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設計常見問題解答_第1頁
結構設計常見問題解答_第2頁
結構設計常見問題解答_第3頁
結構設計常見問題解答_第4頁
結構設計常見問題解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梁裂縫控制與粱端彎矩調幅矛盾的解答2.次梁對整體剛度貢獻與點鉸接問題3.位移比與周期比對扭轉控制有什么區別4.質疑:周期折減系數5.為什么不用pkpm自動梁配筋,而是要對SATWE信息手動配筋6.大小偏心柱與單雙偏壓問題1、 板厚一般怎么取,與跨度有什么關系?2、 布置梁的時候,一般梁與梁之間的間距多少經濟?(包括次梁的)3、 住宅樓的梁高一般怎么取?4、 框架結構柱距多少較為經濟?5、 純框架結構適合的高度和層數?6、 框架柱的混凝土等級一般怎么?。?、 框架結構的變形特性?8、 混凝土中,溫度收縮怎么處理?9、 剪力墻高寬比多少為宜?10、 剪力墻混凝土等級一般取多少?11、 合理的

2、剪力墻數量?12、 框架結構合理的重量范圍?13、 怎么估算柱子截面?14、 軸壓比超了怎么調?15、 位移比不滿足怎么調?16、 周期比不滿足怎么調?17、 位移角不滿足怎么調?18、 PKPM建模中怎么降板?19、 PKPM中板厚為零和房間開洞的區別?20、 PKPM中虛梁怎么建?21、 什么情況下點鉸?22、 超筋了怎么處理?23、 基礎設計時,什么情況下要輸入詳細的地質資料?24、 基礎底標高怎么考慮?25、 活荷載折減在PKPM中折減怎么實現?1. 梁裂縫控制與粱端彎矩調幅矛盾的解答a支座彎矩調幅與截面裂縫寬度驗算是一對矛盾,對支座調幅處理的目的是為適當減小支座彎矩,而對支座截面進行

3、裂縫寬度計算往往又需要加大截面的配筋,從而又加大了支座截面的彎矩。支座不調幅時支座彎矩大,截面配筋大,裂縫寬度不能滿足規范要求,及多配鋼筋不能滿足規范要求;而采取支座彎矩調幅后,支座彎矩得以適度降低,截面配筋較小,滿足相關規范要求后可不驗算支座截面的裂縫寬度。構造上采用細而密的鋼筋。PKPM計算梁裂縫都是按矩形計算的,實際受力為T型或倒T型,不能忽略板截面和鋼筋的參與作用。b支座處不宜設置太多鋼筋,所以我一直都是不超過pkpm計算結果配面筋,而且用小直徑鋼筋多根數代替程序生成的大直徑少根數。c原來一直都是點自動考慮裂縫控制,后來一朋友說pkpm如果考慮裂縫控制支座處鋼筋很大,所以一般他們的做法

4、是自己修改,這樣比較經濟,現在一直這么做的,只有畫圖比較緊的時候才點自動考慮。2.次梁對整體剛度貢獻與點鉸接問題問題:看了傅學怡的第二版實用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第11章,里面有句這樣的話考慮橫向剛度的提高次梁沿橫向布置。而老莊不是說次梁縱向布置有利提高結構橫向剛度。這我就不懂,究竟是誰對誰錯呀。請老莊賜教。而我看過高層結構設計相關的書籍,橫向承重、縱向承重布置,好像說的又不一樣。我就納悶了,一代大師級別的傅博導難道會錯。如夢無痕解答:其實兩個人都沒有錯傅老前輩一個是從計算 和構件上考慮的鄧工 一個是從實際意義上分析的 ,你其實是沒有理解鄧工的意思。在計算中 ,計算機分析中,如果次梁不點鉸接,這樣就

5、考慮了次梁對剛度的貢獻。比如橫向布置次梁 如果橫向的地震下的位移角過不了 可以橫向布置次梁,這樣由于次梁的剛度貢獻,很有可能就位移角就滿足規范要求了。這個是理論上比較理想化的。但是實際地震下 次梁對結構的剛度貢獻是很小的,看一下汶川地震的一些震害照片 主梁和 柱破壞的不成樣子了。但是有的次梁一點變化都沒有沒有的甚至表面的抹灰都沒有壞。所以就出現這樣的情況 你計算中考慮的次梁對剛度的貢獻,吸收了一部分地震力 ,這樣主梁吸收的地震力就小了 ,那么相應的主梁配筋也小了 。可是實際中抗震的主角是主梁 。次梁對剛度貢獻和抗震的貢獻可能根本沒有算的那么大。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次梁應該布置在長的方向,從而在

6、短向的主梁在計算中配筋比較大。換句話說 就是 PKPM中不點鉸次梁對剛度的貢獻比較大。大家都比較認同這個理論,但是從震害上確發現這個次梁對整體貢獻可能并沒有計算的那么大。次梁可能和樓板連接的更加緊密一些,它可能把剛度貢獻給板更加多一些,使板更加接近剛性樓板假定。而貢獻給整個結構的整體少一些。但是大家都用PKPM,建模都按次梁建模又麻煩,所以只能通過橫向布置主梁這樣的方法來提高豎向不利方向主梁的抗震的能力。以上是我的理解。僅供參考如有不對歡迎批評指正。個人一般都傾向于 橫向布置次梁,不過主要的原因不是什么抗震不抗震而是橫向布置次梁,梁編號比較少,配筋和修改都比較方便。次梁應該是沿縱向布置為宜,把

7、力傳到橫向的主梁,從而增加橫向主梁的截面和剛度,這樣對整個結構受力有利。而次梁本身對框架剛度的貢獻不大,pkpm中默認是鉸接的。3. 位移比與周期比對扭轉控制有什么區別?周期比是控制整體的扭轉剛度 ,是宏觀控制??古まD的剛度要大,這樣地震的時候。扭轉效應比較小。 而位移比是控制層間扭轉不規則,是微觀的,每一層控制。是控制每一層的扭轉幅度不能太大。層扭轉太大,那個地方扭轉出現的破壞越嚴重。他們之間的區別就好比于整體控制位移角是宏觀控制剛度。而側向剛度比 是層與層之間的剛度比值的控制,有剛度突變的地方是破壞最大的地方,是微觀控制。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歡迎批評指正。就好比相親 先看一個宏觀指標 高不高

8、 帥不帥 家里有沒有錢,能不能買房買車。但是你又高又帥有錢也沒用啊 還得細心 體貼 給女人無微不至的關懷,做家務,品德好不好等細節。4.質疑:周期折減系數問題:周期折減是為了考慮填充墻,填充墻就相當于支撐,增大了結構的剛度,根據周期的公式,周期與剛度成反比,剛度增大,周期減小,所以要對周期折減。質疑:根據周期的公式,周期與剛度成反比的前提是質量不變,而質量與周期是成正比的,填充墻一方面增大了結構的剛度,同時也增大了質量,這時周期的變化從何得知?解答:不管考慮不考慮填充墻的剛度影響,質量已經考慮進去了 ,我們建模的時候輸入的梁間荷載,就是填充墻的質量。 填不填周期折減系數 ,填充墻的荷載都是輸入

9、的,所以質量沒變,但是我們只考慮了填充墻的質量。卻沒考慮填充墻的剛度 正因為 質量和周期成正比而我們加了填充墻的質量 所以周期算大了。 所以才要周期折減。周期小的建筑物更容易破壞是一種概念。意思是在合理的滿足規范的情況下 總體把握使周期 變長一點。對建筑物好一些。而PKPM里面數值計算 ,通過周期折減 是為了放大地震作用。就是因為周期短 對建筑物不好,才會周期折減。使算出來的配筋大一些。算出來的位移指標也會嚴格一下。是一種偏安全考慮。至于周期折減為什么會放大地震作用,見抗震規范5.1.5的 那個圖表。以及5.2.1條 地震作用計算公式。5.為什么不用pkpm自動梁配筋,而是要對SATWE信息手

10、動配筋?1不是說梁配筋僅僅是比計算值大就行了 PKPM自動生成的配筋不太合理 ,需要合理調整 還有項目不一樣 設計院要求不一樣 ,梁鋼筋的選筋規則不一樣,有的設計院要求 梁鋼筋盡量用大直徑鋼筋 ,這樣施工方便 。有的設計院要求盡量用小直徑鋼筋, 控制裂縫 或者省貫通筋。PKPM生成的是無法滿足以上要求 。PKPM生成的結構還有好多常見毛?。?比如剪力墻處小于800長的剪力墻 ,左右兩邊的主梁應該通長的 ,因為兩邊主梁的錨固長度加起來已經大于800,而PKPM做不到這一點識別。還有次梁錨固長度比主梁梁高高,主梁橫向錨固長度比剪力墻厚度長。計算不超筋但是實際配筋確超筋,這些低級弱智問題 ,PKPM

11、也不能解決。所以必須對照計算書重新修正 ,有的大設計院甚至嚴禁使用PKPM生成的圖修改 必須對照計算書手配鋼筋出圖。2PKPM的裂縫控制算法不太合理 一是沒有考慮樓板和梁的協同作用,像上部的梁和樓板是連為一體的。可是PKPM經常算出來上部裂縫很大 ,這顯然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現有的梁裂縫計算方法都是不考慮樓板影響的 ,所以PKPM的支座上部關于梁裂縫控制可以不需要特別重視。只看一下底部鋼筋的裂縫參考一下就行了。 二裂縫控制算法不僅僅和鋼筋大小有關,還和鋼筋直徑有關。 PKPM不會通過選用小直徑鋼筋的方式來控制裂縫 ,僅僅是通過增大鋼筋,而這樣違反了結構設計強柱弱梁的概念。 所以,8米一下的梁

12、不需要看PKPM的裂縫,8米以上的, 看一下PKPM的裂縫結果,適當增加一下鋼筋 ,選用小直徑鋼筋就行了。最后一名合格的結構工程師必須對自己的工程負責 。高層標準層,配筋選個最大的,對計算書就行了。計算書可以打印出來對,也可以 最為底圖和梁配筋圖重合起來對。對計算書這個是結構工程師必須做的事情 。結構工程師就是需要嚴格謹慎。沒有投機取巧的方法。6.大小偏心柱與單雙偏壓問題1.大偏心和小偏心的柱子,我從混凝土結構計算里面看到,求配筋的時候,講到了對稱配筋和非對稱配筋。而這兩種配筋都是在受拉區和受壓區配筋,那另外兩邊如何來配筋呢?柱子都是四面都有鋼筋的。難道另兩面按照0.2%的構造配筋?2.單偏壓

13、和雙偏壓,這兩個我只知道在pkpm中有這樣的選項以及計算如何使用。殊不知,這單偏壓和雙偏壓與大偏心和小偏心有關系嘛?(請不要以pkpm中如何選來回答,最好能就概念說下。謝謝)解答:(1)單偏壓計算方法 柱單偏壓計算是傳統的柱配筋計算方法,在某一種組合荷載作用下,計算x向配筋面積時只考慮x向的彎矩值,而y向彎矩對其的影響則不考慮;y向同理。由于在兩個方向上的最不利荷載組合同時出現的可能性比較小,所以這種計算方法所得到的結果具有一定的安全儲備,可通過雙偏壓驗算。(2)雙偏壓計算方法 當采用雙偏壓計算時,在某一荷載作用下,計算某一方向的配筋面積時同時考慮另一個方向的內力值,這種計算方法比較符合工程實際,從理論上講,所有的混凝土柱的受力狀態都是雙偏壓。雙偏壓計算考慮了同一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