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品質文檔土木工程實習報告前兩天,我們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第一次實習開頭了,實習分兩部分:參觀施工、建工試驗室現場與觀看錄像和以依據建筑規范及設計原理完成中學校教學樓的平面、立面、剖面設計。通過參觀學習使我們對建筑施工和結構試驗有了初步的熟悉,這對我們將來的學習和實踐起了提示了向導的作用。現在我就對參觀施工現場與建工試驗室這部分內容作一個總結。 上午:參觀學??萍紭鞘┕がF場 星期一上午我們參觀了學校在建的十四層科技樓。當我們到達集合地點時,我看到同學們頭上都戴著工程帽;同時工地的生活區與施工區的門上也寫著:不戴平安帽者不得進如施工現場;當然在科技樓結構主體外面的防護網上也寫著標語:平安責任,重于
2、泰山;由此可見在建筑施工當中首先要留意的問題就是平安問題。過去由于生產企業不重視民工平安造成了許多工傷和死亡事故,這些事故給工人和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損害!同時,為了確保施工能順當進行和施工的平安,工地是要用磚墻圍護起來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種車輛和內部人員才可以出入,我們實習也要經過他們的同意呢! 進到施工區,我們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樓的結構主體,當時結構主體給我的感覺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這個可能是因為它和我所看到的過的已經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樓不同。主體前面有個很大的場地,這個場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鋼筋,沒有水泥、砂、石之類的建材,這是因為現在已經都采納了成品混凝土來澆筑結
3、構了。這樣可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削減施工鋪張和降低生產成本。在鋼筋堆放區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型號的鋼筋是分開放的,而且還在其前面標明鋼筋的型號和進場時間等信息。 我們跟著現場管理員上了樓,我們踏上用鋼管和鐵網搭接成的梯子,開頭覺得很危急,四周都有伸出來的鋼管或鐵條。二三樓的模板和支架已經拆了,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支撐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們都覺得層高變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許多構造柱,它們是用來加大墻的強度的,以避開因墻身過長導致簡單坍塌。一路上去,我們看到上面幾層樓板的支架還沒有拆,這些支架是用鋼管和模板組成的,鋼管很密,可見要承受完全沒有強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撐力。 上到第十層,我
4、們看到工人們還在綁扎鋼筋,柱和梁的鋼筋已經綁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預留的槽里。我觀看了其中的幾條梁和柱,就像老師說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條,次梁有六條;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間用箍筋綁扎。而柱子就不一樣了,三四條梁要交匯于柱,就必定要使梁的鋼筋穿過柱子,這樣使得柱頭的鋼筋非常密集,同時澆筑混凝土時也要留意密實。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縱橫兩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縱橫兩路放著。擺好的鋼筋就要用鐵絲綁扎好,為了保證面筋不被踩低下去,還要用馬蹄筋將其抬高。在看板筋時我們發覺連同鋼筋一起鋪設的還有電線管,這是電專業和結構專業合作的一個體現。 我們的現場
5、參觀時間很有限,只看到了工人在布置板筋,沒有看到他們澆筑柱梁板,砌筑磚墻以及其它的施工情景,所以熟悉也是很片面的,這個只能作為我們對施工的感性熟悉吧! 下午:參觀建工試驗室 建工試驗室是一座比較老式的工業廠房建筑,外表像以前的民用建筑。其頂部采納了預制鋼筋混凝土行架梁和混凝土板,這種構造既笨重又限制了梁的跨度,現在已經被廣泛使用的剛行架和鋼板所取代。其兩側柱子是典型的工業廠房的柱式,上部有牛蹄,用于安裝吊車的軌道。其寬面也個立了兩根抗風柱,這些柱和每隔一段距離設的梁使墻能有足夠的剛度以反抗強風的荷載。 試驗室的作用在于給結構設計師一個能檢驗其設計可行性的場所,這對建筑物的平安性和牢靠性是至關重
6、要的,同時也是科學試驗所必備的。 在試驗室,我們看到了很多大型的試驗儀器,它們實質上都是給試件供應壓、拉、剪方面的應力,從而檢測其能承受力的力量,也就是它們的強度。 結構構件(通常是柱梁板,當然也有樁)通過吊車吊到試驗機床上,然后對構件施加荷載,并通過設置在構件里的傳感器將應力和變形狀況的有關信息傳給相關儀器,試驗員記錄數據并分析處理變可以得出結果了! 在試驗室,我們還可以看到做各種構件的模型。其中有做樁的鋼絞線和拉緊鋼絞線的套子等。 ?當然,我們不僅看了各種機器,以及了解了它們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而且對建工試驗有了初步的熟悉,并建立起一種試驗檢驗假設的觀念,這次參觀應當是有比較大的收獲的。
7、 第二天上午:觀看與建筑有關的錄象 前一天通過現場參觀,我們對建筑有了一般的感性熟悉,但對于施工的過程與一些細部問題和可能發生的危急問題我們知道得還比較少。通過紀錄片的形式,我們能從整體的廣度來認知和學習。 ?我們觀看了曾經是全國第一高樓的xxx大廈的建設過程,從錄像里我們看到了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的建筑過程,也看到了比較先進的施工生產技術,例如:泵送混凝土的澆筑方法和高效的支模技術等。這些技術在生產中應用給生產帶來了很高的效率。 在第二部錄像中我們看到了地球上最嚴峻的自然災難地震對人們生命財產的損害,當然,除了人的生命外受到地震損害最大的就是建筑了。每當地震攻擊城市時,就會有成千上萬的建筑毀于
8、一旦,地震后的城市將是滿目瘡痍,我們平常習慣的街道樓房都消逝了,這對我們的精神是很大的損害。 ?那些年月久遠的老房子,沒有經過什么抗震處理,在地震中是很簡單被毀的。這好像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些房子大多是磚石結構或磚混結構,這種結構的抗震性能是很差的,幾乎不行以抗震的。然而有些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樓房在地震中也不能幸免當然這些狀況還要對建筑物所在的環境和它的固有頻率與地震頻率的關系進行討論但緣由往往是這些建筑結構受力的不合理性。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月,人們為增加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的抗震性能,討論和開發了許多新的技術方案,結構工程師們以為這些新的技術方案能使建筑物有效的反抗地震的攻擊,但結果很不幸,
9、接二連三地有高層建筑在地震中倒塌,就連強度更大的高架橋結構在地震中也頻頻倒塌,這讓全世界的結構工程師感到恐慌。我們到今日還不能清晰地理解地震的活動狀況,不知道它們什么時候會發生,但即使能在地震前猜測出來,也只是對人的逃命增加盼望,對建筑物毫無作用,假如我們不能很好地解決地震振動對建筑結構本身的損害作用問題,我們的建筑就毫無抵抗之力,只能坐以待斃。 幸運的是,隨著鋼結構廣泛使用,結構工程師們發覺,雖然許多設計抗震性很高的鋼筋混凝土建筑紛紛在強地震中倒塌了,而沒有一列鋼結構高層建筑消失過坍塌現象。這足以說明鋼結構建筑在地震中的不倒優勢,同時也給那些處于地震活動頻繁的國家或地區帶來盼望,他們可以通過
10、少建或不建鋼筋混凝土結構只建鋼結構的房屋來削減由地震帶來的損失。日本和臺灣都是這樣,現在臺灣連幾層的教學樓都要用鋼結構的。 雖然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地震頻繁地帶不被人青睞,但在中國,尤其是大陸有的還是許多的。就拿廣州來說吧,每年廣州都要建許多高層甚至超高層建筑,這些建筑絕大多數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不能說好還是不好,但要真的發生了地震,那廣州的市民可就遭殃了,人口密集且人們又生活在簡單受破壞的房子里,其結果是很難想象的了! 小結 在實習中我們的確接觸了不少實際應用的東西,但離實際水平較高的生產方式和比較先進的技術還有很大的差距。我發覺我們看到的生產工藝都是不算先進的,就像我們看錄像的支模方式在科技樓還沒有用上,而人家在八十年月初就已經開頭使用了,這可能是因為施工單位的物資匹備不足,但先進的生產工藝的確可以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