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Z》第1次作業(yè)_第1頁
《方劑學Z》第1次作業(yè)_第2頁
《方劑學Z》第1次作業(yè)_第3頁
《方劑學Z》第1次作業(yè)_第4頁
《方劑學Z》第1次作業(y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word 可編輯,歡迎下載使用!Z第1 次作業(yè)(2012-10-20 16:53:19)標簽:分類:A 型題: 請從備選答案中選取一個最佳答案1. 組成藥物中含有生地黃的湯劑是:1 分 A. 六味地黃丸B. 炙甘草湯C. 大補陰丸D. 陽和湯E.玉女煎2. 溫中去寒的方劑是:1 分 A. 陽和湯B. 理中丸C. 厚樸溫中湯D. 四逆湯E.當歸四逆湯3.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氣的方劑是:1 分 A. 大柴胡湯B. 四逆散C. 以上均非D. 痛瀉藥方E.逍遙散14. 身半以下腫甚,胸腹脹滿,手足不溫,口中不渴,大便溏薄,舌苔白膩,脈沉弦而遲者,治宜選用: 分A. 苓桂術(shù)甘湯B. 五苓散C. 以上均

2、不宜D. 真武湯E.實脾散5. 下列方劑除( ) 外,組成藥物中皆有當歸、川芎:1 分 A. 溫經(jīng)湯B. 歸脾湯C. 血府逐瘀湯D. 四物湯E.生化湯6. 服桂枝湯后,需“啜熱稀粥一升余”其意在于:1 分 A. 防止過汗亡陽B. 防止過汗亡陰C. 以上都不是D. 護中以防傷胃E.助汗以祛外邪7. 竹葉石膏湯中半夏與麥冬的配伍用量比例是:1 分 208. 下列方劑中以一味當歸為君藥的是:A.2 :B.1 :C.7 :D.1 :E.1 :1 分 A. 少腹逐瘀湯8. 生化湯C. 四物湯D. 溫經(jīng)湯E.桂枝茯苓丸9. 服用十棗湯宜:1 分 A. 飯后服B. 隨時服C. 飯前服D. 臨臥服E.平旦服1

3、0.百合固金湯的功用是:1 分 A. 滋腎保肺,止咳化痰B. 清燥潤肺,益氣養(yǎng)陰C. 養(yǎng)陰潤肺,涼散疫毒D. 輕宣涼燥, 宣肺化痰E.清宣溫燥,潤肺止咳11. 一貫煎組成藥物除枸杞子、川楝子、麥冬外,還有:1 分 A. 沙參當歸熟地B. 柴胡當歸川芎C. 玄參當歸熟地D. 柴胡 當歸 白芍E.沙參當歸 生地12. 二陳湯組成藥物中不含:1 分 A. 白術(shù)B. 茯苓C. 烏梅D. 半夏E.陳皮13. 治療因陰血虧失于濡養(yǎng),陽氣虛失于宣通所致的脈結(jié)代心動悸,治宜選用:1 分 A. 炙甘草湯B. 天王補心丹C. 朱砂安神丸D. 歸脾湯E.補中益氣湯14. 小青龍湯的病因病機是:1 分 A. 寒飲內(nèi)停

4、,肺失宣降B. 外感風寒,內(nèi)有蘊熱C. 外感風寒,內(nèi)有痰熱D. 風寒外束,水飲內(nèi)停E.風寒束表,肺氣失宣15. 吳鞠通所稱“辛涼重劑” 是指: 1 分 A. 麻杏甘石湯B. 白虎湯C. 止嗽散D. 銀翹散E.桑菊飲16. 藿香正氣散的功用是:1 分 A. 解表化濕, 理氣和中B. 燥濕化濁, 理氣和中C. 以上均不是D. 燥濕運脾, 行氣和胃E.宣暢氣機, 清利濕熱17. 下列哪項不屬于“ 十劑 ” 的內(nèi)容:1 分 18.19.A. 滑劑B. 宣劑C. 補劑D. 輕劑E.溫劑補中益氣湯的組成藥物中含有:A. 桂枝B. 陳皮C. 熟地D. 桔梗E.茯苓澀劑通劑瀉劑重劑清劑芍藥當歸枳殼半夏敗毒散的

5、功用是:1 分 1 分 A. 發(fā)汗祛濕,兼清里熱B. 散寒祛濕,益氣解表C. 益氣解表,理氣化痰D. 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E.祛暑解表,化濕和中20.獨活寄生湯的組成藥物中不含:1 分 A. 細辛 桂心B. 杜仲 牛膝C. 黃芪 白術(shù)D. 秦艽 防風E.川芎 當歸21.勞倦內(nèi)傷,氣弱血虛,癥見肌熱面赤,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者,治宜選用:1 分 A. 當歸補血湯B. 白虎加人參湯C. 歸脾湯D. 補中益氣湯E.當歸六黃湯22.酸棗仁湯的組成藥物除酸棗仁和甘草外, 其余是:1 分 23.A. 川芎B. 川芎C. 白芍D. 當歸E.川芎溫經(jīng)湯與生化湯均含有的藥物是:A. 當歸B. 人參C. 當歸D.

6、桃仁遠志知母遠志遠志知母川芎當歸芍藥當歸茯苓茯苓茯神茯神茯神1 分 24.25.26.27.E. 生姜當歸左金丸主治證候的病機要點是:A. 肝火犯胃B. 血燥氣郁C. 胃有積熱D. 陰虛胃熱E. 脾胃伏火三仁湯的功用是:1 分 A. 宣暢氣機,B. 清熱利濕,C. 利濕消腫,D. 理氣化濕,E. 清熱化濕,癥見偏正頭痛,或巔頂頭痛,惡寒發(fā)熱,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脈浮者,治宜選用:A. 麻黃湯B. 桂枝湯C. 消風散D. 川芎茶調(diào)散E. 九味羌活湯半夏瀉心湯與小柴胡湯均含有的藥物是:清利濕熱升清降濁理氣健脾和中止嘔理氣和中1 分 1 分 1 分 A. 黃芩黃連半夏大棗B. 人參半夏生姜大棗C.

7、人參 黃芩 甘草 干姜D. 人參 黃芩 半夏 生姜E.人參 黃芩 半夏 大棗28. 銀翹散的功用是:1 分 A. 辛涼透表,清熱解毒B. 疏散風熱,止咳平喘C. 疏風清熱,宣肺止咳D. 發(fā)汗解表,清熱解毒E.疏風清熱,解表透邪1 分 29. 患者某,汗出惡風,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浮者,治宜選用:A. 桂枝湯B. 防己黃芪湯C. 羌活勝濕湯D. 玉屏風散E.消風散30. 我國最早闡述方劑組成原則的著作是:1 分 A. 五十二病方B. 黃帝內(nèi)經(jīng)C. 肘后備急方D. 傷寒論E.備急千金要方B 型題: 下列每組題有多個備選答案,每個備選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復使用,也可以不選,請選擇正確 答案A

8、. 腎虛濕熱下注B. 脾虛肝郁,濕濁下注C. 下焦虛寒,濕濁不化D. 脾虛夾濕E. 氣虛下陷1. 參苓白術(shù)散所治帶下證的性質(zhì)是:1 分 2. 完帶湯所治帶下證的性質(zhì)是:1 分 A B C D EA. 烊化 B. 沖服 C. 先煎 D. 包煎 E. 后下3. 龜板需要:1 分 ABCDE4. 旋覆花需要:1 分 ABCDEA. 四君子湯B. 葛根芩連湯C. 四逆散D. 參苓白術(shù)散E. 白頭翁湯5. 肝脾不和,木郁乘土,癥見腹中痛,泄利,脈弦者,治宜選用:1 分 A B C D E6. 外感表熱未解,邪熱入里,癥見身熱,下利,胸脘煩熱,口干作渴,舌紅,脈數(shù)者,治宜選用:1 分 A. 川椒干姜人參飴糖B. 人參干姜白術(shù)甘草姜甘草C. 以上都不是D. 桂枝芍藥當歸甘草飴糖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