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建設規劃_第1頁
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建設規劃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建設規劃(2010201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制定本規劃。 本規劃 提出了2010-2015年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 則、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和主要措施。一、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建設的重要性 農業機械化和農業標準化是現代化農業的重要標志。 農業機械化 標準是在總結農業機械化生產和管理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運用簡化、 統一、 協調、 優選原理制定的, 是現代機械化技術和現代管理技術的 有機結合, 具有科學、統一、 規范的特點, 是保障農機安全作業和運 行的技術依據, 是促進農機推廣應用, 提高農機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礎,是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依法行政的重要

2、技術支撐。 健全完善農業機械 化標準體系,對保證農機安全、高效、低耗、優質的運用,保障農產 品質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做好農業機械化標準化工作對強化農業機 械化質量工作, 保障農業機械化安全生產, 提升農業機械化效益, 促 進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義。近年來,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公布實施 以來,農業機械化標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農業機械化標準范圍 向重點機具、主要作物、關鍵環節拓展,農機鑒定、監理、推廣、維 修等領域的標準得到不同程度加強,新制修訂農業機械化標準190多項。目前現行農業機械化國家標準8項、農業行業標準205項、地方標準4

3、96項,正在制修訂的農業機械化國家標準和農業行業標 準69項,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初步建立。但是, 由于農業機械化標準工作起步晚、 投入不足、 基礎性研究 薄弱等原因, 農業機械化標準協調配套性不強, 有些領域、 環節的標 準尚屬空白,不能滿足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需要。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已經進入中級階段。 隨著國家一系列強農 惠農政策的實施,特別是農機購置補貼力度的不斷加大,農民購機、 用機積極性高漲,農業機械化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時期。 新形 勢、新任務對農業機械化標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強農業 機械化標準體系建設規劃和實施,推進農業機械化標準化, 為建設現 代農業、 發展農業機械化

4、提供更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是提升農業機械 產品質量、 作業質量、 維修質量和服務質量, 促進農業機械化科學發 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客觀要求。二、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建設思路和目標(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緊緊圍繞提高農業機械化裝備水平、 作業 水平、安全水平、科技水平和服務水平,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目標, 遵循標準化規律,著眼市場需求, 堅持政府推動, 構建國家標準為龍 頭、農業行業標準為主體、地方標準為支撐的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 基本滿足農業機械化生產、 服務和管理需求, 促進農業機械化又好又 快發展,為建設現代農業作貢獻(二)基本原則1、突出重點與統籌兼

5、顧相結合。既要以主要機具、重點作物、 關鍵環節的農業機械化標準為重點, 又要滿足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履 行職能、 提升農業機械化質量、 保障農機安全生產、 促進農機社會化 服務發展的需要, 逐步填補農業機械化標準類型空白, 擴大農業機械 化標準的覆蓋范圍,實現農業機械化標準的合理布局。2、標準制定與基礎研究相結合。加強標準需求研究、標準制定 前期基礎技術研究和標準的試驗驗證, 為標準制修訂工作提供扎實的 科學依據,提高農業機械化標準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和技術水平。3、適時制定與及時修訂相結合。 除抓緊填平補齊急需的標準外, 根據科技發展和管理服務的需要及時修訂相關標準, 以確保標準的科 學性、先進

6、性和適用性。4、政府主導與社會力量參與相結合。堅持政府在推動農業機械 化標準體系建設中的主導地位,充分發揮農機科研、 鑒定、 推廣、監 理部門在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建設中的骨干作用, 鼓勵企業、 社會團 體、服務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建設,加快農業機 械化標準的制定和貫徹實施步伐。5、標準制定與實踐應用相結合。注重標準的宣貫實施,適時評 估標準的應用效果, 提高標準的應用程度, 發揮實踐對標準的檢驗作 用。(三)總體目標到“十二五”期末,制修訂150項農業機械化標準, 農機安全監理、維修管理、 質量監管、 作業服務管理等行政管理中的技術規范基本完 善,實現重要作物、重點機具和主要技

7、術的農機化標準基本覆蓋和成 龍配套,基本建立起科學、統一、 協調的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標準 體系結構更趨合理,標準應用水平明顯提高, 基本能夠滿足農機化行 業管理、技術推廣應用、服務貿易發展的需要。三、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建設內容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由基礎標準、 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三部分組 成。具體如下圖所示。201 基礎標準301.1 術語、分類301.2信息、符號、編碼301.3績效評價301.4 其他302.1試驗鑒定302.2認證服務401.1.1 術語401.1.2分類401.2.1使用信息401.2.2代碼符號401.2.3信息米集401.3.1折算方法401.3.2水平評價401.3

8、.3效益評價401.3.4機具匹配402.1.1專業通用要求402.1.2先進性評價402.1.3適應性評價402.1.4可靠性評價402.1.5安全性評價402.1.6試驗鑒定規范402.1.7質量評價技術規范402.1.8安全技術要求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202 技術標準302.3 技術運用302.4作業服務302.5 安全運行302.6維修服務302.7 節能減排302.8 設施工程302.9 其他303.1資質管理303.2 安全管理203 管理標準303.3 質量管理303.4統計管理303.5 其他402.2.1專業通用要求402.2.2安全認證(3C )402.2.3節能認證402.

9、3.1 專業通用要求402.4.1專業通用要求402.4.2機具作業質量402.3.2機械化農田作業技術規范402.3.3機械化加工技術規范402.5.1專業通用要求402.5.2機具安全使用規范402.5.3機具安全監理技術要求402.6.1專業通用要求402.6.2機具修理質量402.7.1廢棄物處理402.7.2污染源控制402.7.3資源節約402.7.4資源綜合利用402.8.1專業通用要求402.8.2設計規范402.8.3設施和材料試驗評價方法402.8.4設施安裝驗收規程(一)基礎標準重點制定農業機械化領域術語標準, 補充完善信息采集、 水平評 價和機具匹配標準。(二)技術標準

10、重點制定節能減排標準, 加快制定維修服務標準, 補充完善安全 運行標準。(三)管理標準 重點制定安全管理標準,補充完善質量監管標準20102012年規劃建設75項農業機械化標準,見附表。四、主要措施(一) 加強農業機械化標準工作的組織領導 各級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要堅持把標準化工作作為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任務和重點工作, 擺上重要位置, 列入議事日程。 要 結合實際制定階段建設發展規劃,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和任務,強化資金保障、示范推廣、 人員培訓和指導服務等措施。 要加強與有 關部門的協調溝通, 解決標準化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要深入實 際,調查研究,加強工作指導,及時了解新情況,總

11、結新經驗,解決 新問題,促進農業機械化標準化工作又好又快發展。(二) 加強農業機械化標準化隊伍建設加強農業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設, 積極探索標委會運行的新 機制,充分發揮好專家隊伍的作用, 積極配合有關主管部門組織好農 業機械化標準的規劃、研究和建設工作,在標準研究、標準制修訂、 標準宣貫、 標準評估以及標準咨詢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建立和完 善農業機械化標準化教育培訓制度,在農機科研、 教學、 鑒定、推廣、 監理、 維修、 生產等領域大力開展標準化培訓工作, 全面提高農業機 械化標準化隊伍的研究、制定、實施能力。(三)切實增加標準工作投入 各級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要切實增加對農業機械化標準基

12、礎理 論研究、 制修訂、 培訓和宣貫普及的投入, 積極爭取各級標準化主管 部門的支持,鼓勵引導企業等社會力量投資農業機械化標準建設,逐步建立政府投入為導向、 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和多渠道 投資的格局,為加快農業機械化行業標準的建設步伐提供有力保障。(四)加大標準宣貫和實施力度 加強農業機械化標準的宣傳, 提高社會對農業機械化標準的認知 度和農機企業、 用戶貫徹標準的自覺性。 加強農業機械化標準數據庫 建設, 建立高效的標準信息網絡, 及時收集、 發布和傳輸國內外農業 機械化標準信息, 提高標準信息服務能力和水平。 有條件的地方要開 展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加強示范推廣,切實把標準化建設落

13、到實處。(五)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 參加 國際 標準 化組 織(ISO)和 經濟 合作 與發 展組 織(OECD)農林拖拉機官方試驗規則組織的活動,擴大我國在國際標 準制定中的話語權,提高我國專家在制定國際標準中的影響力。 拓展 與美國、 日本、韓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農業機械化標準制定和管理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借鑒國際標準化工作經驗和先進標準內容,宣傳我國農機化標準和標準化工作成效,提升農機化標準化水平附表:2010-2012 年農業機械化標準項目規劃表序號項目名稱提岀部門實施 時間制修訂類型對應類別編 號1農業機械化統計術語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1.1.12農業機械試驗鑒定

14、術語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1.1.13農業機械安全監理術語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1.1.14水稻育插秧技術術語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1.1.15聯合收獲機械安全標志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1.2.26農業機械化水平評價 第 2 部分:養殖業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1.3.27玉米免耕播種機適應性評價方法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2.1.38水稻插秧機可靠性評價方法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2.1.49甘蔗收獲機質量評價技術規范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2.1.710碾米機械質量評價技術規范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2.1.7

15、11微耕機修理質量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2.6.212常溫煙霧機安全施藥技術規范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2.5.213溫室灌溉系統設計規范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2.8.214谷物聯合收割機可靠性評價方法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2.1.415拖拉機可靠性評價方法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2.1.416液壓榨油機 質量評價技術規范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2.1.717農機專業合作社維修能力建設規范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3.1.218小型拖拉機安全認證通用要求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2.2.219柴油發動機修理質量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

16、010制定402.6.220輪式拖拉機能效比限值及檢測方法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2.7.321溫室濕簾降溫系統設計規范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2.8.222農業機械安全監理技術裝備配備要求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3.1.223溫室主體結構安裝與驗收規程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2.8.424農業機械化作業技術規范標準編寫規則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2.3.125水稻機插秧作業技術規范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2.3.226農機培訓機構能力認定規則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0制定403.1.227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術語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1.

17、1.128果蔬加工機械 術語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1.1.129生物質能設備 術語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1.1.130牧草收獲機質量評價技術規范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2.1.731微耕機安全技術要求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2.1.832馬鈴薯機械化收獲作業技術規范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2.3.233微耕機作業質量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2.4.234馬鈴薯收獲機作業質量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2.4.235甘蔗收獲機作業質量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2.4.236拖拉機號牌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修訂403.2.137免耕播

18、種機修理質量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2.6.238水稻插秧機修理質量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2.6.239履帶式拖拉機修理質量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2.6.240溫室加溫系統安裝與驗收規程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2.8.441農藥霧粒對操作者安全影響評估方法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3.2.242秸稈氣化設備安全操作技術規范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2.5.243農業用油設備節能技術通則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2.7.344輪式拖拉機能效比評價方法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2.7.345谷物聯合收獲機械能效比限值及檢測方法農業機械化管

19、理司2011制定402.7.346飼料加工成套設備能耗限值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2.7.347日光溫室節能監測標準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2.7.348玉米收獲機械適應性評價方法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2.1.349旋耕機質量評價技術規范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2.1.750花生收獲機質量評價技術規范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1制定402.1.751農業機械運用術語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2制定401.1.152收獲后處理機械術語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2制定401.1.153農業機械銘牌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2制定401.2.154農業機械化統計普查法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2制定403.4.255農業機械可靠性評價一般要求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2制定402.1.156甘蔗割鋪機質量評價技術規范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12制定402.1.757水果分級機質量評價技術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