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架模板設計計算_第1頁
高支架模板設計計算_第2頁
高支架模板設計計算_第3頁
高支架模板設計計算_第4頁
高支架模板設計計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審批表工 程 名 稱南陽理工學院東南校區圖書館方案名稱(內容)高支架模板層施工方案建 設 單 位南陽理工學院建 筑 面 積結 構 類 型框架剪力墻結構工 程 造 價萬元設 計 單 位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監 理 單 位層 數、高 度12層、51m建筑物跨度m開、竣工日期方案編制人項目負責人項目安全負責人參 加 會 審 人 員 簽 字單 位職 務職 稱簽 名審批結論分管技術負責人簽字蓋章: 年 月 日監理單位審 批 分管負責人簽字蓋章: 年 月 日建設單位審 批分管負責人簽字蓋章: 年 月 日南陽理工學院東南校區圖書館高支架模板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南陽理工學院東南校區圖館

2、,位于南陽市,中區主樓鋼筋砼框架剪力墻結構,獨立基礎,地上十二層;地上一、三、四、五層層高均為4.2米;二層高4.52米。建筑物高度51米。五層(標高17.07米)與間最大預應力梁(YWKL)為7501600,其余為6001600;最大跨度28.05米,板厚10cm,高度(17.07-4.15=12.92m)12.92米。 二、方案確定 該工程五層預應力梁(YWKL)為梁板結構,框架梁尺寸較大,架體較高,給下部結構構件及模架支撐體系的安全性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也直接影響到本層自身結構的安全性,同時又給施工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該層的施工荷載通過架體逐層向下傳遞至一層頂板,因此除對本層的模板體系進行設

3、計外,還應考慮下部樓層分擔荷載的能力。 三、編制依據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l302011)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l622008) 建筑工程施工手冊第四版四、施工準備1、檢查供電線路,保證電力暢通(使用雙回路電源)。2、為確保混凝土澆筑的順利進行,項目部對進場機具提前進行檢查和檢修,對精密儀器進行校準。主要進場機具見下表:序號機具名稱型號臺數序號機具名稱型號臺數1經緯儀J215插入式振動器Z7562水平儀S316電鋸13攪拌站17電焊機BSI33024砼輸送泵HBT7518對焊機13、材料供應(1

4、)鋼材:必須有生產合格證及復試報告,對焊接、機械連接接頭進行抽樣檢驗。(2)對構成砼的原材進行控制:凝土的材料:水泥采用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并進行復試;檢驗砂、石試驗報告,含泥量不能超過規范規定;采用中砂和連續級配的碎石。外加劑用多功能系列(具有泵送、減水、緩凝等功效),并摻入一級粉煤灰添加劑。4、勞力組織(1)砼澆筑時,人員分三班作業。振動棒手固定為專人,交接班時,振動部位交接清楚。(2)現場管理人員跟班作業,及時協調、處理施工中發生的問題。 五、施工方法 (一)施工順序支設(下部架體不動從一層頂支設)架體 綁扎柱鋼筋 支設柱、梁、板模板 綁扎梁、板鋼筋 澆筑柱混凝土 1/2梁砼澆筑

5、1/2梁和板混凝土澆筑 保溫養護。 (二)支模架搭設五層預應力梁部位支模架平面定位,按照下圖在一層頂板上搭設: (三)模板工程模架材料的選用:18厚高強膠合木模板、梁60100木龍骨(板5090)、48 3.5鋼管扣件支拌系統。 1、梁模架支撐體系支設1)根據計算書確定梁模架支撐平面位置,布設支架。立桿縱距(沿梁跨度方向)0.5米,梁兩側立桿間距1.20米;梁底增設1道承重立桿、距梁側立桿間距0.6米,沿梁跨度方向間距0.5米;梁底縱向支撐方木6根、小橫桿間距0.50米;立桿的步距最大H=1.62m(見下圖)。 2)梁側模內龍骨木枋7道、外龍骨雙鋼管間距0.5米,梁截面對拉螺栓采用直徑14鋼筋

6、,沿梁跨度方向間距0.50米。3)為保證其荷載均布向下傳遞,本層梁底所有立桿下面安裝墊鐵,墊鐵厚度3mm左右,尺寸不小于100100,鋪設在5cm厚、寬度不小于20cm、長度不小于2m的墊木上。4)基礎回填土應壓實,底層模板、支架不得拆除,底層梁模板支架(立桿)應依據本層立桿位置對應支設、并且在梁底與該層樓地面柱下端搭斜撐,把部分荷載傳遞至下層柱,柱模龍骨應與滿堂架可靠拉結。當本層預應力大梁強度達到100%、且張拉完畢后,方可進行支架拆除。 2、現澆板模板采用滿堂模板支架1)立桿縱距l米、橫距1米,步距最大1.62米,支設5cm厚、寬度不小于20cm、長度不小于2m的墊木。并設置縱、橫向掃地桿

7、。 2)鋪板模,在模板下面滿堂架上鋪板底桿,并用鐵絲綁緊,模板接縫要貼白膠帶,拼縫嚴密。3) 滿堂模板支架沿框架大梁周邊與中間每隔四跨支架立桿沿豎向設置一道縱、橫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高于8m的模板支架,掃地桿的設置層應設置水平剪刀撐,且從底層開始向上不大于5米應連續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剪刀撐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水平桿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接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滿堂腳手架體在下部結構層(14層)應與框架柱剛性連接。4)縱橫向水平桿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應小于3跨。縱橫向水平桿接長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縱橫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橫向水平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

8、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縱距的13。3、梁模板高支撐架的構造和施工要求1)模板支架的構造要求:a梁、板模板高支撐架可以根據設計荷載采用單立桿或雙立桿;b立桿之間必須按步距滿設雙向水平桿,確保兩方向足夠的設計剛度;c梁和樓板荷載相差較大時,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桿間距,但只宜在一個方向變距、而另一個方向不變。2)立桿步距的設計:a當架體構造荷載在立桿不同高度軸力變化不大時,可以采用等步距設置; b當中部有加強層或支架很高,軸力沿高度分布變化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變步距設置,但變化不要過多; c大梁下部支撐立桿直

9、接與鋼管龍骨扣件相連時,應使用雙扣件。若現澆板下部支撐立桿使用可調托撐(頂絲)與鋼管龍骨扣件相連時,托板厚度不得小于5mm,托板與螺桿必須焊接牢固,使用時螺桿伸出長度不得超過150mm,插入立桿內的長度不得少于200mm。3)施工使用的要求:a精心設計混凝土澆筑方案,確保模板支架施工過程中均衡受載,最好采用由中部向兩邊擴展的澆筑方式;b嚴格控制實際施工荷載不超過設計荷載,澆筑過程中,派人檢查支架和支承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模架驗收 1)支、拆模板架體前,由項目技術負責人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 2)模架搭設完畢,必須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按照設計方案的要求,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

10、可澆筑混凝土。 3)驗收時分層分段量化逐項驗收。 (四)鋼筋工程 1、鋼筋制作:鋼筋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及復試報告、檢驗報告單,鋼筋表面或捆(盤)鋼筋應有標志。進場時應按批號及直徑分批檢驗。檢查內容包括查對標志、外觀檢查,并按現行國家有關的標準的規定抽取試樣做力學性能試驗,合格后方可加工使用。所有鋼筋均在現場加工制作。 2、鋼筋綁扎時要保證鋼筋的錨固長度、搭接長度、鋼筋直徑、級別、根數間距及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 3、鋼筋連接:采用螺紋連接或焊接。 4、梁端支座錨固鋼筋及波紋管預埋:若大梁鋼筋錨固較長,在澆筑柱混凝土時把梁向下彎錨的主筋先錨固在端柱內(當下錨長超過梁高時

11、),在綁扎梁筋時錨固段采用螺紋連接或焊接。(先澆柱砼后綁扎梁、板鋼筋時采用)。當大梁鋼筋綁扎完畢,按照設計的預應力孔道曲線預埋波紋管并進行固定。 5、檢驗及隱蔽:鋼筋綁扎后,應先由班組自檢,然后經項目經理組織質量員、技術員檢查合格后,方可報監理部門、質檢部門、建設單位復驗。 6、綁扎框架柱、梁、板節點部位鋼筋時,應先研究逐根鋼筋的穿插次序,并與有關工種研究支模、綁扎鋼筋的配合次序和施工方法,必要時要畫出節點大樣圖。 7、鋼筋的焊接工藝和質量驗收,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 8、鋼筋焊接前,必須根據施工條件進行試焊,合格后方可焊接,焊工必須持證上崗,并在規定的范圍內進行焊接

12、操作。 9、現澆板上下排鋼筋間增設10鋼筋馬凳支撐,雙向間距1米,確保負筋位置正確。(五)混凝土澆筑 1、混凝土澆筑順序 柱混凝土澆筑(至梁底下30mm) 梁、板鋼筋修整 1/2梁混凝土澆筑 1/2 梁、板混凝土澆筑 2、砼澆筑:柱與地面接槎處砼應鑿毛處理并清理干凈。澆筑砼前,在底部接槎處先澆筑50mm厚與墻、柱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用鐵鍬均勻入模。砼每層澆筑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分層澆筑、振搗。墻體、柱等部位砼宜連續澆筑,間隔時間不超過30分鐘。振搗時,插入式振動棒移動間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徑,一般控制在50 cm以內,預留洞口及鋼筋較密部位應仔細振搗密實。每一振點的延續時間,以表面呈現浮漿和

13、不再沉落為止。柱、墻砼澆筑到頂板標高時,嚴格按設計要求留接槎。砼澆筑完畢,隨即將伸出的搭接鋼筋整理到位。 梁及板:先澆筑梁再澆板,澆筑時由一端開始呈S形循回澆筑,采用“趕漿法”施工。梁澆筑時采用分層推進,每層厚度控制在400mm左右,以便減少砼內部溫差。板砼的虛鋪厚度應略大于板厚,用插入式振搗器順澆筑方向拖拉振搗,振搗完畢,用木抹子按標高線抹平。 梁板砼宜連續澆筑,不留施工縫,若間歇時間超過初凝時間,應按施工縫處理。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澆筑砼前,應清除油污,剔除松動的砂石和軟弱的砼層,并將表面鑿毛用水沖凈,充分濕潤。砼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應快插慢拔,插點應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移動

14、間距不大于振搗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不大于4 0 c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未凝固的下層砼510cm,以消除兩層砼間的接縫。3、混凝土養護:砼振搗完畢,隨即用塑料布覆蓋密封養護,保持塑料布內有凝結水(必要時充加熱水),并在塑料布上覆蓋麻袋或棉氈,使砼表面有一定的溫度,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 (六)模板拆除 本層混凝土強度達到100,且張拉完畢后,模板、支架方可拆除。 拆模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模板拆除前應有作業小組提出拆模申請報告,經項目部技術負責人核實達到強度后方可進行。 (2)拆模時要注意,不要用力過猛,拆下的模板及時整理和運走。 (3)拆模程度一般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部分,

15、后拆承重部分。 (4)拆除跨度較大的梁下支柱時,應先從跨中拆向兩邊。 (6)拆下的模板與配件應分類堆放整齊。 六、安全保證措施1、加強對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堅持班前必檢制度,專業人員持證上崗。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作業,先安全后生產。2、施工層設擋腳板(高30cm),腳手架板鋪設嚴密,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外懸挑架用密目安全網全封閉施工,密目安全網用高強絲線和架體綁扎牢固。施工層腳手架內立桿與建筑物之間用架板鋪設為全封閉。 3、各洞口懸掛防止墜落的安全標志,如遇施工時要臨時拆除防護設施,報請工地負責人批準后方可拆移,當作業結束后立即恢復原狀。 附件一:梁模板扣件鋼管支撐架計算書本

16、層較大的矩形大梁寬0.75m,高1.60m,離樓面高11.32m;現澆板厚為100mm,支桿凈高11.2米,梁、平板模板采用18mm厚的木膠大模板拼鋪在擱柵上,擱柵梁采用60100方木,方木底采用483.5鋼管做支撐。梁支撐立桿的橫距l=0.5m,步距h=1.62m,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桿,現進行設計驗算。一、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連續梁計算。作用荷載包括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251.60.5=20.0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2=0.3500.5(21.60+0

17、.75)0.75=0.92kNm(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施工人員、設備: 1.0 KN/m2振搗砼產生的荷載: 2.0 KN/m2活荷載標準值P1=(1.0+2.0)0.5=1.5kNm均布荷載q=1.220+1.20.92+1.41.5=27.2kN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50 1.801.806=27 cm3I=501.801.801.8012=24.30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抗彎強度計算M=kMql2=0.127.20.152=0.0612kNm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f=0.0612100010002700

18、0=2.27Nmm2f,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取15.0Nmm2 滿足要求。撓度計算 ql4 27.21504=KW = 0.677 = 0.06mm 100EI 1009500243000面板最大撓度小于容許撓度:150/250=0. 6mm 滿足要求。二、梁底支撐木方的計算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最大剪力:V=Kvql=1.127.20.15=4.49kN計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載q=4.490.5=8.98kNm最大彎矩M=0.1q12=0.18.980.50.5=0.225kNm最大剪力Q=0.68.980.5=2.69kN最大支座力N

19、=1.10.58.98=4.94kN木枋的截面力學參數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610106=100cm3I=610101012=500cm4(1)木枋抗彎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f=0.225106100000=2.25N/mm2于木枋抗彎強度標準值13.0Nmm2,滿足要求。 (2)木枋抗剪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Q=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3Q2bhT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T=32.69(260100)=0.67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T=1.60Nmm2 ,木枋的抗剪強度滿足要求。(3)木枋撓度計算 ql4 8.985004=KW = 0.677 =0.08

20、 mm 100EI 10095005000000木枋的最大撓度小于容許撓度:500/250=2mm 滿足要求。 三、梁底支撐橫向鋼管計算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粱計算。集中荷載P取木枋支撐傳遞力。V左、右=Kvql=0.427.20.15=1.63kNVmax=Kvql=1.127.20.15=4.49kN按二跨連續梁計算近似得到:最大彎矩M=KMF1=0.3334.490.5=0.75kNm抗彎計算強度f=0.751065080=147.6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設計強度小于205N/mm2,滿足要求。最大支座力:Vmax=KvF=2.6664.49=12.0 kN四、扣件抗滑移的

21、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 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 Vmax =12.0kN,大于單扣件的抗滑力,因此應采用雙扣件。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N= A其中N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N1=12.0kN(已經包括組合系數1.4)腳手架鋼管的自重N2=1.20.1412.92=2.17kN N=12+2.17=14.17kN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l 0i查表得到;i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i=1.58A立桿凈截面面積(cm2); A=4.89W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

22、;W=5.08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Nmm2)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205Nmm2l0計算長度(m): 10=k1uh k1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查表為1.217u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C,u=1.3計算結果:l0=1.2171.31.62=2.56m =256015.8=162查表得:=0.268 N 14170= = =108.1 Nmm2A 0.268489 立桿的穩定性滿足要求。附件二:扣件鋼管樓板模板支架計算書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l302011)。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b=1.0米,立桿的橫距l=1.0,最大步距h=1.62米。采用的鋼管

23、類型483.5。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12.8米,木龍骨采用5090方木,間距20cm。一、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1米寬板帶)。靜荷載標準值ql=250.101.0+0.3501.0=2.85kNm活荷載標準值q2=(2.0+1.0)1.0=3.0kN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1001.81.86=54.0cm3I=1001.801.801.80/12=48.6cm4(1)抗彎強度計算f=MWf其中f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M面板的最大彎距(Nmm);W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f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5

24、.0Nmm2 M=0.1ql2 其中q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M=0.1(1.22.85+1.43.0)0.22=0.03 kNm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f=0.0310654000=0.56Nmm2 滿足要求。(2)撓度計算v=0.677q14100EIv=l250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v=0.6772.852004(1006000486000)=0.01mm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200250,滿足要求!二、模板支撐木枋的計算木枋按照均布荷載下連續梁計算。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250.10.2=0.5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12=0.350.2

25、=0.07kNm(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 (kNm):活荷載標準值q2=(1+2)0.2=0.60kNm靜荷載 q1=1.20.5+1.20.07=0.68kNm活荷載 q2=1.40.6=0.84kNm2、木枋的計算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均布荷載q=0.68+0.84=1.52kNm最大彎矩M=0.1q12=0.11.5212=0.15kNm最大剪力Q=0.61.521=0.91kN最大支座力N=1.111.52=1.67kN木枋的截面力學參數,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5996=67.5cm3 I=59

26、9912=303.75cm4(1)木枋抗彎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f=0.1510667500=2.22Nmm2木枋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N/mm2,滿足要求.(2)木枋抗剪計算可以不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0.6q1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3Q2bhT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T=3910(25090)=0.3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T=1.60Nmm2 木枋的抗剪強度滿足要求!(3)木枋撓度計算V=0.6771.5210004(1009500303.75104)=0.36mm木枋的最大撓度小于1000/250,滿足要求!三、板底支撐鋼管計算1、 橫向支撐鋼管計算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

27、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N取木方支撐傳遞力。最大彎矩M=KMF1=0.2671.671=0.45kNm抗彎計算強度f=0.451065080=88.6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設計強度小于205N/mm2,滿足要求。最大支座力:Vmax=KvF=2.2671.67=3.8 kN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 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 Vmax =3.8kN,用單扣件滿足要求。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模板支架荷載標準值: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28、(1)腳手架的白重(kN): NG1=0.153412.8=1.964kN(2)模板的自重(kN): NG2=0.35011=0.35kN(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 NG3=250.1011=2.5kN靜載標準值: NG= NG1+ NG2+ NG3=4.81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 NQ=(1+2)11=3 kN 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1.2 NG+1.4 NQ=5.77+4.2=9.97kNN= A其中N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9.97kN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l 0i查表得到; i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i=

29、1.58 A立桿凈截面面積(cm2); A=4.89 W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5.08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Nmm2)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205Nmm2 l0計算長度(m): 10=k1uh k1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查表為1.217 u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C,u=1.3 計算結果:l0=1.2171.31.62=2.563m =256315.8=162 =0.268 N 9970= = =76.1 Nmm2A 0.268489 立桿的穩定性滿足要求。附件三:梁側模板計算書一、基本參數矩形大梁寬0.75m,高1.60m,離樓面高11.32m;現澆板厚為100mm,

30、支桿凈高11.2米,梁、平板模板采用18mm厚的木膠大模板拼鋪在擱柵上,擱柵梁采用60100方木,方木底采用483.5鋼管做支撐。方木7道,間距250mm;對拉螺栓14,沿梁高、梁跨方向均按500mm的間距布置。二、側模荷載標準計算F=cH 200 F=0.22c 12V1/2 T+15c砼的密度,取24KN/m3T砼入模溫度,取20V砼的澆筑速度2.5m/h 1外加劑修正,取1.0H澆筑砼高度,取1.0米 2坍落度修正,取0.85200 F=0.22c 12V1/2 =0.2224200/(20+15)0.852.51/2 T+15=40.5KN/m2F=cH=241.0=24 KN/m2取

31、小值:24 KN/m2,傾倒砼的水平荷載:6 KN/m2三、側模面板的計算按三跨連續梁計算,面板的計算寬度取對拉螺栓的間距:0.5米。荷載計算:q=1.2240.5+1.460.5=18.6 KN/mW=601.81.86=32.4cm3I=601.81.81.812=29.16cm4最大彎矩M=0.1q12=0.118.60.252=0.12kNm最大剪力Q=0.618.60.25=2.79kN最大支座力N=1.118.60.25=5.12kN(1)抗彎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f=0.1210632400=3.7Nmm2面板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5N/mm2,滿足要求。(2)抗剪計算可以不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0.6q1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3Q2bhT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T=32790(250018)=0.47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T=1.40Nmm2 抗剪強度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V=0.67718.62504(100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