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編號:*空調管道流場CFD分析報告項目名稱: 編制: 日期: 校對: 日期: 審核: 日期: 批準: 日期: 汽車有限公司2012年8月目 錄1.概述12.計算流程13.計算流體動力學(CFD)軟件FLUENT簡介14.除霜風道流動及玻璃靜態溫度和速度分布24.1.模型簡化和網格劃分24.2.模型前處理34.3.求解結果分析35.吹面風道流動及風量分配計算85.1.模型前處理與網格劃分85.2.邊界條件及求解設置85.3.模型求解及結果分析96.分析結論11;空調管道流場CFD分析報告 QQ汽車有限公司1. 概述本報告應用CFD數值分析軟件,對項目除霜效果進行數值模擬計算分析,計算出風道各風
2、口的風量分配比例,以及玻璃速度和靜態溫度分布情況,為進一步細化設計提供依據,分析按GB11556給出的條件進行。2. 計算流程汽車的中央除霜風道主要肩負著輸送分配用來溶化風窗玻璃內、外表面上的霜或冰,使其恢復清晰視野的熱空氣之任務,這對駕駛安全性至關重要。所以此段風道的主要設計點在獲得良好的風量分配比例和氣流吹拂角度和點擊點位置,使擋風玻璃和兩側車窗玻璃都能得到理想的靜態溫度和速度分布。此次分析的目的就是通過對空調風道出風口一段及車廂內的流場計算,得到出風道各風口的風量分配比例及玻璃受風情況顯示,此分析過程的流程圖如圖1。初步方案簡化空調系統的設計模型(CATIA)劃分單元網格(HYPERME
3、SH)定義物理模型、材料、邊界條件、初始條件和求解參數(FLUENT)求解(FLUENT)查看分析結果模型是否可用模擬結果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最終方案改進模型改進結構改進方案否否圖1 風道除霜分析流程圖3. 計算流體動力學(CFD)軟件FLUENT簡介FLUENT軟件是專用于模擬和分析在復雜幾何區域內的流體流動與熱交換問題的CFD軟件。FLUENT提供了靈活的網格特性,用戶可方便地使用結構網格和非結構網格對各種復雜區域進行網格劃分。對于二維問題,可生成三角形單元網格和四邊形單元網格;對于三維問題,提供的網格單元包括四面體、六面體、棱錐、楔形體及雜交網格等。FLUENT還允許用戶根據求解規模、精度及
4、效率等因數,對網格進行整體或局部的細化和粗化。對于具有較大梯度的流動區域,FLUENT提供的網格自適應特性可讓用戶在很高的精度下得到流場的解。4. 除霜風道流動及玻璃靜態溫度和速度分布4.1. 模型簡化和網格劃分為了分析除霜系統的除霜效果,這里重點保留除霜風道內的所有細節,將汽車風擋玻璃及儀表板也考慮在內,與車身外表面構成一個的封閉艙,其數模如圖2所示,其中擋風玻璃按照給定的CATIA模型分出A區和B區,兩側玻璃,兩側和中央左右共四個內部出風口,出口按GB11556標準給出。出口側車窗玻璃A區B區擋風玻璃除霜風道圖2 除霜風道CATIA數模右側窗出口進風口副駕駛側出口駕駛員側出口左側窗出口右側
5、窗出口駕駛員側出口副駕駛側出口左側窗出口進風口1015圖3 除霜風道結構對空調除霜風道進行流體分析前,首先需要對CATIA模型進行前處理(見圖2、3),去除對分析沒有影響的風道表面特征,從CATIA模型中抽出風道的內表面;然后去除一些對最終結果影響很小的細小特征,因為要精確地模擬這些特征,會導致生成網格的質量變差,求解時的計算量也會成倍增加,所以對模型進行必要的簡化和幾何清理,尤為重要。對風道進行網格劃分時,總體的要求是連續、均勻、美觀,過渡平緩。網格采用四面體單元,風道網格最小5mm,單元總數約55萬。為了清楚了解風量比例的分配,特將中央出風口根據幾何結構分為若干部分,具體見圖3所示。4.2
6、. 模型前處理邊界按國標GB11556給出,并如下簡化假設:(1)流體的物性參數(如流體的密度與粘度等)為常數;(2)出玻璃外,其他的面不考慮與外界有熱交換。求解設置:風道入口為速度入口,出口為壓力出口。設空氣在風道入口處的速度均勻分布,空氣流量為175m3/h,轉換速度為4.93m/s,水力直接91.04mm,湍流強度為0.7%,方向垂直于邊界;風道出口背壓為零,水力直接為23.46mm。對于空調系統的風道分析,壓力速度耦合一般采用SIMPLE方法,RNG非平衡壁面函數湍流模型進行分析。針對該空調系統及設計要求,收斂判斷條件為所有物理量的誤差不大于1.0E-4。4.3. 求解結果分析4.3.
7、1. 流量、壓力和速度結果分析出風口流量(kg/s)風量分配比例左車窗玻璃側0.0084912.5%53.2%中央除霜駕駛員側0.052940.0276177.3%40.7%副駕駛側0.0248836.6%46.8%右車窗玻璃側0.0069110.2%表1 1015除霜風道出風口風量分配比例出風口流量(kg/s)風量分配比例左車窗玻璃側0.0055819.4%50.7%中央除霜駕駛員側0.048220.0245481.1%41.3%副駕駛側0.0236839.8%49.3%右車窗玻璃側0.0056649.5%表2 除霜風道出風口風量分配比例1015注:表中出風口位置1、2、3、4分別代表左側窗
8、出口、駕駛員側出口、副駕駛側出口、右側窗出口圖4 除霜風道各出口流量分配柱狀圖相對應于圖3的除霜風道,其各個出風口的風量分配比例如表1、2和圖4所示,從圖可以看出1015除霜風道左右兩側的風量分配比例分別為53.2%和46.8%,基本合理,通往左右側車窗玻璃的風量比例各是12.5%和10.2%。除霜風道左右兩側的風量分配比例分別為50.7%和49.3%,比較合理,通往左右側車窗玻璃的風量比例各是9.4%和9.5%,左右側車窗的流量比1015的小。圖4是空氣進入穩態流動后,風道內表面所受到的空氣靜壓力,圖5是風道內部的壓力流線圖,從壓力整體的分布規律來看,1015風道入口到出口的壓力分布是比較合
9、理的,風道出口無明顯的負壓區,1015入口風速為7.11m/s,壓力最大值為84.3Pa,最小值為-27.1Pa;但的出現的負壓區明顯比1015的多,入口風速為4.93m/s,壓力最大值為60.9Pa,最小值為-52Pa。,從兩者的比較看出,風道的結構在多處1015圖4 除霜風道內表面壓力分布產生回流,不利于空氣流動,入口風速比1015小很多,但負壓去比1015大很多,是1015的兩倍,空氣內摩擦較大,內摩擦產生能量損失較多,需要優化。1015圖5 除霜風道內部壓力流線圖圖6、7都是玻璃上的氣流速度值。從這些圖上可以看到1015前擋風玻璃和側車窗玻璃的氣流速度較大,A、B區除霜效果較好,速度分
10、布較均勻,同時側風窗上用以觀察后視鏡所可能通過的區域氣流速度較高。速度集中在一定區域,側面玻璃C區的速度很小,從圖7可知C區大部分大于0.5m/s。從圖6、7可以看出,整個1015前擋風玻璃和側車窗玻璃上的氣流速度分布較均勻,這對于此車擋風玻璃的除霜是很好的;對于中央除霜風量不多的情形,就要求較多的氣流流動集中在擋風玻璃的A、B兩區,即要求氣流的噴射角度能夠使得氣流從出風口出來直接到達B區的下沿,使駕駛員視野區域更好的得以除霜;同時使較多的氣流吹拂到側風窗上用以觀察后視鏡所可能通過的區域,使駕駛員能夠獲得足夠的視野。10151015(大于0.5m/s以上區域)(大于0.5m/s以上區域)圖6
11、前擋風玻璃速度云圖10151015(大于0.5m/s以上區域)(大于0.5m/s以上區域)圖7 兩側車窗玻璃速度云圖4.3.2. 溫度結果分析10151015(大于273K以上)(大于263K以上)圖8 前擋風玻璃靜態溫度分布云圖10151015(大于273K以上)(大于258K以上)圖9 兩側車窗玻璃靜態溫度分布云圖從圖8、9看出,1015不管是前擋風玻璃還是兩側車窗玻璃,溫度分布都比較合理,A、A和B區溫度,以及兩側車窗的玻璃都大于273K,在冰的熔點溫度之上,的前擋風玻璃只有少部分區域大于273K,兩側的玻璃溫度均小于273K,最大溫度是264K,同時結合圖6的速度分布云圖看出有明顯的V
12、型死區,除霜要求可能不能滿足國標要求。產生兩側玻璃溫度和速度最大分布不在C區原因,一是風管左右兩側出口的傾角太靠上;二是點擊點位置有問題。前擋風玻璃靜態溫度和速度變換視頻,以及1015除霜效果視頻如下:玻璃瞬態速度視頻.mpeg玻璃瞬態靜溫視頻.mpegzx面瞬態靜溫視頻.mpeg1015前820秒冰融化.mpeg15到25分鐘冰融化.mpeg15到25分鐘冰靜溫.mpeg5. 吹面風道流動及風量分配計算5.1. 模型前處理與網格劃分出風口L(左車窗側)進風口出風口R(右車窗側)出風口ML(駕駛員側)出風口MR(副駕駛側) 圖10 吹面風道結構對空調吹面風道進行流體分析前,首先需要對CAD模型
13、進行前處理,去除對分析沒有影響的風道表面特征,從CAD模型中抽出風道的內表面;然后去除一些對最終結果影響很小的細微特征,因為要精確地模擬這些特征,會導致生成網格的質量變差,求解時計算量會成倍增加,所以對模型進行必要的簡化和幾何處理,尤為重要。對風道進行網格劃分時的總體要求是連續、均勻、美觀,過渡平緩。網格采用四面體單元,風道網格最小1.5mm,單元總數約66萬。為了清楚了解風量比例的分配,將風道出風口根據幾何結構分為若干部分,具體見圖10所示。5.2. 邊界條件及求解設置為了簡化問題,對于計算區域作如下簡化假設:(1)固體區與流體區的物性參數(如固體的密度,流體的密度與粘度等)為常數;(2)流
14、動為穩態流動(速度、壓力、溫度等物理量不隨時間變化);(3)不考慮重力和溫度的影響。求解設置:風道入口為速度入口,設空氣在風道入口處的速度均勻分布,空氣流量為300m3/h,方向垂直于邊界;風道出口背壓為零。對于空調系統的風道分析,壓力速度耦合一般采用SIMPLE方法,RNG k-湍流模型進行分析。針對該空調系統及設計要求,收斂判斷條件為所有物理量的誤差不大于1.0E-4。5.3. 模型求解及結果分析出風口流量(kg/s)風量分配比例左車窗玻璃側L0.0184618.6%49.4%中央吹面駕駛員側ML0.059490.0305260.0%30.8%副駕駛側MR0.0289729.2%50.6%
15、右車窗玻璃側R0.0212321.4%表3 吹面風道出風口風量分配比例注:表中出風口位置1、2、3、4分別代表左側窗出口、駕駛員側出口、副駕駛側出口、右側窗出口圖11 吹面風道各出口流量分配柱狀圖相對應于圖11的吹面風道,其各個出風口的風量分配比例如表3和圖11所示,從圖11可以看出吹面風道左右兩側的風量分配比例分別為49.4%和50.6%,基本合理。圖12是空氣進入穩態流動后,風道內表面所受到的空氣靜壓力,圖13是風道內部的壓力流線圖,從壓力整體的分布規律來看,風道入口到出口的壓力分布是比較合理的,風道出口無明顯的負壓區。圖12 吹面風道內表面壓力分布圖13 吹面風道內部壓力流線圖由圖12、
16、13可以看出,雖然風道幾何進口階段并不是左右對稱,但是在分配后的管道上其壓力顯示左右相對均勻對稱,表明兩邊的氣流分配均勻。 圖14 吹面氣流在各出風口的速度矢量圖圖14吹面氣流在各出風口的速度矢量圖,由圖可見各個出風口速度相當,但出風口風速分布不夠均勻,部分區域速度很小,從整體效果來看,吹面風道出風口速度分布情況較好。6. 分析結論以上對的除霜效果進行初步分析,從現在的結構分析看,的除霜效果有一定的問題,有可能不能滿足國家標準的要求,結論如下:1 從上面的結果和分析看出風管的結構不是很理想,內部有好基礎負壓的區域,而且負壓值很大,產生空氣內部摩擦,效果能量,建議進一步優化風管結構;2 除霜風道左右兩側的風量分配比例分別為50.7%和49.3%,基本合理;但通往左右兩側車窗玻璃(即駕駛員側和副駕駛側)的風量比例各是9.4%和9.5%,比例較小。前擋風玻璃靜和兩側車窗玻璃的態溫度和速度分布都不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手車買賣合同協議書
- 商場專柜協議合同
- 水電合同協議模板
- 窗紗供貨合同協議
- 四方協議合同范本
- 了斷員工合同協議
- 私人合伙協議合同
- 供貨合同補充協議書范本
- 協議轉讓房產合同怎么寫
- 個人讓利協議合同
- 普通沖床設備日常點檢標準作業指導書
- DBT29-265-2019 天津市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資料管理規程
- -城鄉規劃法-最新課件
- DB44∕T 1188-2013 電動汽車充電站安全要求
- DB32T 4013-2021 第三方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技術規范
- 環網柜出廠檢驗規范標準
- 人教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八單元(單元總結)
- 第三章衛星運動基礎與GPS衛星星歷
- 三年級美術下冊 第12課《班級小報》課件1 浙美版
- 客戶信用等級評價表
- 中國各省份分地市地圖(矢量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