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制及相關問題(磁學單位換算必讀)_圖文_第1頁
單位制及相關問題(磁學單位換算必讀)_圖文_第2頁
單位制及相關問題(磁學單位換算必讀)_圖文_第3頁
單位制及相關問題(磁學單位換算必讀)_圖文_第4頁
單位制及相關問題(磁學單位換算必讀)_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4.2.4 磁化率 與退磁因子 N 和磁導率µ一樣,磁化率一般也是張量。只考慮其單位,則形式上可以 使用M/H。在 SI 單位制中,由于 M 和 H 的單位均為 A·m1,顯然,的單位為 1,是無 量綱量;從對稱的角度考慮,磁化率在 SI 單位制和 CGS 單位制中都應該是無量綱量。但 是,由于所使用的“磁化強度”概念的問題,導致兩種單位制之間的單位換算具有比較復 雜的關系,正如很多書中通常所給出的那樣。 在 CGS 單位制中, 磁化率的單位與退磁因子的情況相似。 如果使用術語 “磁化強度 M” , 那么磁化率將具有形式上的單位:MGs/Oe,而且 Oe 和 MGs 在數

2、值上并不相等,以后將此 ,那么的單位形式上將為:Gs/Oe,而 磁化率用表示;如果使用術語“磁化強度 4M” 且由于 Oe 和 Gs 在數值上是相等的,所以磁化率的數值和單位與 SI 單位制中的完全相同, 以后都使用來表示。這兩個磁化率的關系是:4。的量綱為 1,是無量綱量,而 的量綱嚴格意義上應為 1/4。參見 4.2.2.5 關于退磁因子的量綱的討論。 當然,也可以使用比磁化強度與磁場強度的比值來定義磁化率,一般在科技文獻中常 見,這里以符號表示。在 SI 單位制中,的一貫單位為 m3·kg1,與質量密度的倒數具 有相同的量綱, 比較實用的單位為 cm3·g1; 在 C

3、GS 單位制中, 的一貫單位為 emu·g1·Oe1, 與 SI 單位的換算關系為 1 emu·g1·Oe14×103 m3·kg1。 必須說明, 雖然單位符號 cm3·g1 中的 cm 和 g 也是 CGS 單位制的基本單位,但是 cm3·g1 僅僅是在 SI 單位制中的一個比 較實用的單位;不應該將 SI 單位的符號 cm3·g1 與 CGS 單位的符號(如 g、emu、Oe、Gs 等)放在一起混用,如,1 emu4·(1 cm3·g1·(1 g·(1 Oe。如

4、果是為了便于計算和數據處 理,應該加以特別說明,如美國量子設計(Quantum Design)公司對其使用的鈀(Pd)參 考樣品(PALLADIUM Reference Samples)所作的說明。 由于磁導率是磁感應強度與磁場強度的關系,不涉及磁化強度,所以在 SI 單位制與 CGS 單位制之間進行單位換算時關系非常簡單,這里不進行特別討論。 五、關于單位制的小結 通過以上討論,可以看出 SI 單位制是一種非常完善的單位制。雖然對于磁學量來說, 直接使用一貫單位(如磁矩的 A·m2、磁化強度與磁場強度的 A·m1、磁能積的 J·m3,等) 并不是非常方便,但是,

5、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靈活運用 SI 詞頭,如使用 mA·m2、kA·m1 或 者 MA·m1、kJ·m3 或者 MJ·m3,所以,應該使用 SI 單位制。 盡管對于磁學量來說,直接使用 CGS 單位制的一貫單位可能比較方便,但是,由于使 用相同的單位名稱高斯(Gs)作為磁化強度、磁極化強度和磁感應強度的單位,以及對磁 極化強度的重復定義,導致與 SI 單位換算時必須使用不同的換算關系,而且即使在 CGS 單位制內部 Gs 的使用也比較混亂。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首先不要使用 CGS 單位制;其 次,在與采用 CGS 單位的數據進行比較時,必須注意相應

6、量的定義,尤其是涉及單位體積 磁矩值的量,如磁化強度、磁極化強度、磁化率和退磁因子等;最后建議采用表 4 中的例 子所給出的“磁化強度 4M” ,以簡化目前常用的比較復雜的磁學量單位換算方法。 參考資料 關于電磁學及其單位的發展史: 電磁學發展史(修訂版) ,宋德生、李國棟 著,廣西人民出版社,1996 年。 計量測試技術手冊·第 7 卷 <電磁學> , 計量測試技術手冊編輯委員會,中國 計量出版社,1996 年。 理論物理第三冊·電磁學 ,吳大猷 著,科學出版社,1983 年。 Electromagnetic Theory , 美國 Julius Adams

7、Stratton, 1941 年。 中文版, 何國瑜 譯, 宋麗川 校,北京航空學院出版社,1986 年。雖然此書使用了電荷單位庫侖作為第 4 個基 本單位,但是并不影響該書的經典地位,尤其是該書的體例別具一格,值得一讀。 關于磁學量法定計量單位: 國家標準 GB 31××93 系列,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 3100310293,量 和單位 ,中國計量出版社,1994 年。 關于物理學常數: 最新的數值請查閱 CODATA 推薦的數值。 CODATA:The Committee on Data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文譯為“國際科技數 據委員會” ,是國際科學聯合會 ICSU(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于 1966 年組 建的一個跨學科的科學委員會, 負責保證整個科學技術領域所使用的重要常數的可靠性 (to promote and encourage, on a world-wide basis, the compilation, evalu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中國在 1984 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