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名勝區旅游容量調控對策與措施_以南京鐘山風景區為例_第1頁
風景名勝區旅游容量調控對策與措施_以南京鐘山風景區為例_第2頁
風景名勝區旅游容量調控對策與措施_以南京鐘山風景區為例_第3頁
風景名勝區旅游容量調控對策與措施_以南京鐘山風景區為例_第4頁
風景名勝區旅游容量調控對策與措施_以南京鐘山風景區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章編號:1000-8462(2006 專輯-0044-03風景名勝區旅游容量調控對策與措施以南京鐘山風景區為例張嵐(上海師范大學猶他科技學院, 中國上海200234摘要:、提高風景區的析研究, 關鍵詞:鐘山風景區; ; 中圖分類號:A鐘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 級風景區。在旅游旺季時, 區內的部分景點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超載。以中山陵景點為例, 它的資源空間合理日承載量為30910人次, 而實際的日接待游客量竟達100000人次1。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 從提高游客的旅游體驗質量和滿意度和實現景區的可持續發展的角度, 對鐘山風景區的旅游容量即旅游環境承載力的調控策略與措施進行了探討。1引導旅

2、游者的需求變化1. 1旅游者的群體特征分析鐘山風景區男性游客和女性游客的比例是53471。風景區在開發旅游產品時要注重旅游者與朋友、戀人和家庭為單位結伴出游時表現出來的消費心理與行為特點, 在旅游承載力調控方法上要注意男性游客和女性游客在旅游行為和決策過程中共同的心理表現, 開發男性游客和女性游客能夠共同參與的旅游活動項目。調查顯示:在年齡結構上, 旅游者以中、青、少年為主(80. 3% ; 職業構成中, 學生數量占優(33% , 其中大學生又占了多數。風景區如何順應青年旅游的多樣化發展趨勢是實現旅游承載力調控、游客分流的重要問題之一。此外, 風景區其他各種職業旅游者的組成比例相差不是很大。

3、多樣的職業組成意味著多樣的旅游需求, 要求多樣化的旅游產品。旅游者的學歷較高, 大專以上的達57. 6%。一方面游客接待量大的旅游景點可從滿足旅游者消費需求的多樣性和文化性的角度考慮增加新的旅游活動項目, 從而分散參觀游覽區的客流壓力; 另一方面, 其它景點如海底世界、中山植物園等非陵墓資源的景點如果弱載, 就要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類型, 打破僅僅觀光游覽這樣單一的活動方式, 用豐富多彩的活動項目把超載景點的游客吸引過去。游客的月收入結構中, 無收入的比例最高, 為33. %(主要為學生 , 其余各個收入層次的比例相當(圖1 。“提價”通常被認為是超載景區進行排斥客流的一種調控方法和手段。楚義芳

4、和保繼剛提出的“經濟分流”措施就是如此2,3。但是筆者認為, 這種“提價”的方法對資源級別高的旅游地和“王牌”景區景點的超載調控所起到的作用是微乎甚微的。實際中我們發現, 那些高級別資源的旅游地在旅游旺季從沒有因為提高了票價而減少客流。原因主要有:在目前我國還沒有實行“帶薪假期”制, 絕大部分旅游者很難自由選擇出游時間。據觀察, 游客從外地特意選擇閑暇時間趕來旅游, 通常不會因為較高的門票價格而放棄游覽。如果對已經出現超載的景區“禁止游客進入”會極大地影響旅游者的心理體驗和游覽質量。圖 1旅游者月收入組成Fig. 1Composing of monthly income1. 2旅游者的時空消費

5、行為分析1. 2. 1旅游者出游方式的選擇。鐘山風景區的旅游者,90%是不參加旅行團的,97%的游客是與家人、朋友、同學等結伴出游的。可見游客在景點、旅行線路以及活動項目的選擇和決策行為上是具有很大自由度的。42%的游客是根據順路、游覽方便來選擇游覽路線的,33%的游客是根據景點知名度的大小來選擇游覽路線的。旅游者游覽行為的高度自由性特征為我們進行游客分流提供可行性前提。景區需要規劃設計、完善交通服務設施和道路組成機構多樣化。區內還應建設一些連串各個景點的林間小道, 一方面可以解決現有道路的車輛、行人壓力; 另一方面也為游客提供更多的游覽路線和第26卷專輯2006年12月經濟地理EC ONOM

6、IC GE OG RAPHY V ol. 26, Alb.Dec. , 2006江蘇省教育廳研究項目(編號:03KJD170111 資助。收稿日期:2006-01-20; 修回日期:2006-06-23游覽的環境空間。需要注意的是, 我們不僅需要增加建設一些“熱門”景點之間的非機動車道路交通, 還要完善經常超載景點和弱載景點之間以及弱載景點之間的非機動車道路體系的建設, 利于游客流動, 不會因為“不順路”的問題而影響客流的疏散。1. 2. 2旅游者對游覽項目的選擇。中山陵、明孝陵和靈谷寺被選擇游覽的比例遙遙領先(圖2 。說明旅游者的項目選擇主要是根據知名度大小來決定的。調查統計也證實; “景點

7、知名度高”在所有的旅游影響因素中, 被選擇比例高達50. 2%。因此, 如音樂臺、中山紀念堂、美齡宮、中山植物園 、紫金山天文臺、海底世界等景點必需提高自身的資源內涵、提升知名度。與“王牌”景點異質的景點, 在感知形象和營銷策劃上做出特色和品牌的可行性是很大的, ; 用它的特色去經營, 如陵墓旅游資源的中山陵、, 所以不存在太強的競爭性。但各自要突出與其他具有同一歷史背景的資源的感知差異性。例如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的陵寢, 它開創了中國明清皇陵建造體系的先河, 是中國現存完好的規模最大的皇陵之一等等, 使得游客不僅僅是沖著“世界文化遺產”而來, 更是沖著它的明陵特色而來。這樣, 獨特的感知形象被

8、傳達給潛在的旅游者, 影響旅游者的旅游決策行為。圖2鐘山風景區旅游者旅游項目選擇比例Fig. 2Choosing proportion of traveling items2提高風景區的旅游供給能力2. 1進一步拓展景區道路交通的承載力隨著私家車的急劇增多, 風景區的主要進入通道太平門路日均車流量3000輛, 節假日更高達10000輛; 中山門陵園路車流量更大。對明孝陵而言, 如何疏通以便保護文物是關鍵, 從四方城、經神道、金水橋至寶城寶頂這一序列景點必須加以保護。筆者贊同從“太平路經前湖路往東開辟一條機動車專用道, 經中山陵園管理局接陵園路。同時, 利用前湖路、明陵路、太平門路構成的等邊三角

9、形路作逆時針向單環行限制, 這樣以后從太平門、中山門包括南京體育學院和馬群處入口進入景區的機動車輛必須從明孝陵、靈谷寺所構成的鐘山南麓三大主要風景區域南側繞行, 不得進入風景區核心部分。東郊賓館、南京國際會議大酒店以及海底世界現狀可組成南部環路統一從四方城、行健亭兩處支路進出。這樣各景點可達性受影響甚少。”42. 2風景區資源空間和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整體性拓展從整體看; 鐘山風景區不平衡發展的趨勢日益嚴重, 需要全面規劃整體地適度開發。整個鐘山風景名勝區大體可分南麓和北麓兩部分, 傳統的旅游景點如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等多集中在南麓東區, 為傳統的核心旅游區, 車流、人流很是擁擠。南麓西區沿

10、明城墻至前湖路一帶有琵琶湖、廖仲愷何香凝墓、中山植物園等, 風景自然古樸, 然而游人稀少。北麓風景區西部有明朝功臣墓、航空烈士墓、紫金山天文臺等, 東部主要是自然保護區, 另外有王家灣、馬群等居(農 民散居點, 綜合旅游環境不甚理想。好在南京市政府將斥資20億元, , 這樣大規模的整治工作, 實現風景區的平衡, 。2. 景區內資源級別高的景點都有若干附屬景點, 我們在設計旅游線路、規劃景區的時候, 應該讓這些附屬景點與主景點聯系在一起, 實行一票制, 減少人為的道路分隔, 改善相互間的通達性。最典型的是明孝陵, 明孝陵的選址建設是因山成形的, 其陵墓區、神道、梅花山、下馬坊、碑亭等都本該是一個

11、整體的, 然而, 由于南麓東西兩區之間以及北麓與南麓景區間缺少便捷的交通聯系, 作為明孝陵景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神道翁仲路很不幸的成為了機動車往來的通道, 完全破壞了明孝陵景區完整的序列性。尤其是景點的售票入口處分設在陵墓區和神道區兩處, 實地調查發現; 很多外地游客通過檢票口進入陵墓區游覽后, 根本就不知道陵墓區外車水馬龍的翁仲路和神道也是明孝陵景區的組成部分。問題出現正是由于景點序列的被破壞導致的, 解決方法可以通過重新設置景點的檢票口來實現, 例如西入口可以設在現在神道入口處往東太平門路與明陵路交接口處附近。中山陵景區也有類似之情。因此筆者建議; 在整個風景區內全面禁車的前提下, 將景點

12、的售票檢票處往景點外移, 保持整個景點的完整性。這樣也極大地擴大了景點資源空間的承載能力。2. 4實現風景區旅游接待功能的多樣化2. 4. 1轉變風景區內大型旅游飯店、會議中心的接待功能。鐘山風景區內的東郊賓館、南京國際會議大酒店、東苑賓館等對風景區原有的游覽氛圍、景觀視廓和景區的格局、交通承載力、 建筑和環境保護等帶來了較大的干擾和影響。故風景區內大型旅游飯店、會議中心的接待功能亟待轉化。筆者認為; 可以將東郊賓館、國際會議大酒店等改建成餐飲、休閑、娛樂為主的休憩型的旅游接待服務設施。例如, 在餐飲上, 以小吃、快餐產品為主, 可以向游客提供富有特色的金陵傳統小吃; 休閑上, 營建一些環境幽

13、雅、裝修布置與景區景觀協調的音樂茶座、咖啡廳等。這樣, 不僅能滿足外地旅游者的消費需求, 也可吸引本市居民消費。2. 4. 2開發品牌化的旅游活動項目。通過豐富多彩的“品牌”活動, 提升整個風景區形象的同時增加旅游供給能力。風景區已經利用了資源優勢, 培育了景區旅游品牌活動, 如:中國南京國際梅花節、白馬桃花風箏節、“紫金之夏”納涼節、靈谷桂花節四大品牌, 活動規模不斷擴大, 制造了許多旅游消費熱點。尤其應注重的是; 景區內那些極少出現滿載、超載的景點要多結合自身特點開發“品牌”活動項目, 提高景區綜合吸引力的同時分流超載景點的游客量。54專輯張嵐:風景名勝區旅游容量調控對策與措施3經營管理方

14、式方法的創新3. 1結合形象策劃, 改變游客的旅游決策行為一方面, 是對整個鐘山風景區的旅游形象定位和形象策劃。隨著風景區旅游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的進行與完善, 景區的旅游功能會逐漸突破原來以觀光游覽為主要形式的單一狀況, 更趨于多樣化。我們可以根據風景區的綜合旅游功能, 提煉出一、兩個風景區旅游主題, 用象征性的圖文作整個風景區的旅游形象標識。另一方面, 要通過圖形、文字、形象生動的短語等來強化、異化單個風景點的形象標識, 突出每個風景游覽點的特色, 使得游客在進入景區后不一定直奔中山陵、明孝陵等, 而是一開始就產生多種選擇的游覽動機。3. 2創新門票的宣傳和分流作用信息提示。其實, 年的旺季客

15、流量, 載景點的信息, 例如促銷信息、新活動項目的信息等, 影響游客的旅游決策行為。另外, 建議通過門票售價方法的創新達到游客合理分流和景區旅游環境承載力調控的目的。3. 2. 1整個風景區在實行單個景點售票的同時, 可以實行套票制。目前風景區也實行套票制, 可終究擺脫不了思維的固定模式, 一票可以游玩三個景點:中山陵、明孝陵和靈谷寺, 這樣的一票制僅僅是在價格上略微優惠。筆者提倡的一票制, 不僅體現在價格上優惠, 還要通過它來起到疏散客流的作用。譬如, 一票制下有多個不同價位, 多個不同的景點搭配方式, 價格和景點搭配方式不是終年不變的, 要隨著風景區和風景點的活動項目的變化而變化。在景點搭

16、配方式上, 首先把經常超載的景點歸為一類, 把不易超載的景點歸為一類。假設:把接待量一直很大的“中山陵、明孝陵和靈谷寺”歸為A 類景點, 把不常超載的“美齡宮、海底世界、紫霞湖公園、廖仲愷何香凝墓、紫金山天文臺、中山植物園、滑道游樂園等歸為B 類景點。可以設置:1個A 類景點搭配2個B 類景點; 2 個A 類景點搭配1或2個B 類景點; 3個A 類景點; 3至4個B 類景點。游客可以自由選擇搭配。例如采用的方案, 游客可以選擇中山陵、明孝陵加上美齡宮或加上海底世界等。采用這樣的方案主要也是通過價格上的優惠、旅游項目的增加和組合的多樣化促使游客購買, 由此達到旅游者在超載景點和弱載景點之間的加速

17、流動, 減輕超載景點的承載壓力, 提高弱載景點的知名度、利用率和經濟效益。尤其方案以優惠的價格配以多樣的活動項目, 對吸引風景區回頭客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僅不會給風景區帶來環境承載壓力, 反而會給非超載景點帶來經濟收入。但是如果采用方案, 就沒有任何的游客分流效果, 所以在價格上不應該有優惠, 通過這樣的價格方案, 減少游客的購買, 以此限制游客在三個超載景點之間的流動。假設A 類景點的門票均價為50元,B 類景點的門票均價為20元, 以一張套票售三個景點為例, 套票的方案如表1。表1套票的不同定價方案景點搭配方案適用人群參考定價分流作用AAA 50+50+50弱AAB 50+50+5微ABB

18、50+10+10較強2. 。在旅游旺季時, 也可以通過游客買一張A類景點的門票送一張B 類景點門票的方法, 加快游客的流動速度, 充分利用弱載景點的承載力, 實現旅游者在冷、熱景點之間的合理分布。3. 3建立各區域旅游環境承載力數值就鐘山風景區而言, 目前的超環境承載力主要表現在超資源空間承載力和生態承載力上。作為風景區確立綜合環境承載力數值時, 應把握生態優先、最小值優先的原則, 要掌握影響該風景區環境承載力數值波動的各參數變化規律, 使環境承載力系統的調控工作有規律可循、有標準可依。3. 4建立GIS 技術支持下的風景區環境承載力調控系統隨著風景區內旅游區域的擴大, 景區接待功能的多樣化,

19、 有必要建立一個在GIS 技術支持下的風景區旅游環境承載力調控系統。在風景區的入口、通向各個景點的路口、景點內設立電子顯示牌, 顯示不同時段、不同景點之間的客流量大小情況, 給旅游者提供最及時的旅游信息; 同時, 定時或不定時地給旅游者提供建議旅游項目和可選旅游線路, 使客流量在同一時段不同景點之間進行合理的調配, 避免出現同一時段個別景點人滿為患, 而另一些景點則門可羅雀的狀況。參考文獻:1郭靜, 張樹夫. 南京東郊風景區旅游環境容量初步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3,19(4 :262-263.2楚義芳. 超載、旅游污染及其控制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1,(1 :60-63.3保繼剛

20、, 楚義芳. 旅游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1.4楊紅偉. 中山陵園風景區系統分析及其格局重組與完善J.現代城市研究,2002, (2 :10-15.(下轉51頁64經濟地理26卷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CORE COMPETITION IN TOUR AREALI Y uan(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Chongqing 400042,China Abstract :Tour area is the main elemen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21、. T our area and core com petition is the symbol reflecting the quality and poten 2 tiality of a tour area. The paper applies com petition strength theory and core com petition theory in discussing on how to construct core com peti 2tion in a tour area. The author cites T iantai Valley T our Area as an exam ple , and puts forward the thought on market as direction , show 2ing tourism res ources , and providing differential experience. K ey w ords :tourarea ; 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