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如何進行歷史課堂教學設計高二歷史備課組金然普通高中新課改的實施是新世紀我國基礎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 這是一個紛繁浩大的系統工程, 也將是一個艱巨而長期的歷史過程。 面對這次新課改澎湃大潮, 我們這些身處教學第一線 “弄潮兒” 一方面感受到新課程全新理念的巨大壓力和挑戰,另一方面經過系統“師訓”和自身不斷地學習、實踐和反思,也深切體悟到無論是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三維目標”落實等等都在悄然發生著新課程改革所期冀的積極可喜變化。經過一學年的新課改課改學習和實踐, 筆者體會最深的是課堂教學設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課堂教學設計是指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指導下, 對課
2、堂教學所進行的設想和計劃, 是對學生達成教學目標、 表現出學業進步的條件和情境作出的精心教學籌劃, 而不只是文本化的教案。 課堂教學設計之所以必要和重要, 是因為課堂教學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 而課堂教學設計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方案, 是實現預期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和前提條件。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可以說,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課堂教學設計是關系到新課程改革在實踐操作層面上成敗的關鍵所在。結合新課程理念和自身教學實踐, 筆者認為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應該也是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側重:第一,在教學目標設計上:嚴格依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 ( 實驗 ) ,依托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
3、程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 同時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情況,全面整合和落實“三維目標”。歷史課程標準反映了國家意志,體現了國家對高中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歷史學習的基本要求, 是高中歷史教學活動的依據和法規。 教師只有通過新課程標準的學習, 才能了解課程的性質、 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以及課程的內容標準、教學建議和評估建議等。新課程目標是指本課程要達到的結果, 是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 同時決定了課程的價值取向和目標定位, 是新課程理念方面創新的主要標志之一。 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是結合我省高中階段教育實際情況, 在研究相關文件、 課程標準和教材基礎上,制
4、定的本學科教學、學業評價、學生畢業及升學考試的基本依據。從課程教學目標設置上看, 歷史課程標準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是高度統一和關聯的, 都明確提出了 “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必須牢牢把握歷史課程標準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這一“標”和“本”,唯有如此,新課程目標才能真正實現。以高中歷史必修I第七專題第二課美國 1787年憲法為例,歷史課程標準確定的課程目標要求是“說出美國 1787 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 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 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目標(學習要求)是,“知道美國 1787 年憲
5、法的主要內容、特點及其作用;知道聯邦制的權力結構; 理解美國的總統制; 比較美國共和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感受 1787 年憲法中的“制約與平衡”原則這一人類政治智慧?!毕啾榷裕?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在課程目標上一方面嚴格遵循 歷史課程標準 ,另一方面又對歷史課程標準目標進行了細化、擴充和升華,使新課程目標更加符合我省普通高中的教學實際。由于新課程特別關注和強調要改變傳統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 , 強調通過教與學要求學生逐漸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并且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 所以, 在考量、 設計此課教學目標時,我們應該“三管齊下”,適當向“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
6、觀”傾斜。因此,在美國 1787 年憲法“三維目標”教學設計時,筆者就相對比較側重后二者, 設計了通過采取學生分組合作討論方式, 探討 “美國聯邦政府在啟蒙思想指導下并結合國情 如何進行制度創新的 (權力分立和制約平衡) ?” 這一探究題,以此落實“過程與方法”目標;又設計了“英國議會制、美國總統制有何異同?中國封建君主制和英國議會制、 美國總統制的根本區別是什么?” 這一比較題, 以此來引導和啟發學生認識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也是人類政治智慧的精華, 民主政治也是多樣性和獨特性的, 而且在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時也是可以借鑒 的,從而來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總之,教師在具體制定三維目標
7、時, 這三維目標可以分別制定, 但在具體運用實現過程中卻是互相交融滲透、 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當然, 三維目標在具體課中分布和地位也是不同的, 有的課教育性比較強,有的課知識性強些,但不管什么課,教師對“過程與方法”方面教學設計時一定要切實關注和重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目標則盡可能挖掘和升華第二:在教學內容設計上:完整、準確地優化教學內容,通過問題化設計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所謂教學內容 , 具體可以分為課程內容、教材內容、課堂教學內容等。歷史課程標準 教學內容是指為實現課程目標, 根據一定的原則所選擇的學科知識;新課程教材內容是指依據一定的原則, 將課程內容組織在教材中的學科知識; 課
8、堂教學內容:即課程資源,指的是為實現教學目標,依據課程和教材,并結合各種實際傳授給學生的各種知識(信息)。三者內容也是高度辯證統一的,其中新課程教材內容就是根據歷史新課程標準內容要求而編制的, 其呈現出觀點新、 材料新、結構新、內容新、要求高等特點。但是由于新教材教學內容是采取模塊、專題形式,而每個模塊、專題又是各成體系的。如必修I政治模塊”專題的排列采用了先中國后世界、 先古代后現代, 遵循著對學生而言先易后難、 由遠及近的方式, 并不完全是事物發生、 發展的自然時序” , 因此在時序性上沒有邏輯而 “混亂”的,給人“形散”感覺。如何做到教學內容的“形散而神不散”,提高教學效率的高效性, 那
9、就必須在教學內容設計時要對各模塊、 專題內容進行完整準確地把握,并且加以優化,使其主題化、集約化(抓重點,大膽取舍)、結構化、層次化等等。譬如,高中歷史必修I是以中國和世界歷史中政治與制度發展的典型史實為主要內容的模塊,制度創新是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在必修I 教學設計時,筆者就對必修I 的知識體系重新加以梳理, 重構三條主線來進行教學: 主線一: 政治制度史(中國、西方), 下轄四個主題, 即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 (專題 1 ) 、 古希臘羅馬政治制度 (專題6)、近代西方代議制度(專題7)、科學社會主義和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專題8);主線二: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史和現代中國政治制度,下轄三個主
10、題, 即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 (專題2) 、 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專題 3 ) 、現代中國政治制度(專題 4 );主線三: 現代中國外交史與世界多極化趨勢,下轄二個主題,即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5)、當今世界的多極化趨勢(專題9)。通過對必修I政治模塊知識結構優化設計和教學,其主題就更明確,重點更突出, 結構更清晰, 層次更分明, 實踐也證明更有利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再如在處理模塊與模塊之間關系時, 有些教學內容也是可以加以優化的, 如 必修I的“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和必修R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 設道路” 專題單元、必修I的“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與必修R的“
11、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專題單元、必修I的“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與必修出”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專題單元等,由于這些專題之間內在聯系密切, 筆者在教學設計時, 往往能從其相互聯系的特點出發, 適當地相互參照、 統籌兼顧, 整合相關內容進行教學, 教學效果則更加顯著, 學生更容易全面掌握 和理解課程內容,從而提高了學習有效性。而涉及到專題之下的具體課時, 則要在對教學內容完整準確厘清、 把握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并且加以改造設計成一個個可以解決的問題,使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問題化, 即通過問題來解決重點和難點, 這是筆者在教學內 容設計時的一種經常性處理辦法。比如, 近代中國民族工業
12、的興起一課時,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艱難發展的深層原因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如何突破這一重點和難點, 筆者曾設計了這樣二個問題:“1895 1918年時期和1870-1894 年時期相比,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有哪些有利條件?”; “試從資本、技術、人才、市場等方面分析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我國重工業發展不利條件和輕工業發展的相對有利條件。 據此你認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有何主要特征?” 。 從課堂問題的討論和解決過程來看, 這二個問題是有利于學生來突破本課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的。 當然, 在設計教學問題時, 一定注意科學性、挑戰性、開放性、思考性、層次性、引導性。第三,在教學形式設計上,讓學生“自主、
13、合作、探究”,教師教學方式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人, 因此, 我們的中心是如何處理學校中最基本的關系老師與學生的關系。 ” 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 就是要教師必須改變舊有的過于單一、 被動的教學方式, 建立和形成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把接受式學習與研究性學習、 體驗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密切地結合起來, 以促進學生的創造性和個性的完善發展。 因此, 教師在教學形式設計時,一方面必須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另一方面教師必須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地選擇教學方式,因地制宜地教。在教學形式設計時, 對學生無論采取什么學習方式, 對教師無論
14、采用何種教學方式,都必須做一項基礎性工作,那就是進行“學情分析”。科學、客觀的學情分析是新課程背景下教學設計的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依據, 是突出學生主體教學的前提。如筆者在為嘉興市歷史學科基地準備必修R發展的亞太教學設計時,是這樣分析學情的: “本課主要涉及東盟、 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三大經濟區域合作組織, 由于學生缺乏世界現代史知識體系和相關的政治學科知識, 給本課教學帶來一定難度。 同時學生們身處當代區域經濟集團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之中,而且已經學過必修I的第九專題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 化趨勢,更重要的是中國在改革開放后、特別是在加入WTOf積極地參與和融 合到這一潮流之中,
15、加之經過一段時間的新課程學習,學生的歷史理解、分析、概括、比較能力有所提高,為本課的自主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痹诖藢W情分析基礎之上,在教學設計時就能因人而宜、有的放矢。一般來說,筆者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時,大都采取這樣的學習(教學)流程:即“提出問題(主題分析)在課本或新情境中發現從身邊的歷史中發現一一拓展研究”。在上述必修R發展的亞太筆者教學設計中設計的探究題(“ 20XX年1月1日,由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 3國簽署的北美自由貿 易協定生效已整整10 周年。根據以上材料你認為墨西哥(發展中國家)加入區域經濟集團的利弊得失有哪些?中國加入WTO&織已有五年多的今天是否也有這些利
16、弊得失?舉例說明。”),也大致能夠反映此學習(教學)流程。教師在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時,不應眼光只盯住探究題本身,更重要的是應該側重設計如何以方向引導、 學法指導、 動態地把握探究過程以便發現和解決新問題等等 (教師的角色定位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促進者、 參與者、 合作者) 。在教學設計探究問題時,要注意防止下列不良傾向:什么都搞“探究”,否定接受式和觀察、模仿學習;不顧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儲備,也沒有具體目標,徹底放開,讓學生憑空想象,無據辯論等等。另一方面, 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必須選擇科學化、 合理化、 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一般地說常規的教學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講授法、 情景復現教學
17、模式、 問題探 究法等等。各種教學方法之間的關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聯系,互為補充的。巴班斯基認為: “有關最優化地綜合運用各種方法的概念永遠是具體的 (不是包羅萬象的),那些對于一些條件來說是很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對另一些條件、另一些專題、 另一種學習形式來說就可能是不適應的。 ” 具體來說比如 “講授法”是一種最傳統最基本的歷史教學方式了, 在新課程背景下, 這種方式仍然有它的特點和優點,在一些概念(如“半殖民地”和“資本原始積累”等)、制度(如“分封制”和“代議制”等)、或史學理論和方法(如“辯證唯物論”和“文明史觀”等)或知識難點學習時,“講授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教學方
18、式設計時, 教師必須充分考慮教學內容、 教學對象、 教學環境以及教師自身素質等綜合因素,實事求是、科學地取舍各種教學方法,而不能一味地求“標新立異”,因為“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第四,在教學總結上,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善于反思。教學反思,就是指教師對自己已完成的教學實踐活動有目的地進行審視,作出理性思考, 并用以指導日后的教學。 教學反思之所以必要, 是因為任何教學設計,都有“紙上談兵”、“理論脫離實際”之嫌。教學設計和“原生態課堂”往往是不能完全統一、曾至是大相徑庭的。因為課堂是動態的, “每一堂課都是一條不同的河”。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后對課堂教學從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教學行為、學習
19、有效性等方面, 全面地總結和反思教與學的得與失。 因此可以說, 在新課程改革的潮流中,沒有反思的教學設計是不完整、不科學、不合理的設計, 從此層意義上講 , 反思教學也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必須加以重視。例如,走出課堂進行實地調查,訓練學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同時讓學生貼近社會和生活, 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 因此, 新課程也鼓勵教師倡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式的學習。 但是看一主題是否合適社會實踐式的學習, 一要看是否具備一些必要條件(如大量的時間、學生興趣能力等), 二要看主題是否有價值。筆者在對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一課教學設計時,曾借鑒采用了他人設計的四個社會實踐式題目, “搜集家中的老式服裝,搞一次老式服裝秀,感受服裝文化的魅力” 、 “調查嘉興地區還保留了哪些傳統菜肴?體驗一次西餐” 、“調查嘉興地區目前保留的西式建筑” 、“參加一次婚禮,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百貨零售企業信息技術應用考核試卷
- 皮革服裝快速原型制作考核試卷
- 稀土金屬加工中的質量改進團隊建設考核試卷
- 第二課堂教育的創新與實踐
- 人教B版高中數學必修四全冊教學課件
- 橈動脈介入手術術后護理
- 2025授權合同 代理出口合同
- 2025煤炭運輸合同標準版范本
- 2025標準工廠設備維護服務合同范本
- 2025關于北京公寓房預定合同范本
- 浙江省臺州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二模試題 地理 含解析
- 2《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任務式)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 鐵路物資應急管理制度
- 創三甲病區護理亮點匯報
- (高清版)DB12 445-2011 天津市城市道路交通指引標志設置規范
- 一年級數學口算題1000題
- 變電檢修工試題庫含參考答案
- DB61T 5113-2024 建筑施工全鋼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
- 2025年水工維護(高級工)職業技能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綜合醫療方案
- 《生物科技》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