態度,幫助我們很順利的完成了這次的課程設計。同時感謝幫助過我們的同學,謝謝你們對我的幫助和支持,讓我感受到同學的友誼。6、 參考文獻1、 李現明,吳皓編著.自動檢測技術.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2、

14、徐仁貴.單片微型計算機應用技術.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3、 陳愛弟.Protel99實用培訓教程.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0附錄單片機程序:#include<reg52.h>/包含相應的頭文件#include<intrins.h>#include<math.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uchar axs6,azs6,ac10,dc6;void ITOAZ(int num,uchar *p); void ITOAX(int num,uchar *p);float U,U

15、1;sbit CS=P34;/定義數模轉換器硬件對應引腳sbit CLK=P35;sbit DO=P36;sbit DI=P37;/*讀寫AD0832函數*/*/unsigned char ReadADC(unsigned char channel) unsigned char j; unsigned char Temp=0; DI=1; _nop_(); _nop_(); CS=0;/拉低CS端 _nop_(); _nop_(); CLK=1;/拉高CLK端 _nop_(); _nop_(); CLK=0;/拉低CLK端,形成下降沿1 _nop_(); _nop_(); CLK=1;/拉高C

16、LK端 DI=(channel>>1)&0x1; _nop_(); _nop_(); CLK=0;/拉低CLK端,形成下降沿2 _nop_(); _nop_(); CLK=1;/拉高CLK端 DI=channel&0x1; _nop_(); _nop_(); CLK=0;/拉低CLK端,形成下降沿3 DI=1;/控制命令結束 _nop_(); _nop_(); for(j=0;j<8;j+) /處理讀入8位數據 CLK=0;_nop_(); Temp=(Temp<<1)|DO; _nop_(); CLK=1; CS=1; CLK=0; DI=1;r

17、eturn(Temp); /返回轉換值/*/*/*顯示轉換函數*/*/延時函數void delay(uint n)uint a;uchar i;for(a=n;a>0;a-)for(i=0;i<2;i+); /將浮點數轉成函數void ITOC(float f,uchar *c)float zs,xs;int bxs,bzs,i,k=0;xs=modf(f,&zs); /分離整數部分與小數部分函數 if(P3=0XFE) bxs=(int)(xs*100)+0.5); else bxs=(int)(xs*100)+0.5); /小數點后兩位有效數字ITOAX(bxs,axs

18、); /把小數部分轉換成字符串存入axs數組bzs=(int)zs; /把整數部分轉成整型ITOAZ(bzs,azs); /把整數部分轉換成字符串存入azs數組 for (i=0;axsi!='s'i+) /把最終結果存入c數組ci=axsi; ci='.'for(k=0,i=i+1;azsk!='s'k+,i+) ci=azsk; if(U<0) ci='-' else ci=0xff;ci+1='s'/將整型數轉換成對應的void ITOAZ(int num,uchar *p) uchar w,i=0;

19、dow=num%10; /將整型數各位分離,并轉換成對應的字符存入a中pi=w; num=num/10;i+;while(num); pi='s'/將小數數部分轉換成對應的void ITOAX(int num,uchar *p) uchar w,i=0; dow=num%10; /將整型數各位分離,并轉換成對應的字符存入a中pi=w; num=num/10;i+; while(num); while(i<2) pi=0;i+; pi='s' w=pi;/顯示譯碼函數void decode(uchar *n,uchar *dn) uchar i;for(i=0; ni!='s'i+) switch( ni) case 0: dni=0x3F;break; case 1: dni=0x06;br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