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LOGOEPC與與RFID標準體系標準體系 LOGOEPC與與RFID標準體系標準體系1.EPC的產生與發展的產生與發展2.EPC結構結構1.標準體系分類與組成標準體系分類與組成2. ISO/IEC10536 ISO/IEC180003. ISO/IEC14443 ISO/IEC15693 LOGOEPC的產生與發展的產生與發展 EPC定義:定義: EPC的全稱是Electronic Product Code,中文稱為電子產品電子代碼。EPC的載體是RFID電子標簽,并借助互聯網來實現信息的傳遞。 EPC旨在為每一件單品建立全球的、開放的標識標準,實現全球范圍內對單件產品的跟蹤與追溯,從而有效
2、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EPC是一個完整的、復雜的、綜合的系統。LOGOEPC的產生與發展的產生與發展 EPC系統系統 EPC系統是在計算機互聯網的基礎上,利用射頻識別(RFID)、無線數據通信等技術,構造的一個覆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實物互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旨在提高現代物流、供應鏈管理水平、降低成本,被譽為是一項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現代物流信息管理新技術。 LOGOEPC的產生與發展的產生與發展LOGOEPC的產生與發展的產生與發展 EPC概念的提出概念的提出 EPC概念的提出源于射頻識別技術射頻識別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射頻識別技術
3、的優點在于可以無接觸的方式實現遠距離、多標簽甚至在快速移動的狀態下進行自動識別。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全球信息傳遞的即時性得到了基本保證。 在此基礎上,人們大膽設想將這兩項技術結合起來應用于物品標識和物流供應鏈的自動追蹤管理。由此,誕生了EPC。 EPC代碼單件物品一一對應LOGOEPC的產生與發展的產生與發展 EPC產生產生 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位天才教授提出了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開放網絡(物聯網)構想。 在國際條碼組織(EAN.UCC)、寶潔公司(P&G)、吉列公司 ( Gillette Company)、可
4、口可樂、沃爾馬、聯邦快遞、雀巢、英國電信、SAP、SUN、PHILIPS、IBM全球 83跨國公司的支持下,開始了這個發展計劃。LOGOEPC的產生與發展的產生與發展 EPC在全球的發展在全球的發展 全世界廣泛使用的全球統一標識系統(EAN.UCC系統)的主管機構國際物品編碼協會(EAN/UCC)于2003年收購了Auto ID Labs的EPC技術,從而使EPC納入全球統一標識系統。 2003年11月1日,國際物品編碼協會(EAN/UCC)成立了EPCglobal ,同時,Auto ID Center于2003年11月1日更名為Auto-ID Lab,為EPCglobal提供技術支持。 20
5、07年4月16日,EPCglobal發布了一項開創性標準-EPCIS(產品電子代碼信息服務)標準 。當企業開始應用EPCIS標準共享產品數據以改善整個供應鏈下可控環境的效率時,該技術的真實潛力才能實現?!盠OGOEPC的產生與發展的產生與發展 EPCglobal 2005年1月,EAN正式更名為GS1(全球第一標準化組織)。2005年6月,UCC正式更名為GS1 US。目前,EPCglobal是由GS1和GS1 US兩大標準化組織聯合成立,其機構組成如圖所示。LOGOEPC的產生與發展的產生與發展EPCglobal體系框架包含三種主要的活動,由EPCglobal體系框架內相應的標準支撐,如圖所
6、示。LOGOEPC的產生與發展的產生與發展LOGOEPC的產生與發展的產生與發展 EPC在我國的發展在我國的發展 參與EPC研究的有中國物品編碼中心、AIM CHINA等非營利機構以及Auto-ID中國實驗室等科研機構,目前已經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EPC處于宣傳和推廣的起步階段。 作為EPC系統的關鍵之一的射頻識別技術的研究,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早在1996年就開始了。1999年,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完成了原國家技術監督局的科研項目新興射頻識別技術研究,制定了射頻識別技術規范。2002年中國物品編碼中心開始積極跟蹤國際EPC的發展動態,2003年完成了EPC產品電子代碼課題的研究,出版了條碼與射頻標
7、簽應用指南一書。 LOGOEPC的產生與發展的產生與發展2003年12月23日,在北京舉行第一屆中國EPC聯席會。此次會議,統一了EPC產品電子代碼和物聯網的概念,協調了各方的關系,將EPC技術納入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為EPC在我國的快速、有序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4年4月22日,EPCglobal China在北京成立,其主要職責是:負責統一管理、統一注冊、統一賦碼和統一組織實施我國的EPC系統推廣應用工作及EPC標準化研究工作。 LOGOEPC的產生與發展的產生與發展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簡介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簡介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ANCC)是經國務院批準,負責統一組織、協調和管理我
8、國條碼及物品編碼工作的專門機構。 完成EPC注冊管理流程的制定,并開始發展EPC成員; 組織有關部門加強EPC硬軟件技術研究; 根據EPCglobal的標準研究和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EPC標準; 加強EPC實驗室研究; 聯系企業建立應用試點; 開發了EPCglobal China網站; 出版了EPC與物聯網及EPC技術基礎教程等書籍; 承辦了亞太地區EPC全球巡回培訓首站的工作; 舉辦了兩屆EPC技術與物聯網高峰論壇,有力推進EPC技術產業的發展。 LOGOEPC結構結構 什么是產品代碼(什么是產品代碼(EPC編碼)?編碼)? 產品電子代碼(EPC編碼)是國際條碼組織推出的新一代產品編碼體系,原
9、來的產品條碼僅是對產品分類的編碼,EPC碼是對每個單品都賦予一個全球唯一編碼,EPC編碼96位(二進制)方式的編碼體系。 96位的EPC碼,可以為2.68億公司賦碼,每個公司可以有1600萬產品分類,每類產品有680億的獨立產品編碼,形象的說可以為地球上的每一粒大米賦一個唯一的編碼。 LOGOEPC結構結構 什么是產品電子標簽(什么是產品電子標簽(EPC標簽)?標簽)? 電子標簽是由一個比大米粒1/5還小電子芯片和一個軟天線組成,電子標簽像紙一樣薄,可以做成郵票大小,或者更小。 EPC電子標簽可以在1-6米的距離讓讀寫器探測到,電子標簽一般可以讀寫信息,電子標簽是一個成熟的技術,EPC電子標簽
10、的特點是全球統一標準,價格也非常便宜。 EPC電子標簽通過統一標準、大幅降低價格、與互聯網信息互通的特點,使電子標簽應用風起云涌,在2006年全球電子標簽應用已達到每年600-800億片的用量。 LOGOEPC結構結構 什么是物聯網?什么是物聯網? 電子標簽(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產品電子碼(Electronic Product Code)、互聯網(INTERNET)三個元素的有效組合,孕育出正在改變世界產品生產和銷售管理新網。 一個帶有電子標簽的產品,電子標簽中有這個產品的唯一編碼,當這個帶有標簽的產品通過一個讀寫器時,這個產品的信息就會通過互聯網傳
11、輸的指定的計算機內,這個是一個全自動的產品流動監測網絡。 EPC開放網絡(物聯網)是構建在互聯網之上全球物品流動信息傳遞網絡。它將在全球范圍內從根本上改變對產品生產、運輸、倉儲、銷售各環節物品流動監控的管理水平。 EPC開放網絡(物聯網)同互聯網一樣也是一種應用,但這種應用是和產品生產、產品銷售緊密結合的應用。 LOGOEPC結構結構 EPC碼碼 EPC碼是由一個版本號加上另外三段數據(依次為域名管理者、對象分類、序列號)組成的一組數字。 其中版本號標識EPC的版本號,它使得EPC隨后的碼段可以有不同的長度;域名管理是描述與此EPC相關的生產廠商的信息,例如“可口可樂公司”;對象分類記錄產品精
12、確類型的信息,例如:“美國生產的330ml罐裝減肥可樂(可口可樂的一種新產品)”;序列號唯一標識貨品,它會精確的告訴我們所說的究竟是哪一罐330ml罐裝減肥可樂。LOGOEPC結構結構 EPC系統的結構系統的結構 EPC系統是一個非常先進的、綜合性的復雜系統,其最終目標是為每一單品建立全球的、開放的標識標準。它由全球產品電子代碼(EPC)的編碼體系、射頻識別系統及信息網絡系統三部分組成,主要包括六個方面,見下表: LOGOEPC結構結構EPC編碼標準:EPC碼是新一代的與EAN碼和UPC碼兼容的新的編碼標準。EPC系統中的EPC編碼與現行GTIN相結合,由現行的條碼標準逐漸過渡到EPC標準或與
13、EAN.UCC系統共存于未來的供應鏈中。EPC標簽:EPC標簽由天線、集成電路、連接集成電路與天線的部分、天線所在的底層四部分構成。EPC碼是存儲在RFID標簽中的唯一信息。讀寫器:盤繞讀寫器的天線與盤繞標簽的天線之間就形成了一個磁場。標簽就是利用這個磁場發送電磁波給讀寫器。這些返回的電磁波被轉換為數據信息,即標簽中的EPC碼。LOGOEPC結構結構EPC中間件(神經網絡軟件Savant):在貼有RFID標簽的產品在生產、運輸和銷售過程中,讀寫器將不斷收到一連串的EPC碼。但最重要最困難的環節就是傳送和管理這些數據。 Auto-ID中心開發了一種名為Savant的軟件技術,相當于該新式網絡的神
14、經系統。它利用分布式的結構,完成數據校對、讀寫器協調、數據傳送、數據存儲等任務。對象名解析服務(Object Naming Service ONS):當讀寫器讀取EPC標簽的信息時,EPC碼就傳遞給Savant系統。Savant系統在局域網或互聯網上利用ONS對象名解析服務找到這個產品信息所存儲的位置。ONS給Savant系統指明存儲這個產品的有關信息的服務器,因此就能夠在Savant系統中找到包含產品信息的PML文件,并將信息傳遞用于供應鏈管理。物理標記語言(Physical Markup Language PML):所有關于產品的有用信息都是用一種新型的標準的計算機語言物理標記語言(PML
15、)書寫。PML是基于已被人們廣為接受的可擴展標識語言(XML)發展而來的。LOGOEPC結構結構 EPC系統工作流程系統工作流程 在由EPC標簽、識讀器、Savant服務器、Internet、ONS服務器、PML服務器以及眾多數據庫組成的實物英特網中,其工作流程如下:識讀器從標簽上識讀出EPC標簽的編碼信息。分布式Savant軟件系統處理和管理由識讀器讀取的EPC標簽信息。Savant將EPC傳給ONS。ONS指示Sanant到一個保存產品文件的PML服務器的IP地址。PML服務器利用PML技術把產品信息傳到供應鏈上。 LOGO標準體系分類與組成標準體系分類與組成 ISO制定的制定的RFID標
16、準體系標準體系 1995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聯合技術委員會JTCl設立了子委員會SC31(以下簡稱SC31),負責RFID標準化研究工作。 數據標準(如編碼標準ISO/IEC 15691、數據協議ISO/IEC 15692、ISO/IEC 15693,解決了應用程序、標簽和空中接口多樣性的要求,提供了一套通用的通信機制)、空中接口標準(ISO/IEC 18000系列)、測試標準(性能測試ISO/IEC 18047和一致性測試標準ISO/IEC 18046)、實時定位(RTLS)(ISO/IEC 24730系列應用接口與空中接口通信標準)方面的標準。 LOGO標準體系分類與組成標準體系
17、分類與組成 RFID在物流供應鏈領域中的應用方面標準由ISO TC 122/104 聯合工作組負責制定, 包括ISO17358應用要求、ISO 17363貨運集裝箱、ISO 17364裝載單元、ISO 17365運輸單元、ISO 17366產品包裝、ISO 17367產品標簽。RFID在動物追蹤方面的標準由ISO TC 23 SC19來制定,包括ISO 11784/11785動物RFID畜牧業的應用,ISO 14223動物RFID畜牧業的應用-高級標簽的空中接口、協議定義。 LOGO標準體系分類與組成標準體系分類與組成 EPCglobal制定的制定的RFID標準體系標準體系 與ISO 通用性R
18、FID標準相比,EPCglobal標準體系是面向物流供應鏈領域,可以看成是一個應用標準。EPCglobal的目標是解決供應鏈的透明性和追蹤性,透明性和追蹤性是指供應鏈各環節中所有合作伙伴都能夠了解單件物品的相關信息,如位置、生產日期等信息。 在空中接口協議方面,目前EPCglobal的策略盡量與ISO兼容,如C1Gen2 UHF RFID標準遞交ISO將成為ISO 18000 6C標準。但EPCglobal空中接口協議有它的局限范圍,僅僅關注UHF 860930MHz。 物聯網標準是EPCglobal所特有的 LOGO標準體系分類與組成標準體系分類與組成 日本日本UID制定的制定的RFID標準
19、體系標準體系 日本泛在中心制定RFID相關標準的思路類似于EPCglobal,目標也是構建一個完整的標準體系,即從編碼體系、空中接口協議到泛在網絡體系結構,但是每一個部分的具體內容存在差異。 為了制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RFID標準,在編碼方面制定了ucode編碼體系,它能夠兼容日本已有的編碼體系,同時也能兼容國際其他的編碼體系。 UID采用扁平式信息采集分析方式,強調信息的獲取與分析,比較強調前端的微型化與集成。 LOGO標準體系分類與組成標準體系分類與組成 三大標準體系空中接口協議的比較三大標準體系空中接口協議的比較 這三個標準相互之間并不兼容,主要差別在通訊方式、防沖突協議和數據格式這三個
20、方面,在技術上差距其實并不大。 EPCGlobal最重視UHF頻段的RFID產品 日本對2.4GHz 微波頻段的RFID似乎更加青睞,目前日本已經開始了許多2.4GHz RFID產品的實驗和推廣工作 LOGO標準體系分類與組成標準體系分類與組成 EPCglobal與日本與日本UID標準體系的主要區別標準體系的主要區別 編碼標準不同 EPCglobal使用EPC編碼,代碼為96位。日本UID使用uCode編碼,代碼為128位。 根據IC標簽代碼檢索商品詳細信息的功能。 Auto ID中心和泛在ID中心在使用互聯網進行信息檢索的功能方面基本相同。 日本的電子標簽采用的頻段為2.45GHz和13.5
21、6MHz。歐美的EPC標準采用UHF頻段,例如902MHz-928MHz。 LOGOISO/IEC 18000ISO/IEC 技術標準專門針對IC卡專業技術標準主要包括ISO/IEC 18000(空中接口參數)、ISO/IEC 10536 (密耦合非接觸集成電路卡)、ISO/IEC 15693(疏耦合非接觸集成電路卡)和ISO/IEC 14443(近耦合非接觸集成電路卡),如圖所示:LOGOISO/IEC 18000ISO/IEC 18000作為目前相對較新的一系列標準,可用于商品的供應鏈,其中的部分標準也正在形成之中。其中,ISO/IEC 18000系列包含了有源和無源RFID技術標準,主要
22、規定了基于物品管理的RFID空中接口參數。ISO/IEC 18000標準的內容如圖所示:LOGOISO/IEC 18000RFID系統的主要工作頻段包括低頻(135 KHZ)高頻(13.56MHZ)超高頻(433 MHZ、860-960 MHZ)微波(2.45 GHZ) 四個頻段。LOGOISO/IEC 18000LOGOISO/IEC 18000 ISO/IEC 18000未來發展的重點和方向: 新空中接口模式研究 帶輔助電源和傳感器的標簽技術很早就引起工作組的重視,作為“物聯網”基礎的傳感器和RFID技術的標準化工作必將被進一步推進。 有源標簽與傳感器的引入,輔助電源的引入能夠大大提高RF
23、ID標簽的發射功率和 處理能力,從而增大標簽的通信距離,提高標簽的識別速率、抗干擾能力;而傳感 器與RFID標簽結合,使RFID技術不僅可以用于物品的識別和跟蹤,更可以實時監 視物品及其外界環境的狀態,為物品的管理帶來極大的好處。 LOGOISO/IEC 10536 ISO/IEC 10536以識別卡非接觸的集成電路卡說明了非接觸的密耦合IC卡的結構和工作參數。該標準主要包括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物理特性。 第二部分,耦合區的尺寸和位置。 第三部分,電信號和復位過程。 第四部分,復位應答和傳輸協議。LOGOISO/IEC 10536LOGOISO/IEC 10536第1部分,物理特性 在標準的
24、第1部分,規定了密耦合IC卡的物理特性。對機械尺寸來說,規定了和非接觸IC卡相同的要求。LOGOISO/IEC 10536第2部分,耦合區的尺寸和位置 在標準的第二部分詳細規定了耦合元件的尺寸和位置。這里不僅應用了電感耦合元件(H1-H4),而且應用了電容耦合元件(E1-E4)。耦合元件的配置是這樣選擇;密耦合IC卡在插入式讀寫器中所有四個位置上工作(如下圖)LOGOISO/IEC 10536第3部分,電信號和復位過程能量供應 密耦合IC卡的能量供應是通過四個電感耦合元件H1-H4來完成的。 卡到讀寫器的數據傳輸 為了卡和讀寫器之間傳輸數據,可選用電感耦合元件或電容耦合元件。然而,在通信過程中
25、,不允許在耦合方式之間進行切換。LOGOISO/IEC 10536讀寫器到卡的數據傳輸 為了向IC卡傳輸數據,標準優先選擇電感耦合的方法。使用場F1-F4的90相移鍵控為調制方法,同時同步鍵控所有的相位。根據IC卡在插入式讀寫器中的位置,調制時耦合場之間可能產生如下的相位關系: 其中,狀態A為非調制狀態, A為已調制狀LOGOISO/IEC 10536第4部分,復位應答和傳輸協議 ISO/IEC 1053的這一部分說明了讀寫器和IC卡之間的傳輸協議。LOGOISO/IEC 14443標準簡介標準簡介 第一部分:物理特性第一部分:物理特性 范圍 ISO/IEC14443的這一部分規定了鄰近卡(P
26、ICC)的物理特性。它應用于在耦合設備附近操作的ID1型識別卡。 ISO/IEC14443的這一部分應與正在制定的ISO/IEC14443后續部分關聯使用。LOGOISO/IEC 14443標準簡介標準簡介 定義 下列定義適用于ISO/IEC14443的這一部分: 集成電路Integratedcircuit(s)(IC): 用于執行處理和/或存儲功能的電子器件。 無觸點的Contactless: 完成與卡的信號交換和給卡提供能量,而無需使用微電元件(即:從外部接口設備到卡上的集成電路之間沒有直接路徑)。 無觸點集成電路卡Contactlessintegratedcircuit(s)card:
27、一種ID1型卡類型(如ISO/IEC7810中所規定),在它上面有集成電路,并且與集成電路的通信是用無觸點的方式完成的。 鄰近卡Proximitycard(PICC) 一種ID1型卡,在它上面有集成電路和耦合工具,并且與集成電路的通信是通過與鄰近耦合設備電感耦合完成的。 鄰近耦合設備Proximitycouplingdevice(PCD) 用電感耦合給鄰近卡提供能量并控制與鄰近卡的數據交換的讀/寫設備。LOGOISO/IEC 14443標準簡介標準簡介 物理特性 一般特性 鄰近卡應有根據ISO/IEC7810中規定的ID1型卡的規格的物理特性。 尺寸 鄰近卡的額定尺寸應是ISO/IEC7810
28、中規定的ID1型卡的尺寸。 附加特性紫外線X射線動態彎曲應力動態扭曲應力可變磁場可變電場靜態電流靜態磁場工作溫度LOGOISO/IEC 14443標準簡介標準簡介 第二部分:頻譜功率和信號接口第二部分:頻譜功率和信號接口 范圍 ISO/IEC14443的這一部分規定了需要供給能量的場的性質與特征,以及鄰近耦合設備(PCDs)和鄰近卡(PICCs)之間的雙向通信。 ISO/IEC14443的這一部分應與ISO/IEC14443的其他部分關聯使用。 ISO/IEC14443的這一部分并不規定產生耦合場的方法,也沒有規定如何符合因國家而異的電磁場輻射和人體輻射安全的條例。LOGOISO/IEC 14
29、443標準簡介標準簡介 術語和定義 ISO/IEC144432中給出的定義和下列定義適用于本國際標準: 位持續時間Bitduration 一個確定的邏輯狀態的持續時間,在這段時間的最后,一個新的狀態位將開始。 二進制相移鍵控Binaryphaseshiftkeying 相移鍵控,此處相移180,從而導致兩個可能的相位狀態。 調制系數Modulationindex 定義為(ab)/(ab),其中a,b分別是信號幅度的最大,最小值。 不歸零NRZL 在位持續時間內,一個邏輯狀態的位編碼方式,它以在通信媒介中的兩個確定的物理狀態之一來表示。 副載波Subcarrier 以載波頻率fc調制頻率fs而產
30、生的RF信號。LOGOISO/IEC 14443標準簡介標準簡介 縮略語和符號ASK移幅鍵控BPSK二進制移相鍵控NRZL不歸零,(L為電平)PCD鄰近耦合設備PICC鄰近卡RF射頻fc工作場的頻率(載波頻率)fs副載波調制頻率Tb位持續時間 鄰近卡的初始化對話 鄰近耦合設備和鄰近卡之間的初始化對話通過下列連續操作進行:PCD的射頻工作場激活PICC鄰近卡靜待來自鄰近耦合設備的命令鄰近耦合設備命令的傳送鄰近卡響應的傳送LOGOISO/IEC 14443標準簡介標準簡介 功率傳輸 鄰近耦合設備產生一個被調制用來通信的射頻場,它能通過耦合給鄰近卡傳送功率。 信道接口 耦合IC卡的能量是通過發送頻率
31、為13.56MHz的閱讀器的交變磁場來提供。由閱讀器產生的磁場必須在1.5A/m7.5A/m之間。國際標準ISO14443規定了兩種閱讀器和近耦合IC卡之間的數據傳輸方式:A型和B型。一張IC卡只需選擇兩種方法之一。符合標準的閱讀器必須同時支持這兩種傳輸方式,以便支持所有的IC卡。閱讀器在”閑置“的狀態時能在兩種通信方法之間周期的轉換。LOGOISO/IEC 14443標準簡介標準簡介 第三部分:初始化和防碰撞算法第三部分:初始化和防碰撞算法 范圍 ISO/IEC14443的這一部分規定了鄰近卡(PICCs)進入鄰近耦合設備(PCDs)時的輪尋,通信初始化階段的字符格式,幀結構,時序信息。RE
32、Q和ATQ命令內容,從多卡中選取其中的一張的方法,初始化階段的其它必須的參數。 這部分規定同時適用于A型PICCs和B型PICCs. LOGOISO/IEC 14443標準簡介標準簡介 術語和定義ISO/IEC144433中給出的定義和下列定義適用于本國際標準: 防碰撞循環(Anticollision loop) 可適用的(Applicative) 位碰撞檢測協議(Bit collision detetion protocol) 數據塊(Block) 異步數據塊傳輸(Block-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字節(Byte) 字符串 碰撞 能量單位 時間槽協議LOGOI
33、SO/IEC 14443標準簡介標準簡介 縮略語和符號 ATQ 對請求的應答ATQA 對A型卡請求的應答ATQB 對B型卡請求的應答ATR 對重新啟動的請求的應答ATS 對選擇請求的應答ATQ-ID 對ID號請求的應答CRC 環檢驗碼RATS 對選擇應答請求REQA 對A型卡的請求REQB 對B型卡的請求REQ-ID 請求ID號RESEL 重新選擇的請求 輪訊 為了檢測到是否有PICCs進入到PCD的有效作用區域,PCD重復的發出請求信號,并判斷是否有響應。請求信號必須是REQA和REQB,附加ISO/IEC14443其它部分的描述的代碼。 LOGOISO/IEC 14443標準簡介標準簡介
34、PICC的狀態集 調電狀態 由于沒有足夠的載波能量,PICC沒有工作,也不能發送反射波。 閑置狀態 在這個狀態時,PICC已經上電,能夠解調信號,并能夠識別有效的REQA和WAKE-UP命令。 準備狀態 本狀態下,實現位幀的防碰撞算法或其它可行的防碰撞算法。 激活狀態 PCD通過防碰撞已經選出了單一的卡。 結束狀態 PICC的命令集 PCD用于管理與PICC之間通信的命令有:REQA 對A型卡的請求WAKE-UP 喚醒ANTICOLLISION 防碰撞SELECT 選擇HALT 結束LOGOISO/IEC 14443標準簡介標準簡介 第四部分:傳輸協議第四部分:傳輸協議 范圍 ISO/IEC1
35、4443的這一部分規定了非接觸的半雙功的塊傳輸協議并定義了激活和停止協議的步驟。這部分傳輸協議同時適用于A型卡和B型卡。 標準引用 下列標準中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ISO/IEC14443這一部分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SO和IEC的成員修訂當前有效國際標準的紀錄。I SO/IEC 7816-4: 識別卡 接觸式集成電路卡 第四部分 產業內部交換命令LOGOISO/IEC 15693標準簡介標準簡介國際標準ISO/IEC15693以“識別卡一非接觸式集成電路卡一疏禍合卡”為標題說明非接觸
36、疏禍合IC卡的作用原理和工作參數。這種IC卡的最大工作距離為1米,主要使用價格便宜的簡單“狀態機”式存儲器組件作為數據載體。ISO/IEC15693標準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一物理特性; 第二部分一空氣接口與初始化; 第三部分一防沖突和傳輸協議。LOGOISO/IEC 15693標準簡介標準簡介 符合ISO/IEC 15693標準的信號接口部分的性能如下: 工作頻率工作頻率為13.56MKz7KHz 工作場強工作場的最小值為0.15A/m,最大場為5A/m。 調制 用2種幅值調制方式,即10和100調制方式。閱讀器應能確定用哪種方式。 數據編碼 數據編碼采用脈沖位置調制。兩種數據編碼模式:256選1模式和4選1模式。 數率 有高和低兩種數率。LOGOISO/IEC 15693標準簡介標準簡介 符合ISO/IEC 15693標準的防沖突和傳輸協議 數據元數 UID唯一標識符 AFI 應用標識 DSFID數據存儲格式標識 CRC循環冗余校驗碼 存儲組織 最多有256個塊;最大塊的尺寸為256bits;最大的存儲容量為64Kbits。LOGOISO/IEC 15693標準簡介標準簡介 應答器的狀態Power off狀態:沒有被閱讀器激活的請況下處于power of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項目管理真題模擬試題及答案
- 理財中的法律合規性分析試題及答案
- 證券投資生態變化的典型案例考題及答案
- 高效閱讀材料準備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的核心試題及答案
- 完整注冊會計師考試框架試題及答案
- 針對園藝師考試的個性化備考計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內部審計知識試題及答案
- 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難點及解答試題及答案
- 油炸食品制造業中的食品安全與產業鏈協同考核試卷
- 學生檔案補辦申請表1
- 風機基礎計算書
- 運動醫學 教學大綱
- 「紅人」旅游小程序產品需求文檔
- 高中英語 外研版 B3U6-第6課時-writing
- 尾礦庫工程壩體施工方案
- 2022屆上海市16區高三語文一模分類匯編三:文學文本閱讀 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 DB37T 3717-2019 電動汽車充電站驗收規范
- TK305水噴砂方案
- 先進加工技術--水切割技術PPT
- 危廢處置方案完全示范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