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黃簡書法講座第27課筆記:撇的寫法 1.撇的中線 橫豎怎樣寫,我已經講過了。今天開始講撇捺。 第一,撇的中線。 1.1什么是撇 橫豎是平和直兩個方向的線條,撇捺是斜線。一撇是從3號位寫到7號位。凡是這一方向的行筆,結果都是撇,這個方向特別容易引起偏鋒。為什么呢? 因為大多數人是右手執筆。手腕不夠左,走7號位就會偏鋒。7號位中鋒行筆,手腕要特別偏左才可以。這大幅度的反手,姿勢不大舒服。因為不舒服,所以就會本能地縮短反手的距離,先寫一段右,慢慢回到左。這樣一來,撇就包括兩個動作,先右后左,成為一根曲線。于是,撇就有兩種了。 兩種撇,都是從3號位開始寫向7號位。一種是直的,行筆的時候手腕向左,一左到
2、底。只有一個動作,書法中稱之為啄。另一種是曲的,行筆中要扭動手腕一次,先右后左,兩個動作,這一種撇書法中稱之為掠。 1.2掠 大多數的人,心中的一撇,都是掠,就是曲線。因為掠有兩個動作,所以通常都比較長,有些人稱它為長撇。不過,長撇不是書法的專用名稱。 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天”字,你看這一掠,猶如彎月,弧度很漂亮。 要注意,我現在講撇的中線,只是行筆部分。它還有一個起筆,一個收筆,這等下再講。 這是蘭亭序“大”字,掠筆和剛才一樣。是換手腕寫出來的弧線。此外,另有一個明顯的起筆,一個鋒利的收筆。 1.3啄 啄的用處也很多,有些人把它叫做短撇、平撇。我建議大家用書法術語,啄。 這是王羲之蘭亭序的
3、“永”字,右上角那一筆就是啄。 王羲之喪亂貼“之”的啄,跟剛才那個“永”字的啄,是同一個類型。 有時候,一啄很細很瘦,但粗細并不影響它的歸類。這是陰符經的“之”字,這一啄是用一分筆寫的。 文征明寫的“公”字,啄筆很挺拔, “蟠”,蟲字古寫起手有一啄。 “丘”字,起手第一筆,也是啄。行筆中間沒有換手腕。 2.撇的起筆 第二,講講撇的起筆。前面講橫豎的時候,我已經把主要起筆歸納為五種:露鋒一面鋒起筆、露鋒兩面換起筆、露鋒三面換起筆、藏鋒一圈起筆、藏鋒兩圈起筆。 2.1一面鋒起筆 一面鋒起筆就是看得見一個尖,起筆中線和行筆中線之間無須扭手腕。這是最簡單的起筆。 王羲之偶然也有一面鋒起筆,這是王羲之蘭
4、亭序中的“能”字,起手一撇就是用一面鋒的。 這個“外”字第一撇也是一面鋒。 2.2兩面換起筆 兩面鋒起筆,起筆和行筆所用的側面不同。要扭動一次手腕來調整中軸。兩面鋒起筆,可以從左起,也可以從右起,它會影響到行筆時手腕在左還是在右。 右起筆,行筆手腕在左,近于寫一豎。左起筆,行筆手腕在右,近于寫英文的S。 這一撇是兩面換,右起筆。 這也是右起筆的兩面換。 2.3露鋒三面換起筆,有豎起筆和橫起筆之分。橫起筆的頭,有點像一個天鵝的樣子。王羲之作品中經常有這樣的起筆。 這個“今”字,是三面換豎起筆。這個“謝”字,是三面換橫起筆。 你看是不是有點像天鵝頭的影子? 我們臨貼的時候,要看清楚他是用什么方法起
5、筆的。 這個蘭亭序中的“九”字。一撇,這不是兩面換,是三面換,是天鵝頭。“隨”字中間這一撇的起筆,也是三面換天鵝頭。 2.4藏鋒起筆 藏鋒起筆,前面講過了,是反向起筆,繞一圈把尖鋒痕跡抹掉。轉圈順時針,反時針都可以。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故”字這一撇,就是藏鋒起筆。 2.5藏鋒兩圈起筆,其實是用了四個面。這里是右左上下,寫了兩個圈。 你看這個王羲之蘭亭序“和”字,起手第一筆,究竟是一撇還是一橫?這短短的一橫,其實是一個放大的起筆。也就是右左上下兩圈起筆法。 這是智永寫的“秋”字,第一撇兩圈起,他稍微露了一點尖鋒。像這樣的形狀,我建議都歸入蠶并沒有。 3.撇的收筆 第三,撇的收筆。我們已經知道,線
6、條的尾巴通常有三種:斷尾,是用挫筆的結果,圓尾可以用頓筆寫出來,還有一種尖尾,把尖鋒拉到線條的最后。這個動作叫什么呢?這是揭筆。 你看,智永這一撇是斷尾,用挫筆寫的。真草千字文“磐”。 這是圓尾,可以用頓筆寫出來。王羲之喪亂貼 這是尖尾,但有點問題,你看這個“矣”字的一撇。尾巴雖然是尖的,但是筆鋒有點散了。王羲之蘭亭序 這個“左”字的一撇,尾巴也是這樣。 在行草書中,為了提高速度,有時候用側鋒直接拖出這個尾巴。這是側鋒寫的,不是尖鋒寫的。 我們知道,行筆時因為中軸彎曲,尖鋒總是落在后面。當寫到一根線尾巴的時候,整個筆鋒往上而離開紙面。結果收尾實際上是側鋒滑過。尖鋒沒有寫到尾部,造成尾巴松散。
7、如果要用尖鋒寫出尾部,就要用到揭筆這個動作了。 玉堂禁經說:“九曰揭筆,側鋒平發。人、天腳是也,如鳥爪形。”也是三句話,我來給大家解釋。 第一句話:“九曰提筆”。這里講到的“揭”,是指揭腕。古代書法論著中經常提到“揭”,都是指手腕動作。 玉堂禁經有六次提到“揭”。在:“結裹法”這一章中,又講了“揭腕”這個術語的意思:“夫言左右揭腕之勢者,“令”、“人”、“入”等字是也。 跟“九用"比較,都是指寫撇捺的收筆動作。而且有“左揭腕”和“右揭腕”之分。再舉個例子,傳為元人所著書法三昧這樣說:“左為左揭腕,右為右揭腕,皆不可無力。” 所謂左右揭腕,講得淺折點,就是翻手掌。左揭腕就是掌心向左,右
8、揭腕就是掌心向右。 第二句話定義:“側鋒平發”。請大家注意,這里“側鋒”和“平發”是兩個動作,不是“以側鋒平發”,這樣變成只有一個動作了。唐人講的“側鋒”,是把筆鋒傾側過來,這個“側”是動詞,傾側筆鋒就是扭動手腕。這樣一來,就改變了原來的中線,你看行筆時筆心是彎曲的,6號側面在紙上,如果這樣結束,就是斷筆。當你傾側筆鋒,將筆心扭向新的9號方向,這一下原來的6號側面就離開了紙面,斷筆不會出現了。然后你把尖鋒沿著新的9號方向中線拉到尾,“平發”收筆,這樣線條尾巴就會十分尖利。 第三句話舉例:“人”、“天”腳是也,如鳥爪形。 “人”、“天”兩個字的腳,就是撇和捺的腳。“鳥爪形”,形容尖利。 智永真草
9、千字文中有一個“菜”字,很多人不理解這最后兩筆撇捺的寫法。以前是看不清楚,現在放大了也不容易理解。這兩筆就是用揭筆寫的,只不過寫得明顯了一點。但給我們看清楚了他手腕的搖動的方向。 王羲之蘭亭序中,寫尖尾時有時用側鋒,有時用尖鋒。這個“不”字的一撇,就是尖鋒尾巴。 這是蘭亭序中的“今”字,看清楚了,這一撇行筆是7號位,收筆是4號位。他是換了方向的,而且是尖鋒到尾。這就是用了揭筆的結果。 王羲之得示貼的“故”字有一個短撇,看有點像一豎,問題是為什么尾巴左邊似乎缺了一塊?其實就是揭筆時,筆鋒向右傾側的結果。 揭筆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如橫的收筆。如果你想收出一個尖利的尾巴,就可以用揭筆這個技法。 兩面鋒:尖鋒到尾。 上一堂課講到智永真草千字文這個“位”字,收9號位,一豎補了一個尖尾巴,所謂尖鋒到尾,其實就是揭筆收尾。 今天,講了揭筆,“九”還剩兩個。已經講過的這七個用法,希望大家多加練習。 撇的起筆,跟一豎是差不多的。一面鋒起筆。兩面換起筆,三面換豎起筆,三面換橫起筆,藏鋒倒起筆,兩圈起筆,右左前后。這樣幾(6)種。 今天另外一個練習,就是揭筆。你可以選擇簡單的兩面換起筆,拉下來,寫完的時候毛筆側,然后用尖鋒出。這樣呢,這尾巴就比較實。而你側的方向呢,是可以控制的。 比如說,兩面換拉下來,你側,然后拉,那么這個尖到了右面。你也可以平出,兩面換拉下來,側,然后平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戶外游戲安全教育
- 學前教育課程改革回顧與展望
- 2025河南省企業勞動合同樣本
- 2025電子產品買賣貿易合同
- 版2025私人借款合同范本匯編
- 2025合同編碼準則
- 現代教職工心理健康教育
- 2025年上海市股權轉讓合同范本
- 2025物流配送合同模板
- 家鄉旅游文化節慶策劃方案
- 《工程科學與技術》論文投稿模板
- 精美乒乓球運動活動策劃方案PPT
- GB/T 18050-2000潛油電泵電纜試驗方法
- GB 7793-2010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
- FZ/T 24011-2019羊絨機織圍巾、披肩
- 金螳螂企業管理課件
- 炊事機械安全操作規程
- 最新版教育心理學課件3-成就動機
- 離合器-汽車畢業設計-設計說明書
- 中國民間美術年畫-完整版PPT
- 2022年《趣味接力跑》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