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標題:我國大學生創業狀況調查分析作者:黃敬寶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經濟系時間:2010-7-27 0:00:00來源:經濟縱橫2010年第6期正文:以北京市12所高校為樣本摘要:對北京市12所高校的抽樣調查表明:多數大學生都認識到大學生創業的重要性,但準備創業或真正創業的卻鳳毛麟角。大學生創業風險較高是阻礙我國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因素。政府應采取多種措施改善大學生創業環境;大學生應轉變就業觀念,積極做好創業準備。關鍵詞:北京;大學生;創業;創業教育伴隨我國大學生就業困難問題的出現,學術界眾多學者將研究焦點聚焦于大學生創業問題。目前,關于大學生創業問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兩方面:一是大學生創業狀況
2、研究。任國友針對中國勞動關系學院2003級工商管理、社會工作等5個專業200多名大學生的調研表明,目前大學生的創業素質不容樂觀。何婷英對溫州五所高校1000名大學生的創業狀況進行調查和訪談,歸納了大學生的創業意識現狀及影響因素。周秋江對寧波六所高校1200名大學生的自主創業意向與影響因素展開了抽樣調查,結果表明,寧波在校大學生的創業知能嚴重不足。二是大學生創業途徑研究。郗杰英強調制度安排在青年創業中的關鍵性作用,并提出了青年創業制度安排的具體措施。劉映春認為,大學生創業素質的培養要從教學改革、開展活動和加強創業教育三個方面展開。李勃指出,實踐基地是溝通學校、學生與社會的橋梁,并闡述了建設創業教
3、育實踐基地的意義、基本原則和類型。隋照瑩對大學生創業項目的來源、影響因素、選擇原則、選擇方法展開了探討。本文基于北京地區12所高校大學生創業狀況的調查,分析了目前大學生創業的現狀、影響、成因。本次抽樣調查共回收問卷1844份,其中有效問卷1749份,有效率為94.8%。樣本包括綜合類、理工類、師范類、財經類、農業類、政法類、民族類共12所高校,其中,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分別占7.1%和2.8%,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分別占8.1%、8.9%、7.5%、10.6%,北京師范大學占1.8%,對外經貿大學和中央財經大學占4.4%、6.3%,中國農業大學占11.3
4、%,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占21.4%,中央民族大學占9.8%。從學科門類看,哲學專業大學生占0.5%,經濟學占15.9%,法學占9.4%,教育學占0.5%,文學占12.3%,歷史學占1.3%,理學占13.2%,工學占21.1%,農學占9.3%,醫學占0.1%,管理學占16.4%。被調查大學生來自我國31個省市區和香港地區,其中,所屬農村、城鎮和城市分別占27.2%、36.8%、31%。被調查大學生中男生占52.6%,女生占47.4%。在1749名被調研大學畢業生中,填寫“創業”部分的有674人,構成了本文調研的主要樣本。一、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一)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對“大學生如何看待大學生創業”這
5、一問題,有85名大學生即樣本總數的12.6%認為是由于無法實現就業而“走投無路”的被動選擇;有441名大學生即65.4%認為是“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就業方式;有122名大學生即18.1%認為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有15名大學生即2.5%選擇了包括“創業只是由愛好、志向決定的個人選擇”、“創業是幼稚、不理智的行為”等選項;沒有填寫本題的有9名大學生,占1.3%。可見,絕大多數大學生都認識到了大學生創業的價值所在。(二)大學生的創業意愿對“您想去自主創業嗎”這一問題,選擇“想過”的大學生占樣本59.3%,選擇“沒有”的大學生占37.2%,空缺的大學生占3.4%。對進一步的“如果沒有找
6、到工作,您會選擇創業嗎”這一問題,有43.9%的大學生選擇“會”,32.2%的大學生選擇“不會”,23.9%的大學生空缺。可見,超過一半的大學生想過去創業,但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寧可失業也不會去創業,說明還有部分大學生對創業持排斥態度而無法接受創業這種選擇。(三)大學生的創業實踐對“究竟有多少大學生真正創業”這一問題,選擇“實際已經創業”的大學生只有2人,占“打算創業”的127名大學生的1.57%,占“想過創業”的400名大學生的0.5%,占“創業部分”樣本674名大學生的0.3%,占本次調查總樣本1749名大學生的0.11%。可見,即使有些大學生想過或曾打算創業,但最終也沒有落實到行動。結果是有
7、些大學生去了機關事業單位,有些去了國有企業或外資企業,真正創業的可謂鳳毛麟角。(四)大學生創業的影響因素對“哪些因素響著大學生創業”這一問題.有66.3%的大學生選擇了“創業能力”,51.3%的大學生選擇了“創業團隊”,47.9%的大學生選擇了“創業精神”,41.5%的大學生選擇了“創業環境”,選擇其他包括人品、性格、價值觀、經驗及家庭條件、社會關系等因素的大學生占5.6%。可見,創業精神、創業能力等個人方面的因素很重要,但社會創業環境方面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五)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對“大學生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創業群體,其優勢何在”這一問題,有77.9%的大學生認為“年輕有活力、勇于拼搏”是大學生
8、創業的優勢,46.1%的大學生認為是“學習能力強”,45.3%的大學生認為是“創新能力強”,30%的大學生認為是大學生的“家庭負擔輕”,25.5%的大學生認為是“知識技能多”,2.2%的大學生認為是其他包括擁有資金、社會關系等因素。可見,大學生作為一個創業群體擁有更多的人力資本和巨大的發展潛力,應成為我國創業的主力軍。(六)大學生創業的障礙對“盡管有諸多創業優勢,而現實中很多大學生并沒有選擇自主創業之路的原因何在”這一問題,有82.9%的大學生認為“資金缺乏”是最主要的障礙,57.9%的大學生認為“社會關系缺乏”構成了障礙,31.8%的大學生認為是“創業意識缺乏”,31.3%的大學生認為是“政
9、策不熟悉”,25.4%的大學生認為是“技術缺乏”,12.2%和9.1%的大學生則認為是“戶口社保問題”和“家人反對”,選擇其他包括決策力差、經驗不足、不知道等因素的大學生比重不大。以上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大學生將創業夢想轉化為現實。(七)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在被調研大學生中,接受過創業教育的大學生只有17.2%,沒有接受過創業教育的大學生占77.4%,空缺的大學生占5.3%。這意味著需要推動高校創業教育,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對“如何促進創業教育”這一問題,62%的大學生選擇了“改善實踐指導”,43%的大學生選擇了“提供資金支持”,35.2%的大學生選擇了“完善教育內容”,32.3%的
10、大學生選擇了。“加大教育宣傳”,28.3%的大學生選擇了“促進師生交流”,26%的大學生選擇了“擴大教育規模”,20.3%的大學生選擇了“改善課堂教學”,1.2%的大學生選擇了其他方式。對進一步的“哪種創業教育形式才是有效的呢”這一問題,選擇“去企業實踐”的大學生最多,占63.8%;其次是選擇“創業實驗室”的大學生,占42.7%;再次是選擇“創業大賽”的大學生,占39.8%;之后,選擇“KAB教學”的大學生占31.3%,參加如“諾基亞大講堂”等“企業家講座”的大學生占22%,觀看電視節目贏在中國的大學生占17.2%;選擇其他包括先工作幾年等方式的大學生占1.8%。以上結果一方面說明了大學生非常
11、需要創業教育的指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學生對創業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為大學生營造一個更加豐富、實用的創業教育環境。(八)政府應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什么幫助對“大學生創業需要政府提供哪些幫助呢”這一問題,有61.6%的大學生希望政府“設立創業基金”以提供資金支持,51.3%的大學生希望政府提供如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42.3%的大學生希望政府解決創業大學生的“戶口和社會保障問題”,42%的大學生希望政府建立“專業化管理服務機構”為大學生創業提供高水平的技能指導和后續服務,30.4%的大學生希望政府“加大創業宣傳”以營造一個認可創業、重視創業、鼓勵創業的氛圍,1.9%的大學生
12、希望政府提供其他如提供實習機會、完善勞動力市場等幫助。以上結果說明,大學生創業非常需要政府的幫助。二、調查問卷的結論及探討(一)大學生創業規模過低不利于我國創業型經濟的發展創業型經濟相對于管理型經濟而言是建立在創新與創新事業基礎上的一種經濟形態,具有較高的創業啟動與退出率、較高的研發投入和人力資本投資、能帶動較高的經濟增長等特征,即驅動創業型經濟發展的主力不是傳統的資本和勞動,也不是科技研發,而是企業家的創意、創新與創業活動。目前,創業型經濟已成為一些發達國家的主導經濟形態,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創業型經濟強調創新和創業,其經濟效率更高,是一國經濟可持續高速發展的基礎,也是獲得更多國際競爭優勢的
13、保障。因此,鼓勵創業不僅是解決我國當前失業問題的權宜之計,也是建立創業型經濟、促進我國經濟持久高速發展的根基。大學生作為社會的精英部分,具有較高的知識和技能,應成為推動我國創業的主力。但現實中,雖然很多大學生認識到創業的重要意義,可大多數大學生沒有創業或準備創業。在本次調研中,真正創業的僅有2人,三成多的被調查大學生寧可失業也不會選擇創業。大學生創業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創業總體水平較低,導致“以創業促就業”的戰略無法得到很好的落實。(二)創業風險過大阻礙了我國大學生創業按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定義,就業是指一定年齡階段內的人們所從事的、為獲取報酬或賺取利潤而進行的活動。從本質上說,就業
14、就是勞動力能夠與其他資源相結合并進行生產和財富創造的過程。創業實質上是就業的一種形式,但其特殊性在于,傳統意義的就業是“被人雇傭”,而創業則實現了“自我雇傭”。創業者獲得了更多的自由和主動性,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和風險。就業者往往只需完成某些局部工作,而創業者則需全面統籌運作,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技能。一旦出現虧損,就業者的最大損失限度為其工資收入,而創業者可能失去其全部的資產投入,甚至可能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大學生作為人力資本投資的主體,必然在就業形式的選擇上考慮風險因素。從調研結果看,大學生創業存在的諸多障礙既包括創業意識淡薄、創業能力不足等個人方面的因素,也包括資金缺乏、技術缺乏等大學生創業群體
15、共同面臨的問題,還包括家庭反對、戶口、社會保障等社會環境方面的因素。也就是說,由于以上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概率并不高,或者說,大學生創業的風險太大。這樣,很多大學生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去考慮創業的,甚至寧可失業也不去創業。這是符合理性人假定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能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降低大學生創業的風險,我國就不可能出現較大規模的大學生創業浪潮。三、促進大學生創業的對策建議(一)政府應采取多種措施以改善大學生創業環境促進大學生創業的關鍵在于采取有效措施,改變大學生創業的資源約束,使創業更具吸引力。首先,高校應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高等
16、教育的產物,高校構成了影響大學生創業最直接的微觀環境。根據調研結果,目前很多大學生沒有得到良好的創業教育,導致創業能力不足。因此,高校應推動創業教育,一方面,加大創業意義與價值的宣傳,改變“一熱兩冷”現象,形成重視創業和創業教育的校園風氣。另一方面,加大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擴大創業教育規模,提高創業教育質量,為更多的大學生獲得足夠的創業知識和技能提供條件。其次,政府應營造良好的大學生創業政策環境。我國高校大多都是公辦高校,高校創業教育水平從根本上取決于國家的重視程度與扶持力度。因此,政府對大學生創業支持應承擔更大的責任。政府應加大大學生創業宣傳力度,形成認同創業、尊重創業者的社會氛圍,增強
17、創業者的“榮譽感”,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以緩解創業資金的瓶頸,成立專業化管理服務機構,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全方位的指導和幫助;深化戶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制定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以解決創業大學生的后顧之憂,激勵更多的大學生投身于創業之中。(二)大學生應轉變就業觀念,積極做好創業準備即使創業環境很優越,如果大學生自身沒有創業意愿或創業能力也無濟于事。因此,大學生創業的發展最終還是取決于大學生本人。根據調研結果,大學生主要根據其個人偏好和創業的成本收益比較做出是否創業的選擇。如果不喜歡創業或觀念上無法接受創業或者有其他更好的選擇,這意味著創業的機會成本很高或風險太大、創業成功率很低,這都將導致大學生放棄自主創業。然而隨著我國大學畢業生日益增多及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國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大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創業的機會成本正呈下降趨勢。在創業和失業兩者中,大學生選擇前者顯然是更有利的。因為如果失業,大學生畢業后不但沒有收入,其原有的人力資本也會隨時間的推移而貶值。相反,如果選擇創業,將不僅有機會獲得一份不錯的收入,而且隨著工作經驗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化產業管理的團隊建設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專利申請材料的準備與審核試題及答案
- 工程原料合同協議
- 宿州拆遷協議合同書
- 專利代理人實踐經驗總結試題及答案
- 工地服務合同協議
- 室內陳設考試題及答案
- 安置房房產互換合同協議
- 定制飄窗合同協議
- 材料力學課本試題及答案
- 社會認知力測試題及答案
- 肉雞供需合同協議網頁
- “條令條例學習月”主題授課課件
- 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全面剖析
- 2024年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新教科版小學1-6年級科學需做實驗目錄
- 工程網絡計劃技術概述
- 《不定期船營運管理模擬系統》實驗指導書
- 華上集團基本法講述
- s參數定義、矢量網絡分析儀基礎知識和s參數測量義講
- 重癥培訓重癥監測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