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93.160CCSP 5937 山東省地方標準DB37/T 44472021水利工程輸水管道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規范Specification for acceptance and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water pipeline2021-12-13 發布2022-01-13 實施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 布 DB37/T 44472021目次前言II1 范圍12 規范性引用文件13 術語和定義14 基本規定15 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25.1 一般規定25.2 溝槽開挖與地基處理25.3 管道
2、基礎35.4 管道安裝45.5 管道陰極保護工程85.6 溝槽回填95.7 頂管工程106 管道功能性試驗126.1 一般規定126.2 壓力管道的水壓試驗13附錄 A(資料性) 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14附錄 B(規范性) 水壓試驗15參考文獻17I 庫七七 標準下載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山東省水利廳提出、歸口并組織實施。 II 水利工程輸水管道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規范1 范圍本文件規定了水利工程輸水管道施工的基本規定、項目劃分、
3、施工質量驗收與評定等工作內容和實施程序。 本文件適用于大中型水利工程輸水管道的施工質量驗收評定,小型水利工程輸水管道參照執行。 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 502682008 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L 522015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 SL 1762007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程SL 2232008 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驗收規程 SL 6312012 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
4、準土石方工程SL 6322012 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混凝土工程 3 術語和定義GB 50268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3.1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PCCP)在帶有鋼筒的混凝土管芯外側纏繞環向預應力鋼絲并制作水泥砂漿保護層而制成的管子。包括內襯式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PCCPL)和埋置式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PCCPE)。 來源:GB/T 196852017,3.1.1 3.2 3.2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夾砂管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mortar
5、 pipes以玻璃纖維及其制品為增強材料,以不飽和聚酯樹脂等為基體材料,以石英砂及碳酸鈣等無機非金屬顆粒材料為填料,采用定長纏繞工藝、離心澆鑄工藝、連續纏繞工藝方法制成的管道。簡稱玻璃鋼夾砂管。 來源:GB/T 212382016,3.1 4 基本規定4.1 施工前,建設單位組織有關單位進行現場交樁,施工單位對所交樁進行復核測量,監理單位應對相關施工測量成果進行審核,確認基點坐標數據。施工測量應符合 SL 522015 的有關規定,對有特定要求的管道還應遵守相應特殊規定。 1 4.2 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構(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產品的品種、規格、性能應符合國家、行業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和設
6、計要求,進入施工現場時應進行進場驗收,查驗產品合格證、許可證、檢驗報告、發貨單、進場數量及外觀質量等,并按國家有關標準規定進行復驗,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3 質量檢驗、驗收中使用的計量器具和檢測設備,應經計量檢定/校準合格后使用。承擔材料和設備檢測的單位,應具備相應的資質。 4.4 輸水管道工程完工驗收前應按照第 6 章要求完成功能性試驗。 4.5 水利工程輸水管道工程項目劃分為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單元工程等三級,項目劃分原則遵守 SL 1762007 第 3 章的原則,工程驗收按照 SL 2232008 有關規定執行。 5 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5.1 一般規定5.1.1 單元工程施工質
7、量驗收評定程序應符合 SL 6312012 中第 3 章的規定。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見附錄A。 5.1.2 單元工程施工質量評定分為合格和優良兩個等級,其標準應符合下列規定。 a) 合格等級標準: 1) 主控項目全部合格; 2) 一般項目中檢查項目全部合格,檢測項目逐項檢測點的合格率均不小于 80 %,且不合格點不集中分布; 3) 各項報驗資料符合要求。 b) 優良等級標準: 1) 主控項目全部合格; 2) 一般項目中檢查項目全部合格,檢測項目逐項檢測點的合格率均不小于 90 %,且不合格點不集中分布; 3) 各項報驗資料符合要求。 5.1.3 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未達到合格標準,按
8、照 SL 6312012 中 3.3.6 的規定處理后,重新組織驗收評定。 5.1.4 分部工程、單位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應符合 SL 1762007 中 5.1、5.2 的規定。 5.2 溝槽開挖與地基處理5.2.1 單元工程劃分5.2.1.1 結合構筑物及自然界線,按施工長度劃分,每個單元工程長度不宜大于 300 m。 5.2.1.2 單元工程量:土方開挖量。 5.2.2 溝槽開挖5.2.2.1 施工單位按照設計文件進行基準點校核、測量放樣,并報送監理單位審核;原始地貌聯合測量完成后,進行土方開挖。 5.2.2.2 溝槽的開挖斷面應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的要求,邊坡平順,槽底平整,原狀地基土
9、不應擾動。 5.2.2.3 溝槽槽底挖完后,進入下一工序施工前,保證槽底不受水浸泡或受凍。 5.2.2.4 不良土質地段溝槽開挖時,應采取必要的護坡和防止溝槽坍塌的安全技術措施;槽底土層為雜填土、腐蝕性土時,應全部挖除并按設計要求進行地基處理。 2 5.2.2.5 溝槽開挖至設計高程后應由建設單位組織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共同驗槽;發現巖、土質與勘察報告不符或有其他異常情況時,由建設單位組織研究處理措施。 5.2.3 地基處理5.2.3.1 管道地基應符合設計要求,對天然地基強度不能滿足設計承載力要求的應按設計要求加固處理。 5.2.3.2 槽底局部超挖或發生地基土擾動時,超挖深度不超過
10、150 mm,可用挖槽原土回填夯實,其壓實度不應低于原地基土的密實度;超挖深度超過 150 mm 時按照設計要求進行處理。 5.2.4 施工質量標準溝槽開挖與地基處理施工質量標準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溝槽開挖與地基處理施工質量標準項次 檢查項目 質量標準 檢查方法 檢查數量 主控項目 1 溝槽開挖 原狀地基土不應擾動、受水浸泡或受凍 觀察 全數檢查 2 地基承載力 地基承載力應滿足設計要求 觀察、檢測 全數檢查 3 地基處理 進行地基處理時,壓實度、厚度滿足設計要求 觀察、檢測 全數檢查 一般項目 1 槽底高程 土方 允許偏差±20 mm 測量 每 10 m 檢測 1 斷面, 每斷
11、面不少于 3 點 石方 允許偏差-200 mm20 mm 2 槽底中線每側寬度 不小于設計要求 測量 每 10 m 檢測 1 點,且不少于 3 點 3 溝槽邊坡 不陡于設計要求 測量 注: “+”表示超挖;“-”表示欠挖。 5.3 管道基礎5.3.1 單元工程劃分5.3.1.1 結合構筑物及自然界線,按施工長度劃分,每個單元工程長度不宜大于 300 m。 5.3.1.2 單元工程量:基礎鋪設工程量。 5.3.2 一般要求5.3.2.1 管道基礎應符合設計要求,基面平整密實,且無松土、碎渣、軟泥、雜物等。 5.3.2.2 管道基礎采用原狀地基時,應做好基底原狀土層保護,避免超挖、擾動、受水浸泡或
12、受凍, 其承載力應符合設計要求。 5.3.2.3 管道基礎采用砂石基礎時,槽底高程及槽寬應符合設計要求,不應有積水和軟泥;砂石材料的質量及砂石基礎的厚度、壓實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5.3.2.4 非永凍土地區,管道不應鋪設在凍結的地基上;管道安裝過程中,應防止地基凍脹。 5.3.2.5 管道有效支撐角范圍應按設計要求填充、插搗密實,與管道基礎緊密接觸、無空隙。 3 5.3.3 施工質量標準管道基礎的施工質量標準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管道基礎施工質量標準項次 檢查項目 質量標準 檢查方法 檢查數量 主控項目 1 基 面 基面平整密實,無松土、碎渣、軟泥、雜物等 觀察、檢測 全數檢查 2 基礎材料
13、 原材料類型及質量符合設計要求 觀察、檢測 全數檢查 一般項目 1 基礎中線每側寬度 不小于設計要求 測量 每 10 m 檢測 1 點,且不少于 3 點 2 基礎厚度 不小于設計要求 測量 3 基礎高程 壓力管道 ±30 mm 測量 無壓管道 -15 mm0 mm 4 基礎壓實度 不小于設計要求 觀察、檢測 每 50 m 檢測 1 點,且不少于 5 點 5 支撐角填充 按照設計要求填充插搗密實,且與管道基礎接觸緊密、無空隙 觀察 全數檢查 5.4 管道安裝5.4.1 單元工程劃分5.4.1.1 按管道安裝長度劃分,每個單元工程長度不宜大于 300 m(管節長度的整倍數)。 5.4.1
14、.2 單元工程量:管道安裝長度。 5.4.2 一般要求5.4.2.1 管道工程安裝管材為鋼管、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和玻璃鋼夾砂管等常用管材,其他材質管道安裝應符合產品使用和設計要求。 5.4.2.2 管道應在溝槽地基、管基質量檢驗合格后安裝;安裝時宜自下游開始,承口應朝向上游。 5.4.2.3 管道鋪設安裝應穩固,安裝后應線形順直,埋設深度、軸線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5.4.2.4 剛性管道應無結構貫通裂縫和明顯外觀缺損情況;柔性管道的管壁不應出現縱向隆起、環向扁平和其他變形情況。 5.4.2.5 管道內外防腐層完整,無破損現象;管道內應光潔平整,無雜物、油污;管道無明顯滲水和水珠現象。 5.4
15、.3 鋼管安裝5.4.3.1 管節及管件、焊接材料等的質量應符合國家、行業現行相關標準及設計要求,質量保證材料齊全。 5.4.3.2 施工單位應在施焊前按設計要求和有關規定進行焊接試驗,并根據試驗結果編制焊接工藝指導書;管徑大于 800 mm 時,應采用雙面焊。 5.4.3.3 管道安裝前,管節應逐根測量、編號,宜選用管徑相差最小的管節組對對接。 4 5.4.3.4 管節組對焊接時應先修口、清根,管端端面的坡口角度、鈍邊、間隙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應符合表 3 的規定;不應在對口間隙夾焊幫條或用加熱法縮小間隙施焊。 表3電弧焊管端倒角各部尺寸倒角形式 間隙 b mm 鈍邊 p mm 坡口角
16、度 ° 圖示 壁厚 t mm 49 1.53.0 1.01.5 6070 1026 2.04.0 1.02.0 60±5 5.4.3.5 焊縫外觀不應有熔化金屬流到焊縫外未熔化的母材上,表面不應有裂縫、氣孔、弧坑、灰渣、焊瘤、飛濺等質量缺陷;表面光順、均勻、焊道與母材應平緩過渡。 5.4.3.6 焊縫寬度應焊出坡口邊緣 2 mm3 mm;錯邊應小于或等于壁厚的 20 %,且不應大于 2 mm;不允許未焊滿;當壁厚25 mm 時,表面余高 h=0 mm2.5 mm;當 25 mm壁厚50 mm 時,表面余高h=0 mm3 mm;當壁厚50 mm 時,表面余高 h=0 mm4
17、mm。 5.4.3.7 不同壁厚的管節對口時,管壁厚度相差不宜大于 3 mm。不同管徑的管節相連時,兩管徑相差大于小管管徑的 15 %時,可用漸縮管連接。漸縮管的長度不應小于兩管徑差值的 2 倍,且不應小于 200 mm。 5.4.3.8 其他規定: a) 縱向焊縫應放在管道中心垂線上半圓的 45°左右處;縱向焊縫應錯開,管徑小于 600 mm 時, 錯開的間距不應小于 100 mm;管徑大于或等于 600 mm 時,錯開的間距不應小于 300 mm; b) 直管管段兩相鄰環向焊縫的間距不應小于 200 mm,并不應小于管節的外徑; c) 管道任何位置不應有十字形焊縫; d) 管道上
18、任何位置不應開方孔,焊縫處、短節或管件上不應開孔。 5.4.3.9 管道焊接完成,焊縫外觀質量檢查合格后,應按照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進行無損探傷檢測。不合格的焊縫應返修,返修次數不應超過 3 次。 5.4.3.10 焊縫內、外側防腐材料、防腐工藝及防腐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 5.4.4 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PCCP)安裝5.4.4.1 管節及管件、橡膠圈的產品質量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定和設計要求,質量保證資料齊全。 5.4.4.2 清理管道承口內側、插口外部凹槽的連接部位和橡膠圈,安裝時,接頭和管端應保持清潔, 將橡膠圈套入插口上的凹槽內。 5.4.4.3 接口安裝時,將插口
19、一次插入承口內,達到安裝標記為止;承口、插口無破損、開裂;橡膠圈位置正確,無扭曲、脫槽、擠出、外露等現象。 5.4.4.4 雙道橡膠圈的管節單口水壓試驗應合格,試驗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管道單口水壓試驗壓力應為管道設計壓力的 2 倍,且不應小于 0.2 MPa;采用手提式打壓泵將壓力升至試驗壓力,恒壓 2 min, 無壓力降為合格。 5 5.4.4.5 管道沿直線安裝時,插口端面與承口底部的軸向間隙應大于 5 mm,且不大于表 4 規定的數值。 表4管口間的最大軸向間隙公稱內徑mm 內襯式管(PCCPL) 埋置式管(PCCPE) 單膠圈 mm 雙膠圈 mm 單膠圈 mm 雙膠圈 mm 4001
20、400 15 - - - 6001 400 - 25 - - 1 0004 000 - - 25 25 5.4.4.6 管道曲線鋪設時,接口的最大允許偏轉角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應不大于表 5 規定的數值。 表5曲線安裝接口的最大允許偏轉角管子品種 公稱內徑mm 接頭允許相對轉角(°) 單膠圈接頭 雙膠圈接頭 內襯式管(PCCPL) 400500 1.5 - 600800 1.0 9001 000 1.0 1 2001 400 0.7 埋置式管(PCCPE) 1 0001 600 1.0 1.0 1 8002 400 0.7 2 6003 400 0.5 0.7 3 6004
21、 000 0.5 5.4.4.7 管道接口的填縫應符合設計要求,密實、光潔、平整。 5.4.5 玻璃鋼夾砂管安裝5.4.5.1 管及管件、橡膠圈的產品質量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和設計要求,質量保證資料齊全。 5.4.5.2 清理管道承口內側、插口外部凹槽的連接部位和橡膠圈,安裝時,接頭和管端應保持清潔, 將橡膠圈套入插口上的凹槽內。 5.4.5.3 接口安裝時,將插口一次插入承口內,達到安裝標記為止;承口、插口部位連接緊密,無破損、變形、開裂等現象;橡膠圈位置正確,無扭曲、脫槽、擠出、外露等現象。 5.4.5.4 雙道橡膠圈的管節單口水壓試驗應合格,試驗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管道單口水壓試驗壓
22、力應為管道設計壓力的 1.5 倍,且不應小于 0.2 MPa;采用手提式打壓泵將壓力升至試驗壓力,恒壓 2 min,無壓力降為合格。 6 5.4.5.5 承插式接口的插入深度應符合要求,相鄰管口的縱向間隙應不小于 10 mm,環向間隙應均勻一致。 5.4.5.6 管道曲線鋪設時,接口的允許轉角不應大于表 6 的規定。 表6沿曲線安裝的接口允許轉角管內徑 D mm 允許轉角 ° 400D500 3.0 500D1 000 2.0 1 000D1 800 1.0 D1 800 0.5 5.4.6 施工質量標準管道安裝的施工質量標準應符合表7的規定。 表7管道安裝施工質量標準項次 檢查項目
23、 質量標準 檢查方法 檢查數量 主控項目 1 管材 規格型號、外觀質量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質量證明材料齊全 觀察、查閱資料 全數檢查 2 橡膠圈 材質符合相關規范的規定,外觀應光滑平整,不應有裂縫、破損、氣孔、重皮等缺陷,且每個橡膠圈的接頭不應超過 2 個 觀察、查閱資料 全數檢查 3 鋼管安裝 焊縫外觀質量滿足規范要求;焊縫內部質量無損探傷檢測滿足設計及相關規范的要求;管道安裝穩固,線形平直 觀察、檢測 逐口檢測 4 玻璃鋼夾砂管、PCCP 管安裝 插口插入深度滿足要求;承口、插口部位連接緊密,無破損、變形、開裂等現象;插入后膠圈位置正確,無扭曲、外露等現象;管道安裝穩固,線形平直 觀察、測
24、量 逐口檢測 5 單口水壓試驗 加壓至試驗壓力,恒壓 2 min,無壓力降為合格 觀察、檢測 逐口檢測 一般項目 1 鋼管焊縫防腐 防腐材料、防腐工藝及防腐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觀察、檢測 逐口檢測 2 PCCP 接頭密封 接口填縫應符合設計要求,密實、光潔、平整 觀察 3 水平軸線允許偏差 壓力管道 30 mm 測量 每節管檢測 1 點 無壓管道 15 mm 4 管內底高程允許偏差 D1 000 mm 壓力管道 ±30 mm 測量 無壓管道 ±10 mm D1 000 mm 壓力管道 ±30 mm 無壓管道 ±15 mm 7 5.5 管道陰極保護工程5.
25、5.1 單元工程劃分5.5.1.1 按施工長度(不宜大于 300 m)或部位劃分單元,每個測試樁劃為一個單元。 5.5.1.2 單元工程量:陰極保護施工主要工程量。 5.5.2 一般要求5.5.2.1 管道陰極保護工程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施工和投入運行。管道陰極保護可分別采用犧牲陽極法、強制電流法或兩種方法的結合,設計時應視工程規模、土壤環境、管道防腐層質量等因素,經濟合理的選用。 5.5.2.2 管道陰極保護系統的種類、性能、數量、分布與連接方式,以及測試裝置和電源設備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和設計要求。 5.5.2.3 管道陰極保護電位(即管/地界面極化電位)應為-850 mV(CSE,
26、即為參比電極)或更負。 5.5.2.4 陰極保護狀態下管道的極限保護電位不能比-1 200 mV(CSE)更負。 5.5.2.5 在土壤電阻率 100 m1 000 m 環境中的管道陰極保護電位宜負于-750 mV(CSE);在土壤電阻率大于 1 000 m 環境中的管道陰極保護電位宜負于-650 mV(CSE)。 5.5.3 犧牲陽極陰極保護系統5.5.3.1 犧牲陽極陰極保護系統主要包括犧牲陽極、填包料、連接電纜以及參比電極和測試樁組成的測試裝置。 5.5.3.2 犧牲陽極常用的有鋅合金犧牲陽極和鎂合金犧牲陽極,細分為棒狀鋅陽極、帶狀鋅陽極、棒狀鎂陽極、帶狀鎂陽極。 5.5.3.3 犧牲陽
27、極埋設位置一般距管道外壁 3 m5 m,不宜小于 0.5 m;埋設深度以陽極頂部距地面不小于 1 m 為宜,在地下水位低于 3 m 的干燥地帶,應適當加深埋設。 5.5.3.4 填包料由石膏粉、膨潤土和工業硫酸鈉按比例配置而成,其厚度不應小于 50 mm,并應保證陽極四周的填包料厚度一致、密實;預包裝的袋子須用棉麻織品,不應使用人造纖維織品。 5.5.3.5 電纜應采用銅芯電纜,測試電纜和用于犧牲陽極的電纜的截面積不宜小于 4 mm2,埋設深度不應小于 0.7 m,埋設電纜應保持一定松弛度;電纜與管道連接宜采用鋁熱焊,連接要牢固可靠,焊接位置不應在彎頭上或管道焊縫兩側 200 mm 范圍內。
28、5.5.3.6 測試裝置應沿管道線路走向進行設置,相鄰測試裝置間隔宜 1 km3 km。參比電極、測試樁埋設位置及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測試樁頂部應高出地面 400 mm 以上;電纜、引線鋪設應符合設計要求,保持一定松弛度,并連接可靠牢固。 5.5.3.7 所有連接點應按規定做好防腐處理,與管道連接處的防腐材料應與管道相同。 5.5.4 施工質量標準陰極保護工程的施工質量標準應符合表8的規定。 表8陰極保護工程施工質量標準項次 檢查項目 質量標準 檢查方法 檢查數量 主控項目 1 犧牲陽極、參比電極、測試樁 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和設計要求;質量證明材料齊全 觀察、檢測 全數檢查 2 保護電位檢
29、測 -1200 mV-850 mV 檢測 逐個檢測 8 表 8陰極保護工程施工質量標準(續)項次 檢查項目 質量標準 檢查方法 檢查數量 一般項目 1 犧牲陽極安裝 埋設位置 (參考設計要求) 觀察、測量 逐個檢測 埋設高度 (參考設計要求) 2 參比電極安裝 埋設位置 (參考設計要求) 觀察、測量 逐個檢測 埋設深度 (參考設計要求) 3 測試樁安裝 埋于參比電極旁邊,露出地面約 400 mm 觀察、測量 逐個檢測 4 電纜、引線鋪設 電纜及引線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采用鋁熱焊焊接, 電纜及引線保持一定松弛度,連接牢固可靠 觀察、檢測 全數檢查 5 連接點防腐處理 滿足設計要求 觀察 逐個檢
30、查 5.6 溝槽回填5.6.1 單元工程劃分5.6.1.1 按施工長度劃分,每個單元工程長度不宜大于 300 m。 5.6.1.2 單元工程量:土方回填量。 5.6.2 一般要求5.6.2.1 溝槽土方回填材料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回填前,施工單位應按設計要求和有關規定進行回填碾壓試驗,確定壓實機具、壓實遍數、每層回填料虛鋪厚度及含水量等參數,并根據試驗結果編制溝槽回填施工方案。 5.6.2.2 壓力管道分段水壓試驗前,除接口外,管道回填高度不應小于管頂以上 0.5 m;水壓試驗合格后,應及時回填溝槽的其余部分。 5.6.2.3 溝槽回填前,溝槽內磚、石、木塊等雜物應清除干凈,不應有積水。 5
31、.6.2.4 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 500 mm 范圍內的回填材料,應由溝槽兩側對稱運入槽內,不應直接回填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時,應均勻運入槽內,不應集中推入;需要拌合的回填材料,應在運入槽內前拌合均勻,不應在槽內拌合。 5.6.2.5 管道埋設的管頂覆土最小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滿足當地凍土層厚度要求;管頂覆土回填壓實度達不到設計要求時應與設計協商進行處理。 5.6.2.6 回填壓實應逐層進行,且不應損傷管道;分段回填壓實時,相鄰段的接茬應呈臺階型,且不應漏夯。 5.6.2.7 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 500 mm 范圍內胸腔夯實,應采用輕型壓實機具,管道兩側壓實面的高差不應超過 300 mm。
32、 5.6.2.8 同一溝槽中有雙排或多排管道的基礎底面位于同一高程時,管道之間的回填壓實應與管道與槽壁之間的回填壓實對稱進行;同一溝槽中有雙排或多排管道但基礎底面的高程不同時,應先回填基礎較低的溝槽,回填至較高基礎底面高程后,管道之間的回填壓實應與管道與槽壁之間的回填壓實對稱進行。 9 5.6.2.9 柔性管道回填至設計高程時,應在 12 h24 h 內測量并記錄管道變形率,管道變形率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鋼管變形率應不超過 2 %,化學建材管道變形率應不超過 3 %;當超過時,應按照有關規范規定處理。 5.6.2.10 溝槽回填其他方面技術要求應符合 GB 502682008 中 4
33、.5。 5.6.3 施工質量標準溝槽回填的施工質量標準應符合表9的規定。 表9表溝槽回填施工質量標準項次 檢查項目 質量標準 檢查方法 檢查數量 主控項目 1 回填材料 材料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不應含有機物、凍土及大于 50 mm 的磚、石等硬塊 觀察 每鋪筑 1 000 m2 取樣一次,每次取樣至少做兩組測試 2 溝槽清理 溝槽內無磚、石、木塊等雜物;不應有積水 觀察 全數檢查 3 溝槽回填 降排水系統正常運行,不應帶水回填;管道兩側應對稱回填,分層夯實,且不應使管道位移或損傷;管道兩側壓實面的高差不應超過 300 mm;相鄰段的接茬應呈臺階形 觀察、測量 全數檢查 一般項目 1 回填壓實度
34、 管道支撐角及兩側 壓實度95 % 檢測 每層每側一組,每組 3 個點 管頂以上 壓實度90 % 2 柔性管道變形率 鋼管變形率不超過 2 %,且管壁不應出現縱向隆起、環向扁平和其他變形情況 觀察、測量 每 100 m 取起點、中間點、終點近處各一點,每處平行量測 3 個斷面取平均值作為檢測值 化學建材管道變形率不超過 3 %,且管壁不應出現縱向隆起、環向扁平和其他變形情況 5.7 頂管工程5.7.1 單元工程劃分5.7.1.1 單元工程劃分:按頂進長度劃分,每個單元工程長度不宜大于 100 m;工作井、接收井各劃為一個單元工程。 5.7.1.2 單元工程量:填寫頂進管道長度或井室混凝土方量。
35、 5.7.2 工作井5.7.2.1 工作井的圍護結構、井內結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應按照 SL 6322012 第 4 章的相關規定執行。 5.7.2.2 工程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產品質量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定和設計要求。 5.7.2.3 工作井結構的強度、剛度和尺寸應滿足設計要求,結構無滴漏和線流現象。 5.7.2.4 混凝土結構的抗壓強度等級、抗滲等級符合設計要求。 5.7.2.5 工作井的后背墻應堅實、平整;后座與井壁后背墻聯系緊密。 10 5.7.2.6 兩導軌應順直、平行、等高,盾構基座及導軌的夾角符合規定;導軌與基座連接應牢固可靠, 不應在使用中產生位移。 5.7.2.7 工作井的施
36、工質量標準應符合表 10 的規定。 表10工作井施工質量標準項次 檢查項目 質量標準 檢查方法 檢查數量 主控項目 1 工作井結構及尺寸 滿足設計及相關規定的要求 觀察、測量 長度、寬度、深度各測兩個斷面 2 工作井混凝土結構質量 混凝土的強度、抗滲等級符合設計要求,且無明顯滲水現象 觀察、檢測 全部 一般項目 1 井內導軌安裝 頂面高程 允許偏差 +3 mm 測量 每根導軌 2 點 中心水平位置 允許偏差 3 mm 測量 每根導軌 2 點 兩軌間距 允許偏差 ±2 mm 測量 2 個斷面 2 井尺寸 矩形井每側長、寬 不小于設計要求 測量 每座 2 點 圓形井半徑 3 進、出井預留
37、洞口 中心位置 允許偏差 20 mm 測量 每個洞口豎、水平各1 點 內徑尺寸 允許偏差 ±20 mm 測量 每個洞口垂直向各 1點 4 井底板高程 允許偏差 ±30 mm 測量 每座 4 點 5 工作井后背墻 垂直度 允許偏差 0.1 %H mm 測量 每座 1 點 水平扭轉度 允許偏差 0.1 %L mm 注: H為后背墻的高度(mm),L為后背墻的長度(mm)。 5.7.3 頂管5.7.3.1 頂管所用管節及附件等工程材料的產品質量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設計要求。 5.7.3.2 接口橡膠圈安裝位置正確,無位移、脫落現象;鋼管的接口焊接質量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設計要求,
38、焊縫無損探傷檢驗符合設計要求。 5.7.3.3 管道接口端部應無破損、頂裂現象,接口處無滴漏。 5.7.3.4 管道與工作井出、進洞口的間隙連接牢固,洞口無滲漏水。 5.7.3.5 鋼管防腐層及焊縫處的外防腐層及內防腐層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設計要求。 5.7.3.6 頂管工程的施工質量標準應符合表 11 的規定。 11 表11頂管工程施工質量標準項次 檢查項目 質量標準 檢查方法 檢查數量 主控項目 1 管材 規格型號、外觀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和設計要求 觀察、檢測 全數檢查 2 橡膠圈安裝 接口橡膠圈安裝位置正確,無位移、脫落現象 觀察 全數檢查 3 鋼管焊接 鋼管焊縫、
39、防腐層質量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觀察、檢測 全數檢查 4 管道接口 接口端部應無破損、無頂裂,接口處無滴漏 觀察 全數檢查 一般項目 1 直線頂管水平軸線 頂進長度300 m 允許偏差 50 mm 測量 每管節 1 點 300 m頂進長度1 000 m 允許偏差 100 mm 頂進長度1 000 m 允許偏差 L/10 mm 2 直線頂管內底高程 頂進長度300 m D1 500 允許偏差40 mm30 mm 測量 D1 500 允許偏差50 mm40 mm 300 m頂進長度1 000 m 允許偏差80 mm60 mm 頂進長度1 000 m 允許偏差 -100 mm80 mm 3 相鄰管間錯
40、口 鋼管、玻璃鋼夾砂管 允許偏差 2 mm 測量 鋼筋混凝土管 允許偏差 15 %壁厚,且20 mm 4 鋼管、玻璃鋼夾砂管道豎向變形 允許偏差 0.03D mm 5 對頂時兩端錯口 允許偏差 50 mm 注: 為管道內徑(mm),L為頂進長度(mm)。 6 管道功能性試驗6.1 一般規定6.1.1 壓力管道工程應進行壓力管道水壓試驗,試驗分為預試驗和主試驗階段;試驗合格的判定依據為允許壓力降值,若設計有要求,則按設計要求執行。 6.1.2 無壓力管道應進行管道的嚴密性試驗,嚴密性試驗宜采用閉氣試驗,若設計有要求,則按設計要求執行。 6.1.3 管道功能性試驗涉及水壓、氣壓作業時,應有安全防護
41、措施,作業人員應按相關安全作業規程進行操作。 6.1.4 壓力管道水壓試驗時,向管道內注水應從下游緩慢注入,注入時在試驗管段上游的管頂及管段中的高點應設置排氣閥,將管道內的氣體排除。 12 6.1.5 冬季進行壓力管道水壓或閉水試驗時,應采取防凍措施。 6.1.6 單口水壓試驗合格的大口徑玻璃鋼夾砂管、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等,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a) 壓力管道可免去預試驗階段,而直接進行主試驗階段; b) 無壓管道應認同嚴密性試驗合格,無需進行試驗。 6.1.7 管道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管材時,宜按不同管材分別進行試驗;不具備分別試驗條件且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試驗壓力應采用不同管材試驗
42、壓力的最小值。 6.1.8 管道的試驗長度除設計有要求外,壓力管道水壓試驗的管段長度不宜大于 1.0 km,長度大于1.0 km 時,應由建設單位組織論證。 6.2壓力管道的水壓試驗壓力管道工程安裝完成后,建設單位應組織設計、監理、施工、供貨商等單位組成水壓試驗驗收工作組,現場進行壓力管道的水壓試驗,參加水壓試驗的人員應為各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等。水壓試驗應符合附錄B的規定。 13 AA 附 錄 A(資料性)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見表A.1。 表A.1 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單位工程名稱 單元工程量 分部工程名稱 施工單位 單元工程名稱、部位 施工日期 年 月
43、日 至年 月 日 項次 檢驗項目 質量標準 檢 驗 記 錄 合格數 合格率 主控項目 1 2 3 4 一般項目 1 2 3 4 施工單位自評意見 主控項目檢驗點全部合格,一般項目逐項檢測點的合格率均不小于%,且不合格點不集中分布。各項報驗資料本文件要求。 單元工程質量等級評定為: 終 檢 負 責 人 : 年 月 日 監理單位復核意見 經復核,主控項目檢驗點全部合格,一般項目逐項檢測點的合格率均不小于%,且不合格點不集中分布。各項報驗資料本文件要求。 單元工程質量等級評定為: 監 理 工 程 師 : 年 月 日 14 BB 附 錄 B(規范性) 水壓試驗B.1 水壓試驗前,施工單位應編制水壓試驗方案,其內容主要包括:后背及堵板的設計;進水管路、排氣孔及排水孔的設計;加壓設備、壓力計的選擇及安裝的設計;排水疏導措施;升壓分級的劃分及觀測制度的規定;試驗管段的穩定措施和安全措施。 B.2 水壓試驗管道內徑大于或等于 600 mm 時,試驗管段端部的第一個接口應采用柔性接口,或采用特制的柔性接口堵板。 B.3 水壓試驗采用的壓力計精度不低于 1.6 級,最大量程宜為試驗壓力的 1.31.5 倍,使用前經校正并具有符合規定的檢定證書;水泵、壓力計應安裝在試驗段的兩端部與管道軸線相垂直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華東師大二附中高三5月份聯考歷史試題含解析
- 依伏卡塞片-藥品臨床應用解讀
- 肇慶市高中畢業班2025屆高考語文試題命題比賽模擬試卷(10)含解析
- 畢業設計(論文)-基于PLC的顆粒包裝機控制系統設計
- 枸櫞酸倍維巴肽注射液-藥品臨床應用解讀
- 2024年云南工程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完美版
- 2024年咨詢工程師之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題庫附答案(基礎題)
- 2024年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選調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綜合能力題庫附答案
- 2024年重慶社區工作者應知應會考試題庫審定版
- 重慶市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度第二期第一次聯合考試歷史
- 2025年安全教育培訓考試題庫(基礎強化版)應急救援知識試題
- T-GDNS 013-2024 數智校園多業務全光承載網建設規范
- 如何撰寫社科課題申報書
- 2025年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含答案
- 風電場現場服務安全操作規程
- 公交車駕駛員心理健康對駕駛行為的影響
- 2025年河南經貿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北師大版九年級數學下冊《圓》課件
- 2025-2030年中國納米氧化鋁市場競爭格局及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 2025年個人中介服務合同標準版本(三篇)
- 白蟻防治知識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