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與朱元思書_第1頁
21與朱元思書_第2頁
21與朱元思書_第3頁
21與朱元思書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案:與朱元思書教材來源:初中八年級語文(下冊)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版內容來源:初中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主題:與朱元思書課時:1課時授課對象:八年級學生設計者:郭芳目標確定的依據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1)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2)隨文學習基本詞匯、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語言難點;了解常用修辭手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3)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

2、2、教材分析與朱元思書是一篇以書信形式描寫山水的美文。它以清麗的文字,明快的節奏,錯落的韻致,雋永的意境描繪浙江富陽至桐廬一帶的富春江上的秀麗景色,成為山水小品文中的佳作,歷久不衰。表現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同時也流露出對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含蓄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這是一篇美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3、學情分析八年級學生已經有一定的文言文閱讀基礎,但學生閱讀積累上少,并且作品離他們生活的年代較遠,因此,選擇利用多媒體指導學生大體了解本文創作的時代背景,針對性的創設教學情境,努力為學生創設寬松開放的學習環境和討論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目標1、

3、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能流利誦讀課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正確疏通文意,提高文言語感。2、通過美文朗讀訓練和文本分析,體會文章的“結構美、語言美、意境美、志趣美”,以批注的方式賞析富有情趣的語言,總結品味鑒賞語言的方法。3、通過仔細研讀文本和交流探討,能體會作者高潔的志趣。評價任務1、針對目標1,設計兩個問題,讓學生通過多種閱讀方式誦讀課文,達到熟練背誦的程度,并且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同桌兩人相互交流,疏通文意,以此檢測疏通文意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2、針對目標2,設計兩個活動,讓學生感受本文整齊嚴謹的結構和意境美,以檢測其理清文章結構,品讀、賞析語言的能力。3、針對目標3,設計一個問題,讓學生理解作者

4、高潔的志趣,檢測其領悟作品內涵的能力。教學過程環節一:賞美圖,讀美文,引入新課。多媒體滾動播放富春江的優美畫面,配以悠揚的古箏曲高山流水,營造氣氛,創設情境,學生齊讀歷代文人贊美富春江的名句導入。“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吳桓贊)“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唐韋莊)“三吳行盡千山水,猶道桐廬景情美。”(宋蘇軾)“一折青山一扇屏,一灣清水一條琴。無聲詩興有聲畫,須在桐廬江上尋。”(清劉嗣綰)環節二:誦讀課文, 疏通文意,感知課文內容。問題一:誦讀課文,讀準讀音,注意朗讀停頓。(評價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1、教師范讀。教師提示朗讀需要注意的地方:(1)注意語速。應慢一些,慢一些

5、才有時間去品味文中的意境。(2)注意停頓。逗號的停頓應小于句號,每一個句號后的停頓應小于一小層之間的停頓,每一段后的停頓應稍長一些。(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應落在“箭”“奔”二字上。(4)注意節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節拍為主。如:“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當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活動:學生聽讀課文,動筆圈畫,掃清字詞障礙,把握節奏、重音、停頓。2、學生誦讀自讀、同桌互讀、小組競賽、全班齊讀,讀準字音、停頓。問題二:通譯全文,積累文言知識(評價學生互助學習疏通文意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自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翻譯課文,理解文意。1

6、學生讀課文,口頭翻譯課文,畫出疑難浯句。2同桌之間討論交流,解決疑難問題,教師巡視酌情指導。3各小組提出難以解決的問題,全班共同討論解決,可以指定某位同學回答,也可請老師回答。4教師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理解文句。環節三:體會文章的“結構美、語言美、意境美”問題一:從富陽至桐廬的景致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作者是怎樣具體描繪富春江景的呢?誰能發現作者寫景的規律?由此可見,文章在結構上的特點是什么?作者又是如何表現富春江的美的?(評價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結構的能力)活動:學生先獨立思考問題,然后小組交流,如學生理解不夠到位,可以引導其細讀文本,用心體會.明確:先總后分。先總寫:用“風煙俱凈,天山共

7、色”八字大筆勾勒,將一幅天高氣爽、色彩清麗的整體圖畫推至讀者面前,使人覺得天光山色宛然在目。既境界闊大,又畫面清新,心情舒展。“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寫出對景物陶醉的那種自由解脫的情態。接著,在進行具體描繪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筆調告訴我們從富陽至桐廬的大約一百里之內,“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以激起讀者的極大興趣。再分寫:首先寫異水,再寫奇山。問題二: 如此奇異的山水,作者并不是用攝像機拍攝下來的,而是用文字為我們描繪的,那作者是怎樣具體描繪這奇山異水的呢?選出自己喜歡的語句或者段落,反復朗讀,做到流暢自然,用批注的方式賞析所選擇的精彩句段.(評價朗讀和鑒賞能力)明確:富春江水的清澈,使人的心

8、靈仿佛也變得透明而無雜質了。富春江水的洶涌急流,不得不讓人的心情隨之澎湃!可以說作者不僅僅是用眼睛在觀察美景,而是在用心靈去感受美景。對于水之“異”,作者不是空洞抽象的贊美,而是運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顯得格外有力。這是我們作文時要學習的。作者在寫富春江的奇山時,從視覺聽覺兩個方面來寫,多層次多角度的展現了富春江兩岸的群山之美,且運用神奇的想象力,采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寫雄奇的高山,把群山的靜態美轉化成動態美,“負峰”不僅寫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賦予生命活力,使它們顯得生龍活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種強烈的生命力;而清泉的吟唱、好鳥的歡歌、知了的鳴叫、猿猴的啼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部大自然的協奏曲,多么令人心曠神怡!總結鑒賞語言的方法: 動靜結合、聲靜相襯、有聲有色、修辭手法、詞語運用、句式特點等.環節四:研讀文本,體會作品內涵,探究文章志趣之美。問題一: 正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能夠以這樣的妙筆去描繪山水的人,以這種欣賞的心態享受山水的人,一定是一個有著仁智之慧的人。本文重在寫景,直接抒情寫志的語言很少。但中國歷代寫景文章都講究情景相生,我們從作者只言片語的議論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情感和志趣?(先找出表現作者情感的語句)為什么作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