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_春愁(趙鼎)_第1頁
點絳唇_春愁(趙鼎)_第2頁
點絳唇_春愁(趙鼎)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點絳唇春愁(趙鼎)春愁(趙鼎)原文點絳唇春愁香冷金爐,夢回鴛帳馀香嫩。更無人問,一枕江南恨。消瘦休文,頓覺春衫褪。清明近,杏吹盡,薄暮東緊。注釋金爐:又作 金猊,香爐的一種。其形似獅。休文:即梁沈約,她是一個多愁多病的才子。作者趙鼎(1085-11471085-1147 )字元鎮,號得全居士,宋徽宗元豐八年生, 宋代解州聞喜(今西省聞喜縣)人。宋徽宗崇寧五年舉進士。宋紹興 四年任右仆射兼知樞密院事,次年為宰相。其詞清剛沈至,卓然名家。有忠正德文集十卷,得全詞一卷。婉約詞表現的往往是一種深沉委婉的思緒,心靈的潛流,雖窄卻 深。高度的物質文明陶冶了文人細膩的感受, 時代的陰影又使得有宋 一代文學

2、帶上了哀怨的色彩, 而詞這種藝術表現形式自身積淀的審美 標準也影響2了詞作者命題和立意。 所以, 作為一代中興名相的趙鼎,也將這首 春愁 詞也寫得婉約低回,那么此詞就是可以理解的了。詞的上片寫春夢醒來獨自愁。 香冷金爐,夢回鴛帳馀香嫩。 這 兩句說的是,金爐中,香已冷,繡著鴛鴦的帳惟低垂著,一切都是那 么閑雅,那么靜謐,那么溫馨。一個 嫩 字以通感的手法寫出了余香 之幽微,若有若無。 但這種寧靜而溫馨的環境又似乎處處暗含著一種 無可排解的孤獨和感時傷懷的愁緒, 這愁緒猶如那縷縷余香,捉摸不 到,又排遣不去。更無人問,一枕江南恨。 這說的是午夢醒來,愁緒不散,欲說 夢境,又無人相慰相問。恨 以一

3、枕 修飾,猶如用 一江、一舟 來 修飾愁,化抽象為具體事物,組接無理而化合巧妙。夢中的追尋越 是迫切,醒來的失望就越發濃重。至于這恨,所指到底是什么,詞人 沒有講明,也無須講明,這是因為這是一種無所不的閑愁閑恨,是一 種泛化了的苦悶,這恨中蘊含的既有時代的憂郁, 也有個人的愁緒。傷春愁春只是此詞的表層含義,人生的喟嘆,世事的憂慮,才是此詞 的深層含義。下片以 消瘦休文 自比。沈約病中日益消瘦,以至 百日數旬, 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故此后人常以 沈腰 來比喻消瘦。 頓覺春衫褪 以夸張的手法突出 消瘦 的程度。 春衫裉 即春衫寬。這兩句說的是衣服覺寬,人兒憔悴、苦澀之中有著執著。

4、 頓 字以時間之短與衣衫之寬的對比突出消瘦之快,頓 還有驚奇、感嘆、無奈等復雜感情。清明近,杏花吹盡,薄暮東風緊。這三句以作結,含不盡之意。 這三句說的是清明已近,那鬧春杏花已吹落殆盡,春色將老一片飛3花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這種冷清的境界里,作者獨立無語,不覺又是黃昏,頓感東風陣陣夾寒意。清明時節多風,若再有風雨夜過園林,無多春色還能留幾分呢? 東風帶來春雨,催開百花,然而東風又吹老園林,送走春色,所以宋 人常有東風惡 之語。薄暮東風緊 寫的是眼前之景,暗含的卻是擔 憂明日春色將逝之情。一個 緊 字通俗而富有表現力,既寫出了東風 緊吹的力度,又寫出了作者 一任羅衣貼體寒,守住春光不放的深情。這首詞屬于婉約派詞作,但婉而不弱,約而不晦。譬如詞的結尾,寫的是日暮花落之景。詞人傷春惜花,守至日暮,依然不愿去,雖無 可奈何又依依不舍,惋嘆之中又有著堅韌,婉約之中猶有筋骨。詞的 語言含蓄有味而通俗易懂,雖到口即消卻耐人尋味。評解這首詞寫春景,抒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