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篆刻教材_第1頁
新學期篆刻教材_第2頁
新學期篆刻教材_第3頁
新學期篆刻教材_第4頁
新學期篆刻教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篆刻貯嚼1fiTLtlr侯莊中學中小學部篆刻選修班二O 八年三月、F -、.刖言一、篆刻初步1什么是篆刻?2、篆刻藝術與一般刻章的區別。3、篆刻藝術的基本發展歷程。4、篆刻與書法的關系。二、刻印步驟1磨平石面2、印稿上石3、執刀4、刀法切刀(3)(4)三、篆刻的章法單刀雙刀 切刀練習 沖刀法運刀四、章法舉例 五、摹刻作品 六、小篆摹寫練習中國的篆刻,為史而生,又在承載人的見識 中形成自己一門獨特的藝術,可稱之為最早 的文字使者,最深的文字底蘊。亦漸漸形成神,且其精神又大都被借喻為一種民族神的美學范式,于此,篆刻之學,亦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內質與中華民族之種內涵的日漸增深與外延的不斷豐富與拓展。方寸

2、雖小,可現大美。方寸之美,豐厚深邃,在觀賞之中,在研習之中,在探討之中,在實踐之或曰,方寸之美,在石上,在刀下,在心第一課時篆刻初步1、什么是篆刻?篆刻是一門極具中華民族個性或特色的雕刻藝術。最初是指把各種古文字鐫刻在金石 上,其中以篆文為主,故名篆刻。(關于篆的意思還有別解,這里不詳說)古樸典雅的篆文(其實,近代以來,其他各種書體都已入印)或肖形造型,鮮艷的大 紅色(一般情況用大紅,即中國紅,當然也可用其他顏色),極具紀念性和喜慶性,故深受國人喜愛,特別是深受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們的喜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篆刻藝術逐漸邁出了國門,也受到許多國際友人的親睞。今天, 隨著2008奧運會會標“京字中

3、國印”在全世界的迅速傳播,中國的篆刻藝術,更是受到 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外交部在送給外國元首的禮品中往往都有 中國印。2、篆刻藝術與一般刻章的區別。篆刻與一般刻章的區別主要在于其藝術性與實用性。篆刻的藝術性是它的生命力。其 藝術性融進了作者的學養、功力、天資、情感、個性特點和匠心獨具,而其實用性則是次 要的,主要用于書畫及鑒賞。相反,一般刻章則其實用性占據了主導地位,清晰明了、易 識實用是它的生命力。3、篆刻藝術的基本發展歷程。篆刻藝術最早起源于商周時期的圖騰雕刻和甲骨刻字。早期的印章叫“璽” ,即“王 者之印”,是權力的象征,也是國家或部族交往的憑信,一般人是不能擁有的

4、。春秋戰國 時期,古璽鑄刻已使篆刻藝術趨于成熟,官印使用也已十分普遍。戰國秦漢時期是我國篆 刻藝術的第一個繁榮階段,其留存下來的戰國古璽、秦漢印和封泥等眾多篆刻作品,風格 多樣,古樸典雅,是我們進行篆刻學習的主要是取法對象。宋之后,篆刻發展為文人清玩 的一種獨立藝術形式。明清至民國是我國篆刻藝術發展的又一個繁榮階段,出現了類似于 吳昌碩、鄧石如等為數不少的大師級人物。今天這些大師們的作品也是我們學習取法的對 象。4、篆刻與書法的關系。篆刻藝術也可說是書法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就一般而言,是不可能沒有篆刻印章的。但篆刻藝術也可說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因為從理論上來說,篆刻

5、雖然是要以書法為基礎的,換言之,即沒有好的書法水平就不可能有好的篆刻水 平。)今天篆刻藝術的發展,又顯得不很盡然。因為篆刻學習除需要更加扎實的古文字學 基礎外,一定還應有較長時間的抄刀實踐功力。再者,篆刻藝術實踐過程中,所謂的書法 是可以反復修改的。當然修改后的書法有時會顯得有些不自然或境界不高。我也曾見識過 以篆刻知名而書法卻不怎么樣的篆刻家。近代書畫大師級人物吳昌碩就是浙江人,詩書畫印,無所不精,人稱四絕。我們今天學習其篆刻藝術,不僅是繼承和發揚光大這門了不起的民族藝術,也是對先賢的一種最好 的紀念。第二、三、四課時刻印步驟對于一般人而言,篆刻似有些神秘,但其實是非常容易入門的,關鍵是要有

6、人領入。 入門之后,則完全可以靠自學。后期提高之難則在于書法和識篆。書法需要長時間地浸淫 其中,而識篆,也不是我們一般人所想象之簡單:因為許多字古體與今體差別甚大,無法 推導;再者,一字多形之現象十分普遍,亦無法簡而化之。但在有了些基本的書法與古文 字功夫后,再加上幾本相關的工具書,我們就可以進行實際的篆刻技術操作了。具體有大致如下部驟:1、磨平石面將石用砂紙磨平。(圖一磨石)2、印稿上石第一種是先用鉛筆或其他工具把印材印面之大小形狀鉤畫在宣紙上,再在鉤畫好的印 面輪廓中進行印稿設置。把寫好的印稿反覆在印材上,醮上清水,反復按壓。這種方法是 傳統的上印方法,其優點是簡單易學,其缺點是有時效果不

7、是很好,即難以十分清晰。但 如果用濃黑磨墨上印,效果較好,但又太費工夫。第二種是直接將設計的稿子用鉛筆或毛筆反寫在印章上。也可對鏡反臨上印。就是把 寫好的印稿面對鏡子,再看著鏡子里的反稿臨寫到印材上。第三種用墨將印面涂黑,以刀當筆將印文寫上。總之無論用哪種方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反復實踐才行。(圖三墨涂印面)(圖四刀代筆寫印稿)3、執刀(圖五執刀)(圖七抵刀)4、刀法印稿設計好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鐫刻了。起始階段只能照壺畫弧、精雕細刻,等抄 刀久了,自然而然就快了。抄刀之法自古以來無定法,有切、沖、拉等等。工具也因人而 異,初學所用刀具一般以合金平口鋼刀為好。當然也有用斜口刀的,那就要看各人

8、喜好和 習慣了。(1)切刀法:刀之一角著石,用力下切,提刀,銜接刀痕再下切,反復用之。 在線條表現上有單刀和雙刀之分。單刀:刀桿直立,在筆畫之中下刀,刻細白文用之。雙面崩恨。(圖八用刀)雙刀:刀桿稍向外傾斜,在筆畫兩邊緣下刀,刻粗白文、朱文用之。雙刀刻白文,先就筆畫右邊由外向里切去,然后旋轉印石,再就筆畫另一邊由外向里 切去,將筆畫切凈。雙面光潔。嚴II I'卜I ;4» >I h(圖九用刀)雙刀刻白文,先就筆畫中切去,然后沿筆畫右邊復刀,旋轉印石,將筆畫切凈。一面 光潔,一面崩恨。(圖十用刀)雙刀刻朱文:先就筆畫左邊切去,然后旋轉印石,再就筆畫另一邊切去,將筆畫之外

9、切凈。雙面光潔。卜P 氣PAPb A(圖十一用刀)*無論橫筆側筆一例視同豎筆,旋轉印石以就刀勢。 初學者多用此刀法為宜。(2)切刀練習(圖十二切刀練習)(3)沖刀法沖刀法的執刀方法可以用五指、三指握拳式三種方法,其特點是刀刃在印石上以 沖走運行的方式鐫刻線條。在運刀過程中,要注意把握起刀、行刀和收刀的表現方法和要 求。 起刀:用刀角自右向左入石,刀柄與印面呈三十五度角狀。角度太小,刀身會碰擦 印面,手指易接觸印框;角度太大,刀刃與印面垂直,也難以著石,運行不易。 行刀:刻刀運行時,要控制好角入石的深度,運刀要保持運力平穩,不要太淺,太 淺者刀跡浮滑,纖弱無力;太深會使刀角陷入石中,難以再運行。

10、若不注意隱入石中,應 提起重新調整角度,再行運刀。沖刀的速度也不宜過快、過猛,否則會導致線條破碎,而 且難以收刀。運行時要用無名指抵住石章的右側, 以控制刻刀的適度沖力,防止刻刀滑出。 收刀:要適可而止。做到胸有成竹,及時收刀,不要使刀尖超了界限,鋒芒畢露。同時,還要防止因用力過猛而使刻刀沖出限度,破壞其它線條,甚至刻傷左手。用力要穩 健,保持及時能放能收,行則有力,停則立止。 沖刀與切刀,因用力不同,產生的藝術風格不同。沖刀的線條穩健挺拔、流暢自然, 刀法力度強烈,給人以運刀如筆的感覺。 切刀的線條一刀一痕、頓挫起伏,老辣痛快,較前者更為靈活,易于表現線條的變化。篆刻執刀要避免采用象執鋼筆的

11、三指斜式執刀,其線條力度差,容易“走刀”。(4)運刀:單刀刻白文印時,每一筆畫基本上用一刀刻成。運刀須果斷力猛,刀過之處,不滯不澀,內緣平齊,外緣粗糙,不加修琢,自然成趣。用刀要注意以下三點:®準:用刀時必須仔細看準筆畫的邊緣,不能馬虎。 狠:用刀要像大力士舉重一樣,有氣魄,一氣呵成,以達到痛快淋漓的效果。 勻:和寫字一樣,要有起筆、收筆,行刀時要勻,一刀到底,收刀時,宜穩且慢, 一則合乎收刀要求,二則避免失刀傷手。第五課時篆刻的章法因材附形、因字附形、法無定法。因材是根據印材的形狀大少進行設計;因字是根據 字之自然走勢、筆畫多少而進行設計;但原則上是鐫刻完工后,是自上而下自右而左進

12、行 欣賞和閱讀。其他形式也不少,但不是常態。1、平正、勻落這是最基本的要領,就是要使印文安排得勻稱妥貼。2、疏密統一古人以 寬可走馬,密不容針”的方法處理,從而使疏密對比更強烈,給人以深刻的印 象。3、巧拙、粗細印章的風格應提倡多樣, 巧”拙”是兩種不同的風格。但追求 巧”不能失之纖媚:追 求拙”不能失之狂怪。應多留意并分析摹仿古印及名家印中線條粗細的自然處理。4、增減、重復為求全印妥貼,對部分文字有時要作增減處理,但要注意,一印中切不可逐字增減, 增減的筆劃也不能太多;增減要不礙字義,不失篆體。印中有重復字接連出現,一般以二 小點代替。5、挪讓、呼應挪讓即在字有空處無法填實,或一字筆劃無法使

13、之平正方直時,伸縮文字所占地位,移動文字筆劃的位置,使全印氣勢寬展的辦法。呼應一般有對角呼應” 并頭呼應” 盤曲呼應”留紅呼應”等。6、盤曲、變化字體有的帶方勢,有的帶圓勢,有屈曲、有平直,為求章法上的協調,對個別字可作 屈伸方圓處理,但一切應視印文而定。7、留紅、空白印章的留空處,在白文叫留紅,朱文稱空白。尤其白文,大塊留紅,可以給讀者強烈 的印象。好比造屋,設計前,先得定好門窗位置一樣,在設計印稿時也得規劃好何處留空, 這種范例,在古印及名家中是不少見的。8、離合、變形離是將字形太局促者分開、使者寬展;合是將字形太散漫者連一體,不致造成幾個字 的感覺。但要離合有倫錯落有致,離不致散,合不致

14、局促才好。有些字筆劃繁簡不一,線 條排列方圓雜陳,就須變動其字體的一部分地位,使之化長為方,或化方為長,以取得統 一調和,給人一種新鮮感。9、文、合文印章文字一般是從上到下、從右到左地排列,但有時為了布局上的需要,將繁簡懸殊 的文字安排得斜角對稱,將文字的次序作逆時針方向處理,就是“文”有時為將單數字排列成雙數字那樣均衡,或將一簡一繁的文字或兩個較簡單的文字處理從只占一個字的地 位,這便是合文”10、加邊,界劃。可以依照古印的形式,在印章中加以各類界劃,在創作中,為求全套印譜之形式多變, 邊框。11、十宜十忌2.筆劃、字數少的印宜排列得沉著;3方5.單筆無所依者挺而略帶濡澀;6.有相同十宜:1.筆劃、字多的印宜排得安詳: 筆方形字宜豐滿;4.圓筆或圓形筆宜挺勁; 筆劃的字宜緊湊而排列得有參差;7.多轉折的字宜靈活;8字的橫劃或直劃宜刻得渾厚;9. 朱文一般宜刻得秀勁;10.白文一般宜刻得質樸。6.拙忌狂怪;7.筆劃瘦忌單薄;8.筆劃肥忌臃腫;9 筆劃轉折忌露角; 終筆忌尖而銳。十忌:1.筆劃方正忌板;2.筆劃圓轉忌滑;3.字數少忌散漫;4.字數多忌雜亂; 5.巧忌纖媚;10. 字之起筆,第六課時章法舉例(印文四個字的安排):印文四個字的一般由以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