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管軟開關實質_第1頁
MOS管軟開關實質_第2頁
MOS管軟開關實質_第3頁
MOS管軟開關實質_第4頁
MOS管軟開關實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軟開關的實質是什么?所謂軟開關,就是利用電感電流不能突變這個特性,用電感來限制開關管開通過程的電流上升速率,實現零電流開通。利用電容電壓不能突變的特性,用電容來限制開關管關斷過程的電壓上升速率,實現零電壓關斷。并且利用LC諧振回路的電流與電壓存在相位差的特性,用電感電流給MOS結電容放電,從而實現零電壓開通。或是在管子關斷之前,電流就已經過零,從而實現零電流關斷。軟開關的拓撲結構非常多,每種基本的拓撲結構上都可以演變出多種的軟開關拓撲。我們在這里,僅對比較常用的,適用于APFC電路的BOOST結構的軟開關作一個簡單介紹并作仿真。我們先看看基本的BOOST電路存在的問題,下圖是最典型的BOOST

2、電路:假設電感電流處于連續模式,驅動信號占空比為D。那么根據穩態時,磁芯的正向勵磁伏秒積和反向勵磁伏秒積相同這個關系,可以得到下式:VIN×D=(VOUT-VIN)(1-D),那么可以知道:VOUT=VIN/(1-D)那么對于BOOST電路來說,最大的特點就是輸出電壓比輸入電壓高,這也就是這個拓撲叫做BOOST電路的原因。另外,BOOST電路也有另外一個名稱:upconverter,此乃題外話,暫且按下不表。對于傳統的BOOST電路,這個電路存在的問題在哪里呢?我們知道,電力電子的功率器件,并不是理想的器件。在基本的BOOST電路中:1、當MOS管開通時,由于MOS管存在結電容,那么

3、開通的時候,結電容COSS儲存的能量幾乎完全以熱的方式消耗在MOS的導通過程。其損耗功率為COSSV2fS/2,fS是開關頻率。V為結電容上的電壓,在此處V=VOUT。(注意:結電容與靜電容有些不一樣,是和MOS上承受的電壓相關的。)2、當MOS管開通時,升壓二極管在由正向導通向反偏截止的過程中,存在一個反向恢復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大的電流尖峰流過二極管與MOS管,從而導致功率損耗。3、當MOS關斷時,雖然有結電容作為緩沖,但因為結電容太小,關斷的過程電壓與電流有較多的重疊,也產生一定的關斷損耗。下面我們來仿真一下最基本的BOOST電路。因為BOOST電路的輸入端是個大電感,在穩態工作時

4、,電流基本不變,所以,在穩態時可以用電流源來代替。而輸出因為是大的濾波電容,穩態時,電容電壓基本不變,故而在穩態時可以用電壓源來代替輸出電容。所以,我們可以在saber的環境下,得到這個電路:我們進行瞬態分析,得到下圖結果:從圖上可以看到:1,MOS管在開通時,可以看到miller效應在驅動信號上造成的平臺。2,當MOS管開通時,在MOS的漏極和二極管上產生很大的尖峰電流。從仿真結果來看,的確存在我們前面分析的容性開通、反向恢復等問題。那么軟開關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嗎?下面我們先推出今天的第一個軟開關的例子:此電路是我以前分析一華為通信電源模塊時所見。 在這個電路中,我們主要增加了一個50uH電感

5、、一個1000pF電容、一個輔助開關管HGTG30N60B3、一個鉗位二極管MUR460等功率器件。進行瞬態分析,我們得到如下結果:在此圖中,ga為輔助開關管驅動信號,g為主開關管驅動信號。ia為輔助開關管集電極電流信號,id為主開關管漏極電流信號。vdsa為輔助開關管VCE信號,vds為主開關關VDS信號。現在把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t1時刻,輔管開始導通,由于輔管是雙極性器件,所以容性開通的情況并不嚴重。ia波形從零開始緩慢上升,說明輔管是零電流開通。隨著ia電流增加,當 ia=iout的時候,輸入電感電流完全流入輔助開關管,諧振電感電流開始過零反向流動,主開關管IXFH32N50的結電容開

6、始通過諧振電感諧振放電。t2時刻,主開關管的vds電壓已經諧振到零,隨后,主管的體二極管開始導通,把諧振電容鉗位在0V,這時候,如果開通主管,則為零電壓開通。t3時刻,主開關管開通,從g的波形上可以看出來,主管開通驅動波形上不在有miller效應造成的平臺,這也說明主管是零電壓開通。 t4時刻,主管開通后,輔管就可以關斷了。從波形上看,輔管的vce與集電極電流ia之間存在比較大的重疊區域。說明輔管的關斷并不是軟關斷。輔管關斷 后,由于MUR460的鉗位作用,輔管電壓不可能超過輸出電壓vout。那么因為主管此時已經開通,而輔管的VCE為400V,那么諧振電感在400V電 壓作用下,電流快速上升。

7、t5時刻,主管的id達到了輸入電流IIN,電路進入通常的PWM狀態。直到t6。t6時刻,主開關管關斷,電感電流通過二極管向負載輸出。主管因為并聯了較大的snubber電容(1000pF),所以,關斷時,vds以一個斜率上升,有較好的零電壓關斷特性。此電路的優點是:主管實現了零電壓的開通與關斷。升壓二極管實現了“軟”的關斷。輔管實現了零電流開通。缺點是:輔管的關斷特性不好,有較大損耗。另外,鉗位二極管,在主管關斷后,也流過一定的電流,會讓輔管開通的零電流效果變差,甚至產生電流尖峰,這一點也可以從仿真波形上看出來。第二個例子,就是最常見的ZVT零轉換電路,先看一下原理圖: 在這個原理圖中,相對于基

8、本的BOOST電路,諧振回路是并聯在主回路上的。主開關管Q1,依然采用MOS,IXFH32N50,輔助開關管Q2采用IGBT,HGTG30N60b3,諧振電感L1,20uH,諧振電容C2,2nF,兩個箝位二極管采用MUR460,主二極管采用MUR1560。設定好參數后,我們進行瞬態分析,得到波形如下圖:在此圖中,g為主管驅動,vds為主管VDS波形,i(d)為主管漏極電流,ga為輔管驅動,i(a)為輔管集電極電流,vdsa為輔管VDS波形,i(l.i1)是諧振電感電流,i(p)主二極管電流。工作原理分析如下:t0時刻之前,主二極管導通,向負載供電。 t0時刻,輔管開通,由于電感L1的存在,輔管

9、電流線性上升,主二極管電流線性下降。所以輔管是零電流開通,注意看輔管驅動波形上開通過程的 miller效應是存在的。而主二極管的關斷過程是相當的“軟”,反向恢復電流很小。在主二極管電流完全轉移到電感L1中以后,主管的VDS電壓開始諧振下降。t1時刻,主管VDS電壓降到零,然后主管的體二極管導通,將VDS箝位在零。此時開通主管的話,就屬于零電壓開通。t2時刻,主管開通,從波形上可以看出,主管完全是零電壓零電流的狀態開通的。從柵極信號可以看出,沒有開通過程的miller效應。主管開通后,輔管就可以關斷了。 t3時刻,輔管關斷。從波形上可以看到,關斷過程中,輔管的VDS電壓在C2的緩沖下緩慢上升,電

10、壓和電流重疊部分較小。因為仿真模型我沒有找到更快速 的IGBT,現實中,我們可以選擇更高速的IGBT,那么,可以實現輔管的零電壓關斷。諧振電感L1中的能量向C2中轉移。當C2電壓達到輸出電壓時,箝 位二極管會導通,保證輔管的VDS電壓不會超過輸出電壓。t4時刻,當諧振電感L1能量完全轉移到C2中以后,箝位二極管MUR460_2關斷反偏。t5時刻,主管關斷。輸入電流通過C2、MUR460_2、MUR460_1輸出向負載。在C2的緩沖下,主管的VDS電壓則線性上升,呈現良好的零電壓關斷狀態。t6時刻,C2能量完全釋放完畢,C2兩端電壓差為零。主二極管MUR1560導通,輸入電流通過主二極管向負載輸

11、送能量。這樣電路的一次工作過程就完成了。這個例子,其實是第一個例子的改進版本。在原有的基礎上,克服了原先的缺點,使輔管的關斷特性也變好了,進一步降低了損耗。第三個例子,此電路常見于DELTA的通信電源模塊。從幾百瓦到幾千瓦的,好多型號都用了這個電路。是DELTA有專利保護的一個電路。見圖: 在這個電路中,幾乎不好說哪個管子是主管,哪個是輔管了。如果真的要定一個的話,我們就認為Q1,這個IGBT為主管吧。此電路的驅動信號和前面的兩個例子不同,是兩路同樣寬度,但相位不同的驅動信號。主管在前開通,輔管在后開通。仿真結果如下:這個電路分析起來比較復雜。t0時刻之前,輸入電流通過D1向負載供電。 t0時

12、刻,Q1開始導通,從圖上可以看出,Q1的集電極電流是按照一定的斜率從零開始上升的。故而認為Q1是零電流開通。Q1開通后,L1、C1,C2 構成一個諧振回路,因為C1<<C2,所以諧振頻率主要由L1與C1決定。C1諧振放電。L1電流則是諧振上升。t1時刻,C1放電到零,這時候如果開啟Q2,那么Q2就是零電壓開通了。C1放電到零以后,因為MOS的體二極管的箝位,C1維持在零電平。而這時,因為Q1有導通壓降,Q2的體二極管也有導通壓降。所以L1的電流環路變成了L1,D2,C2,L1電流在C2電壓作用下降。t2時刻,Q2導通,從波形上可以看出,是零電壓導通。L1電流繼續在C2電壓作用下降低

13、。t3時刻,Q1關斷,因為有D2的存在,Q1上的電流被轉移到了Q2中,所以,Q1是零電流關斷。t3t4時刻,L1電流過零,并在C2電壓作用下開始反向增加。t4時刻,Q2關斷,以為C1的作用,Q2是零電壓關斷。Q2關斷后,L1,C1,C2再次諧振,C1電壓上升。L1電流下降,L1低于輸入電流時,D2導通,給C1充電。t5時刻,C1上升到VOUT+|VC2|時,D1導通,開始向負載供電。同時,因為D2導通,L1電流在C2電壓作用下開始上升。t6時刻,L1電流上升到輸入電流,D2截止,L1電流保持與輸入電流相同,向負載供電。此電路的優點是:不論是主管還是輔管,都能實現很好的軟開關特性。從實際經驗來看

14、,該電路的確可以做到很高的效率。不得不佩服DELTA的研發人員啊!第四個例子,無源無損軟開關。前面講過的例子,都是采用了至少兩個開關管的電路結構。其優點,就是軟開關效果好。但是對于控制電路要求就復雜了一些,需要對驅動波形進行處理。是不是有什么方法,能稍微對性能要求降低一點,但電路相對更容易做呢?下面給大家介紹,基于LCD無損吸收網絡的軟開關電路。具體先看原理圖: 只需要一個開關管,控制也簡單了。但是到底是否能起到軟開關的效果呢?看看仿真結果吧:t0時刻之前,輸入電流通過L1,D1向負載供電。t0時刻,Q1導通,由于L1的作用,Q1的集電極電流按照一個斜率從零開始上升,故而可以認為Q1是零電流開

15、啟。D1反向恢復電流很小。從驅動波形上看,存在miller效應。這也是此處不選用MOSFET的原因。因為用MOSFET的話,是容性開通,損耗比較大。Q1開通后,C1,C2,L1開始諧振,因為C2>>C1,所以諧振頻率由L1,C1決定。t1時刻,經過四分之一周期的諧振,C1能量完全轉移到了C2中,C1電壓降為零,D2導通,開始了L1C2的諧振。L1電流在C2電壓作用下諧振下降。t2時刻,L1電流諧振到零,D2,D3截止,L1電流保持為零,C2電壓維持在峰值保持不變。t3時刻,Q1關斷,因為C1的緩沖效應,Vce電壓從零以一定的斜率上升,我們認為Q1是零電壓關斷。仿真的波形圖上,因為IGBT的電流拖尾,我們看到關斷損耗不是很小。幸運的是,現在已經出現了高速的IGBT,用在這個場合還是很合適的。t4時刻,C2充電到輸出電壓,D3,D4導通,L1電流在C2電壓的作用下,開始上升。輸入電流開始從D2,D3,D4支路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