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 第九單元 溶液 復習學案(二)人教版_第1頁
初中化學 第九單元 溶液 復習學案(二)人教版_第2頁
初中化學 第九單元 溶液 復習學案(二)人教版_第3頁
初中化學 第九單元 溶液 復習學案(二)人教版_第4頁
初中化學 第九單元 溶液 復習學案(二)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九單元 溶液 復習學案考試綱要:1. 認識溶解現(xiàn)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劑,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見溶劑。2. 能說出一些乳化現(xiàn)象。3. 了解溶液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重要意義。4. 了解結晶現(xiàn)象。5. 了解飽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義。6. 能進行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7. 初步學會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知識網(wǎng)絡:吸熱現(xiàn)象溶解過程放熱現(xiàn)象 S 100g+S100 飽和溶液中溶 質+溶 劑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溶質的相對含量溶 液(飽和溶液中)固體溶解度 飽 和 溶 液不 飽 和 溶 液氣體溶解度溶 解 度結 晶一溶液注意的問題:1. 正確認識溶液的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

2、物,叫做溶液。(1) 一種溶液中的溶質可以是一種或幾種。(2) 溶質、溶劑的狀態(tài)可以是固態(tài)、液態(tài)或氣態(tài),最常見的溶劑是水,汽油和酒精也可作溶劑。(3) 溶液不一定是液態(tài)的,也不一定是無色的。(4) 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所謂均一,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質、密度、濃度都一樣;所謂穩(wěn)定,是指在溫度和溶劑不變時,溶質和溶劑不會分離。2. 溶解過程中有兩個變化:一是擴散過程,此過程吸收熱量;二是水合過程,此過程放出熱量,所以溶解時有吸熱和放熱現(xiàn)象。不同的溶質,在兩個變化中吸收的熱量和放出的熱量不同,這就使溶液的溫度發(fā)生變化。3. 溶解與乳化:溶解是指物質溶于水而得到溶液,而乳化是指在乳化劑的作用下,

3、不溶于水(或其它液體)的液體分散成無數(shù)細小的液滴,不聚集成大的液滴存在于水(或其它液體)中,這樣的混合物比較穩(wěn)定,不分層,得到的是乳濁液。二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注意的問題:1. 只有指明“在一定量的溶劑里”和“在一定溫度下”,溶液的“飽和”與“不飽和”才有確定的意義。2.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關系: 增加溶質或降低溫度或恒溫蒸發(fā)溶劑不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 增加溶劑或升高溫度以上轉化是對“大多數(shù)固體物質”來說的,這是因為大多數(shù)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升高的。但也有少數(shù)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的,如氫氧化鈣,因此,將氫氧化鈣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時,若選擇改變溫度,應用升溫:將

4、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若選擇改變溫度,應用降溫。3. 溶液的飽和與否和溶液的濃稀沒有必然聯(lián)系,但同一溫度下,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4. 將稀鹽酸變成濃鹽酸,不能用蒸發(fā)溶劑的方法,應用增加溶質的方法。5. 證明飽和溶液的方法: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質,如果不能再溶解,則說明原溶液是飽和溶液。三溶解度注意的問題:1. 理解固體溶解度概念時,要抓住四個要點:“在一定溫度下” :因為每種固體的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有一個對應值,或者說固體溶解度要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所以給出固體溶解度時,必須指明溫度。“在100g溶劑里” :溶解度概念中,人為規(guī)定溶劑的質量為100g,若不指明溶

5、劑,通常認為是水。“飽和狀態(tài)” :可以理解為在一定溫度下,在100g溶劑中,溶質的溶解量達到最大值。“所溶解的質量” :表明溶解度的單位是“克” 。2. 影響固體溶解度的因素:溶質的性質; 溶劑的性質;溫度。在溶質和溶劑確定的情況下,溫度是影響固體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一般規(guī)律如下:大部分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鉀),少數(shù)固體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如氯化鈉),極少數(shù)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如氫氧化鈣)。3. 保持溫度不變,增加或減少溶劑的量,不會改變固體的溶解度,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也不會改變溶解度。4. 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溫度,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壓強,氣體溶解度隨

6、壓強增大而增大。5. 溶解性只能粗略地表示物質的溶解能力,而溶解度是人為規(guī)定條件下對物質溶解能力大小的一種衡量尺度,利用它就可以定量地比較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6. 溶解度曲線的意義:(1) 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情況。(2) 曲線上的點表示某物質在該溫度時的溶解度。(3) 曲線的交點表示某兩種物質在該溫度時的溶解度相等。7. 溶解度曲線的應用:(1) 查找指定溫度下某物質的溶解度,并可以判斷溶解性。(2) 比較指定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大小。(3) 比較和確定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程度,并據(jù)此確定物質結晶或混合物分離提純的方法。(4) 根據(jù)溶解度曲線進行有關的計算。四溶質的質量的分數(shù)注意

7、的問題: 溶質質量1溶質質量分數(shù)計算公式:溶質質量分數(shù)= 100 溶液質量注意:(1)溶質質量指已溶解在溶劑里的質量,不一定等于加入的溶質質量。 (2)兩種溶液混合時,質量可以相加,體積不能相加。 2. 溶質質量、溶質質量分數(shù)、溶液質量、溶液密度和溶液體積的換算關系: 溶液質量 = 溶液密度溶液體積 溶質質量 = 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shù) 3. 一定溫度下,溶解度與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關系: 溶解度溶質質量分數(shù)= 100 100g+溶解度4一定溫度下,同一溶質形成的最濃的溶液就是此溫度時的飽和溶液。5. 溶液稀釋的計算公式: (依據(jù):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m(濃溶液)溶質(濃溶液)= m(稀

8、溶液)溶質(稀溶液)稀釋時,加入的水的質量 = 稀溶液質量 - 濃溶液質量6對于反應后所得溶液質量的兩種求法:(1)溶液質量 = 溶質質量 + 溶劑質量,其中溶質指已溶解的溶質,溶劑水通常有兩種情況:a原溶液中的水 b化學反應生成的水。(2)質量守恒法。溶液質量 = 反應前物質總質量 - 生成的氣體質量 - 沉淀質量一、溶液的形成練習: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都是溶液B無色、透明的液體一定是溶液C一種溶液中可以有多種溶質,但只能有一種溶劑,且溶劑只能是水D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2. 下列液體屬于溶液的是( )A酒精 B植物油、水、洗潔精混合振蕩后的液體C鹽酸 D墨汁3.

9、 化學中常常出現(xiàn)“1+12”的現(xiàn)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是( )A20時,1g水與1g酒精混合后的質量等于2gB1g氫氣和1g氧氣完全反應后生成2g水C20時,1g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鉀得到2g硝酸鉀溶液D1g鎂與1g稀硫酸充分反應后,得到溶液的質量為2g4. 如圖,向裝有水的試管中加入某種不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物質后,U型管內的紅墨水出現(xiàn)左低右高的現(xiàn)象,則加入的物質是( )A活性炭 B生石灰 C硝酸銨 D苛性鈉5. 寫出下列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1)澄清石灰水 (2)碘酒 (3)高錳酸鉀溶液 (4)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液體中形成的溶液 (5)向一定量的Na2CO3溶液中,

10、加入稀鹽酸,加入稀鹽酸的量與產(chǎn)生的氣體關系如圖所示,則反應進行到A點時,溶液中的溶質是 ,若進行到B點時,溶液中溶質是 ,若進行到C點時,溶液中溶質是 。二、飽和溶液練習:1. 溫度為t時,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是( )A不能繼續(xù)溶解溶質的溶液 B含100g水的溶液C濃溶液 D已溶解的溶質的量不能繼續(xù)增大的溶液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飽和溶液降溫時有晶體析出B把ag某物質放入bg水中,所得溶液質量為(a+b)gC增大稀鹽酸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可用增加溶質或蒸發(fā)溶劑的方法D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3. 有一杯室溫時的硝酸鉀溶液,能證明它是飽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發(fā)少量水有固體析出 B把

11、溶液降溫后有晶體析出C加入少量硝酸鉀晶體不溶 D以上三種方法都可以4某溶液(只含一種溶質)在t時,恒溫蒸發(fā)掉10g水,析出2g晶體,再恒溫蒸發(fā)掉10g水,析出3g晶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溶液在t時一定是不飽和溶液B原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最后剩余的溶液一定比原溶液稀D最后剩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比原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大5. 如圖所示,在室溫下的飽和食鹽水中,放了一個塑料小球,當采取以下幾種方法后,分析小球在液面的沉浮情況:(1)加入少量食鹽晶體,并攪拌, (2)加入少量硝酸鉀晶體,并攪拌, (3)加入少量水, (4)升高溫度到30, 6. 實驗室現(xiàn)有一杯濃食鹽水和一杯蒸餾水,你用哪些方法可

12、以區(qū)分?三、溶解度練習:1已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則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20時,100g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中溶解了36g氯化鈉B20時,氯化鈉飽和溶液中的溶質是36gC20時,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 = 36100D20時,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鈉的質量為18g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gB2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A;3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B,則SA = SBC室溫時,向100A的飽和溶液中加入100g水,又可以多溶解10gA,則此時A的溶解度不變D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320時,下列四種

13、物質分別溶解在水里恰好制成飽和溶液,其中易溶物質是( )A1g物質溶解在100g水里 B15g物質溶解在1000g水里C20g物質溶解在150g水里 D100g水里溶解0.5g物質4據(jù)說文解字記載,我們的祖先在神農氏時代就開始利用海水曬鹽。海水曬鹽的原理是( )A日曬風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鈉蒸發(fā) B日曬風吹使溶液由飽和變?yōu)椴伙柡虲日曬風吹使水分蒸發(fā)析出晶體 D日曬風吹使氯化鈉的溶解度變小5許多同學喜歡吃家庭腌制的小菜,腌制小菜的一般方法是:將食鹽、香料等一起放入水中煮制得濃食鹽水,鹽水冷卻后放入洗凈待腌制的鮮菜,腌制過程中還要不斷打開缸蓋曬并及時補充食鹽,一段時間后,即得成品小菜。若室溫時食鹽的溶

14、解度為36g。關于小菜腌制過程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煮制濃食鹽水時,1kg水最多可得到濃鹽水1.36kgB腌菜的過程中,原來的濃鹽水會變稀C曬的目的一是防止腌菜腐敗變質,二是促使水分蒸發(fā)以保持鹽水濃度D補充食鹽的目的是保持鹽水的濃度,以利于食鹽往蔬菜中滲透6右圖為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試回答:(1)M點表示 (2)N點表示 (3)10時,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4)20時,在質量相等的水里,分別溶解A、C兩種物質,當形成飽和溶液時兩種物質溶解的質量 (填“相等”或“不等”)(5)10時,在200g水中放入30gB物質,此時得到的溶液質量為 g。(6)30時,等質量的

15、A、B、C三種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10,其中析出晶體最多的是 ,仍為飽和溶液的是 。(7)當A中含有少量B時,應用 方法提純A。四、溶質質量分數(shù)練習:1. 將t 時的某飽和溶液蒸發(fā)一定量水后再恢復到t 有晶體析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溶液質量減小 B溶液仍為t 時的飽和溶液C溶質在t 時的溶解度不變 D溶質質量分數(shù)減小2. 在一定溫度下,將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攪拌并冷卻至原來溫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劑質量不變 B溶質質量增加C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變 D溶解度增大3.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對其意義理解不正確的是( )A.100g水中溶解有10g氫氧化鈉 B.

16、10g溶液中含有1g氫氧化鈉C.溶液中溶質質量與溶劑質量的比為1:9D.把5 g氫氧化鈉固體溶解在45g水中,可制成 10的氫氧化鈉溶液4. 現(xiàn)有一定溫度下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鉀或恒溫蒸發(fā)水至有晶體析出,則下列關系圖正確的是( )5. 下列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的實驗操作失誤,會引起溶質質量分數(shù)降低的是( )A用托盤天平稱量3.2 g氯化鈉時,誤將砝碼放在左盤,并使用游碼B用量簡量取水時,面對刻度俯視凹液面最低處C將量筒中的水倒入燒杯時,有水濺出D將配好的溶液轉移到細口瓶時,不慎灑落6. 已知濃硫酸的密度是1.84gcm3,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98,現(xiàn)要配制10的稀硫酸2940g作為鋼鐵表面的酸洗液,需要濃硫酸 g,換算成體積為 ml,還需要水 ml。7. 10 g氯化鉀溶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