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學2020屆高三入學檢測性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河北衡水中學2020屆高三入學檢測性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河北衡水中學2020屆高三入學檢測性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河北衡水中學2020屆高三入學檢測性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河北衡水中學2020屆高三入學檢測性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河北衡水中學2020屆高三入學檢測性考試理科綜合化學試題7 .中華傳統文化蘊含著很多科學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未涉及化學變化8 .霾塵積聚又t見路人形容的霾塵中有氣溶膠,具有丁達爾效應C.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才須待七年期”,此文中“玉”的主要成分為硅酸鹽,該詩句表明玉的硬度很大D. “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綠帛者 (絲織品)謂之為紙”,文中“紙”的主要成分是蛋 白質8.設以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 mol OH (羥基)與l mol NH;中所含電子數均為 10NA8 .常溫常壓下,水蒸氣通過過量的NaQ使其增重2 g時,反應中轉移

2、的電子數為NAC.O.lmol苯與足量氫氣反應后,破壞碳碳雙鍵的數目為0.3NaD.10g KHCQ和CaCO的固體混合物中含有的 CO;數目為0.1Na9 .將鐵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濕潤后,置于如圖所示裝置中,進行鐵的電化學腐蝕實驗。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A.鐵被氧化的電極反應式為Fe-3e=Fe3+B.鐵腐蝕過程中化學能全部轉化為電能C.活性炭的存在會加速鐵的腐蝕D.以水代替NaCl溶液,鐵不能發生吸氧腐蝕10 .短周期元素 W 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 X與Y可形成一種淡黃色物質 P,常溫下將0.05mol P溶于水,配成1L溶液,其中 c(H ) 1 1

3、0 12 ; Z為金屬元素,且 Z c(OH )可在 W的一種氧化物中燃燒,生成一種白色的物質和一種黑色的物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簡單離子半徑: X Y ZB.氫化物的沸點:WXC.化合物P中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共價鍵D.W X、Y三種元素形成的物質的水溶液顯堿性11.最近我國科學家研制一種具有潛力的納米電子學材料-石墨快,圖中丁為它的結構片段。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第3頁共14頁甲丙丁A.甲分子中的6個澳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B.丙的二氯代物有2種C.丙能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D.石墨快和 Co是碳的同素異形體碳酸根強13.向10mLi mol L1的HCOOH溶液中不斷滴加1 mol

4、溫,所加堿的體積與Ig與 H 的關系如圖所示。與卜列說法不止確的是()A.常溫下, Ka HCOOH的數量級為10 4B.a、b兩點pH均為7第2頁共14頁1 、一一.-L的NaOH溶液,并一直保持常H 為溶液中水電離的c H 。5丁 / / 1/ 而 io7f el12.下列實驗可以達到目的或得出結論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或結論A探究濃硫酸的脫水性B相同溫度卜,Ksp(ZnS) Na+ Mg2+, A正確;碳的氫化物有多種,其沸點可能高于氧的氫化物, B 錯誤; P 為 Na2O2 ,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共價鍵,C正確;W、X、丫三種元素形成的物質為Na2CO3或Na2c2。4,其水溶液顯堿性

5、,D 正確。5、 B解析:A 苯環中所有原子共平面,溴原子取代苯中H 原子生成甲,所有甲中所有原子共平面B.丙的二氯物和苯的二氯代物相似,都有 3種;C.丙中含有碳碳三鍵, 具有炔的性質, 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D 石墨炔中只含有C 元素,C60 中只含C 元素,都為單質,二者結構不同,所有屬于同種元素的不同單質,為同素異形體,故D 正確;6、 D解析: A 膽礬加入濃硫酸, 失去水, 與濃硫酸的吸水性有關B、 ZnSO4 和 CuSO4的濃度未知,所以不能根據向 2mL ZnSO4 和 CuSO4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 Na2s溶液,得出Ksp的

6、大小關系C、取少量酸催化后的淀粉水解液于試管中, 先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中和酸, 再加少量碘水, 因為碘可以與過量氫氧化鈉反應,若碘反應后沒有剩余,即使有淀粉存在,溶液也不會變藍,故不能判斷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D、向NaAlO2的試管中滴加碳酸氫鈉溶液發生反應:AIO2 HCO3 H2O Al OH 3CO3 ,所以AlO 2結合氫離子的能力比碳酸根7、B解析:起點溶液 C(H+)=10-2,電離常數10-4數量級。b點為堿性。從a點到b點,先逐步生成鹽,后堿過量。D:不斷加入NaOH溶液,導電粒子濃度不斷增大。26. (15 分)(1)+HNO -HNO ;七然仁仆 +H2O (2 分)(2)

7、下(1 分)+2HO (2 分)NOjI個 +6Fe2+6H+= X2+6Fe3+2H2O(2 分)第17頁共14頁(4)將Fe2+充分氧化成Fe3+ (2分)Fe3+3H2 Fe(0H 3+3H+,升溫水解平衡正向移動;(2分)+31Q=24CO+14HzO+2N(2 分)(6)陰(2分)27.(14 分)(1) +(E3-E2) (2 分)(2)常壓 (2分)(3)反應I的活化能高于反應II,使生成H2的速率低于生成 CH4的(2分)bc (2分)根據反應I看出,生成CO與H2的比例為1 : 1,但圖像中這兩種氣體的產率顯然非1:1。(2分)(4) 14.3%(2 分)0.4PkPa(2

8、分)解析:(1)圖像分析可知,反應為吸熱反應,反應I(熱裂解):CH3COOH(g) ?2CO(g)+2H2(g) H1 0,反應始變=E3- E2 (2)CH3COOH(g) ?2CO(g)+2H2(g),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H2的降低,所以增大壓強不利于H2的生成,為提高H2的平衡產率,應選擇的壓強條件是常壓,(3)約650 c之前,脫酸基反應活化能低速率快,反應I的活化能高于反應II,使生成H2的速率低于生成 CH4的速率,故氫氣產率低于甲烷;熱裂解反應 CH3COOH(g) ?2CO(g)+2H2(g)正向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有利于反應正向進行,并且平衡進

9、行的程度增大,使H2的生成量增多,而脫酸基反應 CH3COOH(g) ?CH4(g)+CO2(g)正向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反應會逆向進行,使 CH4的生成量減少,所 以隨著溫度升高后,熱裂解反應速率加快,同時氫氣產率高于甲烷,故選 bc, 反應I (熱裂解):CH3COOH(g) ?2CO(g)+2H2(g)根據反應I看出,生成 CO與H2的比例為 1:1,但圖像中這兩種氣體的產率顯然非1:1,說明該容器中一定發生了另外的副反應,(4)設起始時n(CH3COOH)=1mol ,熱裂解反應消耗乙酸 20%,根據熱裂解反應 CH3COOH(g) ?2CO(g)+2H2(g)有 n(CO)=n(H

10、2)=0.2mol x 2=0.4mol,脫酸基反應消耗乙酸 50%,根據脫酸基 反應 CH3COOH(g) ?CH4(g)+CO2(g)有 n(CH4)=n(CO2)=0.5mol ,剩余 n(CH3COOH)=1mol - 0.2mol-0.5mol=0.3mol ,所以平衡時 乙酸體積分數 =0.3mol / (0.4mol+0.4mol+0.5mol+0.5mol+0.3mol)X100% =14.3%;平衡時p(CH4)=p(CO2)=0.5mol/2.1mol p=5p/21 , p(CH3COOH)=0.3mol/2.1mol=p/7 ,脫酸基反應的 平衡常數 Kp=P(CH4)

11、P(CO2) / P(CH3COOH) =0.4PkPa, 28. (14 分) (1) AgCl(s)=Ag+(aq)+ Cl-(aq) , Ag+與 SO32-結合生成Ag(SO3)23 ,促進 AgCl 的 溶解平衡正向移動(2分)(2) HSO3- (1 分)(3)Ag2SO4的溶解度遠大于 AgCl或Ag2SO3,溶液中Ag+的濃度很小(2分)還原 (2分)b中清液的顏色與c相同,均為淺紫色溶液(2分) v (1分)e中無沉淀生成,說明清液中沒有Cl-,則溶液n中加入稀硝酸使Ag(SO3)23全部轉化為Ag + , Ag+將C廠全部沉淀,由此可知溶液n中含Ag元素的微粒總物質的量不小

12、于 n(Cl )(2分)(4)加NaOH溶液調節pH至910 (2分)【分析】I、(1)利用平衡移動的知識答題即可;II、(2)生成沉淀m時,溶液m的pH為5,觀察圖像,可以得知 HSO3-的物質的量分數占100%; (3)溶液中Ag+的濃度很 小,而Ag2SO4的溶解度較大,故不會形成 Ag2SO4沉淀;依據 Ag2SO3的還原性答題; e中無沉淀生成,說明清液中沒有 Cl-,則溶液n中加入稀硝酸使Ag(SO3)23全部轉化 為Ag + , Ag+將Cl全部沉淀,由此可分析出溶液 n中含Ag元素的微粒總物質的量不小 于n(Cl); III、(4) m溶液中的溶質為 NaHSO3,浸取劑為Na

13、2SO3溶液,需要加入NaOH 溶液將NaHSO3轉化為Na2SO3。35.(15 分)(1) 3: 1 (1 分)(2) CO32-或 NO3-(2 分)(3)三角錐形(1分) 低于(1分) NH 3分子之間存在氫鍵(1分)(4) BCl3PCl3PF3 (2 分)(5) H3BO3+H2OH + + B(OH) 4(2 分)(6)面心立方最密堆積(1分)3.168 X1010 (2分)(2分)【解析】(1)基態P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為233s 3P,而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為4Nap 212s 2p ,因此二者未成對電子數之比為3:1;(2)原子數和價電子數分別均相等的是等電子體,與BCl

14、 3互為等電子體的離子有很多,2-例如CO3或NO3均可;(3)PH3的結構與NH3 一致,均為三角錐形,也可根據VSEPR理論來判斷,磷原子為sp3雜化且有一對孤電子;NH 3中存在氫鍵,所以熔沸點均高于其它同主族氫化物;(5)硼是缺電子原子,能結合水中的氫氧根來釋放質子,因此是一元酸,電離方程式為:H3BO3+ H2O1H+ + B(OH) 4;(6)根據甲圖可以看出每個面的面心上均有磷原子,因此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積;晶胞中白色球周圍最近的 4個黑色球構成正四面體結構,白色球處于正四面體的中心,頂點黑 色球與正四面體中心白色球連線處于晶胞體對角線上,由幾何知識可知晶胞中硼原子位1m 11 4

15、+31 4于晶胞的體對角線 一處,因此根據 尸一二3先求出晶胞常數 a值,再用a4V NA a值求出體對角線的長度的X1010pm;根據晶胞結B與P重合,外側二即強=電廬5=烏摩444 Na P 4 Na P構分析,立方磷化硼晶胞沿著體對角線方向可以觀察到六邊形,中心大正六邊形均由P原子構成,而內部小正六邊形由3個B原子、3個P原子形間隔成,所以回圖為 f t 1或產二,36.(15 分)H0 入 0HG。1 . 口(2分);羥基、琰基2 .對羥基苯甲醛(1分);CHO注意硼原子的半徑小于磷原(2分);取代反應(1分)無電&OOB3.CHOCHO(V0”或 A5)hC HQA Cl -_ CHjCHjOH5.OH/ILO。”。口母XXJ 十用OCHjO(2分)。1催化劑一 .CHCHO(3分)解析:1.根據A、C結構,結合題干已知信息和H0 入 0H a。H,該物質含有的官能團有羥基、B的分子式,可知 B物質的結構簡式是琰基;B與CH3I發生取代反應,產生CH,OOHCHO,逆推可知D為對羥基苯甲醛CHO(K:H3在堿性條件下加熱,反應生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