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必修3(一)寡人之于國也勸學學案目標1.識記寡人之于國也勸學中的各知識考點。2.掌握詞類活用的一般規(guī)律,準確判斷文言活用實詞的意義和用法。3.全文背誦并默寫寡人之于國也勸學,掌握易錯難寫的字形。一、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1寫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釋其義寡人之于國也(1)直不百步耳_(2)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_(3)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_(4)涂有餓莩 _勸學(5)輮以為輪 _(6)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_(7)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_(8)君子生非異也 _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寡人之于國也(1)河內(nèi)兇:_(2)不違農(nóng)時:_(3)數(shù)罟不入洿池:_(4)涂有餓莩:_(5)非我也,歲也:_(
2、6)謹庠序之教:_(7)申之以孝悌之義:_勸學(8)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_(9)金就礪則利:_(10)不積跬步:_3解釋下列加點的古今異義詞的古義寡人之于國也(1)寡人之于國也古義:_今義:形影孤單之人。(2)河內(nèi)兇古義:_今義:泛指一切河流。(3)棄甲曳兵而走古義:_今義:一般行走。(4)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古義:_今義:保養(yǎng)身體。勸學(5)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古義:_今義:知識、學識淵博。(6)蚓無爪牙之利古義:_今義:壞人的黨羽、幫兇。(7)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古義:_今義:托付;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種事物上。(8)蟹六跪而二螯古義:_今義:雙膝彎曲,使一個或兩個膝蓋著
3、地。4解釋下列多義詞寡人之于國也(1)發(fā)(2)加勸學(3)絕(4)假5指出下列加點詞語的活用類型并釋義寡人之于國也(1)養(yǎng)生喪死無憾:_(2)五畝之宅,樹之以桑:_(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_(5)謹庠序之教:_(6)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_(7)填然鼓之:_勸學(8)故木受繩則直:_(9)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_(10)不如登高之博見也:_(1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12)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_二、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6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1)之(2)以(3)而三、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
4、點并給予歸類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以為輪(1)判斷句:(2)狀語后置句:(3)定語后置句:(4)賓語前置句:(5)省略句:怎樣推斷文言文中詞類活用的類型(上)在古代漢語里,有些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語言習慣而靈活運用,甲類詞臨時具備了乙類詞的語法特點,并臨時作乙類詞用,這種現(xiàn)象叫詞類活用。 文言文中比較常見的詞類活用的類型有:名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名詞用作狀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說出下列加點詞語的活用類型。 (1)養(yǎng)生喪死無憾:_(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3)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5、:_(4)謹庠序之教:_(5)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_(6)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_總結(jié)規(guī)律:一、名詞活用為動詞的判斷方法在漢語中,名詞不能帶賓語,只有動詞能帶賓語和介賓補語,如果名詞帶賓語了,說明它臨時具有動詞的性質(zhì),就是詞類活用。所以,如果名詞后緊接代詞或處所名詞、介賓短語,即可判斷它是活用成了動詞;同理,如果兩個名詞連用,二者之間既非并列關(guān)系,也非修飾關(guān)系,其中必有一個活用成了動詞。例如:“晉軍函陵,秦軍氾南。”其中的“軍”,名詞作動詞,駐扎、駐軍。二、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的判斷方法在文言文中,形容詞的語法功能與現(xiàn)代漢語基本相同,經(jīng)常作句子的定語、狀語和補語,但不能帶賓語,如果帶了賓
6、語,而又沒有使動、意動的意味,就是活用為一般動詞。即如果形容詞出現(xiàn)在代詞前面,就可以判斷它活用成了動詞。如果形容詞出現(xiàn)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之間又構(gòu)不成偏正關(guān)系,那么這個形容詞也活用為動詞。例如:“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其中的“親”“遠”,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親近、遠離。三、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判斷方法動詞活用為名詞,就是這個動詞在句子中,具有明顯的表示人與事物的意義。它一般處在句中主語或賓語的位置,有時前邊有“其”或“之”。如“入之愈深,而其見愈奇”“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其中的“見”“至”,動詞活用為名詞,見到的景象、到達的人。形容詞除一般
7、用作定語、狀語、謂語之外,有時也作名詞用,以替代跟它性質(zhì)、狀態(tài)或特征有關(guān)的人或者事物,在句子中充當主語或賓語,有時前面有“其”字、“之”字或數(shù)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翻譯時一般要補出中心詞(名詞),而用這個形容詞作定語。例如:“登高望遠。”其中的“遠”,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遠處的地方。四、名詞作狀語的判斷方法名詞作狀語一般出現(xiàn)在動詞前面(名詞動詞)。如 “大江東去”“夜縋而出”“乃夜馳之沛公軍”“日夜望將軍至”。如果名詞后面沒有動詞,則有可能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吾將沿江而下。”其中的“下”,向下走。隨堂訓練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注意加點詞語的翻譯)(1)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譯文:_
8、(2)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nèi);河東兇亦然。譯文:_(3)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譯文:_(4)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譯文:_(5)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譯文:_聽課記錄:基礎知識精練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直不百步耳B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C金就礪則利D則知明而行無過矣2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河內(nèi)兇(兇狠、殘忍)蚓無爪牙之利(爪子和牙齒)B非我也,歲也(年成)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供養(yǎng)活著的人)C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驗、檢查)棄甲曳兵而走(逃跑)D金就礪則利(磨刀石)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廣泛地學習)3和“擇
9、善而從之”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吾嘗終日而思矣B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C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D蟹六跪而二螯4下列加點的字沒有活用的一項是()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B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不如登高之博見也5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不違農(nóng)時(耽誤)B涂有餓莩(餓死的人)C申之以孝悌之義(尊敬父母,敬愛兄長)D金就礪則利(連詞,表承接)6下列加點的詞語不屬于古今異義的一項是()A河內(nèi)兇B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C察鄰國之政D蟹六跪而二螯7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A填然鼓之B故木受繩則直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8下列加點的文言虛詞用法相同的一
10、項是()A填然鼓之申之以孝悌之義B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C請以戰(zhàn)喻以五十步笑百步D積土成山,風雨興焉且焉置土石課外語段精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題。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對曰:“臣聞七十里為政于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書曰:湯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書曰:徯我后,后來其蘇。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殺其兄父,系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
11、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謀于燕眾,置君而后去之,則猶可及止也。 ”(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下)注霓:虹霓。虹霓在清晨出現(xiàn)于西方是下雨的征兆。歸市者:指做生意的人。徯:等待。后來其蘇:君王來了就會有起色。蘇,恢復,蘇醒,復活。系累:束縛,捆綁。重器:指貴重的祭器。旄(mào)倪:旄,通“耄”,八九十歲的人叫做耄,這里通指老年人;倪,指小孩子。9下列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東面而征東面:面向東B徯我后,后來其蘇 后:后面C諸侯多謀伐寡人者 伐:攻打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 倍:動詞,擴充一倍10下列
12、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斧斤以時入山林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A BC D11孟子反對不義的戰(zhàn)爭,他主張如果進行戰(zhàn)爭也應“解民倒懸”,下列能體現(xiàn)這種思想的一項是()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以為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是動天下之兵也A BC D12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齊國攻打燕國,占領(lǐng)了它之后,卻要面對一些諸侯聯(lián)合抗齊的局面,齊宣王與孟子的對話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進行的。B孟子肯定了齊宣王發(fā)動戰(zhàn)爭是以“救民于水火”為目的的,因此老百姓才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C孟子認為諸侯本
13、來就害怕齊國,如今齊國戰(zhàn)勝了燕國,擴大了疆土,增強了國力,因此不用擔心諸侯的反應。D文章中把齊國占領(lǐng)燕國比作一場及時雨,肯定了它是“謀于燕眾”的正義之舉。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譯文:_(2)若殺其兄父,系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譯文:_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必修3(一)知識整合1(1)通“只”,只是、不過(2)通“毋”,不要(3)通“斑”,頭發(fā)花(4)通“途”,道路(5)通“煣”,使彎曲(6)通 “又”,再(7)通“智”,智慧(8)通“性”,資質(zhì)、稟賦2(1)谷物收成不好,荒年(2)耽誤(3
14、)細密的網(wǎng);池塘(4)餓死的人(5)年成(6)學校(7)尊敬父母,敬愛兄長(8)驗、檢查;省察(9)磨刀石(10)古代稱跨出一腳為“跬”,跨兩腳“步”3(1)寡德之人,是古代國君對自己的謙稱。(2)黃河。(3)逃跑。(4)供養(yǎng)活著的人。(5)廣泛地學習。(6)爪子和牙齒。比喻得力的助手。(7)寄身、托身、容身。(8)文中指蟹腿。4(1)打開、開啟征發(fā)、征調(diào)開放出發(fā)興起、崛起發(fā)作、抒發(fā)表現(xiàn)、顯露頭發(fā)啟發(fā)(2)更、更加夸大、超過加上,把一物放在另一物上施予、給予增加益處、好處施用、施加勝過(3)掙斷、斷絕橫渡隔絕絕交停止、中斷奇異、獨特極、非常(4)借助假裝借給寬容臨時的、代理的假期假如5(1)動
15、詞作名詞,活著的人。(2)名詞作動詞,種植。(3)讀“wàn”,名詞作動詞,為王,使天下百姓歸順。(4)名詞作動詞,穿。(5)形容詞作動詞,認真從事。(6)名詞作動詞,歸罪、 歸咎。(7)名詞作動詞,敲鼓。(8)形容詞作動詞,變直。(9)名詞作狀語,每天。(10)形容詞作名詞,高處。(11)名詞作動詞,游水。(12)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數(shù)詞作動詞,專一。6(1)襯字,無實在意義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的代詞,百姓(2)介詞,用按時憑借把,用把(3)卻,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而且,表遞進關(guān)系地,表修飾關(guān)系如果,表假設關(guān)系就,表承接關(guān)系不譯,表并列關(guān)系7(1)(2)(3)(4)(5)重
16、點突破(1)動詞作名詞,活著的人。(2)讀“wàn”,名詞作動詞,稱王,統(tǒng)一天下。(3)名詞作動詞,歸罪、歸咎。(4)形容詞作動詞,謹慎地辦好。(5)名詞作狀語,每天。(6)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數(shù)詞作動詞,專一。隨堂訓練(1)我對國家的治理,算是盡了心啦!(2)黃河以北發(fā)生災荒,就把那里的災民移到黃河以東,把黃河以東的糧食運到黃河以北;當黃河以東發(fā)生災荒的時候,我也是這樣做的。(3)大王您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百姓多于鄰國了。(4)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罷了。(5)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這是因為
17、它用心專一啊。鞏固提升1CA.“直”通“只”,只是、不過;B.“無”通“毋”,不要;D.“知”通“智”,智慧。2A兇:荒年,谷物收成不好。3C“擇善而從之”中的“而”表順承,C項中的“而”也表順承。A.地,表修飾關(guān)系。B.而且,表遞進關(guān)系。D.不譯,表并列關(guān)系。4BA.名詞作動詞,種植。C.名詞作動詞,穿。D.形容詞作名詞,高處。5D就:接近、靠近。6CA.河:古義,專指黃河;今義,泛指一切河流。B.寄托:古義,寄身、托身、容身;今義,托付或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種事物上。D.跪:古義,文中指蟹腿;今義,雙膝彎曲,使一個或兩個膝蓋著地。7BA.名詞作動詞,擊鼓。B.形容詞作動詞,
18、變直。C.名詞作動詞,游水。D.名詞作動詞,穿。8DA.襯字,無實在意義;助詞,的。B.如果,表假設關(guān)系;卻,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C.介詞,用;介詞,憑、仗著。D.兼詞,相當于“于此”“于何”,譯為“在這里”“在哪里”。9B“后”在文中指“君王、帝王”。10D為介詞,“憑借”“用”;為介詞,“按照”;為連詞,“來”。11A從不同側(cè)面寫出正義戰(zhàn)爭是人民渴望并擁護的;齊宣王伐燕的本意并不是救民于水火,而是想稱霸天下;這是孟子對這次戰(zhàn)爭后果的分析。12AB.原文中“民以為”說明老百姓誤以為齊王是來拯救自己的,因而表示歡迎,實際并非如此。C.孟子認為天下的人本來就害怕齊國的強大,如今地盤擴大而不施仁政,會激怒天下興兵問罪。D.文中“及時雨”是比喻商湯伐紂,“謀于燕眾”是孟子為齊王指出的解決眼前危機的途徑之一。13(1)誅殺那些暴虐的國君而來撫慰那些受害的老百姓,就像天上下了及時雨一樣,老百姓非常高興。(2)您卻殺死他們的父兄,抓走他們的子弟,毀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陜西省西安愛知初級中學2025屆初三適應性月考(十)數(shù)學試題含解析
- 山西省應縣第一中學2025年高三考前熱身歷史試題含解析
- 浙江特殊教育職業(yè)學院《防火防爆工程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希望汽車職業(yè)學院《食品冷凍工藝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qū)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湛江市年模擬數(shù)學試題(三)
- 2025茶葉采購銷售合同范本
- 2025年求RP農(nóng)行合同制柜員筆試
- 2025房屋租賃合同范本示例
- 2025年解除合同申請書
- 2024年新款滅火器采購協(xié)議
- 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數(shù)學試題(含答案)
- 律師事務所整體轉(zhuǎn)讓協(xié)議書范文
- 2024初級會計職稱考試104題(附答案)
- 2024年8月CCAA注冊審核員OHSMS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基礎知識考試題目含解析
- 自然資源調(diào)查監(jiān)測勞動和技能競賽
- 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指南
-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確定位置》課件教學課件
- 風電場全過程咨詢項目管理規(guī)劃方案
- 遼寧葫蘆島協(xié)作校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生物試卷含解析
- 貴州省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