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工程名稱靈州口石電廠一期工程施工單位寧夏電力建設工程公司文件代碼1QJ01001文件名稱主廠房行車吊裝、組合文件類型技術方案編寫單位動力設備公司版本A編寫日期2005年5月文件審批頁-可編輯修改-項目主廠房行車吊裝、組合技術方案O專業汽機編寫人員審、核送審日期2005.5工程技術部審核審核:日期:安全監察部審核審核:日期:相關部-可編輯修改-門1 .編制依據:1.1 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DL5001-2002;1.2 電力建設及施工驗收規范DL5001921.3 設計院提供的有關資料1.4 設備廠家提供的有關圖紙資料1.5 CC1500性能參數表;QUY-55性能參數表;1.6 起重與運輸。2
2、 .工程概況:2.1 簡介:寧夏靈州什石電廠工程2X135MW機組所配用的汽機房行車由杭州華新機電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雙梁橋式起重機,型號為QQ75/20t-31.5。主廠房A-B柱跨距為33米,橋式起重機跨距為31.5米。整臺橋式起重機由橋架、小車(帶有起升機構和運行機構)、端梁(I、n)司機室、走臺、吊籠、大車運行機構及電氣設備等部分組成。為便于運輸,行車橋架分左右兩段供貨,小車分兩段供貨:臺車架和副起開車架,端梁I、R采用銷釘聯結分左右兩部分到貨,其他附件散件供貨需現場組裝。2.2 主要部件重量及外形尺寸:部件名稱重量(t)尺寸(長x寬x高)mm橋架21.69231860X1380X207
3、5端梁(I、n)5.005t7600X760X1110小車96905095X2524X1000司機室0.753000X2540X24803、主要工程量:在汽機廠房安裝1臺(套)QQ75/20t-31.5型橋式起重機。4、施工準備:4.1 作業指導書已編制完畢并經審批,并已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且在交底記錄上簽字。4.2 現場安全文明施工規劃符合要求。4.3 施工人員及管理人員已全部到位,并已經安全教育考試合格4.4 起重設備滿足施工要求,各類工、器具檢驗合格。4.5 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崗前培訓結束。4.6 汽機房橋式起重機經靜態驗收,各部件齊全,具備橋式起重機吊裝組合的條件;4.7 汽
4、機房行車軌道梁安裝完畢,并經驗收合格;4.8 將汽機房軸間屋面板及房屋架預留暫不安裝;4.9 將汽機房軸間行車軌道安裝調整完畢,并經驗收合格;4.10 CC1500型履帶吊行至汽機房外軸間,具備吊裝條件,附圖;4.11 橋式起重機各主要部件運輸至吊裝位置,將一側端梁I、R間的銷釘拆除5、勞動組織:5.1、 施工人員分配:2人起重機司機:11人技術負責人: 馬金斌技術員:方有臣安裝工:6人起重工:電焊工:1人測量工:5.2施工組織結構:工程負責人:馬金斌物資管理:魏國江機械操作人員:蔣等平安全員:馬景龍6、施工機具:需用機械、工器具及措施性材料:序號名稱型號單位數量1履帶式起重機QUY50臺12
5、履帶式起重機CC1500臺13汽車吊QY-25C或16A臺14加長東風汽車臺15水準儀臺16鏈條助產5噸臺67鏈條助產3噸臺28鋼絲純小32.5(6X37+1)35m根29鋼絲純小17.5(6X37+1)18m根210千斤頂10t只211鏈條助產3t臺412水準儀臺113L=2.5m根107、施工方案:7.1 施工順序:單側行車梁(被動側)與端梁R組合;、被動側行車梁就位;、主動側行車梁與端梁葭走臺、司機室組合;、主動側行車梁就位;、兩側端梁I、R連接;、小車就位并連接;、橋式起重機注潤滑油及電氣設備安裝調試;、起升機構鋼絲繩穿裝;、橋式起重機負荷試驗-可編輯修改-7.2 、吊裝方案:7.2.
6、1 、采用CC1500履帶吊進行吊裝就位。7.2.2 、土建專業預留汽機房軸間屋頂。行車單片橋架最大吊裝重量為26.7t(被動側行車梁與端梁I、R組合),CC1500履帶吊的工作位置,能滿足施工吊裝需要。7.2.3 、吊繩選擇計算:723.1、鋼絲純選用32.5(6X37+1)mm,35米長的對純,四點起吊。吊點布置參照附圖。吊點位置沿橋架縱方向允許有0.5米左右的調整裕度。7.2.3.2、安全系數核算:千斤絕對重心線的夾角為360,查表,2.5(6X37+1)mm鋼絲繩的破斷拉力總和為66.65t。每個吊點千斤繩的最大受力:F=26.7/(4XCOS36°)=8.25t,安全系數K
7、=66.65/8.25=8.08>6,安全可靠。1.1.4 、檢查履帶吊行駛道路上及行車軌道兩旁1.5m范圍內無雜物,軌道平整無懸空,履帶吊剎車及制動靈活可靠。1.1.5 、將吊索拴掛在被動側橋架上,找正吊鉤中心,并拴好攬風繩。1.1.6 、試吊并做必要的調整,保證橋架平穩后起吊。起吊過程中,專人拉好攬風繩,及時調整橋架的方向。將橋架從(11)軸間屋頂的空擋中吊放到軌道上(靠近(11)軸)。放置平穩后,拆除吊索。1.1.7 、將吊索拴掛在主動側橋架上,找正吊鉤中心,并拴好攬風繩。1.1.8 、試吊并做必要的調整,保證橋架平穩。將橋架吊起離地面約2米。轉動橋架,使其與預先擺放平穩的司機室對
8、正,將司機室與橋架連接(螺栓連接),并安裝司機室到走臺的梯子。為保持橋架平穩,可在橋架一端用鏈條的產調平大。繼續起吊從(11)軸間屋頂的空擋中吊放到軌道上。放置平穩后,拆除吊索。7.3 安裝方案:7.3.1 檢查機械部套各部件的聯接、轉動及傳動狀況等符合要求。7.3.2 用履帶吊配合拼裝橋架、端梁和走臺:每根橋架分別與兩根端梁R連接(每端8個M24的螺栓和兩個定位銷)拼裝成兩組。在主動側橋架上安裝走臺、欄桿和大車驅動裝置(發電機側),在被動側橋架上安裝兩根連接端梁(由端梁I、R組成)。CC1500履帶吊工況:SL=66米;R=30米;Q=30T,滿足吊裝要求。7.3.3 找正吊鉤中心,并拴好攬
9、風繩,用履帶吊將被動側橋架吊起,將其吊放于行車軌道上支墊平穩。7.3.4 將司機室吊至一平坦寬闊地面,并調整水平;7.3.5 將主動側橋架吊起,提升到司機室上方位置處,用螺栓將行車司機室與行車大梁聯接在一起,并按照施工圖紙要求焊接連接板。并吊裝就位。7.3.6 在行車軌道上按制造廠要求將兩片橋架連接起來(用銷軸連接)。7.3.7 復測小跑車軌道無誤后,吊裝就位主副起升小車。7.3.8 檢查起重機走行機構車輪偏斜、同位差等符合要求。7.3.9 檢查并調整各制動器制動閘瓦與制動輪之間的間隙符合設備圖紙要求。7.3.10 按橋式起重機技術說明要求對各轉動部位注潤滑油;7.3.12 穿繞主、副鉤兩根鋼
10、絲繩。穿鋼絲繩時必須保證鋼絲繩在滾筒終端緊固可靠,當大鉤從安裝高度落至0米地面及以下位置時,滾筒上應仍纏繞不少于2圈的鋼絲繩,起重鉤在最高位置時滾筒上應能容納全部鋼絲繩。7.3.13 安裝起重機銘牌。對脫落的油漆進行補漆。7.4 、負荷試驗方案:7.4.1 、清除一切安裝時殘留在機內的雜物。7.4.2 、將試驗范圍內的障礙物清除,并設警戒標志,嚴禁一切無關人員進入。7.4.3 、檢查大車行走的軌道,保證大車車輪全部與軌道接觸。7.4.4 、檢查所有的潤滑點及鉸接點、減速器、鋼絲繩等按規定應給予充分潤滑,在試驗前凡是能用手轉動的部分,均要用手轉動。7.4.5 、準備好測量工具,如:卷尺、秒表、鋼
11、板尺、經緯儀、貼在行車上標示下撓度的標簽等。7.4.6 、目測檢查各重要部件的規格和狀態是否符合要求。7.4.7 、空負荷試驗:分別開動各機構的電機,全程范圍內進行12次試驗,各機構應運轉正常,不得有異常現象,檢查各控制設備的正確性。7.4.8 、滿負荷試驗:7.4.8.1、 主鉤經過23次的加載起吊75t負荷,分別做上升、下降大小車運行動作,各方向動作分別進行12次。各項指標應復合下表的要求。748.2、副鉤經過23次的加載起吊20噸負荷,分別做上升、下降大小車運行動作,各方向動作分別進行12次。各項指標應復合下表的要求。7.4.9 、靜負荷試驗:7.4.9.1 、副鉤起升25噸做靜負荷試驗
12、。將小車停放在跨度中間的位置,吊起25噸載荷,起升離地面100200mm的高度,懸空時間不少于10分鐘,卸去載荷后檢查行車主梁基點處有無永久變形,如此反復3次,不得有永久變形,將小車開至跨端,檢查油漆剝落或對起重機的性能與安全有影響的損壞,連接處沒有出現松動或損壞。7.4.9.2 、主鉤起升93.75噸做靜負荷試驗。將小車停放在跨度中間的位置,吊起93.75噸載荷,起升離地面100200mm的高度,懸空時間不少于10分鐘,卸去載荷后檢查行車主梁基點處有無永久變形,如此反復3次,不得有永久變形,將小車開至跨端,檢查油漆剝落或對起重機的性能與安全有影響的損壞,連接處沒有出現松動或損壞。7.4.10
13、 、動負荷試驗:-可編輯修改-7.4.10.1 副鉤試驗:小鉤吊起22噸的負荷,試驗行車的各機構和制動器的功能。各機構的動負荷試驗應先分別進行,然后作聯動試驗,同時開動兩個機構。各方向動作分別試驗12次,目測檢查各構件有無損害,聯接處有無松動或損壞,電動機及其控制設備運行情況正常,限位開關和連鎖保護裝置動作準確可靠。檢查起重機應該行走平穩,無特殊振動、卡澀和沖擊;車輪無卡軌現象和聲響;各軸承溫度正常;制動器、制動帶溫度不應過高,一般不應超過5060C;7.4.10.2 主鉤試驗:大鉤吊起82.5t的負荷,試驗行車的各機構和制動器的功能。各機構的動負荷試驗應先分別進行,然后作聯動試驗,同時開動兩
14、個機構。各方向動作分別試驗12次,目測檢查各構件有無損害,聯接處有無松動或損壞,電動機及其控制設備運行情況正常,限位開關和連鎖保護裝置動作準確可靠。檢查起重機應該行走平穩,無特殊振動、卡澀和沖擊;車輪無卡軌現象和聲響;各軸承溫度正常;制動器、制動帶溫度不應過高,一般不應超過5060C;8、質量標準:8.1、 質量標準:8.1.1、 行車軌道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值(mm)1、廠房同一斷面在柱子處±10處兩軌道頂部標圖差在其它部位±152、軌道縱向不平相鄰兩柱問<1/1500B(B為柱距)度全行程最高點與最低點圖差用03、軌距(31.5m)允許偏差<54、軌道接頭
15、處高低差<18.1.2、行車結構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值(mm)1、主梁跨度<52、主梁上拱度L/1000(-10%30%)即:31.5(28.3540.95)3、橋架對角線<54、主梁方交度<L/20005、小車軌距偏差跨端-1跨中+1+76、同一斷面小車軌道高低差<77、各焊縫外觀檢查無漏焊和缺陷8.1.3、檢查機械部套的要求:a、傳動裝置和減速機已在廠內試驗,不須再進行檢查。b、走輪懸空,用手旋轉各個傳動機構,走輪和各個傳動構件應旋轉靈活,無卡澀。c、齒輪箱應無滲漏,手孔蓋及墊料等應嚴密。d、各滾筒、吊鉤滑輪和車輪等部件經外觀檢查應無傷痕、裂紋等影響安全的缺
16、陷,如有缺陷應作出記錄,聯系廠家處理。e、相連接的各傳動軸應無彎曲,允許晃度為1mm。f、各軸應轉動靈活,吊鉤、滑輪及傳動軸的軸承應清潔。g、小車車輪的跨度允許偏差3mm,并與小車軌道跨距一致。h、檢查各注油點已經全部加滿油或油脂。各部潤滑要求如下:廳潤滑部位潤滑周期油脂名稱規格牌號注入方式1、大、小車車輪組軸承半年左右鈣基潤滑脂(GB491-87)3號油槍注入2、滑輪組3個月鈣基潤滑脂(GB491-87)3號油槍注入3、接觸器、控制器、限位開關的轉軸等每月一次機械油N68油壺注入4、電動機轉子滾動軸承36月一次軸承潤滑脂(SY1514-82)ZL-2油壺注入5、起升、運行減速器每季度一次,工
17、業閉式齒輪油(GB5903-95)L-CKC220油桶倒入-可編輯修改-。8.1.4 、起吊組裝后大車走行機構的檢查要求:a、大車各車輪端面與軌道平行,偏斜值不大于1/1000(1為測量位置的弦長),且兩個主動輪(或從動輪)的偏斜方向相反。b、裝在同一平衡梁上的兩個車輪的同位差不大于1mm,同一端梁下最遠的車輪同位差不大于3mm。c、大車輪在軌道上對軌道的軌道的垂直偏斜不1/400,且必須是上邊偏向外側,車輪與軌道無間隙。d、大車輪緣與軌道側面有間隙,在各種氣溫條件下輪緣不卡鋼軌。8.1.5 、各制動器制動輪的摩擦表面清洗干凈,制動閘瓦與制動輪間隙0.81.5mm,且兩側間隙均等。8.1.6
18、、起重機的鋼絲繩必須具有斷裂強度證明文件。8.1.7 、靜負荷試驗時,橋架大梁的下撓度小于L/700。8.2、質量保證措施:8.2.1 、組織所有施工人員在開工前學習熟悉設備圖紙、作業指導書。8.2.2 、仔細認真檢查所有工器具,確保工器具性能良好。特別是用于測量的工器具,必須在有效期內使用。8.2.3 、設備領用后,仔細清點另部件,確認所有另部件齊全完好。8.2.4 、施工過程中及時、真實做好施工原始記錄。9、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9.1 、本工程的危險點:起重機各部件吊裝后,大部分工作為高空作業,且高空作業的操作空間很小。防范重點:防止高空墜落。9.2 、進入施工現場正確戴好安全帽,并系好下
19、額帶。9.3 、在26米標高的A排和B排柱上分別布置好安全繩。高空作業時必須正確系好安全帶,安全帶卡環在腰部以上固定位置。9.4 、施工過程中使用的腳手架及爬梯等應牢固,腳手板應鋪滿,不應留有空隙及探頭板,且所有木板用8-10#鉛絲綁扎牢固。9.5 、氧氣、乙烘瓶遠離作業區10m以外,兩瓶間距大于8m。9.6 、行車吊裝前,檢查履帶吊起吊情況,應性能良好,正常作業,道軌暢通無阻,無異常現象。9.7 、吊裝索具吊具無缺陷,綁扎牢靠,檢查行車梁等吊件如有切角時須加管皮等,防止破壞鋼絲繩。起吊時專人指揮,指揮信號規范明確。9.8 、大件起吊時,嚴禁在重物下逗留,或從重物下來回過往。9.9 、施工人員
20、在行車起吊時應注意觀察,發現異常現象及時發出危險信號。9.10 、大件上升或移動時,注意防止與他物相碰。9.11 、施工過程中,各工作人員密切配合,相互提醒,做到三不傷害。9.12 、起重機安全操作注意事項:9.12.1 、司機持證上崗,且熟悉本機的工作原理構造,了解本機性能及簡單維護方法。9.12.2 、嚴禁吊運的貨物在人上方越過。9.12.3 、嚴禁吊具組斜拉提升重物,禁止用起重機提(拔)埋在地下的物體。9.12.4 、嚴禁在運轉中對各轉動部位進行檢修或調整作業。檢修時必須切斷電源。9.12.5 、正常情況下,不得利用電機的突然反轉作為機構的制動。9.12.6 、禁止利用限位開關作為正常操
21、作的停車,限位開關只在操作機構失效或司機疏忽時起作用。9.12.7 、起重機在每次運轉前,必須先發出警告信號。9.12.8 、作業過程中突然停電時,司機應盡快將所有控制拉回零位,并切斷總電源。9.12.9 、每次收車時,將起重機停在固定地點。9.13 、起重機負荷試驗時的注意事項:9.13.1 、起吊重物前先試驗剎車,確認無誤后方可正式起吊。9.13.2 、試驗時,安排專人監護制動器。9.13.3 、試驗由專人指揮。9.14 、試驗前聯系工程部、設備科與安監部對行車所有部位檢查驗收,并辦理安全施工作業票。9.15 、危險因素辨識見附頁。-可編輯修改-可編輯修改-汽輪房行車危險因素辨識序號作業項目施工工序危險源可能導致的事故應采取的控制措施備注1設備吊裝吊裝準備作業方案未審批人身傷害設備損害審批措施并組織交底2設備吊裝吊裝準備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