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講座資料(2021-2022年)各種探測器介紹說明_第1頁
專題講座資料(2021-2022年)各種探測器介紹說明_第2頁
專題講座資料(2021-2022年)各種探測器介紹說明_第3頁
專題講座資料(2021-2022年)各種探測器介紹說明_第4頁
專題講座資料(2021-2022年)各種探測器介紹說明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報警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簡單的報警系統由前端探測器、中間傳輸部分和報警主機組成。大一些的系統也可將探測器和報警主機看做是前端部分,從報警主機到接警機之間是傳輸部分,中心接警部分看做是后端部分。報警系統按信息傳輸方式不同,可分哪幾種?按信息傳輸方式不同,從探測器到主機之間可分為有線和無線2種。從主機到中心接警機之間也可分為有線和無線2種,其中有線系統還可分為基于電話線傳輸和基于總線傳輸2種類型。探測器分為哪幾種類型?市面上常見的有哪些類型?紅外、微波、震動、煙感、氣感、玻璃破碎、壓力、超聲波等等。其中紅外探測器還可分為主動紅外和被動紅外,煙感還可分為離子式和光電式。市面上常見的有紅外探測器(被動

2、紅外)、對射、柵欄(主動紅外)、雙鑒探測器、震動探測器、玻璃破碎探測器。主動紅外探測器的工作原理?主動紅外探測器由紅外發射器和紅外接收器組成。紅外發射器發射一束或多數經過調制過的紅外光線投向紅外接收器。發射器與接收器之間沒有遮擋物時,探測器不會報警。有物體遮擋時,接收器輸出信號發生變化,探測器報警。被動紅外探測器工作原理?被動紅外探測器中有2個關鍵性元件,一個是菲涅爾透鏡,另一個是熱釋電傳感器。自然界中任何高于絕對溫度(-273o)的物體都會產生紅外輻射,不同溫度的物體釋放的紅外能量波長也不同。人體有恒定的體溫,與周圍環境溫度存在差別。當人體移動時,這種差別的變化通過菲涅爾透鏡被熱釋電傳感器檢

3、測到,從而輸出報警信號。微波探測器工作原理?微波探測器應用的是多普勒效應原理。在微波段,當以一種頻率發送時,發射出去的微波遇到固定物體時,反射回來的微波頻率不變,即f發=f收,探測器不會發出報警信號。當發射出去的微波遇到移動物體時,反射回來的微波頻率就會發生變化,即f發f收,此時微波探測器將發出報警信號。什么是雙元紅外探測器?什么是四元紅外探測器?把2個性能相同,極性相反的熱釋電傳感器整合在一起的探測器是雙元探測器。把4個性能相同,極性相反的熱釋電傳感器整合在一起的探測器就是四元探測器。什么是雙鑒探測器?市面上常見的雙鑒探測器有哪些?為了克服單一技術探測器的缺陷,通常將2種不同技術原理的探測器

4、整合在一起,只有當2種探測技術的傳感器都探測到人體移動時才報警的探測器稱為雙鑒探測器。市面上常見的雙鑒探測器以微波+被動紅外居多,另外還有紅外+空氣壓力探測器和音頻+空氣壓力的探測器等產品。什么是三鑒探測器?什么是四鑒探測器?為了進一步提高探測器的性能,在雙鑒探測器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微處理器技術的探測器稱為三鑒探測器。在三鑒探測器上再增加另一種技術的探測器成為四鑒探測器。什么是震動探測器?震動探測器是以探測入侵者進行各種破壞活動時所產生的振動信號作為報警依據,例如,入侵者在進行鑿墻、鉆洞、撬保險柜等破壞活動時,都會引起這些物體的振動。以這些振動信號來觸發報警的探測器就稱為振動探測器。常見震動探測

5、器有哪幾種?其工作原理是什么?根據所使用的振動傳感器的不同,振動探測器可分為:機械式振動探測器、慣性棒電子式振動探測器、電動式振動探測器、壓電晶體振動探測器、電子式全面型振動探測器等多種類型。近來常見的以壓電晶體振動探測器居多,其原理是利用壓電晶體的壓電效應。壓電晶體是一種特殊的晶體,它可以將施加于其上的機械作用力轉變為相應大小的電信號,其電信號的頻率及幅度與機械振動的頻率及幅度成正比,當信號值達到設定值時就發出報警信號。玻璃破碎探測器工作原理?當敲擊玻璃而玻璃還未破碎時會產生一個超低頻的彈性振動波,這種機械振動波低于20Hz,屬于次聲波。玻璃破碎時發出的響亮刺耳的聲音頻率大約在1015KHZ

6、的范圍內,屬于高頻聲音。當探測器同時檢測到低頻與高頻2種聲音頻率時就會產生報警信號探測器標準輸出信號是什么?探測器標準輸出信號是開關量信號,有常開、常閉、還有常開/常閉可選型。入侵探測器,什么是溫度補償?在一般情況下,人的體溫總是比環境溫度高得多。當入侵者運動時,傳感器接收到紅外的變化信號幅度較大而觸發報警。當附近環境溫度升高到與人體溫度接近時,入侵者在運動時傳感器接收到的紅外變化信號幅度就很小,這樣有可能由于信號小于觸發閥值而不會報警。     溫度補償可以在環境溫度接近人體溫度時,自動提高入侵信號放大器的增益,從而保持外來入侵者的信號可以被捕捉到,不

7、會因環境溫度影響靈敏度。什么是線尾電阻?線尾阻(EOL,End of Line)回路,電路特點是回路終端接入電阻,回路對地短路會觸發電路接點動作,如在系統布防時,回路斷線或短路均會觸發報警。學名稱為線尾電阻,各個廠家的阻值不一樣,安在各種探測器上,也就是線路的末端。用常閉量串接在電路中,用常開量并聯在電路中,報警時,主機會檢測到電阻值的改變,換句話說,只要探測器輸出到主機的電阻不是2.2K左右,就會報警。任務是防破壞用,你剪斷線或者短路也會報警。報警主機中的末端電阻工作原理常閉回路(NC): 短路正常,斷路報警。這種電路形成的缺點是:若有人對線路短路,該探頭就失去作用。報警主機就無法識別是人為

8、的短路。常開回路(NO): 短路報警,斷路正常。這種電路形成的缺點是:若有人對線路斷路(剪斷信號線),該探頭失去作用。報警主機就無法識別是人為的段路。線尾阻EOL:短路正常,斷路報警。這種電路形成的優點是:若有人破環線路(短路回斷路),報警主機都能報警。短路報警,斷路故障,阻值為.2.2K為正常。這種電路形式的優點是:對短路和斷路作出不同的反應,特別是適合煙感探頭和緊急按紐,如果是老鼠咬段或因幫東西而扯斷,報警主機認為該回路故障。關于線尾電阻的接法要放在探測器內。特別是當采用常開接法時,就必須這樣做,否則線路的防剪功能和探測器的防拆功能就不起作用了(因為如果把線尾阻直接跨接在主機的防區端口上,

9、由于常開接法使布線線路處于斷路狀態,阻值為無窮大,不夠成回路無電流,只要防區端口不發生短路,報警主機是無反應的,所以應將線尾阻接在探測器常開端口上,此時,常開接法由于線尾阻的跨接使得布線線路夠成回路,有阻值即為線尾阻值,回路中有較小電流,所以可起到線路的防剪和探測器的防拆功能)。設計放在探測器內,有的人圖方便,就放在主機內。其實我看過主機的電路,主要是一個比較器,看接入的電阻,一般的電阻是2.2K,兩個防區的有兩個電阻,還有一個好像是6.8K,不要意思,我忘記了。這樣,通過電阻轉換成電壓,就有了范圍,兩個全部接上,就是1.5K左右,有一個斷開,就是2.2K,或者6.8K,全部斷開,就是無窮大。

10、通過比較電壓,主機就能看出外部情況。如果小于1K,就認為外部短路,要報警,如果是2.2K左右,則6.8K的那個被人家剪斷了(或者報警),如果是6.8K左右,則認為2.2K的那個探頭有問題,如果是無窮大,說明兩個探頭都有問題。如果電阻接入主機,則外部短路或者開路,總有一個狀態無法識別,主機不動作,就有可能漏報。當然小偷如果知道了原理,懂得很多,報警器就沒有用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懂得很多的絕大部分不會去做壞事,因此就接在主機內,有時也是沒有問題的了。淺談防盜報警器中報警信號的拾取原理及線尾電阻的作用相當長時間了,經常出入各種工程現場,常常的看到一些新參加工作的朋友把報警系統中的“線尾電阻”裝于

11、報警主機上,而不是把它裝于應該裝到的地方“報警探頭”那邊,而且也看到過有些施工人員其實入道也有多年了,不明白這些朋友為什么這么做,因此我有一種沖動,覺得應該把它寫出來,警醒一下這些朋友,如有不正確的地方歡迎壇友討論。原理簡述(見下面原理圖):電阻*R1、R2和R3、R4、R5組成2路分壓電路,其中的R3、R4、R5 三個電阻組成的分壓電路;會在分壓電阻 R4 的上下 2 端各產生一個電壓值;我們暫稱之為V1和V2;其中V1電壓送到以“運算放大器”組成的“電壓比較器”U1的反向輸入端作為基準電壓;V2電壓則送到U2的同向輸入端作為基準電壓,當直流+12V電壓經分壓電阻 *R1 降壓后傳送到U1的

12、同向輸入端時;如果輸入電壓值大于基準電壓值V1時則U1的輸出有高電平輸出;如電壓值小于V1電壓值時則U1無高電平輸出。同理反推U2工作情況則為;V2 電壓送到U2的同向輸入端作為基準電壓,直流+12V電壓經分壓電阻 *R1 降壓后傳送到U2的反向輸入端,當此電壓值小于基準電壓值 V2 時;則U2輸出端有高電平輸出,如高于V2 電壓值時則U2輸出端無輸出。那么不管這2個電壓比較器 U1 和 U2 哪個有輸出經過防反流二級管輸出后會合成為 1路電平信號;使OUT端都能得到1個高電平送給下一級電路處理后而得到報警信號。因此V1和V2的2個電壓值之間的范圍稱為門限電壓的上、下限,只要回傳的電壓值超過此

13、上下限,報警主機即得到報警信號,而此上下門限電壓值的取值范圍是和各個廠家的設計思想有關而各不相同,所以只要知道他的工作原理就可以了,而且我們也知道這個門限有一定的范圍,在我們做工程中如偶然找不到或丟失了2.2K電阻時,不必拘泥于同值電阻,找一個阻值相近的電阻代替完全可以,只要你回傳的電壓值沒出它的上下門限值就可以,只不過阻值偏離2.2K越大;誤報的幾率越大而已。在以上所訴的分壓電阻 *R1 其實不是被廠家焊接在線路板上的,而是在我們購買報警主機(或總線系統中的地址模塊)時,隨機附送的“線尾電阻”,也即報警系統的“線尾電阻”,它其實就是報警整體電路里的“雙電壓比較器”前端的分壓電阻*R1 ,+

14、12 V電源經過其分壓降壓后返回的電壓,其取值范圍是和各個廠家設計思想有關,但都有一定的門限范圍,它回傳的電壓值一旦超出其設計門限范圍,報警主機只要工作在布防狀態下就會立即響應,發出報警信息和動作。其實分壓電阻 *R1 兩端的線段即為接于報警探頭上的信號線,也就是說 *R1 不是被報警器材廠家焊接在線路板上的,而是隨機送給我們用于安裝在報警探頭處的,由于*R1上端的線和+12V相通;因此在安裝報警探頭時可以在布線時少放1棵線(只限于并行系統、總線型不適合),也即只要放3芯線就可以了(俗稱:三線制),具體做法為;在報警探頭的電源 + 級接線端子和 C 端子之間直接跨接“線尾電阻” *R1 就可以

15、,信號線接于NC端子上就OK了。而有的廠家不是把*R1作為“線尾電阻”;而是把R2作為“線尾電阻”來使用,依據上面所述原理也就不難理解了,其作用是相同的。那么依據上面所訴的原理,可以看出;如果人為的把報警線號線短路了,無論把它和電源正極還是和“地”極短路了,報警信號線上的電壓值不是接近 + 12V 就是接近0V,這樣都會超出這個報警信號拾取的門限值,主機則會得到報警信號,同理,當人為把報警信號線剪斷時,可以看出回傳的報警信號電平和把報警信號線對“地”短路時情況相同,則報警主機也會因得到信號而發出報警信息,因此這個“線尾電阻” *R1 也就起到了“防止人為破壞”的作用,那么我在接觸一些入行不長的

16、朋友做工程時,這些朋友常常把這個“線尾電阻”安裝于報警主機內的接線端子上,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樣做使報警主機失去了“防止人為破壞”的作用(或稱功能)。要知道安防系統始終是以報警系統為中心的,不管現今的視頻技術如何發展,如何先進,如何有經濟價值,它也不能取代報警系統的作用,而且報警系統往往安裝于使用單位的要害部位(如銀行的金庫等),因此報警系統是承擔著重大責任的,試想如果因為你的一個偷懶而使犯罪分子通過一個簡單的破壞,如把信號線剪斷,這是最容易也是最簡單的辦法,而至使用單位蒙受巨大的損失時,而不幸的是當相關方面確認了這是因你的錯誤行為而導致的結果,你到時會怎樣來承擔這個“責任”?你承擔的了嗎?因此,勸那些至今還把這個小小的“線尾電阻”裝于報警主機上的朋友們趕快的警醒吧!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