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文言文檢測._第1頁
初一文言文檢測._第2頁
初一文言文檢測._第3頁
初一文言文檢測._第4頁
初一文言文檢測.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一文言文檢測12(2)遂(4)遽()不得履)契(而忘操之 遽契其舟無:1. 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 鄭人買履()(3)寧()信度其舟2. 解釋下列加粗的詞。(1 )置之其坐 坐:(3)反歸取之 反:(5)楚人有涉江者 涉:3請你至少寫出兩個帶“履”的成語。操:遽:(6)寧信度,無自信也4 解釋下列語句中“是”的意思。(1) 是吾劍之所從墜是:(2) 你不要把他說得一無 是處 是:(3) 韓非是韓非子的作者 是:5 解釋下列“之”的意思,并按要求歸類。先自度其足,而置 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2)做動詞用的:(1)做代詞,代物的:及反,市罷,遂不得履。6 說說下列語

2、句的意思。(1)人曰:“何不試之以足?”其劍自舟中墜于水。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7讀句子,回答問題。(1)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這個鄭人自己去集市上買鞋,卻先要量好自己的尺碼。這個“多此一舉”的 行為反映了什么?)(2)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這個刻舟求劍的楚人“惑”的原因是什么?這給我們怎樣的啟示?)10&課文中的鄭人和楚人的言行都十分可笑,請按要求默寫出有關句子。( 分)(1)鄭人最可笑的(2)楚人最可笑的“行”:9填空。(4分)。刻舟求劍(1)鄭人買履選自,作者是選自>0(2 )讀了這兩則寓言后,請說說你對寓言的認識:楚人有涉江者,

3、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1 .刻舟求劍這則寓言出自 ,編者是2. 為下列字注音。 墜()遽()契()3. 解釋下列詞語。 涉()是()遽()求()4. 分別指出加粗詞所指代的內容。 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5. 翻譯句子。 是吾劍之所從墜。譯文: 求劍若此,不亦惑乎?譯文: 6. 這則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 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 鶴唳云端,怡然稱快。1 .幼時記趣選自代作家。

4、2. 解釋字詞。(1)擬(3)素(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乍者.字,蘇州人,(2)強()(4)唳()3. 翻譯下列句子。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_ 作青云白鶴觀4.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這句話既是夸張又是比喻,為什么這樣 說?這句話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四)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 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 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 蛤蟆,鞭數

5、十,驅之別院。1. 這兩段文字分別寫了哪兩件事?,2. 給加粗的字注音。怡()然自得蓋一癩蛤蟆( )也以土礫()凸者為邱 凹者為壑()3. 解釋句中加粗的詞。不覺呀然驚恐()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 捉蛤蟆,鞭數十()4. 解釋句中的文言虛詞。 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 使與臺齊() 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 余年幼,方出神()5. 分別指出加粗詞所指代的內容。 常蹲其身()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 鞭數十,驅之別院()6. 翻譯句子:譯文:譯文: 鞭數十,驅之別院。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五)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2分)(1)藐小()(2)鶴唳()(

6、5)丘壑(8)凹凸()()(6)龐然,)(9)癩蛤蟆()(3)怡然()(4)(7)童稚(土礫)2“為”字通常有下列幾種意思,請給句中的 分)A.做 B .當作C 認為(1)項為 之強 ()(3)舌一吐而二蟲盡 為所吞( 3“其”字通常有下列幾種意思, 分)A.第三人稱代詞 B .(1)神游 其中 ( (3)使其沖煙飛鳴( 4解釋下列各句中“而”(1)拔山倒樹 而來( 5寫出下列各句中“之”A.觀之正濃 B .驅之別院 C .故時有物外之趣D .項為之強6先解釋加粗字的意思,然后翻譯句子。( 8分) (1)蓋一癩蛤蟆也。解釋: 翻譯: (2)神定,捉蛤蟆, 鞭數十, 驅之別院。解釋: ;翻譯:

7、7. 綜合題1課文描寫了童年時期的哪些趣事?作者筆下的種種事物為什么能寫得如此真 實生動,富有生活情趣?為”字選擇正確的解釋。D自己的因為E 被以叢草 為林 ( 凹者 為壑 (F) 請給句中的“其”字選擇正確的解釋。C2)4)這、那D.連詞常蹲 其身 ( ) 必細察 其紋理 ( ) 字的用法。( 2 分)(2)舌一吐 而二蟲盡為所吞 ( 的用法相同的兩項( 4 分)(2)4)2仔細閱讀課文第一、二兩段,然后答題。(1)本文語言簡樸、自然、生動。請從文中找出有關詞句加以分析。 兩處)不少于2)作者兒時“時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請用原文回答)(3)這兩段文字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六)1 .幼時

8、記趣選自 ,其作者是 的字。本文開頭總說“物外之趣”,然后記敘了三件趣事,描繪了四幅圖 畫,這四幅圖 畫依 次是、0素:方:2. 寫出下面詞語在文中的意思。私:拔:明:物外:稱快:神游:3. 翻譯下列句子。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 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4. 下列各句是對課文的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A. 這是一篇追記童年生活的極有情趣的散文。 課文圍繞“記趣”這一中心, 選擇了三個典型事例進行記敘。B. 課文第二段描寫了觀蚊如鶴的兩個畫面。這里作者不是單憑眼觀去接觸 畫面,而是心有所向,憑借主觀想像來感受畫面,從而進入一種觀察自如的神 奇、美妙的境

9、界。C本文語言簡樸、自然、生動。例如“夏蚊成雷”,寫出了蚊蟲之多,轟 鳴之響,并隱含夸張的修辭方法。D.課文第三段寫神游山林的樂趣,這里不僅有前面所述的觀蚊為鶴的逼真 感,更突出視小為大,胸有丘壑的“神游”之樂。(七)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目,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 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 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子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1、解釋文中加點的字及詞語。明: 秋毫: 私擬: 項為之強: 2、 “、” 一個細節表現觀賞群鶴舞空圖的專注、 入迷。3、 作者觀察細致,想象奇特。

10、把蚊群“沖煙飛鳴”想象為“ , ”(限填8個字)4、 作者用詞很生動,一個“ ”字使人想見蚊群在彌漫的煙霧中亂飛亂闖的情景;一個“ ”字使人仿佛聽到鶴翔云端高亢的鳴叫。5、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內容。(不超過10個字)6、“記趣”的意思是_ 嗎?(不超過10個字)。你能說出作者幼時的樂趣來自何處(八)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目細視。以叢草為 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 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舌 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 十,驅之別院。1、給語段中加點字注音。礫( )壑( )怡( )龐(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鞭數十:凹者為壑觀之正濃:蓋一癩蛤蟆:3、將語段中出自想象的語句用橫線劃出。4、作者用“定”、“細”二字分別修飾“目”、“視”,強調了 。5、第2段中的一個成語是,在這里的意思是 ,現多用來形容默寫:1. 青女素娥俱耐冷,2. 梅雪爭春未肯降,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