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ⅱ岳麓版第13課交通與通訊的變化學案_第1頁
歷史必修ⅱ岳麓版第13課交通與通訊的變化學案_第2頁
歷史必修ⅱ岳麓版第13課交通與通訊的變化學案_第3頁
歷史必修ⅱ岳麓版第13課交通與通訊的變化學案_第4頁
歷史必修ⅱ岳麓版第13課交通與通訊的變化學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交通與通訊的變化【課標要求】了解中國近代以來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認識其對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 預 習 學 案【知識梳理】一、發展概況(一)鐵路1、特點:速度快、 大、費用 ,而便于國計民生,是國民經濟的動脈。2、發展歷程:(1)1876年英國人修建的 至 鐵路是中國境內第一條鐵路,被清政府贖回并拆毀。(2)1881年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 至胥各莊鐵路建成。(3)1888年,總長2000米的 專用鐵路落成。(4)甲午戰爭后,列強激烈爭奪在華鐵路 。(5)1909年中國工程師 設計的 建成。(6)民國以后,各條鐵路修筑權 ,但鐵路建設始終未入正軌。(二)水運與航空1、水運(1)誕生:1872年,近

2、代第一家輪船航運公司 正式成立,標志著中國新式水運業的誕生。(2)發展:1900年前后,民間興辦的各種輪船航運公司近百家,始終在列強 、 中艱難求生。2、航空(1)起步:中國近代航空事業真正起步于 年。附設在福建 的海軍飛機工程處開始研制水上飛機。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設“ ”,先后擬訂以北京為中心的五大民航線路。(2)發展:此后十年間,航空事業獲得較快發展。(三)從驛傳到郵政1、郵政(1)晚清時期: 鴉片戰爭后,外國人在通商口岸地區設立“ ”,專門處理各國在華郵政業務。 1896年“ ”宣告成立。 設立 ,郵傳正式脫離了海關。(2)民國時期: 1913年北洋政府裁撤全部 。 1920年中國首次參

3、加 大會,簽訂相關國際郵政條約。 外國在華開辦的“ ”一律被撤消。 2、電訊(1)1877年,福建巡撫在 架設第一條電報線,成為中國自辦電報的開端。(2)短短數年,電報線遍及各省,電報也普遍開展。(3)民國時期戰亂頻繁,電報電信事業一度發展緩慢,直到 年代情況才發生變化。二、影響1、積極影響:(1)新式交通促進了 發展,改變了人們的 和 ,一定程度地轉變了人們的 。(2)交通近代化使中國同世界的聯系大大增強,使 更為便捷,促進了中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也使人們的生活多姿多彩。2、消極影響:有利于列強的政治、經濟侵略,便利了對中國的掠奪。【預習自測】1.右圖為上海造幣廠2004年鑄造的上海鐵路博物

4、館紀念章,圖案為130多年前淞滬鐵路上運行的“先導號”機車。選擇此圖案是為了紀念(    )A中國出現的第一條鐵路            B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C中國近代鐵路網基本格局奠定       D中國鐵路營運里程躍居亞洲第一位2鴉片戰爭中,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乘船從倫敦出發,途中還在孟買逗留了十天,到達澳門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員琦善與奕山從北京緊急南下,到達廣州分別用時56天、5

5、7天。這說明中國在戰爭中實際上喪失了應有地利   英國官員在戰爭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交通技術在近代戰爭中作用漸居首位   工業文明在近代戰爭中取得了優勢地位A         B         C         D3“上海之有德律風,始于壬午季夏,其法沿途豎立木桿,上系鉛線,線條與電報無異,

6、惟其中機括不同。傳遞方法,只須向線端傳語,無異一室晤言。”該材料反映的是A電報傳入                        B電燈傳入       C電話傳入             

7、           D英語傳入4中華民國時期,一位住在南京的普通市民想要前往重慶,最適合他出行的交通工具是A汽車                            B火車   

8、0;       C輪船                            D飛機5“舉頭鐵索路行空,電氣能收奪化工。從此不愁魚雁少,音書萬里一時通。”此詩贊揚的是下列哪一項事業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鐵路運輸      

9、;                  B航空運輸    C輪船運輸                        D電報通訊6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橋通行交通工具變化

10、表(據上海研究資料)該表反映了上海 年份人力車馬車轎子馬自行車摩托車汽車公共汽車有軌電車1889698454491100000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注:1889年數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數字則是2天平均所得交通工具的種類增加  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公共交通有一定的發展  汽車制造業有所發展A           B        C 

11、    D7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輪船運輸業在交通運輸業中的比重逐漸下降呈現萎縮狀態,原因在于A中國的交通方式發生了質的變革  B鐵路、公路和民航業的快速發展C造船企業紛紛破產              D航空航天事業的進步 合作探究【重難突破】閱讀材料:鐵路是工業化的一個縮影,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著巨大推動作用。材料一:1880 年劉銘傳奏請修建鐵路,劉錫鴻等眾多官員紛紛反對,理由是修建鐵

12、路“不可行者八,無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鐵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災易召”;火車飛行,“路稍不平,則或激輪而全車皆碎” ;仿西洋造火車,借英、法等國金錢,無由歸還, “諸強鄰遂相凌逼,幾至亡國。”清政府認為“鐵路斷不宜開”的觀點不無道理,遂擱置修路倡議。材料二:19 世紀末,列強競相在中國投資修建鐵路,如中東鐵路、膠濟鐵路、廣九鐵路等。同時,列強激烈爭奪廬漢、粵漢、津鎮等鐵路的修筑權。材料三:一些閉塞地區的經濟因鐵路而活躍,一些古老的城鎮因鐵路而面目一新 鐵路在暢通經濟、帶動繁榮的同時還意味著信息的流通、知識的傳播,意味著建立“鐵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種生產過程”,所有這一切,無疑都有助于打

13、破中國傳統社會“自給自足的惰性”,推動現代化進程。 材料四: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對舊鐵路進行改造,重新修建了許多新鐵路,形成了全新的鐵路網運格局。如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新建的寶成、鷹廈、蘭新鐵路、成昆鐵路、湘黔鐵路;改革開放以來修筑的大秦鐵路、青藏鐵路等。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歸納影響近代中國鐵路業緩慢發展的原因。(2)結合材料三,談談新式交通的出現對中國社會生活的影響。【選做題】(3)根據上述材料,比較新舊中國鐵路發展史上的變化,從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體系構建】【課堂鞏固】120世紀初,實業家張謇要了解全國各地商業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A乘坐飛機赴各地了解

14、60;            B乘坐火車赴各地了解C通過電話了解                   D通過無線電報輸送訊息2下列關于我國近現代交通和通訊工具發展變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交通和通訊工具的進步是以社會進步為前提的B交通和通訊工具的進步加強了各國各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C說明人們的生活水平已

15、經和國際接軌D地區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地區發展不平衡3晚清至民國,近代化交通的發展與變化對中國社會造成的主要影響有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使中國與世界的聯系大大增強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傳統的交通運輸業A           B           C          &

16、#160;D4某中學歷史老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就19世紀末李鴻章出訪俄國這一歷史事件進行探討、。學生發言中出現的下列言論與歷史事實較為接近的是A民報搶先透露了李鴻章此次的出行計劃B清政府為李鴻章專門包租俄國遠東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機C李鴻章乘火車游歷了俄羅斯的主要城市D李鴻章參觀了紀念十月革命勝利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選做題】5在汕頭市西城區有一條老街“火車路”,紀念著我國最早的一條商辦鐵路由梅縣華僑張煜南、張鴻南兄弟等集資,日本人設計承包,修建于19041908年全長42.1公里的鐵路,這條鐵路南起汕頭經潮州至意溪。它修建的背景是      A2

17、0世紀初,“收回利權”、“實業救國”思想的影響B日本強迫中國政府簽訂“二十一條”,妄圖使中國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C中國所有的鐵路都由外國控制D近代航運企業還未在中國興起【選做題】6. 19世紀上半期,當蒸汽機車轟鳴奔馳的時候,衣冠楚楚的紳士、淑女與衣衫襤褸的下層人民同擠一列火車,還得到處給別人讓路。保守人士驚呼,鐵路會帶來某種“平等化的危險”。民主人士拍手稱快:“我看到火車真高興,我想封建制度是永遠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進科技A. 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B. 沖擊了原有的社會關系C. 改變了傳統的社會性質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