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統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21.楊氏之子教學設計_第1頁
人教統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21.楊氏之子教學設計_第2頁
人教統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21.楊氏之子教學設計_第3頁
人教統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21.楊氏之子教學設計_第4頁
人教統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21.楊氏之子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1.楊氏之子課題楊氏之子課型講讀課文2課時時間教學 目標1 .自主學習字詞,學會 “詣、禽” 2個會認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會寫“梁、 詣、禽” 3個會寫字。正確讀寫“聰惠、應聲”等詞語。2 .止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 .能根據注釋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諦言的巧妙。4 .能主動在生活中搜集、發現、積累、運用巧妙的語言藝術。5 .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教學 重點能根據注釋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諦言的巧妙教學 難點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諦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第一課時教學 目標1 .自主學習字詞,學會 “詣、禽”

2、2個會認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會寫“梁、 詣、禽” 3個會寫字。正確讀寫“聰惠、應聲”等詞語,聯系上下文猜測重點詞 語的意思。2 .止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 .初步接觸文言文,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教具 準備課件教學設計二次修改導入(8)分 鐘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1.學生自由閱讀(1)三人行,必有我帥焉。(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 .互相交流:以上句子具有什么特點?(都是義言文, 也叫占義。)3 .交流占文:(1)古文中“日”是什么意思?(就是說的意思。)(2) “我”在文言文中怎么說?(吾)(3)那么“你”在文言文中怎樣說?(汝)(4)如果想表達一個

3、小孩子可以好好教誨、培養的意思 可以怎么說?(孺子可教也。)4 .誰能完整地背誦我們學過的一篇文言文?(指名多個學 生背誦自相矛盾。)5 .談話導題: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 文。它是我們祖國語言文字寶庫中的一筆巨大財富。它文 字簡約,卻理寓其中,意義深遠;它語言凝練,卻不失形 象生動。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來學習一節文言文一一楊氏之子。(板書:楊氏之子)學生齊讀課題。6 .理解課題:“氏”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總的, 氏是分支,后來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楊氏”可以解 釋為楊家。“之”的。“子”兒子。“楊氏之子”意思是 姓楊人家的兒子。7 .了解世說新語

4、。世說新語是中國南朝宋時期(420-581年)產生 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是由南朝 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403-444年)組織一批文人編寫 的。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主要為有 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8 . |簡介作者劉義慶(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字 季伯,南朝宋政權文學家。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 學。除世說新語外,還著有志怪小說幽明錄。9 .教師范讀課文。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新課 教學(30分鐘(1)大聲流利地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3) 了解這篇

5、課文與以前的課文有什么不同。(回憶以 前了解的文言文的有關知識。)2 .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后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3 .教學重點生字。(1) 曰不能寫成“日”,“惠”和“禽”不僅要把 結構寫勻稱,還要注意把筆畫寫正確;(2)有兩個多音字要讀準,一是“為設果”中的“為” 讀“w,二是“應聲”的“應”讀“ y ing”。4 .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三、再讀感知,交流學法1 .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話的意 思。想想: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這件事的?是按照什 么順序來寫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讀后的收獲,教師巡視指導。3

6、 .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匯報交流的結果,其他同學做補充。4 .教師總結:在讀好、讀通課文的基礎之上,對照課文中 的注釋和平時掌握的語言表達特點相結合嘗試弄懂每句 話的大概意思。可以和其他同學團結協作,從而讀懂課文 的主要內容。四、指導朗讀【出示課件】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 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 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 /孔雀/是夫子家/禽。”2 .教師范讀,學生練習朗讀節奏。3 .小組學生互讀互聽,互相評議。4 .教師領讀,學生再讀。5 .指名多個學生朗讀,師生評議。課堂小 結及拓 展延伸分 鐘五、課堂總結,布置背誦。

7、1 .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理解了課文中的 重點詞語,并讀熟了課文,大體了解了課文內容。2 .請同學們課下自由朗讀,試著背誦課文。第二課時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目標2 .能根據注釋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3 .能主動在生活中搜集、發現、積累、運用巧妙的語言藝術。4 .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5 .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二次修改導入(3)分鐘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1 .指名多個學生朗讀課文,師生評議。2 .談話導入新課: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楊氏 之子。二、再讀課文,了解意

8、思1.自由讀課文,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話的意思,再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2.小組交流,互相評議和補充修改,試著在小組內統一說法。3.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全班交流,師生評議,教師相機指導并小結。新課 教學(27 ) 鐘【出示課件】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在梁國,有一戶姓 楊的人家,家里有一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1)從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楊氏子是我國古代梁國的,他的年齡只有九歲,比我們大家還要小。(板書: “聰”意思是一一聰明, “惠”的意思是一一智慧。“甚”是“非常”的意思楊氏子)“惠”是通假字,通“慧”,“甚聰惠”的意思是很聰明,非常聰明。(2)你是怎樣讀懂上面詞語的意思的?

9、(看注釋)(3)你認為這句話中的哪個詞語用得好?(甚)為 什么?(一個“甚”字將楊氏子的聰慧表現得淋漓盡 致。)(4)你能用自己的話說出這句話的意思嗎?(學生 自由發言。)(5)指導朗讀:讀出楊氏子的聰明,讀出內心對楊 氏之子的喜愛。(6)教師小結:這句話點明了文章要講的人物,以 及人物的特點。起到總起全文的作用。【出示課件7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1)故事中除了楊氏子,還有一個人物是誰?(板書:孔君平)知道孔君平是誰嗎?(孔子第 26代后 人,晉朝人,孔坦(285-335),字君平,居會稽。任 世子文學,后補為太子舍人,遷尚書郎,任吳郡太守, 后遷尚書,疾篤未任。累遷廷尉(掌管刑

10、法),所以也 稱孔廷尉。晉元帝年問,建議中明貢舉之制,崇修學 校。死贈光祿勛,謚“簡”。)(2)孔君平來干什么呀?(孔君平來拜見小孩的父 親)“詣”是什么意思?(拜見。)(3) “乃”是什么意思?(就,于是。)“其”是 什么意思?(他,指楊氏子。)(4)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有一 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的父親不在家, 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5)從這句話中你讀明白了什么?(從孔君平來拜 見孩子的父親一事看,兩家的關系很好,常來常往。 所以當得知孩子的父親不在時,孔君平并沒有馬上離 開,而是叫出了這個孩子。可見,孔君平與孩子很熟。)(6)指導朗讀。【出示課件】為設

11、果,果有楊梅。(1) “設”是什么意思?(端來,擺上。)誰為誰“設果”?(聯系上下文自然知道,楊氏之子為孔君 平“設果”。)你從中讀懂了什么?(父親的老朋友 來了,恰巧父親又不在家,那楊氏子熱情招待客人, 看起來孩子很有禮貌。)(2)孩子端出多少水果?(多種。)你是從哪里看 出來?(果有楊梅。)(3)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孩子 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4)讀一讀,讀出楊氏之子的可愛,讀出對熱情好 客的楊氏子的贊揚。【出示課件】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談話過渡:此時,孔君平和大家一樣,對這個 熱情好客的楊氏子心生喜愛之情

12、。現在又見“果有楊,于是一一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 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2)理解詞語曰是什么意思?(說。)“此”是什么意思?(這,這里指楊梅。)“應聲”是什么 意思?(馬上回答。)“未聞”是什么意思?(沒聽 說過。)“夫子”是什么意思?(舊時對年長而且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這里指孔君平。)(3)句子中的“家禽”是什么意思?(句子中的“家 禽”不同于現在的“家禽”,這里的“家”和“禽” 各自獨立表達意思。)(4)他們之間在說些什么呢?誰來說說這兩句話的 意思?(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家 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我從沒聽說過孔雀是 先生您家的鳥。”)(5)孔

13、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是故事中的重點部分。你能聽出孔君平的話外之音嗎?(孔君平看到楊梅, 聯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這是你家的水果。” 意思是,你姓楊,它叫楊梅,你們本是一家嘛 !這信 手拈來的玩笑話,很幽默,也很有趣。)(板書:楊梅楊家果)(6)孩子應聲答道:“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你能說說孩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嗎?【出示課件6】(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 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沒有生硬 地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 式,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 了應有的禮貌,又

14、表達了 “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 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 因為他要承認孔雀是他家的鳥,他說的話才立得住 腳。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維的敏捷,語言的機智幽 默。)(板書:孔雀一一孔家禽)(7)指導朗讀,分角色表演朗讀,讀好人物對話。4.指名用自己的話把故事連起來說一說。三、互相交流,體會巧妙1 .孔君平拿楊梅和楊家的姓開玩笑, 說楊梅是楊家的 果子。孔君平是要誘導楊氏子“楊梅和楊氏子是一家 人”。可是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楊氏子聽出來了,楊 氏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拿孔君平的姓反 駁。楊氏子的言下之意是“如果說楊梅是我楊家的果, 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鳥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

15、的鳥,那么楊梅又怎么會是我家的果呢?”足以見得楊 氏子不但會聽,還會挺會說。2 .如果孔君平這樣跟你開玩笑,你會如何回答?(生 答)【出示課件71(1)孔雀是君家禽。(2)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3 .比較這兩句話,你發現了什么?(1)未聞:沒有聽說過。顯得委婉。上一句就顯得 生硬了。指名讀,讀出委婉的語氣來。(2)夫子:表現了楊氏子有禮貌。4 .這么巧妙的回答,楊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長時間吧? (理解:應聲答曰:不假思索,幾乎想都沒想。)那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思維敏捷、機智, 說話有禮貌,)5 .指導朗讀在朗讀中表現出楊氏子的機智。6 .教師小結:楊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 如此有禮,怪不得文章一開頭就說“梁國楊氏子九歲, 甚聰惠。”(板書:甚聰惠)四、熟讀成誦1 .獨立朗讀,熟讀成誦。2 .小組同學互相檢查,相互評議。3 .小組推薦代表參與背誦比賽。五、課堂總結,拓展閱讀1 .課堂小結:課堂小結 及拓展延 伸(10)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