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各調音階指法_第1頁
笛子各調音階指法_第2頁
笛子各調音階指法_第3頁
笛子各調音階指法_第4頁
笛子各調音階指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笛子,作為中國擁有最古老歷史的民族樂器之一,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經久不衰,并延續至今,已經有2000 多年的歷史(8000 年前曾出現的骨哨是笛子的前身,笛子大約在秦漢以前就有記載),但古時的人們對笛子的了解遠不及現代笛子研究者。 包括近代的很多笛子研究者,對笛子的指法、調以及運用的表達仍然是不完善的,所以,我僅希望以本文,能彌補一些笛子學習者對笛子的指法、調的了解不足,同時也希望能和各位朋友一起共同進步。不管是什么樂器,指法與調子是相互相承的,所以其實也沒有調子和指法的分別,由指法不同決定了曲子調子的變化, 又由曲子調子的變化派生出不同的指法,兩者密不可分,是辯證和統一的關系, 不管是笛子作曲

2、家還是笛子演奏家,都不能忽視笛子的指法與調的運用。下面簡單地來說一說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調子關系,以及笛子的指法、調子在曲子中的運用。從笛子可以實現的指法來講,以全按作5 為例,笛子的指法從低音5 一直到極高音1,其實上面還有音(極高音2, 4 等),只是確實不常用了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首先來說一說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調子的。笛子常用的調子,如果以 C 調笛子為基準,全按作1 就是 G 調,全按作2 就是 F 調,全按作6 就是降 B 調,全按作3 就是降 E 調,那么為什么是這么分呢?因為當C 調笛全按作 1 時, 1 變成了 C 調的5,所以從C( 1)調往上數一個純5度 ,是 G( 5),那么我

3、們就說C 調笛全按作1 后是 G 調,以此類推,當全按作2 時, 1 變成了C 調的4 ,往上數一個純4 度是F ( 4)所以是F 調,那么如果我們換成D 調的笛子呢?同樣原理,全按作1 時, 1 變成了 D 調的 5,所以,從D( 2)調往上數一個純5 度,就是A( 6),所以就是A 調,以此類推,D 調全按作2 時, 1變成了 D 調的4,往上數一個純4 度是D( 5),所以我們就說它是G 調。也就是說是什么調子的笛子,要全按作什么,只要將這個調子笛子的全按作5的 1,向上數到作的什么音,是多少度音,然后把幾度音加到原來的調子上去,算出是什么音,就是什么調子了,當然,首先得明白一些音程關系

4、才行,以后會作進一步的解釋和表達上的研究. 那么笛子的調子和指法在曲子中又是如何運用的呢?先來說一下笛子本身的調子對曲子的影響。我們把笛子的風格簡單地分成了兩個大塊:南方和北方。我們知道不同風格和不同地方的曲子要用到不同的調子,比如北方笛子曲子的調子以G 調笛子(梆笛)居多,原因是因為北方的曲子大多高亢激昂,很具沖力,所以G 調梆笛善于表現北方音樂的豪爽感,而且又比較適合北方笛子演奏技法中的剁、吐、滑的效果,當然,同樣作為梆笛的小 F、A調也很適合 北方笛子曲子的演奏。南方笛子的調子以 D調以下(比如C、B、bB、大A、大 G、 大 F 等) 居多, 大多善于表現委婉和悠閑,所以講究聲音渾厚,

5、具有共鳴感,D 調以下曲笛也比較適合南方的笛子演奏技法中的顫、打、疊的效果,尤其是低音區的感覺較梆笛更為厚實。再來說說不同的曲子應用的笛子的調子吧,很多朋友不知道什么樣的曲子配什么調子的笛子,所以我想還是有必要分析一下的。除了以上說過的南北兩派風格的差異,我要說的是,北方的曲子如果是表現恬靜的、舒適的風格,同樣可以用D 調來襯托,比如北派笛子代表劉管樂老先生的作品和平鴿就是以D調笛子全按作2 (1=G)演奏的,他的作品夸家鄉 就是以C調笛子全按作2 (1=F)演奏的,也別有風味,另外,南派代表陸春齡老先生的作品今昔是以F 調笛子全按作5 和 2(再加上C 調笛子全按作2)演奏的,奔馳在草原上則

6、是以F 調笛子全按作5 演奏的。也就說,選用不同調子的笛子與曲子本身沒有最直接的聯系,那么什么才真正影響著笛子在曲子中的調子呢?大約有三點,第一, 是曲子本身的音域,比如曲子的最高音或最低音超過了全按作5 時的常用音域,那么我們就用轉調使曲子的音域滿足笛子的需要, 比如 鷓鴣飛中最低音為低音2, 用全按作5 就無法演奏低音區了;第二,是曲子的情緒,如果曲子的風格很活潑,又富跳躍感,那么我們不妨選用梆笛類的笛子, 如果曲子的風格很平靜很抒情,又富詩意,那我們不妨選用曲笛類的笛子,比如用曲笛演奏揚鞭催馬運糧忙,就會發現情緒總是上不去;第三,是適合笛子的技法表現,比如 山村迎親人中有飛指的技法,換作

7、其它的指法(調子) 就是不能達到效果。相信只要靈活運用指法和調子,不管是演奏什么曲子都會變得應曲而宜、得心應手、效果更加。從狹義的角度來分析,笛子的指法和調子就如以上所說?,F在從廣義的角度去試著分析一下。大家知道的指法有全按作5、 1 、 2、 6、 3 等,但還有些不常用的調子,就很少有人會去研究,實際上,可以說只要是12 平均律里的,理論上都能作為笛子的調子,這和中國古代所說的 5 聲音階和近代的7 聲大相徑庭,12 平均率, 是我國的首先研究發明的,古時的編鐘就是12 平均律的,還有歷史上有傳說明朝的一位朱姓人士發明了12平均律的計算方法。一個八度內有6 個全音,而12 平均率則把這6

8、個全音細分成了 12 個等分,也就是說,除了我們常用的12345671 ,又在其中加了中間的變化音,每個音之間的關系是原來全音之間關系的一半,12 平均率是這樣分配的:1-#1(b2)-2-#2(b3)-3-4-#4(b5)-5-#5(b6)-6-#6(b7)-7-1剛好 12 個等分 (其中 3 和 4 之間本來就是半音程關系即小2 度, 所以中間沒有變化音)。 我們學習笛子,剛開始都是新學會全按作5(筒音作5),隨后,又分別根據過程的不同,地方的不同,學習全按作1 、 2、 6、 3,這些是笛子最常用的調子,但卻還不是最完善的,曹文工首先突破了笛子的調子極限,運用全按作7 寫了他的中期作品

9、買西萊普(由李增光演奏),這首及附西域風情的曲子,不管是從作曲角度還是演奏角度來說,都已經踏入了笛子高難度轉調曲子的新境界,同時, 我國著名笛子研究者曲祥、曲廣義也編輯了一本笛子高級練習曲選,其中有許多指法都是不拘泥于本身的運用,而是以12 平均率的感覺為基礎,比如通過移植后的單簧管奏鳴曲(德 興德米特曲),用筒音作1 的指法,但其有的地方產生的效果卻根本沒有全按作1 的感覺, 倒象全按作7, 或者說它沒有固定的調子,只是圍繞著它的基本調性在不停地轉調。在笛子高級練習曲選中,象這樣的例子,不僅僅只是表現在外國的曲子里,比如我國現在作曲家潭小麟寫的離別,他力圖將現代作曲理論和技法,同中國民族音樂

10、相結合,離別是他留美時為 郭沫若譜寫的歌曲的主旋律,全曲使用了十二音,卻具有五聲調式色彩:第一句為D (2)商,第二旬為F (4) (zhi),第三旬為降E (降3)宮,第四 旬為降E (P1 3)商,第五旬為D (2)商,第六句為A (6)羽,第七句為#5 (#4) 羽,最后為G( 5)商,也就是說,雖然整首曲子是全按作5 的,看來很簡單,卻又不能按照五聲或7 升音階的感覺去理解。所以笛子的調子是不能定死在常用指法和調子里的,應該隨音樂的需要而變化,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指法和調子里發揮笛子自身和演奏者的無限可能性。 關于笛子轉調知識的一些補充,也就是關于基本的音程關系的一些知識。我們想要了解的是

11、轉調后要確認是全按作什么,就試著看看本文吧。以前,有過有識之士用圖示法來推敲轉調確定,這樣的方法對于初學者確實是方便可行的,但是, 隨著我們對于不斷涌現的新知識的求欲,以及笛子水準的各方面的成長,我們必須知道其中的原理,即: 不同笛子的轉調為什么是這樣轉?根據是什么?這就必須結合音程關系一起來分析了。首先說音程關系,是一門樂理知識。各位可以看下圖中的鋼琴鍵盤,不管朋友們是否熟悉,我都說一下,鍵盤中的CDEFGAB 都是音名,那么通常也就是對應我們所知道的1234567 ,那么,從左邊開始的一個C到右邊的一個C,稱為一個八度,為什么呢?籠統地說,因為其中包含有八度音,從學術上來說,通常一個八度也

12、就是指一個“純八度 ”,那么, 幾度音幾度音又是以什么為依據的呢?解釋起來有點麻煩,但我還是可以試試的: 如圖,每兩個相鄰接的鍵(不管白鍵還是黑鍵)之間都是半音關系,為一個 “小二度 ”,相鄰接的兩個不含有黑鍵的白鍵之間也是半音關系,也稱為一個小二度,相鄰接的兩個含有黑鍵的白鍵之間是全音關系,稱為一個“大二度 ”;每相鄰接的三個音(不能把黑鍵漏算),也是一個大二度;在鍵盤上,黑鍵表示間于兩個全音之間的音,也就是說,C 往右看相鄰接的一個黑鍵是念作“升 ”C ,寫作#C (在寫的時候#是左上標),那么,又因為從 D往左看相鄰接的一個黑鍵,和 C 往右看相鄰接的那個黑鍵屬于同一黑鍵,所以,我們又可

13、以稱這個音念作降” 2寫作b2 (在寫的時候b是左上標),也就是說,#是升號,b是降號;以此類推,D和E之間的音是#D或者bE如果要問在曲子中這個黑鍵具體讀作升還是降,那就牽涉到作曲家賦予該曲子的“調性 ”了, “調性 ”超出了我們研究的這個課題的范圍,所以我在這里不再多作解釋了,大家可以參考一些關于樂理知識的其它資料。以上是必要的提示?,F在長話短說,一個八度中所有的音程關系是怎么樣分配的呢?基本的,音程關系從小到大依次排列為:小二度(例:3 和 4 之間) 大二度(例:1 和 2 之間) 小三度(例:3 和 5 之間)大三度( 1 和 3 之間) 純四度(例:1 和 4 之間) 增四度(例:

14、4 和 7 之間) 減五度(例:低音7 和中音 4 之間)純五度(例:1 和 5 之間)小六度(例:中音 3 和高音 1 之間)大六度(1 和 6 之間)小七度(2 和高音 1 之間)大七度(例:1 和 7 之間)純八度(例:中音1 和高音 1 之間),當然,八度音程關系并非最大跨度的音程關系,但由于九度音以上構成的和弦(九和弦以上)不常用,所以在這里就不多說了。那么任意兩個音之間要確定是幾度音關系有什么好方法嗎?有方法:首先, 我們可以先數兩個音中包含幾個音,包含幾個音就是有幾度音,然后的關鍵就是看兩個音之間有沒有黑鍵,由此來確定是大音程還是小音程關系。比如3 和 4 之間,包含3、 4 兩

15、個音,因此我們首先可以確定是一個二度音程關系,從鍵盤上來看,因為當中沒有黑鍵,所以確定是小二度關系;1 到 2 之間包含1、 2 兩個音,是一個二度音程關系,再從鍵盤上來看,因為1和 2 當中有個黑鍵(即包含了一個半音), 所以是一個大二度;3 和 5 之間有 3、4、 5 三個音,我們可以確定是三度音程關系,那么它究竟是大三度還是小三度呢?我們還是從鍵盤上來看,因為3 和 5 之間只有一個黑鍵,所以是小三度關系;再比如1 和 3 之間,我們可以數,其中包含三個音,即1 、 2 和 3,那么首先確定它是一個三度音程關系,從鍵盤上來看,它們之間有兩個黑鍵,所以可以確定是大三度;1 和 4 之間是

16、包含四個音,也就是說是四度音程關系,那么,因為從鍵盤上來看,它們之間有兩個黑鍵,所以是純四度,再來看4 和 7 之間,雖然同樣包含四個音,但由于它們之間有三個黑鍵,所以是增四度;以此類推,1 和 5 之間包含五度音,它們之間有三個黑鍵,所以是純五度,低音7 和中音 4 之間同樣包含五個音,但是它們之間只有兩個黑鍵,所以我們說它們是減五度;中音 3 和高音 1 之間包六個音,所以是六度音程關系,由于其中有三個黑鍵,所以是小六度,1 和 6 之間同樣包含六度音,但是卻含有四個黑鍵,所以是大六度;中音2 和高音 1 之間是七度音程關系,但其中含有的黑鍵數是四個,所以是小七度,而1 和 7 之間同樣是

17、七度音程關系,但其中含有五個黑鍵數,所以是大七度;純八度,沒得說,就是一個八度的關系,比如中音1 和高音 1 之間,中音2 和高音 2 之間等等。說了這么多,相信大家對基本的音程關系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結合以上的知識,再回過頭來理解笛子的轉調知識就會方便很多。 笛子的轉調確定,我以前說過基本的方法,但是,并沒有進一步解釋,比如我以前說過,以C 調笛子為例,假如譜子上的要求是(C 調笛) 1=C( C 調,原調),那么很明顯是全按作 5的,那么假如要求是1=F (轉F調)了呢?我們還是看鍵盤,F 這個音比C 上升了四度音,而且是純四度關系,那么很明顯地,我們原來的1 也要向上推一個純四度,那

18、么1 往上數到4,就是一個純四度,那么此時全按作5 時的 4 變成了現在的1,把笛孔全部按下后的音變成了2,我們就說這樣是:C 調笛全 1=F 按作2(即C 調笛轉 F 調是全按作2);當然,C調笛的常用轉調確定方法都相對簡單,進一步深化,假如用的是E 調笛, 1=E時,按照之前我們所掌握的知識,當然還是全按作5 不變,但假如1=#F 了呢?那么我們來看鍵盤,E 和 #F 之間是一個全音關系,即一個大二度,那么原來全按作 5 時的 1 ,就要向上推一個大二度,也就是,原來的2 變成了現在的1 ,此時將笛孔全部按下后,這個音是4, 那么我們就說:E 調笛 1=#F 是全按作4(即E 調笛轉 #F

19、 調是全按作4);再舉一個例子,假如我們用的是降B 調的笛子,譜子的要求是降B調笛子1 =降人,那么我們看鍵盤,降B和降A,是往下推了一個大二度,原來全按作5 時笛子上的1 向下推一個大二度后,第二半孔充當了現在的1 ,即原來全按作5 時的降 7 變成了現在的1,全部按下后是譜子中的6,那么我們就說:降B調笛仁降A是全按作6 (即降B調笛轉降A調是全按 作 6)。 ! 下面一點 是下面一點 是)下面一點 C無點 OQ無點 OOQ無點OeeC 無點是5 無點笛子各調音階指法筒音作5低音5 低音6 低音7 中音1 中音2 中音3 中音4 中音5 中音6 中音7 高音1 高音2 局首3 高音4高音5 高音6膜孔 oo oo oo oo oo oo oo oo指孔00000000000000或或?;?0000000000000或或。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