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焦距與實際焦距換算_第1頁
等效焦距與實際焦距換算_第2頁
等效焦距與實際焦距換算_第3頁
等效焦距與實際焦距換算_第4頁
等效焦距與實際焦距換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際焦距和等效焦距之間的關系要搞清楚真實焦距和等效焦距之間的關系,不得不從傳統135相機入手。數碼相機鏡頭的焦距總是以135相機的鏡頭作為參照物的,主要原因是因為135相機普及得最廣泛,文章對它的介紹也最多,人們對它了解的程度也最大。相機的鏡頭焦距是衡量鏡頭所拍攝范圍的一個重要指標,不同焦距的鏡頭適應不同的拍攝需要。固定焦距的鏡頭一般分為廣角鏡頭、標準鏡頭和遠攝鏡頭。標準鏡頭是指焦距大約等于感光面(底片,CCD或CMOS) 的對角線長度的鏡頭。其“看”(拍攝)對象的視角和人眼的視角(當然不能把人眼的余光也考慮進去)非常相近。對135相機而言,其感光面尺寸為36×24mm,對角線長度為

2、43mm。因此43mm左右焦距的鏡頭就是標準鏡頭,習慣上取50mm左右的鏡頭為標準鏡頭。數碼相機由于其感光面(CCD或CMOS)的尺寸是隨相機不同而不同(135相機的感光面是固定不變的)。僅以相機鏡頭的真實焦距是難以比較不同相機的拍攝范圍的,所以都換算到等效的135相機的鏡頭焦距,然后才進行比較。換算焦距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感光面尺寸的長寬比例為3:2,也就是與135相機的感光面的長寬比例相同的數碼相機。這一類相機都是一些單反可更換鏡頭的相機 。另一類是針對感光面尺寸的長寬比例為4:3,和計算機顯示器屏幕長寬比例相同的消費類數碼相機。這類相機大部份是民用相機(也有極少數是單反的專業相機,比如O

3、lympus E-1)。對第一類數碼相機,盡管它們都使用135相機的鏡頭,但視角是不一樣的。怎樣把它們的鏡頭焦距換算成等效焦距呢?依據是兩者的對角線視角必須相等。設f是等效的鏡頭焦距(單位:mm),f1是數碼相機鏡頭的真實焦距(單位:mm),d1是數碼相機感光面對角線的長度(單位:mm),由三角形的相似性質不難得到 f/43.27=f1/d1即f=43.27*f1/d1=af1 其中a=43.27/d1稱為鏡頭因子。例如Nikon D1x的CCD尺寸為23.7×15.6mm,則d1=28.37mm,=1.5(這個=1.5其實就是數碼單反用戶常說的焦距轉換系數,例如尼康D70為1.5,

4、佳能的20D為1.6等),因此如果相機用一個1735mm的變焦鏡頭,其等效的135相機鏡頭是25.552.5mm的變焦鏡頭。前者對135相機來說是一個從超廣角到一般廣角的變焦鏡頭,適應的拍攝范圍相當地廣,后者是一個普通廣角到標準鏡頭的變焦鏡頭,適應的拍攝范圍要小得多得多。因此這種1735mm的變焦鏡頭用在這里真有點浪費,為此Nikon專門為其專業數碼相機設計了一個焦距為1224mm的變焦鏡頭。此鏡頭用在這里,其等效焦距為1836mm。 對第二類數碼相機,由于其感光面的長寬比例和135相機的不一樣,所以相機制造商用以換算成等效的135相機鏡頭焦距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一般有兩種換算法:1、對角線視角

5、相等的換算法:由前面的敘述可知f=43.27*f1/d12、感光面的水平線視角(過感光面中點的水平線的兩個端點和鏡頭中心點的連線所成的角)相等的換算法:由三角形的相似性質同樣可以得到:f=45*f1/d1顯然按第一種換算得到的等效焦距f的值要小些,即視角要大些,但差不了太多。例如Nikon coolpix 5700 其CCD的感光面尺寸為8.8×6.6mm,它的鏡頭的焦距為8.971.2mm,則d1=11mm,按第一種換算法,等效焦距為35280mm,和廠家給出的等效焦距一致。若按第二種換算法,等效焦距為36290mm,兩者差不太多。有些人會說280mm和290mm的鏡頭差了10mm

6、應該很多了,但用過這種焦距的人都知道,這兩種焦距的效果差別非常小。但有一個問題,d1一般是不知道的。盡管數碼相機的技術參考數據中有CCD的尺寸,如1/1.8、 1/2.5 、2/3英寸等,但這并不是真實的感光面上的對角線尺寸,真實的感光面上的對角線尺寸要比這個值小。不過由于等效焦距都會在數碼相機的說明書上給出,我們可以用這些公式反算出感光面的真實尺寸。1、 鏡頭的焦距     焦距就是光心與鏡頭焦點之間的距離。   焦距不同決定鏡頭的視角不同。   不同的鏡頭(焦距)拍攝到的景物范圍(視野)或視角不同。 

7、  廣角鏡頭拍攝到的視野寬、視角大;   長焦鏡頭拍攝到的視野窄、視角小。   焦距越大視角越小,焦距越小視角越大。  下圖是135相機鏡頭焦距與視角的關系。圖3-焦距視角關系.jpg   下圖是135相機在同一地點(鏡物距不變)不同焦距鏡頭拍的視角效果。圖4-焦距大小效果.jpg   下圖是廣角與長焦的對比。圖5-廣角長焦對比.jpg*等效焦距  與135mm照相機有相同視角的焦距稱等效焦距。  135mm照相機標準鏡頭的焦距約50mm(與人的

8、裸眼差不多);  24mm、28mm、35mm焦距為廣角;  80mm以上為長焦。*實際焦距(鏡頭上標的焦距)  由于DC的CCD尺寸小于35mm膠片的尺寸,獲得相同的景物范圍(視野)、視角,實際焦距也就相應減小。    松下FZ7機的實際焦距是6-72 mm ,但等效焦距為36-432 mm 。   實際焦距的大小,決定鏡頭的長短,這就是DC可以做得比35mm單反相機小的原因。   DSLR的鏡頭上標的焦距就是實際焦距,在全幅機上:  等效焦距=實際焦距

9、   而在小畫幅機上: 等效焦距>實際焦距                        等效焦距=實際焦距 *等效系數   同樣焦距的鏡頭用在不同畫幅的DSLR機身上,因為CCD大小不同,視角不同,等效焦距也不同.   我們可以看到3/4系統奧林巴斯的鏡頭很廣,原因是它的等效系數=2.     實際焦距為14-50mm的鏡頭,等效

10、為28-100mm,實際視角并不是特別廣.*可變焦距鏡頭    大部分DC都采用光學可變焦鏡頭。4倍、10倍、12倍。   松下FZ7機是12倍光變,等效焦距36-432 mm ,   表示FZ7機的廣角端為36mm,相對而言不夠廣,再廣的有32mm,28mm,24mm。    長焦端為432 mm ,夠長,屬超長焦,遠處打鳥不錯. 風景拍攝時,希望場面大,有氣勢;有遠、中、近景,并且都要清晰,廣角最好。     拍攝高樓、塔,有時會發現相機拍不全,我們說鏡頭不夠廣角,用超廣角就可以了。    大型集體照也需要廣角,使更多的人拍在一起。     注意的是:廣角拍攝會產生“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應,用得好,表現出氣勢和縱深感;      用得不好,就是常說的“廣角畸變”。   遠處的鳥、動物,不宜接近,可以用長焦拍攝,以突出主體;   花草、人物用長焦拍攝, 視角小,更宜去除雜亂背景,相對突出主體。*焦距的應用  人像拍攝注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