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苗木種植標準手冊_第1頁
綠化苗木種植標準手冊_第2頁
綠化苗木種植標準手冊_第3頁
綠化苗木種植標準手冊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綠化苗木種植簡易手冊一、樹穴開挖標準1.樹穴可以是正方形和圓形,規格分別以邊長和直徑表示。2.樹穴直徑應為土球或根盤(裸根植株)直徑的1.21.5 倍;深度為樹穴直徑的 0.81 倍。注意:樹穴直徑應上下大小一致,嚴禁上大下小。如遇到個別樹穴建筑垃圾較多,應在標準直徑和深度再擴大1.5 2 倍。二、樹穴施肥標準1.有機肥:平鋪坑底23cm(35 鐵鍬)。2.復合肥:根據樹穴大小施肥25 把, 3050cm 樹穴 2 把, 100cm 以上樹穴 5 把,其余依此估算。注意:應在坑底回填 10cm 土后施肥,并將回填土和肥拌合均勻 , 再回填 10cm土。有機肥如果量如控制不精確,應把握寧少勿多

2、的原則。三、苗木場地搬運標準1.裸根苗木:應抬起兩端移動,根部朝前,切忌沿地面拖動。2.帶土球苗木: 2 人抬起土球, 1 人把握住樹冠,移動時土球朝前。注意:切忌在移動中破損樹皮,在移動中抬杠如果是以樹干為支撐點,應在支撐部位卷裹麻袋、草苫等。抬起苗木時應輕起輕放, 切忌突然落地損壞土球, 土球即是苗木的生命。四、苗木種植標準.1.栽植深度:裸根植物覆土埋住根部(根、干結合點)510cm。帶土球栽植覆土應基本與土球上部平齊,切不可過深。綠籬、色塊、地被種植時深度適中,但一定要踩壓結實,以不能被輕易拔掉為準。2.搗實方法:在覆土過程中,做到邊覆土邊搗實,可采用腳踩和鐵鍬把搗實 2 種方法;裸根

3、苗木在根周圍和根之間部分搗實,帶土球植物在土球周圍搗實。3.種植細節要求:保留有樹冠的喬灌木,其樹冠大多不對稱或有缺陷,種植時應將最佳觀賞面朝向人流多的方向(多為面向道路一側)。無樹冠喬灌木樹干如不通直,則將彎曲方向朝向人流多的一側。綠籬、色塊種植時應先在地上劃線,保證成行成排筆直栽植。注意:切忌在覆土時勿深埋,把握寧淺勿深的原則。搗實苗木時切忌將鐵鍬把搗在土球上破壞土球。土球覆土前應將其上纏繞草繩全部去掉或視草繩纏繞密度可去掉部分。五、水堰修整標準1.形狀尺寸:應為正圓型,直徑應同樹穴一致,高出地面1520cm。2.大多數喬灌木應是一樹一堰,遇到小灌木成片栽植時也可在樹群外圍成一個大的水堰。

4、水堰通過腳踩、鐵鍬拍打等方式鎮實。水堰里側多余土應清除并整理平整。水堰標準圖示.六、支撐標準1.支撐類型:類型適用范圍注意事項其中至少 1 根與樹干纏在一起,其余彼米徑 5-20cm 內獨桿喬灌木;三角支撐此纏緊或與樹干纏在一起, 3 根支撐樁高度 2m 以上叢生灌木四角支撐二角支撐呈 120°均勻分布并埋深20cm米徑 20cm 大喬木4 根支撐樁呈 90°均勻分布并埋深20cm米徑 5cm 以下喬木獨桿喬灌2 根垂直支撐用重物打入土內2535木;高度 2m 以下叢生灌木cm,橫向支撐與樹干纏緊注:纏繞繩應采用直徑2mm左右麻繩支撐連接點高度應在樹干高度的1/3 1/2 范圍內。2.支撐類型示例圖支撐標準圖示六、樹干纏繞草繩草繩纏繞應緊密不留縫隙(亦不能重疊纏繞)。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