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人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七單元數(shù)學廣角植樹問題教案及課堂練習題_第1頁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人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七單元數(shù)學廣角植樹問題教案及課堂練習題_第2頁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人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七單元數(shù)學廣角植樹問題教案及課堂練習題_第3頁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人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七單元數(shù)學廣角植樹問題教案及課堂練習題_第4頁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人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七單元數(shù)學廣角植樹問題教案及課堂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七單元單元 1課時 課題 認識公頃 年 級 五 主備人 課前準備 課件 課 時 1 復備人 學習目標 過程與方法: 結合具體事例,經(jīng)歷認識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及探索公頃和平方米之間關系的過程。 知識與能力:了解公頃是測量土地面積的專用單位,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解決關于土地面積的簡單問題。 情感太度與價值觀:對周圍環(huán)境中與土地面積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獲得用自己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難點 知道 1 公頃=10000 平方米,并會進行簡單的換算.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通過計算、觀察、推理、想象等方式 使學生體會 1 公頃的實際大小。會解決關于土地面積的簡單問題。

2、課前預習案 復備欄 6.07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105 噸=( )噸=( ) 千克 7.03 元=( )元=( )分 3.07 米=( )米=( )毫米 4.2 升=( )升=( )毫 升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師生談話,讓學生說一說去過哪些地方。 2、教師簡單介紹昆明,提出讀書要求,學生自己讀書。 、學生交流從報道中搜集到的信息,說一說數(shù)據(jù)表示的實際意思。3、先提出“想一想,哪個面積大,為什么”,再提出“觀察兩個數(shù),你4發(fā)現(xiàn)了什么”的問題,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認識到面積單位公 頃比平方米大得多。 二、認識公頃米的正1001、介紹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告訴學生

3、邊長 1公頃。并畫出示意圖。方形面積就是公頃等于多少平方米”的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并試著推算。1、提出“2然后全班交流,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三、感受1公頃 1、讓學生分別指出學校東西方向、南北方向從哪兒到哪兒是100米,然后教師介紹測量結果。 2、讓學生說一說學校周圍1公頃的范圍內(nèi)有哪些建筑,然后估計一下學校的占地面積夠不夠1公頃。 3、教師介紹一個足球場的面積大約是1公頃。 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題。 課后檢測案 );你的指甲蓋大約( 桌面大約();小黑板面大約( 960 );我們祖國的領土面積大約是5000我們學校的操場面積大約有( 平方米的面積有多大?、感知平方厘米課、平方分米、)萬

4、( 。 2板書設計: 認識公頃 1公頃10000平方米 課后反思 : 七單元 2課時 課 題 認識平方千米 年 級 五 主備人 鮑紅霞 課前準備 課件 課 時 1 復備人 學習目標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認識平方千米以及平方米、公頃之間關系的過程。 知識與能力:了解平方千米是比公頃還大的土地面積單位,知道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能解決有關土地面積換算的有關問題。 情感太度與價值觀:對土地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感受祖國的偉大,培養(yǎng)環(huán)保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了解平方千米是比公頃還大的土地面積單位,知道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能解決有關土地面積換算的有關問題。 課前預習案

5、 復備欄 )平方米 ()4公頃= 1、(1 =( )公頃平方米(2)730002、填一填 平方厘米。 (1)邊長為( )的正方形面積為12)邊長為( )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3)邊長為()的正方形面積是(4)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 )平方米,相當于( )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交流學生課下搜集資料的情況,請幾個人讀數(shù)學小日記。 2、選擇學生提到的地方,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它們所在的省份,再找到其他省份在地圖上的位置,最后讓學生觀察我國地圖,說說我國地圖的形狀。 二、認識“平方千米” 1、介紹我國的土地面積,說明“平方千米”是比“公頃”大的單位,介紹平方千米的字母表示。

6、 平方千米有多大”的問題,鼓勵學生根據(jù)以前的經(jīng)驗推想,1、提出“2然后教師介紹邊長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也叫1平方公里。 3、提出“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的問題,讓學生同桌討論得出結論。 1平方千米就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頃,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頃。 然后,師生共同推算我國陸地面積。 三、感受1平方千米 1、提出“算一算”的要求,先讓學生估算一下教室長和寬各是多少,教師再介紹實際數(shù)據(jù),然后自己用計算器計算。 2、交流學生計算的方法和結果,讓學生說一說對1平方千米的感受。 課堂練

7、習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題。 要求學生課下完成搜集資料的要求。 課后檢測案)公頃,合( 1)我國著名園林北京圓明園的占地面積約3501、( 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合1.39 珠海建造的圓明新園占地面積約年(2)1997 )公頃( 2、填面積單位780( ). 1)計算機屏幕的面積大約是(96( ). )學校計算機房的占地面積是(21100( ). )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面積約是(320( ). 4)機場跑道約占地(這片松樹林上空噴灑藥水.)(3、一架直升飛機在一片梯形松樹林如右圖? 合多少公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千米板書設計: 認識平方千米 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

8、公頃1000000平方米 課后反思 : 七單元 3課時 課 題 土地資源問題 年 級 五 主備人 鮑紅霞 課前準備 課件 課 時 1 復備人 學習目標 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獲取數(shù)據(jù)、計算、比較等認識我國陸地面積與人均面積現(xiàn)狀的過程。 知識與能力:了解我國土地面積與人口面積的實際情況,以及全球土地荒漠化問題,能借助計算器解決大數(shù)目計算的問題。 情感太度與價值觀:體會用數(shù)據(jù)說明問題的客觀性,培養(yǎng)用數(shù)據(jù)說話的科學態(tài)度和熱愛祖國、關心環(huán)境資源問題的意識及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了解我國土地面積與人口面積的實際情況,以及全球土地荒漠化問題,能借助計算器解決大數(shù)目計算的問題。 課前預習案 復備欄 中國的土地資

9、源量中國的土地總面積居于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積僅為0.777公頃,是世界人均土地資源量的1/3。 2000年中國環(huán)境狀況公報指出:2000年中國耕地總面積為1.282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為0.101公頃,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由于基本建設等對耕地的占用,目前全國的耕地面積以每年平均數(shù)十萬公頃 的速度遞減。 中國的耕地質量全國耕地有機質含量平均已降 中國耕地的土壤質量呈下降趨勢。 的水平。東北黑土地帶土壤有機2.5%-4%1到,明顯低于歐美國家截至;15質含量由剛開墾時的810已降為目前的人均耕地面積億畝。年月日,全國耕地面積為逐年減少到畝,已由年前的畝和年的 畝。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交流學

10、生課下調查的情況,對做得好的學生予以表揚。 1、提出“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哪個,人口數(shù)量最多的是哪個國2 家”的問題,讓學生回答。 3、讓學生讀表,并交流從表中得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二、人均土地問題、提出“我國人均陸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的問題,討論計算的方法,1 再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 2、交流學生計算的方法和結果,給學生充分展示不同方法的機會。 3、讓學生獨立計算其他三個國家的人均陸地面積,然后,全班交流。、提出“把我國人均面積和加拿大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的問題,師生4 共同完成計算。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計算的結果。、提出“把其他國家人均陸地面積與我國比較一下”的要求,學生計算5

11、完后,全班交流。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結果是多少?平方=10000001平方千米生:我用“萬平方米”“萬人”作單位,因為960.11000000,所以960.1米,把萬平方千米換算成萬平方米,要乘平7659÷125360960100000萬平方千米=960100000萬平方米,也就是 方米。0.007659960.1÷125360作單位,“萬平方千米”生:我用的是“萬人” 平方米。平方千米=7659 師:誰來說說你的計算結果。生:俄羅斯的人均土地面積約是117305平方米。 生:加拿大的人均土地面積約是327025平方米。 生:美國的人均土地面積約是34284平方米

12、。 三、土地荒漠化問題 1、讓學生談教材上的兩組數(shù)據(jù),理解“荒漠化”的含義。 2、提出“算一算:全球荒漠化面積大約占地球陸地面積的幾分之幾”的問題,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后,全班交流。 3、提出“把全球荒漠化面積與四個國家的陸地面積比較”的問題,學生獨立計算,然后交流比較結果,重點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提出“大頭蛙”的問題,讓學生發(fā)表對土地荒漠化現(xiàn)象的感受。 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題。 課后檢測案 、對入座1 )。“平方千米”這兩個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 (1)、“公頃”和A.100 B.1000 C.10000 。 5.1 億( )(2)、地球的表面積大約有 平方千米 B.平方米公頃 C.

13、 A. 。) 960 (3)、我國的領土面積約是萬( C.公頃平方米 A. B.平方千米)個教室 平方米,1 平方千米大約有()、如果教室的面積是(4 50 的面積。 A.200 B.2000 C.20000 公、為了“綠色北京”治理工程,我國預計恢復和治理草地 10800000 2 千米?頃,合多少平方 萬平方千米,約合 998.1 3、加拿大的陸地面積居全世界第二位,約有 多少公頃?(可以用億作單位)板書設計: 土地資源問題 課后反思 : 七單元 4課時 課 題 植樹問題 年 級 五 主備人 鮑紅霞 課前準備課件 課 時 1 復備人 學習目標 過程與方法: 結合具體事例,經(jīng)歷小組合作解決植

14、樹問題,討論植樹方案的過程。 知識與能力:理解株距和行距的實際含義,能綜合運用已有知識解決種植中的實際問題。 情感太度與價值觀: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獲得利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理解株距和行距的實際含義,能綜合運用已有知識解決種植中的實際問題。 課前預習案 復備欄 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要、同學們在全長1100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2、李大爺要在長120米,寬60米的地里栽種果樹。合理的株行距有利于樹木的增長和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每棵樹的占地面積與行 距和株距有什么關系?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師生進行路邊樹之間距離的對話,引

15、出李大叔植樹的問題,并播放課件。 2、結合課件圖示,幫助學生理解株距、行距的實際含義。 二、解決問題 1、小組合作計算,各需要樹苗的棵樹和投資的錢數(shù)。 2、全班交流小組計算的方法和結果。給學生充分展示不同做法的機會。 3、討論兩種種植方案,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只要合理就給予肯定。 學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1)先算出來這塊地的面積是120×60=7200平方米, 每棵蘋果樹占地4×5=20平方米,一共需要蘋果樹苗7200÷20=360棵,種蘋果樹共需要花360×15=5400元; 每棵大棗樹占地4×3=12平方米,一共需要大棗樹苗7200&

16、#247;12=600棵,種大棗樹共需要花600×18=10800元。 (2)根據(jù)地的長和寬及兩種樹的棵距、行距來計算種樹的棵樹。 蘋果樹先用120÷4算出每行種30(棵)蘋果樹,可以種60÷5=12(行),一共可以種30×12=360(棵)蘋果樹。 種大棗樹可以種每行種60÷3=20(棵),一共可以種大棗樹20×30=600(棵)。 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題。 1、 有一個邊長是84米的正方形蘋果園,蘋果樹的株距是4米,行距是7米,這個蘋果園共有蘋果樹多少棵? 2、 華豐農(nóng)場有一塊長600米、寬400米的長方形麥田,去年共收小麥

17、144噸。今年預計比去年增收36噸。 (1) 今年預計每公頃收多少噸小麥? (2) 如果每噸小麥的收購價是2360元,每公頃小麥可收入多少元? 課后檢測案1、 有一個邊長是84米的正方形蘋果園,蘋果樹的株距是4米,行距是7米,這個蘋果園共有蘋果樹多少棵? 2、 華豐農(nóng)場有一塊長600米、寬400米的長方形麥田,去年共收小麥144噸。今年預計比去年增收36噸。 (1)今年預計每公頃收多少噸小麥? (2)如果每噸小麥的收購價是2360元,每公頃小麥可收入多少元? 板書設計: 植樹問題 每棵蘋果樹的占地面積=4*5=20(平方米) 每棵大棗樹的占地面積=4*3=12(平方米) 需要蘋果樹的棵數(shù)為:7

18、200/20=360(棵) 蘋果樹需要的投資為:360*15=5400(元) 需要大棗樹的棵數(shù)為:7200/12=600(棵) 大棗樹需要的投資為:600*18=10800(元) 株距就是指每棵樹之間的距離,行距就是指每兩行之間的距離。 每棵樹的占地面積就是行距與株距的乘積 課后反思 : 5課時 課題估算玉米收入 年 級 五 主備人 鮑紅霞 課前準備 課件 時 課1 復備人 學習目標 過程與方法: 結合估算玉米收入問題,經(jīng)歷了解信息、小組合作計算、交流估算方法和結果的過程。 知識與能力: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中的實際問題,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情感太度與價值觀:獲得與同伴合作解決問

19、題的積極體驗,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培養(yǎng)數(shù)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學會估算玉米收入。根據(jù)信息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課前預習案 復備欄 平均每平方米寬72米的長方形菜地,1、黃伯伯家有一塊長125米、千克。這塊地共收稻谷多少千克?收得稻谷8.37 2、小明家有一塊長50米、寬30米的長方形農(nóng)地。今年決定種花生,花生的行距為4分米,株距為3分米。平均每株收花生1.2千克。這塊地共收花生多少千克? 3、小紅家有一塊正方形農(nóng)地,邊長500米,去年共收稻谷180噸,平均每公頃收稻谷多少噸?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展示玉米圖片和收集到的有關信息。 問:你們都吃過玉米嗎?我們生活中都有哪些食品是玉米做的? (學生討論 代表發(fā)言) 2.問:玉米大家都熟悉,我們能不能幫助別人去解決問題呢? 學生回答:能,很愿意解決問題。 展示課件:估算玉米收入圖片。 二、了解信息解決問題。 1通過課件,我們了解到那些信息? (1)張大爺家有一塊地,長200米,寬40米,種植玉米株距0.25米,行距0.40米. (2)平均每個玉米產(chǎn)0.25千克玉米粒。大約一半的玉米結了兩個穗。 (3)往年價格1280元/噸。今年每噸1330元。 2了解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